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外剥内扎术在环状混合痔中的效果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

2022-02-25顾玉莲

黑龙江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外痔环状内痔

顾玉莲

江苏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肛肠科,江苏 常州 213200

环状混合痔属于肛门直肠类疾病的一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肛门部位出现肿物脱出甚至出血[1],发病率极高,占肛门直肠疾病的90%左右[2]。环状混合痔手术是肛肠科手术的重难点,传统的手术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很容易造成肛门狭窄等并发症[3],为了探究改良外剥内扎术在环状混合痔中效果及对炎症指标影响,本研究在常规外剥内扎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发现改良外剥内扎术可降低环状混合痔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CRP、IL-6 等炎症指标的水平,缩短患者症状恢复时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肛肠科就诊的92例环状混合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纳入标准:(1)环状混合痔疮患者。(2)内痔痔核至少3 个[4]。(3)年龄在18~60 岁且符合混合痔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合并有心脏病、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的患者。(2)既往有肛周手术史。(3)不宜手术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法 观察组采用外痔切剥内痔分段缝扎加皮桥整形术:常规消毒,将患者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会阴部和肛周后,将无菌洞巾铺在肛周处。手法扩肛,术中用弯钳将外痔顶部牵提,做梭型切口于肛缘处,沿着内痔痔核两端的自然分界线处,切口到齿线的地方,于内痔痔核基底部用大弯钳钳夹夹起,取中圆针穿7号丝线,对齐丝线的尾部,贯穿钳夹中点处的基底部,将缝线拉出,形成一条双线,分别从近、远两端结扎2 根丝线,分段缝扎内痔痔核,用剪刀将痔核残端剪除。若2切口间皮桥有较多赘皮及静脉曲张性,可将曲张性的静脉皮下剥离并清除[5],将皮桥多余皮肤和部分皮下组织用横行钳夹调整致使组织保持平整,沿着止血钳的方向切除赘皮并用1号丝线缝合组织。处理其他点位的痔核及皮桥的方法,同上。认真检查各个切口状态,渗血停止后,将凡士林油纱塞入患者肛内,加压包扎塔纱并用胶布固定。

1.2.2 常规外剥内扎术治疗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外剥内扎术:常规消毒,将患者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将肛周常规消毒后,用无菌洞巾铺于肛周处,手法扩肛,在混合痔明显处选择合适的切口,行放射状切口于外痔处,将曲张性的痔静脉丛皮下剥离,将内痔用钳夹结扎,采用8字法对其缝合结扎,将多余痔组织和皮桥多余切除掉,处理其他位点的混合痔和皮桥的方法,同上。认真检查各个切口状态,渗血停止后,将凡士林油纱塞入患者肛内,加压包扎塔纱并用胶布固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两组患者肛门狭窄和尿潴留发生情况。患者术后1 个月临床疗效评价 治愈为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显效为症状改善,伤口明显愈合。有效为症状轻微,痔核略缩小。无效为症状和痔核无变化,创面未愈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6]。手术前后炎症指标变化 随访1 个月,观察记录一些炎症指标变化,如CRP、IL-6 等。观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住院时间为患者手术结束到患者出院的时间。术中出血量即手术中无菌纱布的称重变化量(1 g代表1 mL)。手术时间即患者麻醉满意到包扎结束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尿潴留,观察组的尿潴留发生率(15.22%)低于对照组(19.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肛门狭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例(%)

2.2 两组患者术后一个月临床疗效情况

通过术后一个月的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一个月临床疗效情况例(%)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炎症指标情况

术前,两组患者CRP和IL-6炎症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CRP 和IL-6 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CRP(20.32±3.29)mg/L 和IL-6(11.38±2.36)p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炎症指标情况(±s)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炎症指标情况(±s)

a表示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n=46)对照组(n=46)t值P值C反应蛋白(CRP)(mg/L)术前31.98±2.78 31.76±2.82 0.384 0.702术后20.32±3.29a 24.18±3.35a 6.035 0.000白细胞介素-6(IL-6)(pg/mL)术前24.89±2.59 24.85±2.86 0.192 0.845术后11.38±2.36a 16.42±2.75a 9.432 0.000

2.4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32.15±5.25)min 高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时间(7.26±2.13) d 及术中出血量(13.25±2.12)mL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组别观察组(n=46)对照组(n=46)t值P值手术时间(min)32.15±5.25 27.32±4.23 4.858 0.000住院时间(d)7.26±2.13 10.28±2.09 6.863 0.000术中出血量(mL)13.25±2.12 25.36±5.11 12.394 0.000

3 讨论

目前,治疗环状混合痔仍然是肛肠科手术的重难点,国内外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注射治疗等方法治疗混合痔[7],其术后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炎症指标等与患者的病情、手术医生的操作手法、患者的年龄以及手术方法等有着很大的关联[8],其中手术方法的选择在患者治疗恢复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对于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依然是国内外公认最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大量采用外剥内扎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该手术通常将混合痔明显处作为外痔处切口,痔核结扎后各个夹点之间很容易形成缩窄环[9]。对此,不少学者不断改进手术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减轻患者术后痛苦[10],降低治疗后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降低炎症指标水平。本研究采用改良环状内扎术,观察组患者的肛门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提示了使用内痔分段缝扎,并且使结扎点不在同一平面,可明显降低术后患者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提示采用外痔切剥内痔分段缝扎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发现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低于观察组,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观察组,表明采用内痔分段缝扎虽延长了手术时间,但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的出血量。本研究发现,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RP和IL-6等炎症指标的水平明显降低,这提示了采用外痔切剥内痔分段的改良外剥内扎术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机体的炎症状态。

综上所述,采用外痔切剥内痔分段的改良外剥内扎术可明显降低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明显减小CRP和IL-6等炎症指标的水平,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症状恢复时间,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外痔环状内痔
环状RNA的研究现状及其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中药热奄法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分析
肛外横切口潜行剥离术治疗血栓性外痔临床分析
治痔疮,对症选药很重要
内痔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内痔一般如何进行诊断呢
中药熏洗坐浴治血栓性外痔
第78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2015)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温和灸治疗嵌顿内痔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