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数学好玩”板块的有效教学

2022-02-25尚建生甘肃酒泉市西大街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21期
关键词:画图方案游戏

◇尚建生(甘肃:酒泉市西大街小学)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又增加了“重视情境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等内容。2022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提出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要求,进一步将上述要求具体化。如,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等等。2022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原则上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好玩”板块就是一个主题学习。

传统的教学更多关注知识和技能,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要把知识点的巩固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是对数学学习提出的更高层次要求。要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就要注重对学生算理理解、数学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北师大教材中的“数学好玩”板块,以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实践应用、数学游戏、数学实验、设计方案等为主。“数学好玩”是对数学知识综合运用的板块,也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载体。“数学好玩”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拓展。

一、实物进课堂,用操作启迪思维

数学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归生活,服务生活。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促进作用,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着决定性作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更高效、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带着实物进课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北师大教材“数学好玩”的教学内容中,二年级上册有一课《班级旧物市场》,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旧玩具、图书、工艺品等拿来与同伴交流或出售。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学生提前准备实物带入课堂,和同伴进行交换。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活动的兴趣,也让表内乘除法得到了有效巩固,达到了启发思维的目的。

在三年级上册的《校园中的测量》一课中,课堂可以在操场上,用于测量的实物有跳绳、米尺等。面对实物上本堂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将三年级上册所学的周长知识运用到测量中。用实物进行操作,也是提升本堂课学习效果的一个捷径。

二、“变身小达人”,用查阅丰富大脑

在数学学习中,越来越提倡通过数学阅读来补充课外知识。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通过阅读数学书籍或者查阅数学资料形成新的知识链接,拓展数学认识,提升数学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做一位“数学小达人”,主动与他人分享资料,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新的提升。在“数学好玩”的教学中,查阅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查找阅读相应的资料书籍,并积极参与学习,以此来丰富大脑。

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好玩”《时间与数学》一课中,要求寻找日历中的规律。直接进行教学,无法突破重难点,让学生牢固掌握日历表中隐藏的规律。如果提前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查阅积累,在阅读中进行理解和思考,再经过课堂上的交流提升,一定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好玩”《编码》中,利用“帮助探长破案”的活动,让学生研究学习生活中常见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的编码方式,进而寻找和了解生活中运用数字编码的例子,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可以提前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编码,或者其他各种编码的含义。在查阅资料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时间交给学生,做学生忠实的听众,让学生从阅读中提取知识,再把知识分享给他人。这就是一个内化提高的过程。

三、引导加自学,用探索体会成就

在小学数学“数学好玩”的教学中,有时候要“先学后教”。在课前,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组,引导学生自学。为了解决一些问题,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归纳、总结,之后,教师再进行强化、补充。学生在发挥学习主体性作用的同时,也获得了成就感。课堂教学的任务圆满完成。

在二年级上册的“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中,设计了和同伴互相量一量、填一填的活动,要求学生利用本学期学过的周长等知识,测量并记录头长、一拃长、一步长、身高等数据。上课伊始,教师给学生布置活动任务,根据活动需要,四人分工合作,在完成活动任务之后,再发现、验证、发现。最后,教师补充强化,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发现“我的身体是一把尺子”的数学奥秘。

在三年级下册“数学好玩”《小小设计师》中,学生要利用学过的轴对称、平移、旋转等图形知识,设计艺术节徽标。在本课中,教师出示活动任务,引导学生自学图案的设计意图,观察图案的寓意及设计技巧,自主进行设计。然后在小组内、班级内进行分享、展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欣赏。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根据要求,自觉运用了学过的知识,还有令人惊喜的创意。

在二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上学时间》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进行任务的布置:记录淘气的上学时间。因为学生学习过时间的知识,所以这一份时间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完成。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找到了自信。实践证明,与其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如提出要求,激励学生自己探索,进而完成学习任务,在锻炼中成长的学生必定会收获更多。

四、画图找规律,用尝试获取成功

在小学数学“数学好玩”的教学中,教会学生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也是一个必要的手段。面对枯燥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将问题简化,以便更直观地去观察、理解,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总结规律,从而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获。这是一个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把思考过程用图像展现出来的过程。

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搭配中的学问》中出示了两顶帽子和三条裤子,问学生为小丑搭配,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教学中,除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以外,还要让学生学会用图形代替实物,通过画图,找到解题的关键,发现解题的规律。

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好玩”《数图形的学问》一课中,通过画图的办法解决有多少条不同路线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用生动的情境导入后,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把路线找出来,再数一数。在数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和其他学生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在不断尝试中,学生学会正确画图,在教师的总结中,学会有序思考。

六年级“数学好玩”《比赛场次》一课中,有一个问题:有10 名学生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名学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教师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情形出发,通过画图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决同类问题。让学生经历在画图中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过程,在画图和独立思考的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方案我能行,用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生活中,计算是用得最多的技能之一。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计算结果为依据设计活动方案,在设计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让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我们一起去游园》中,让学生设计一个租车方案,通过准确计算,解决乘坐几辆大车、几辆小车、人数和租金问题,发现多种方案并计算相关的数据,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在选择最省钱方案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计算精准,才能正确地进行方案的选择,凸显了生活中计算准确的重要性。

五年级上册“数学好玩”《设计秋游方案》中,学校要组织61 名学生到故宫和北海公园参观,以小组为单位,选定地点,计划时间、路线、交通工具、门票费用等。在教学中,学生在分工合作的同时,通过计算,制订出合理可行的方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这个方案的制订中,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秀美。

在五年级下册的“数学好玩”《“象征性”长跑》一课里,教材设置了“跑向北京”的象征性长跑活动,按照学校所在的城市到北京的主要路线及所经城市,设置站点,制订一个合理的方案。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根据一定的数据进行计算,合理设计站点和时间。在经历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收集数据与处理数据的能力,学会合理地自我评价。一次次的方案设计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的体验中,不断将方案设计趋于成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生活经验的积累。

六、合作玩游戏,用实践突破难点

数学游戏是一种常见的教育类游戏,严谨有趣,能很好地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专注力,强化规则意识。在北师大数学教材的“数学好玩”板块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指导学生分组游戏,并做好数据的记载。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突破教学难点。让学习过程生动有趣,学习效果自然显现。

一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中,教材设计了4 人一组玩摸牌游戏,边摸边计算,得数超过10 会被淘汰,得数最大者获胜,结果一样大的,谁的牌少谁获胜。在这个数学游戏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游戏规则,组织学生有序开展游戏,可以在计算的过程中进行记录,并分出胜负。用教学游戏的方式巩固20 以内的加法,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填数游戏》是根据“数独游戏”改编的数学游戏,集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数的应用为一体。在教学中,通过合作游戏的方式,以一个个闯关游戏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游戏。学生体会了填数游戏的乐趣,发展了对数的感知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反弹高度》中,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玩球游戏”,明确游戏的目的,使学生经过实验收集数据,在用分数表示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实验中的应用,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目标的完成需要我们进一步实践和研究,从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用小故事讲大道理,将复杂的知识通过实际操作来简单化,将简单的知识技能系统化,以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画图方案游戏
烂脸了急救方案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画图理解“同样多”
画图理解“多多少”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