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骨与精神的钩沉和发掘

2022-02-26胡德义

今古文创 2022年8期
关键词:朱生豪莎士比亚精神

【摘要】 朱生豪是我国系统翻译莎剧的先行者和主要译者。其译事艰辛、人生际遇坎坷,然而他矢志不渝,把生命全部交给了对莎作的著译事业;即使在物质困乏、战火纷飞的动荡时期,他仍坚守住一个优秀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表现出坚忍不拔、艰苦卓绝、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以及呕心沥血、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和一丝不苟、竭力求精的敬业精神。本文全面回顾朱生豪为翻译莎士比亚而坚毅执着、愈挫愈勇的奋斗历程,阐述和评价了朱生豪译莎过程中所体现的种种崇高精神,笔者认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新时期,在牢记、担当和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的进程中,应该不忘初心,将这些精神发扬光大。

【关键词】 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精神;爱国;敬业;拼搏;奉献

【中图分类号】K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8-0122-04

2022年是朱生豪一百一十周年诞辰。

伟大的辛亥革命催生了朱生豪。1912年2月2日(旧历辛亥年12月15日),朱生豪诞生在浙江嘉兴鸳鸯湖畔。学生时代就打下深厚的中英文功底,为他日后的翻译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朱生豪作为我国翻译史上的一位奇才,他的名字,与莎士比亚剧作的杰出译述成果紧密相连。早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他译介了莎翁的大部分剧作,获得了学术界高度赞誉。

78年前,带着遗憾,他走了,走得悲壮,年仅32岁。虽然他与世长辞了,但从莎士比亚译文里,人们可读到他搏动的心弦。尽管英年早逝,他已把莎翁戏剧那优质的译著作为精神食粮奉献给后世,不仅如此,他的爱国情怀,他的坚韧斗志和敬业精神也都是他留给后人的丰厚而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保持气节、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

1933年夏天,朱生豪从之江大学毕业,满怀希望和激情进入上海世界书局当英文编辑。才情横溢的他“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腐败现象和越来越严重的民族危机,却苦于回天无术,报国无门,因此,孤独、寂寞、彷徨,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占了主导地位”[1]139;他曾拥有“看纵怀四海,放志寥空”[2]70之抱负,却难以施展;他甚至告诉朋友说:“如果到三十岁我还是这样没出息,非自杀不可。”[2]84就在他一度苦闷、迷茫之际,1935年在上海掀起一股旨在打破白色“文化围剿”、推介外国文艺的热潮,文化出版界称之为“翻译年”,于是世界书局张罗着翻译世界文豪莎士比亚的作品。那時书局英文部负责人詹文浒先生“发现这一个年轻的伙伴那样酷嗜诗歌,而且具有那样卓越的诗歌天才,便劝他从事莎士比亚全集的移植”。[2]282而朱生豪从小就对莎翁十分崇敬,也深知莎作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加上“得前辈詹文浒先生之鼓励”,“始着手为翻译全集之尝试”。[2]264他毅然决然地独自承担了莎作“写译的工作”,并与书局“订了约”,“预备作两年计划,把全集一起译出”。时年23岁。

朱生豪的胞弟朱文振,曾听说日本人因为当时中国没有一本莎士比亚全集译本而讥笑中国文化的落后,当获悉哥哥要翻译莎士比亚时,便去信告诉他表示大力支持,并把翻译莎士比亚推崇为“民族英雄的事业”。这大大增强了朱生豪译莎的决心。朱生豪也曾经在寄给宋清如的一封信中袒露了自己的心迹,对她说:“你崇拜不崇拜民族英雄?舍弟说我将成为一个民族英雄,如果把Shakespeare译成功以后。因为某国人曾经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3]273东洋人因为我们“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而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这句“戳人脊梁骨”的话,显出他们极不友善,使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此时朱生豪内心深处迸发出强烈的使命感: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莎士比亚全集译本!朱文振在《朱生豪译莎侧记》一文中这样写道:“……我认为他决心译莎,除了个人兴趣等其他原因之外,在日本帝国主义肆意欺凌中国的压力之下为中华民族争一口气,大概也是主要的动力。”[2]107-108现实生活中曾经感到困惑、迷惘的朱生豪,发现译莎工作可以寄托精神理想,可以为民族争光。他已把自己的译事与民族进步和国家自强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工作和当时人民大众对日本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和他本人长期以来难以施展的报国壮志联系了起来。[3]222在苦难与屈辱中也更坚定了他要为中华民族争一口气的志向,憋屈已久的朱生豪此时满腔热血决心报效祖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朱生豪从小就争气要强,学业很好,成绩一直优异,让家人脸面有光,长大以后更是争气争光,这全都出于对母亲的爱,对祖国母亲的爱!朱生豪的爱国精神,在其一生中是一以贯之的,这也可从以下提及的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来。

1939年9月朱生豪辞去世界书局的工作,至1941年这两年多的时间内,他到上海《中美日报》,为“小言”专栏撰写了1000多篇、总长达36万字的时政短评。这些随笔小品式的文章,短小精悍,洋溢着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和极端蔑视;锋芒显露,就像一把把利剑,狠狠地插入敌人的要害;他秉笔诛伐,直接投入到宣传抗日的行列中来,进一步展示朱生豪忧国忧民、激情澎湃的爱国之心。

此时的朱生豪仍然没有忘记自己译莎的伟大使命,当其译稿一再被毁时,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更加彰显;宋清如说:“朱生豪译莎,是爱国思想的具体表现,这一点是完全应该肯定的。”在国难当头之际,可以说,这种为民族争光的爱国思想已逐步成为他译莎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即使在极其严酷的现实面前,他仍表现出一个优秀知识分子的崇高气节。在人格遭受日寇极端践踏的清乡区,当朱生豪寄居常熟岳母家时,偶尔外出,他宁愿绕道,决不在敌人的岗哨前低头。1943年初,携妻回到已为沦陷区的故乡嘉兴,一家人的生活极为窘迫,但宁愿忍受贫穷的煎熬,不为吃一口饭到敌处讨要,他至死也不为日伪政权效力。

朱生豪就是这样怀着朴素而炽热的民族感情,不遗余力地“替中国近百年翻译界完成了一件最艰巨的工程”。[2]290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中华文化建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开始了他人生最辉煌的事业。然而,在“既无参考之书籍,又鲜质疑之师友”[2]264的困难条件下,以一人之力译莎,这项使命之艰巨是可想而知的。中国有多少文学家、翻译家虽中英文俱佳,但均因难度太大而放弃了莎作的翻译;更何况要译好莎士比亚全部的作品,这该是多大的一项工程!朱生豪之所以能够担此重任,是因为他具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朱生豪译莎过程可谓历尽艰辛,包括译稿在战火中被毁、逃难、贫穷、疾病等等,但他具有极强的韧性,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只要有一口气,绝不放弃自己的阵地”。[2]311这位“坚毅的英雄”在坚韧中“肩上”文化传播的“担负”,[2]294不屈不挠,矢志译莎。

战乱给朱生豪的翻译工作带来巨大的障碍,其译作两度毁于日本侵略军之手。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相对安定的翻译环境不复存在。8月13日,日寇炮击虹口后登陆,朱生豪“仓卒中惟携出牛津版全集一册,及译稿数本而已”。8月14日,虹口一带已经无法通行,世界书局被日军占领并放火焚烧,他呕心沥血翻译的已交付书局的六七本莎氏喜剧译稿也被化为灰烬!

在朱生豪离开上海到返回孤岛的一年多流亡岁月里,他过着颠沛流离的动荡日子,“辗转流徙,为生活而奔波”,心情悲愤,但仍对译莎工作锲而不舍。

1941年12月8日,即美、英对日本宣战的同一天,日军攻占上海租界,冲入中美日报馆,危急中朱生豪混杂于排字工人中逃出,最为悲惨的是,存放在报社的莎剧译稿再一次被毁于日军的铁蹄之下,全部资料丧失殆尽。

同年5月朱生豪与宋清如完婚后不久,夫妻俩回到宋清如老家,即重点清乡区常熟。可以这样说,整个译莎工作此时又得重新进行,从《暴风雨》开始,他再一次毫不犹豫地从头译莎,隐居寒舍,半年时间,补译出《暴风雨》等9部喜剧。

第二年初,朱生豪回到日寇占领的嘉兴。困苦的生活、紧张的翻译工作使他积劳成疾,他秋天发病,时有高烧,但仍咬紧牙关,继续译莎。在旧居经过一年,又译出《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和《哈姆莱特》等莎氏悲剧8部及杂剧10部。

1944年,抱病译出史剧《约翰王》《里查二世》和《亨利四世》(上、下)。

朱生豪译莎,可钦佩之处甚多。他“飯可以不吃,莎剧不可不译”,“抱着莎氏剧本,过他的日子”。可见朱生豪对译莎的执着和决心。他一生坎坷,临终前几年经济尤为拮据,刷牙用盐,以节省买牙膏的钱,就连头发也是由家人动手剪。因为窘困,生病不肯去看医生。在最艰苦的年代和条件下,他发奋工作,坚毅执着地投入翻译莎剧全集的巨大工程,虽遭遇“贫穷疾病,交相煎迫”之恶劣环境,但仍“埋头伏案,握管不辍”;“闭户家居,摈绝外务,始得专心壹志,致力译事”。[2]264“一直坚持到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死神吞噬他的生命为止”。[2]2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三、鞠躬尽瘁、以身殉道的牺牲精神

如前所述,朱生豪译莎,经历曲折,备尝艰困。然而一旦认定了自己要做的事情,他就会付出全部的精神力量。正是因为这种坚毅卓绝、砥砺不拔的精神,爆发出一股强大的拼劲和内在驱动力,朱生豪是将毕生的心血倾注于莎剧翻译的。有奋斗,就会有牺牲!他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担当译莎重任,并为之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分析他死亡的原因,宋清如说至少有两点。第一因为穷,身体日益消瘦,精神日渐困顿,病魔的手,自然不放慈悲了。第二个原因,那不能不说是为了莎氏剧集。译述成果一天天增加,而身体一天天减损。[2]284艰苦的工作再加上贫穷的生活,摧毁了朱生豪的健康,他身体非常虚弱,经常得病。“……常有腹泻,不知还能支持到何时!”[2]290

1944年4月,朱生豪编完《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三卷,写完《译者自序》《第一辑提要》《第二辑提要》《第三辑提要》。

朱生豪凭借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继续翻译最后余下的作品,并打算在年底译完全集。当译到《亨利五世》第二幕时,病情突然急转直下。6月初,高烧抽搐,他终于无法支持,从此卧病不起。7月,朱生豪自知病危,有生之年将无法译成莎氏全集,悲痛地说:“早知一病不起,拼着命也要把它译完。”[2]285可见其表现出的英豪气概和男儿血性本色。12月,叮嘱妻子转告胞弟朱文振,希望他能续完未竟之业。12月25日,在病痛中忽然用英语高声背诵莎剧。第二天中午,朱生豪含恨离去,英年早逝。朱生豪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的生命是永恒的。

朱生豪把翻译莎士比亚作为终身事业,共译出莎剧31部半,仅差5部半历史剧没有译完。“为莎士比亚而憔悴,而病倒,而死亡”。他为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285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钦敬。

朱生豪在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时候,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样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段!这是任何译家比不了的![4]31

朱生豪是用生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他把青春和生命熔铸在莎士比亚作品翻译中,“走完了一个殉道者凄苦的人生之路,也以32岁的青春年华完成了一首高风亮节的生命之歌!”[2]4

朱生豪一生为莎士比亚的译作,功绩奇绝。一个在敌寇铁蹄下、在炮火纷飞和贫病交加的恶劣环境中为莎剧献出年轻生命的光辉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正是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不惜付出种种牺牲进行执着的追求,朱生豪不仅给人们留下了三十一部文学翻译的杰作,还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高尚的人格丰碑。因此,朱生豪译莎的一生能在精神上给后来者以很大的激励。

四、一丝不苟、忘我投入的敬业精神

朱生豪极其热爱莎剧这一颗世界文学皇冠上的明珠。他对莎剧爱之愈切,领悟愈深,就愈能与莎翁发生心灵深处的共鸣,其译作也就愈能传达出原作的神韵。正如他自己所说“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2]263

他把翻译莎剧看作是最喜欢的事:“真的,只有埋頭于工作,才多少忘却了生活的无味,而恢复了一点自尊心。”当他将《威尼斯商人》的第二次修改稿誊清,寄请宋清如请帮忙誊抄时,说:“……我已把一改再改的《威尼斯商人》正式完成了,大喜若狂……”[1]159

朱生豪翻译态度极其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为了做好译莎准备,他从1935年春起,“辛苦搜集”了“各种莎集版本,及诸家注释考证批评之书,不下一二百册”,[2]264并进行仔细比较和研究。只要能买到或借到的,他都要找来参阅。另外,还广泛接触表演艺术,无论电影或话剧,只要较为出名的,他都不愿错过,甚至反复观看,然后加以品评比较,欣赏探讨。

朱生豪“总说要保存原文的优点,但最好要改轻外国的情调,使他们在中国人眼光里显得亲切地不十分生疏”。他“凡是自己未曾译就的部分,决不先读别家的译出本,怕受到无形的暗示,影响了自己的作风”。[2]286翻译同创作一样不可苟且,莎氏原著中有许多看似容易实则为难的地方,更需要细致琢磨,反复推敲。正如宋清如所说“译述的麻烦,不是亲自尝味的人,不会想象其中的甘苦。”

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使译笔准确,朱生豪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有时为了一两字或是一两句的问题,可以沉思上好半天,他对于工作“总是聚精会神地全心贯注着”,专心的情形甚至就连吃饭、走路、睡觉之时都在苦思冥想。同时,为求文字流利通达,他务必使其适合于上演表白,在叹息与微笑中译出莎剧精髓。

朱生豪认为翻译首要在于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保持原作的神韵,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退而求其次,但也必须使用明白晓畅的字句,以求忠实传达原文的意思和趣味,对于逐字逐句地硬译,他“未敢赞同”。朱生豪以其深厚的英语水平和国文基础,恰如其分地将原作翻译出来,而且充满了神来之笔。因此,朱译既紧扣原文,传达莎剧的气派,又能获得流畅、自然的效果。译著问世以来,一直拥有大量的读者。

五、结语

朱生豪在坚韧与担当中肩负起文化传播的责任,译莎过程中他充分调动自己的诗词素养和文学才华,译出了莎剧精髓;为填补中国文化的空白,朱生豪把自己的人品融入译品中,把自己的精神力量连同译莎的心血,一道化作了极富魅力的感人的文字,最终化成了永恒的生命。

朱生豪在苦难与屈辱中为中华民族争了一口气,在深沉与悲怆的译莎中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赤诚的爱国心,感动了几代人,也激励着无数中国人敢于担当和履行新的历史使命。他的精神永放光芒。

朱生豪精神对于我们是一份非常丰厚而宝贵的财富。从他身上,可汲取很多有益的东西:学习他译莎活动中充分显现出的激昂斗志与爱国情操,学习他坚毅执着、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与献身精神,以及学习他字斟句酌、毫不苟且的工作态度与岗位虽小、贵在坚守的职业精神。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和新征程起点,为奏响民族复兴凯歌、实现中国梦,我们在当下发扬这些崇高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过去的百余年光阴,无论有过多少苍凉和感伤,朱生豪的名字,不能被忘记与淡化。

朱生豪这个响亮的名字将与他的不朽精神一起,流芳千古,永世长存。

参考文献:

[1]朱尚刚.诗侣莎魂:我的父母朱生豪、宋清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吴洁敏,朱宏达.朱生豪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3]朱生豪著,朱尚刚整理.朱生豪情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苏福忠.说说朱生豪的翻译[J].读书,2004,(05).

作者简介:

胡德义,男,侗族,湖南会同人,硕士,主攻英语与文化名人研究。

猜你喜欢

朱生豪莎士比亚精神
莎士比亚(素描)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朱生豪、宋清如:爱情的样子
朱生豪与宋清如
拿出精神
宋清如和朱生豪:一同在雨声里失眠的才子佳人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An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Rhetorical Figures in Sonnet 60
朱生豪与宋清如:翻译莎翁全集的诗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