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重逻辑

2022-02-25刘丽敏刘文静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刘丽敏 刘文静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始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立足新的时代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人民民主做出了创新性理论概括,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性概念,推动了中国政治文明的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中国这块社会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式民主,其本质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广大人民群众、为劳动者服务的民主,是适合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社会主义民主。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精準把握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发展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2)02-0041-0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的13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其中“政治建设”方面强调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实践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时代命题,深刻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民主,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我国发展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从人民民主到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民主新路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我国的人民民主及所有的政治制度都是由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属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我国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奋斗的目标和初心使命。一百年来百折不挠、不懈奋斗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新路。这条民主新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不断发展到逐步走向全面和成熟的过程。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与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就历史周期率问题进行了著名对话,后来比照“隆中对”而称之为“窑洞对”,提出了我国的民主新路,着重强调了民主监督。毛泽东主席讲“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人民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宪法,明确了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同时以人民主权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体系,为发展我国民主政治提供了根本法保障;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提出了三大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及民主监督,体现了民主途径与民主过程的一致性,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时期,进一步把民主决策纳入其中,形成了四大民主,人民民主的实践途径和发展过程更加全面,链条更加完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整体进入改革全面深化的全面发展阶段,陆续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将中国民主新路推进到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即全过程人民民主阶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创造性地将民主协商融入“四大民主”之中,形成了“五大民主”,不仅丰富了民主的层次结构,还优化了民主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1月2日考察上海虹桥街道基层立法点时首次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大创新性理念,对新时代中国基层民主的实践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2021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修订后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把“全过程民主”写入国家法律;2021年7月1日,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把“人民”二字加入其中,意味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旗帜鲜明地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民主区分开来,这是对我国人民民主的重大理论创新;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精准阐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科学内涵,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民主的标准及评判的主体,指明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的路径,完成了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体系构建。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中国民主新路的理论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改革也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阶段推进到全面深化阶段,标志着我国各方面建设不再是碎片化推进的时代而是系统、全面推进的全新时代。此间陆续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也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全面系统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全过程人民民主必然是中国政治文明全新形态的时代产物。

(一)参与主体“全”

“全体人民”一个都不能少地都要纳入民主过程。人民是个政治概念,与敌人是相对的,也就是除了极少数的敌人之外的人都是民主的主体。而且特别强调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及一些边缘群体的参与问题,不忽略、不漏掉任何一个群体、任何一个人。而非“一些西方国家所引以为傲的选举民主,实际上是资本支配的选举,是资本集团的游戏,是有钱人的‘民主’,不是真民主”[2]。

(二)参与过程“全”

过程性是民主突出的内在要求。民主在古希腊诞生时,公民参与民主的过程就包括从民主决策到民主监督的全过程。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古希腊民主的要求是一致的,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过程,这五个环节形成了全链条闭环,扩大了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和方式,集中反映了全过程民主的具体形式。

(三)参与内容“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也就是民众参与全面体现在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中,大到选举、国家立法,小到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每一个人都有通畅表达真实意愿的渠道,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够通过不同途径参与国家各项事务的管理,是能够真正实现的民主,是真民主。

(四)实践层级“全”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参与式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从中央、地方到基层在普遍建立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的同时,积极探索并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形式,通过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听证会、专家座谈会、协商议事会、评议会、意见征询会、实地走访等丰富的实践形式,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参与度。

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着力点——中国民主新路的实践逻辑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只有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3]落到实处。

(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大的制度优势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领导。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就指出,离开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建立,和平民主抗日的目的就不能实现[4]。邓小平同志则强调,不要党领导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在三者有机关系中,党的领导处于核心位置,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序推进充分实现。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坚持党对全过程人民民主领导的关键一环,重心是健全党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体系及工作机制,提升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长期执政持续执政能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穿到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全过程各环节。

(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我们选择的这条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探索形成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矢志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持续推进我国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走出了一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新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每个国家的政治道路都是由这个国家的内生性基因决定的。因为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历史、文化传统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决定了这个国家独一无二的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所以,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以及全盘照搬其他国家地民主模式,必然会导致水土不服、弊病丛生。我国坚定支持各国自主选择本国的民主发展道路,反对外部势力以“民主”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带领中国人民从中国实际出发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完整制度链条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内容,形成了支撑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发展的制度体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是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渠道。我国是人民主权国家,国家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参与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管理。各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机关之间各有分工、相互协调,保证了国家机构运行的高效率,实现了从民主选举到民主监督的全链条民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当从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加强代表工作、健全人大工作机制等方面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协商民主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深深嵌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6]协商民主通过多渠道全链条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广泛集中民智凝聚共识,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我国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突出的制度优势既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保障了民族自治地方人民群众的高度自治,是通过民主方式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制度创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确保基层人民群众最广泛参与民主实践的制度安排。其制度优势在于激发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其广泛直接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广大农村、城市社区及厂矿企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不断创新民主的实践形式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体现了中国式民主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不断创新人民民主的实践形式,极大丰富和拓宽了民主实践的渠道和方式。自2015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设立了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立法;决策部门采取“网上征求意见、听证会、实地走访、民意调查”等方式对大到国家立法、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小到物业管理、垃圾分类等具体事务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优势搭建“数字空间格局”,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数字民主新机制。丰富生动的民主实践,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命之源,将不断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成色品质和理论内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新征程上,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民主的新政治文明的理论形态,必将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民主新路,必须强调走中国自己的路,立足中国实际、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民心,充分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为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力量,为推进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持续奉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黄炎培.八十年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2:148-149.

[2]中共中央发布会答凤凰卫视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问题[EB/OL].(2021-11-12)[2021-12-25].http://k.sina.com.cn/article_1643971635_61fd043300100vgye.html.

[3]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1-10-14)[2021-12-04].https://www.ccps.gov.cn/xtt/202110/t20211014-150857.shtml.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62.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59.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75.

[作者简介]刘丽敏(1972—),女,河北元氏县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宪法学、行政法学研究;刘文静(1979—),女,河北沧州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统战理论和文史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西方女性政治家的柔性魅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中西方党际监督比较研究及启示
电子政务: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官员网络素养、政府效能提升与政治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