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
2022-02-26郝楷荣黄惠君林琳纪家武林力张颖林李琼
郝楷荣 黄惠君 林琳 纪家武 林力 张颖 林李琼
双相情感障碍作为抑郁、躁狂兼具的精神障碍类疾病,其常反复、不规则与交替发作抑郁、情绪低落、突发性暴躁及情感高涨等症状,疾病负担极重,常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妄想与幻觉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极易导致患者自残、自杀[1]。临床上双相情感障碍常伴有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障碍,其中与酒精使用障碍共病较为常见。酒精使用障碍作为慢性复发性脑病,主要特征包括无法自控觅酒、强制性觅酒与减少酒量或停饮出现戒断反应,其严重影响患者认知功能,且可能导致患者执行、注意与决策等功能异常,以致大多患者伴有焦虑、易激惹、烦躁不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与睡眠障碍等症状,酒精使用障碍患病与终身患病人群庞大,带来的社会与经济负担沉重[2-3]。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是指患者同时患有双相情感障碍、酒精使用障碍,由于此类患者病情复杂,两种疾病症状之间具有相互影响、联系,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亦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4]。鉴此,为了更好地诊断、预防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本研究探讨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2018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108例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文献[5]《中国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中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②年龄14~24岁。(2)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或中途退出研究;②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或器质性精神障碍;③合并其他精神疾病或精神发育迟滞;④药物滥用或吸毒。依据是否共病酒精使用障碍将108例患者分为共病组与对照组,其中共病组41例,对照组67例。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后开展,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关系、行为障碍、工作情况及起病形式等。经由专项、专人进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量表调查,现场质量控制情况均符合项目要求且所有检测人员经由统一培训。MMPI量表调查包括说谎(L)、疑病(Hs)、抑郁(D)、癔症(Hy)、男性化 -女性化(Mf)、偏执(Pa)、精神衰弱(Pt)与轻燥症(Ma)等13个量表,应用中国常模K校正的T分值,以T=60分为临界值,正常:T分值40~60分;轻度异常:T分值≥30分且<40分或者>60分且≤70分;显著异常:T分值<30分或者>70分[6-7]。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108例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显示,共病组男性占比、嗜酒家族史、自伤行为、冲动行为占比高于对照组,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家庭关系和睦、慢性起病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续)
表1(续)
2.2 两组MMPI各量表评分比较
本研究108例患者MMPI量表调查显示,共病组说谎(L)、疑病(Hs)、癔症(Hy)、偏执(Pa)与精神衰弱(P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MMPI各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MMPI各量表评分比较[分,(±s)]
组别 说谎(L) 诈病(F) 校正(K) 疑病(Hs) 抑郁(D) 癔症(Hy) 心理变态(Pd)共病组(n=41) 55.42±11.65 54.26±9.40 52.45±8.15 64.72±12.31 59.24±14.36 67.38±8.25 61.54±9.13对照组(n=67) 49.43±10.27 53.12±9.84 54.02±8.61 56.48±12.06 57.19±15.03 60.89±9.54 58.73±10.66 t值 2.794 0.594 0.938 3.419 0.699 3.607 1.402 P值 0.006 0.554 0.350 <0.001 0.486 <0.001 0.164
表2(续)
2.3 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的影响因素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家庭关系不和睦、嗜酒家族史、自伤行为、冲动行为、慢性起病形式均为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的影响因素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与酒精使用障碍共病发生率较高,此类患者大多具有消极应对生活事件、不良应激、社会支持差与生活质量差等情况,极易发生自伤自杀、暴力伤人等事件,严重危害家庭、个体与社会,且两种疾病共患将互相加重另一种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疗效和预后[8-9]。目前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尚缺乏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相应明确的诊断与治疗标准,大多从临床特征与病史进行评估与诊治,掌握共病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可助于早期临床鉴别、判断,以便于早期干预与治疗。
本研究发现,共病组说谎(L)、疑病(Hs)、癔症(Hy)、偏执(Pa)与精神衰弱(Pt)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患者将相对高表现出说谎、疑病、癔症、偏执及精神衰弱等特定人格问题,其人格异常更为明显。由于酒精使用障碍患者频繁饮酒,过量摄入酒精将严重影响其脑功能,可能出现脑功能异常、人格改变、社会功能与社会支持下降[10]。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兼具抑郁、狂躁发作,时而消极、悲观,时而冲动暴怒、自伤,可能对周围亲人身心造成损伤,影响其社会关系与社会功能[11]。两者共病将相互影响,以致其症状更严重,社会功能损害更严重。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患者情感不稳定、苦闷,情绪易被激怒,不信任他人,回避或害怕人际关系,同时又希望得到他人关注与关心,此类患者常具有烦躁、压抑、敌对、癔症、倔执及神经敏感等特征。
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的发生与性别、教育程度、家庭关系、嗜酒家族史、自伤行为、冲动行为及起病形式等相关,其更多见于男性、家庭关系不和睦、嗜酒家族史、自伤行为、冲动行为、急性起病与亚急性起病等患者。男性可能由于社会压力、工作压力及社会支持差等原因,更容易出现共病情况。对于具有嗜酒家族史患者,长期酒精依赖将导致一系列中枢神经损伤,以致脑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出现精神、行为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患者具有更多的社会、心理等不良因素,且常出现持续性的精神症状,同时此类患者负性生活事件更多、社会支持差,以致其消极对待生活事件,极易发生冲动、自伤与伤人等危险行为。在严保平等[12]的研究中也同样显示,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教育程度、家庭关系、嗜酒家族史与起病形式等。
综上所述,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患者具有说谎、疑病、癔症、偏执及精神衰弱等临床特征,其发生与性别、教育程度、家庭关系、嗜酒家族史、自伤行为、冲动行为及起病形式等相关。临床诊治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时应考虑患者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并给予相应的干预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