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应用意识
2022-02-26张英
张英
数学学科与日常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数学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帮助其树立数学应用意识,提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生活实际和学科发展的需求是其知识形成的重要源头因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真实情境,创设贴合学生生活经历的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为培养学生从数学思维角度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升与毫升》一课的教学为例。为帮助学生了解“升与毫升”两个体积计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升与毫升”数学知识判断液体体积大小的意识,教师可以借助“买饮料”这一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生活真实情境展开教学。首先,教师拿出两瓶同为600ml的饮料,A瓶为圆柱形,B瓶为圆锥形,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若这两瓶饮料价格相同,你会买哪瓶?”由于两瓶饮料形状完全不同,学生在此问题上会产生明显的分歧,一部分学生会买A瓶饮料,他们认为:“A瓶上下一样粗而且比B瓶饮料高,所以A瓶饮料应该更多。”另一部分学生会买B瓶饮料,他们认为:“B瓶饮料瓶底要比A瓶饮料大很多,所以B瓶饮料应该更多。”
这时,教师拿出两只完全相同且标有“600ml”字样的量筒,并邀请2名学生分别将A、B两瓶饮料倒入量筒中。此时,学生会惊奇地发现,两个量筒中的液面均停留在“600ml”刻度位置,从而得出“两瓶饮料一样多”的结论。同时,学生会发现上述过程与“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极为相似,从而意识到“升与毫升是一种计量单位,能够反映出液体的多少”,进而形成“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观察液体物品包装表面的升或毫升数值,准确判断其体积”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
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入“买饮料”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营造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教学场景,一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探索欲望,另一方面将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和问题与数学知识有效联系,在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深入理解的同时,为学生数学知识应用意识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数学知识学习与数学知识应用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课程教学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准确把握所授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围绕数学知识点,提出生活化、具体化的教学问题,使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深度融合,从而达到强化学生数学知识应用意识的教学目的。
仍以《升与毫升》一课的教学为例。当学生学习并掌握了相关数学知识点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小明有2瓶600ml的饮料,小亮有1个1L的水壶,小明想要分给小亮200ml,你们知道该如何做吗?”这个问题中没有能够直接称量出200ml的容器,因此,很多学生被难住了。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能否利用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解决这个问题呢?”同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学生终于找到了以下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小明依次将饮料倒入小亮的水壺中,直到水壶装满,根据数学知识点“1L=1000ml”和“600ml+600ml= 1200ml”可知,此时小明剩余的饮料为200ml,二人交换手中容器,小亮便获得了200ml饮料。
案例中,教师以学生常见的生活经历为载体,将“升与毫升的转换”和“数值计算”巧妙结合,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转化思维,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生活问题,从而实现增强学生知识应用意识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广泛收集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实例,然后带领学生一同探索这些实例背后所蕴含的数学实质,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最后再由数学知识出发,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形成“实例—知识—实例”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一课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利用投影仪展示古代战车图片和现代自行车图片,通过图片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入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发现两张图片中都有圆形的车轮。此时,教师可以进行思维引导:“经常看古装电影的同学都知道,古代中国具有世界一流的军事实力,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中国率先研究出了带有圆形木质车轮的战车,虽然历史在不断发展,车的外形和功能在不断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圆形的车轮。由此可以看出,圆形在生活中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仔细观察车轮,你们会发现其有怎样的结构?”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总结出“两种车轮都有一个中心点,并且用木条或金属条将中心与车轮的边缘连接”的共性结构特征。教师结合学生的结论继续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引导:“木条或金属条具有怎样的特征?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基于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得出“每根木条或金属条长度都相等”“确保车轮是一个标准的圆形”的问题结论。然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使学生自主得出“想要形成一个圆形,必须要有一个固定的中心点以及若干与中心点相连的等长线段”的客观性结论,再以“下面我们打开教材,看看数学领域中人们是如何定义圆的”进行教学过渡,引导学生建立数学应用实例与抽象化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使二者相互促进,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数学概念,另一方面让学生深刻意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作用,从而达到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目的。最后,在学生完成了与圆有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
师:学校想要在教学楼右侧修建一个大的圆形花坛,你们能帮助学校在所在区域内画出花坛的准确形状和位置吗?
生:能!先在空地上确定出花坛的圆心,然后在圆心处插一根木杆,取与花坛半径相同长度的绳子,一端系在木杆上,另一端围绕木杆转圈,走过的路径就是花坛的边界。
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车轮”这一生活常见事物,将“圆”的数学应用实例与数学知识有效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的定义”“圆的组成”“圆的性质”等数学知识,再由数学知识出发,通过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加深数学知识体会、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出数学学科的应用性。同时,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特点,从生活情境创设、教学问题引导、应用素材收集等多个层面,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引导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与解答具体问题,从而切实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应用意识的教学目的,进一步促进当代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能仁小学)(责任编辑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