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及 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2-26李成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银屑病皮损病情

李成芳

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 277599

寻常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在银屑病中占94%以上,是临床一种慢性皮肤疾病〔1〕,主要表现为皮损处边界有较清晰的红色斑块、斑丘疹,并且在皮损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显示光滑的薄膜,继续刮后出现细小出血点〔2〕。该病具有发病率较高、易复发、病程漫长且迁延、瘙痒等特点,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3〕。目前临床尚无有效治愈的方法,主要采用的药物治疗只能暂时性地使病情得到缓解和控制,远期效果不理想,停药后病情则会继续发展甚至加重,加上长时间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使患者的身心健康也遭受极大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整体生活水平〔4〕。有关研究指出,为患者提供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可使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对健康结局也可起到明显的正性作用〔5〕。自我管理行为于20世纪80年代由Kenneth等人提出,主要指患者为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而采取的行为改变〔6〕,并对自身疾病症状与体征进行管理和监控,使疾病对患者产生的角色功能、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影响减少,进而使其健康功能、状况持久维持满意的状态〔7〕。本文拟探讨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后,观察对其临床症状、自我管理能力、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7例和干预组48例。纳入标准:①病程≥6个月,②无其他既往病史,③符合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④配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具备正常的沟通能力。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障碍者,②关节型、脓疱型银屑病,③住院<15 d患者,④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常规组患者47例,其中男23例,女24例;年龄24~66岁,平均(35.58±8.34)岁;身高152~179 cm;病程1~7年,平均(4.21±1.34)年;疾病分类:点滴状28例,斑块状19例;疾病分期:稳定期23例,进行期24例。干预组患者48例,其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45~80岁,平均(66.87±7.56)岁;身高154~178 cm;病程1~9年,平均(6.34±2.34)年;疾病分类:点滴状27例,斑块状21例;疾病分期:稳定期24例,进行期24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①患者入院后对其采用常规的口头宣教方式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其中包括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嘱咐患者定期入院复查;②指导患者饮食清淡,注意避免辛辣上火和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易消化、少盐、少脂肪的食物,同时注意避免过于油腻;③做好皮损护理,根据皮损程度合理用药,注意头部卫生,勤剪指甲避免瘙痒挠抓产生感染。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成立自我管理小组 成立由专科主治医生1名、护士长1名、专科护士2名的自我管理干预小组,组内成员均具有3年以上的疾病治疗经验与临床护理经验,具有充分的耐心与良好的沟通能力,且均统一经过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小组讨论、专家咨询与查阅文献后,共同制定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的具体方案。

1.2.2自我管理行为干预 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主要通过针对患者不同程度的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具体治疗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皮损状态,使其病情发展得到有效控制。另外根据患者治疗期间遇到和产生的问题,共同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不断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使其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强化自我管理意识与行为,从而由被动接受治疗变成积极参与并配合治疗过程,具体如下。①认知干预:患者入院时积极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引发寻常型银屑病的主要原因、治疗方式及不同时期的疾病特点和发展,纠正其以往错误的用药方式和疾病的认知,监督和鼓励患者接受规范的治疗,使其采取正确的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管理。另外告知患者疾病的危险因素,如外伤手术史、用药间断、过度紧张、感染、环境潮湿及错误的生活方式等原因均可使病情复发及加重,加上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苯、三氯乙烯、醚酯类等化学物质均能诱发银屑病的发生,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这些因素。②心理护理:与患者保持积极的沟通、交流,诸多患者因为长期病情的折磨,以及皮损部位多发于头部、面部及四肢,加上疾病的反复导致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护理人员应及时分析和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并采取鼓励、安慰、暗示等手段,为其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同时告知患者不良心理的形成原因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指导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③皮肤管理: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对皮肤产生不适症状,因此应指导患者勤用温水、中性肥皂洗澡,夏季1次/d,冬季最少2次/w。穿着全棉、宽松、柔软等材质的衣物,减少皮肤刺激,保持床铺清洁,被套床单弄脏后及时更换,每周理发1次,以利于擦药后药物的吸收,提醒患者将指甲剪短,皮肤若轻微瘙痒时可采取看电视、聊天或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尽量避免抓挠或摩擦皮损部位。④饮食干预:指导其培养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主要以清淡食物为主,避免进食高盐、高脂等食物,忌食牛肉、羊肉、烧烤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止病情加重,禁饮浓茶、咖啡及烟酒,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制品、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并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物。⑤生活管理:告知患者健康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对疾病的重要性,指导其保持居住地的环境干燥且通风,提醒患者注意保暖,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添衣物,防止感冒致使病情加重。向患者讲解适当的体育锻炼对改善疾病发展的影响,并指导其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每天30 min的跑步、快走、骑单车等,使身体得到放松,避免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另外,指导其对生活中的应激反应和事件以自然的心态应对,并教会患者如何正常处理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多与朋友及家人沟通,积极参加和组织社会娱乐活动,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互动。同时教会患者基本的护理措施和常识,辅助患者开展针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进而使病情更有效、持久地得到稳定控制。⑥用药管理:严格根据患者的皮损面积和程度选择用药,每次擦药之前将皮肤做好清洁,祛除皮肤鳞屑,指导或帮助患者擦药时,应将药物均匀地涂于皮损部位上,尽量避免正常皮肤接触过多药物。皮损广泛的应分区涂药,防止面积过大吸收中毒,并且在使用新的外用药时,应先小面积涂擦,观察24 h后无反应可尝试大面积使用,严防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告知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切勿随意停药,以防引发反跳现象,同时应时刻观察,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现血糖升高、感染、胃部不适等症状,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尽量避免自行滥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以免导致红皮病型银屑病。⑦随访干预:在患者出院后半个月对其进行电话随访,主要为了解患者进半个月的皮损变化情况、运动休息情况、饮食情况、心理情况及用药情况等,同时耐心为其讲解自我管理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使其继续保持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并叮嘱患者定期回院复诊,随访的主要目的为掌握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状况,并对其自我管理行为的依从性进行有效的监督,每次随访时间为15~25 min,共随访3次。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症状:为患者采用皮损评分法(PASI)〔8〕和瘙痒评分法(VAS)〔9〕对干预前后的皮肤皮损面积及瘙痒程度进行评定,PASI皮损部位主要包括头部、上肢部、躯干部位及下肢部位,分数0~6分,0分无皮损,1分为皮损面积<10%,2分皮损面积为20%~30%,3分皮损面积为40%~50%,4分皮损面积为60%~70%,5分皮损面积为80%~90%,6分皮损面积为>90%,分数越低,皮损面积越小。VAS的分数范围0~10分,0分为无瘙痒,1~2分为轻度瘙痒,3~6分为中度瘙痒,7~10分为重度瘙痒,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瘙痒程度越严重。②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制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调查表对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测定,该表包括疾病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社会功能与人际关系管理等4个维度,共36个条目,满分144分,结果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强。③生活质量:选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10〕对患者过去7 d内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进行评定,该量表包括症状、感受、业余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人际关系、治疗6个维度,共有10个条目,各维度总分0~30分,0~1分为无影响,2~5分为轻度,6~10分为中度影响,11~20分为重度影响,21~30分为严重影响。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④治疗效果:采用该院自制的治疗临床疗效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该表共有痊愈、显效、好转、无效4个指标,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越高表明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ASI、VAS评分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的PASI、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ASI、VA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的DLQI评分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DLQI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DLQI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n(%)〕

3 讨论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由多因素诱发的慢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相关性较大的因素有细菌感染、生活习惯、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等〔11〕。常见的表现是皮肤表面的破损,起初出现为红色丘疹,随后逐渐融合或蔓延,从而形成边界清楚的斑块,且表面有银白色鳞屑遮盖,若病情不及时控制则会进行发展为关节型和红皮病型银屑病〔12〕。患者大部分会出现皮损部位瘙痒症状,瘙痒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互影响,病情越严重,患者的瘙痒程度则越剧烈〔13〕。目前,本病的治疗往往是暂时控制病情,难以根治和阻止其复发,患者常由于对银屑病的认识不足,日常生活方式不规律,或在症状得到缓解后立即停药,未能及时定期复诊等原因,从而导致病情反复发作,造成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自我感觉和情感、人际交往,使患者相关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1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不仅对生存时间极其重视,同时更加重视日常的生存质量,因此,为患者积极提供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培养患者健康信念的养成、预防疾病的复发及提高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5〕。

自我管理的理念是将原属于医护人员的某部分权力下放给患者,使患者独自参与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种方法〔16〕。该干预模式主要强调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于医患共同参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其认为人就是行为的主体,在行为改变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具有超高的管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对患者积极采取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在其疾病应对过程中可促进疾病的康复,对健康结局发挥着积极性的作用〔17〕。有研究显示,该自我管理干预方式因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等优势,当前已被各种慢性病的治疗及护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1 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与治疗效果的影响

银屑病为慢性的皮肤疾病,不仅会使患者皮肤出现脱屑、瘙痒及局部出血等不良症状,同时还会对患者产生全身系统性的影响,治疗时间长且效果不显著,加上皮肤表面的受损、破溃等皮肤缺陷,对患者的外貌特征也会产生影响,使其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患者急于寻求症状快速缓解,滥用激素药物,使得病情时常反复,甚至更加严重的现象发生〔18〕。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为患者积极地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自我心态进行调整,建立积极应对疾病的信心,避免因情绪原因导致疾病的迁延和复发情况。同时纠正患者的错误用药,为其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对药物种类及剂量进行严格的管理,使得因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大大减少。本研究结果表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及用药管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效果。

3.2 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同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在治疗中,护理人员应多注意减轻患者的疾病顾虑,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并且加强对疾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其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和配合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19〕。在本次研究中,首先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式、药物使用及皮肤的护理等,并对患者的日常饮食和生活环境也进行详细的指导,使患者对疾病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证可取。另外,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开展六次院外随访,对患者的生活中的新问题及时了解和解决,并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想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且使患者在生活质中始终保持有利于疾病恢复的健康行为。本研究结果表明,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治疗效果,进而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银屑病皮损病情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优势分析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THE FAREWELL
银屑病的“孪生兄弟”:银屑病关节炎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临床分析
听诊器
银屑病开关,尽在掌握
三味红药合十味乳香涂剂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3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