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才能管理好一个班级

2022-02-24王林帮

幸福家庭 2022年17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班级班主任

■文/王林帮

学生的日常管理,既包括学习纪律的管理,又包括行为规范的管理,这些管理主要依靠班级管理来实现,班级管理工作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因此,加强班级管理工作,就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并让其积极配合班级管理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班级氛围。

一、了解掌握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高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精准掌握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管理工作当中,当学生的思想认识出现了偏差,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育策略,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端正思想态度,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教师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途径很多,例如可以通过班干部进行了解,这种方法最简洁但是往往不够准确,因为班干部毕竟是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汇报工作的时候可能带有自己的偏见,存在有意或者是无意识地歪曲事实的情况,导致管理者也产生了某种程度的误解,给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教师也可以通过周记本,了解全班学生的思想状态。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几个有关思想状态的题目,让学生“在线”回答,这种方法能补充班干部没有反映出来的问题,同时也能了解到一些特质学生的情况。其次,教师可以进行家访,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到特质学生的情况,因为有些学生存在特殊情况,很少能被外人了解,如果教师不亲自去家访,很难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最后,教师可以不定期地约谈一些思想上出现波动的学生,及时掌握他们思想波动的缘由,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任课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例如,有的学生与个别任课教师发生了摩擦,上课不听指挥,故意与教师对着干。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后不及时处理,发展到后期,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当然,管理者还要有适合的管理方法,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思想情况进行分析,以便高效地管理班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班级氛围中,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二、让理想的光芒始终闪耀在学生心中

学生的理想教育,是班级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学生有了理想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在学习和生活中始终能保持信心。教师要让学生确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建设美好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人的思想波动是有周期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思想波动来得快也去得快,伴随着思想波动,学生的意志力也有所起伏。学生年龄越小,意志力越薄弱,笔者经常看到有的学生第一节课还信心满满,到了第二节课的时候就开始泄气了。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把思想教育贯穿在整堂课中,让学生精神饱满、精力集中、信心十足地去学习。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会把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这样既满足了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朝着既定的目标大步前进,最终实现人生理想。在学生的理想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非常关键,思想意识增强了,心中的理想就能像灯塔一样,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使学生在思想上有定力,在行动上有奋斗的目标,在各方面得到综合发展,从而真正实现理想教育的目的。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讲,只要学生的心思放到实现理想目标上来,那么他们的思想认识就不会出现偏差;只要班级风气端正,班级管理工作也就会变得秩序井然。也就是说,管理班级和对学生的理想教育是同步进行的。教师只有懂得这个道理,才能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

三、班级管理工作要做到“眼到”“手到”“脚到”

现实生活中,班级管理者要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就得以“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的态度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第一,要做到“脚到”,只有做到腿勤,才能掌握第一手班级信息。班主任要经常“路过”教室门口,没有教师在教室里的情况下,最能抓住学生开小差的“把柄”。班主任瞟上那么一眼,就能发现学生是在认真学习还是在“谈笑有鸿儒”,是在静坐凝思还是在追逐嬉闹,从而对班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结合学生课内课外的一言一行,进行引导纠正或者思想教育,这能帮助班主任做到有的放矢,“戳”中学生的要害,让他们心服口服。班主任要把脚步停留在班级所在的区域之中。有住宿生的班级,班主任要经常走进学生的宿舍,看看学生的宿舍情况,比如卫生是否打扫干净,床铺是否整理整齐等。班主任还要和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从侧面了解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从蛛丝马迹中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在食堂打饭和吃饭的时候,最容易与人发生摩擦,所以,班主任的脚步要及时跟进,不给学生留下发生摩擦的时间和空间。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因为“提防”班主任的突然出现而不敢“妄动”,也就不会发生各种意外情况了。第二,要做到“眼到”,班主任“脚”步送到了,如果不去细心观察,只是走马观花般地转一圈,也就没有实际效果。班主任如果上课的时候不细心观察,很有可能错过处理突发事件的最佳时机,给班级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第三,要做到“手到”。班主任要凡事都亲自细心过问,有的时候必须亲自去做,才能管理好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良好的班风,带领学生有条不紊地开展学习。低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每学期布置教室的时候,需要班主任亲自动手,美化教室环境,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有的时候,学生打扫卫生,却不会使用清洁工具,就需要班主任亲自动手示范,教学生使用清洁工具的方法和技巧。教室里养的花花草草,有时候也需要班主任去动手修剪。现实生活中,班主任的亲力亲为,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无形中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这种习惯会影响学生一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除了“手到”“眼到”“脚到”外,还要做到“心到”,要分析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到稳操胜券,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到井井有条,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班级管理工作要收放自如

要做好班级工作,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班主任需要兼顾“收”和“放”。“收”,就是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校规、班级的班规,知道《中小学生一日常规》的要求,知道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知道如何去做才不会违反相关的规则,让每名学生“知规守规”。“放”,就是让学生自我管理,让每个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大家一起参与班级管理,让每名学生都去“守规护规”。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明确哪些事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哪些事需要由班主任亲自去布置和落实。班主任要做到统揽全局,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那么班级管理工作自然就能高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要达到收放自如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要培养一批得力助手。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任何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都不可能事事亲为,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善于管理的班主任,总是把培养优秀班干部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实际上,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能够辅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第二,要知人善用,唯才是用。在班级管理中,只要把每个参与班级管理的学生的优点发挥到极致,班级管理工作就能开展得有模有样。第三,安排班级工作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布置任务要全面细致,做到不漏掉任何一个死角;检查任务的时候,相对重要的班主任要亲自去查,相对次要的可以让班干部去查。俗话说,“实干的不如会干的,会干的不如巧干的”,其实班级管理工作,要的就是一个“巧”字。班主任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在工作中顺风顺水,班主任的管理经验丰富了,自然而然就“巧”了。班级管理工作,有时候需要班主任事事亲为,有时候需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班主任只有做到收放自如,才算是真正掌握了班级管理的精髓,才能管理好班级,带领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生活。

五、班级管理工作要“明镜高悬”

班主任管理班级,一方面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要做到“明镜高悬”,公平公正地“断案”,能够让学生和谐相处。比如有的学生丢失了物品,报告班主任时,信誓旦旦地说是谁“拿”了。但是班主任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而是需要进行调查并结合平时对每名学生的了解,最终作出一个公正的“评判”结果。有的时候,经过调查发现,丢失的物品就在学生本人的书包里,学生只是忘记了或者一时没有找到罢了。那么对被冤枉的学生,班主任要负责为其“洗清冤情”,对粗心大意的学生要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事,如果处理不当,长时间积累的矛盾多了,就会影响学生之间的团结,阻碍优良班级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班主任在布置任务的时候,也要“明镜高悬”,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班级里的事,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需要“称一称”,“平均”布置,否则,在学生看来,就是班主任偏袒某些学生,布置的任务轻;或是班主任在“惩罚”某些学生,布置的任务重。班级管理工作十分琐碎,如果班主任没有一双“火眼金睛”和“明镜高悬”的心胸,以及处理事务的技巧,是没有办法管理好一个班级的。

总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及时总结,方能适应随时随地变化的班级事务,提升班级管理 实效。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