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家庭教育

2022-02-24■文/迟

幸福家庭 2022年17期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园家长

■文/迟 佳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在信息化时代,采取互联网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手段弥补传统的幼儿家庭教育的不足,有利于促进教育模式的优化,确保幼儿家庭教育质量持续提高。但这一模式的实施仍处于探索阶段,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值得深入研究。

一、“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家庭教育的变化

首先,家庭教育信息的呈现方式多样化。互联网技术与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让家庭教育的信息化成为可能。“互联网+”平台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因而“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模式的实施更加便捷、灵活。“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模式的信息呈现载体方式更加多样化,可以用视频、动画、音像等方式呈现抽象的幼儿家庭教育内容,在集中幼儿注意力和提高家庭教育成效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价值,这些都是以往的幼儿家庭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

其次,节省家庭教育方面的开支。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幼儿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模式的关注度较高。大多数家庭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家庭教育方面会加大投入。“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模式的优势突出,包括模拟生动、多向演示、资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等,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幼儿家庭教育模式。依托 “互联网+”技术平台和移动终端进行幼儿家庭教育,节约了家长的时间,减少了家庭教育的经济开支。

再次,拓展家庭教育的空间。在以往的幼儿家庭教育模式下,家庭教育资源集中在家庭环境空间内,受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较大。而互联网具备一定的交互性、存储性等技术优势,可容纳海量的信息资源。采用“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的模式,借助网络的开放性等特点,可以实现优质幼儿家庭教育资源 的共享。

最后,摆脱幼儿对家长的依赖。传统的幼儿家庭教育模式通常都是由家长陪伴与监督幼儿的识字等学习过程,导致幼儿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大,无法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采用“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的模式后,幼儿可借助移动终端设备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互联网平台丰富有趣的家庭教育内容可以使其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可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需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优化幼儿家庭教育的对策

1.家长方面。首先,强化家长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家长应配合幼儿园,积极参与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强化自身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为提高协作育人的成效,家长需紧跟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充分掌握和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适应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灵活操作信息技术设备,以此取得理想的家庭教育效果。

其次,提升家长的信息素养。“互联网+”背景下的幼儿家庭教育越来越多元化,需要家长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家长在利用互联网平台时,需仔细筛选网络信息,避免因理解性错误而展开不规范的幼儿家庭教育。家长应当耐心地阅读与分析教师或平台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相关内容,具备一定的信息筛选能力,找到合适的家庭教育方式,而不是照搬家庭教育指导材料。

最后,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的模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作为支撑,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家庭教育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主动开展此方面的实践探索。同时,在网络上获取有用的教育信息资料,丰富幼儿教育内容,以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有效性。要想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就要明确自身的主体责任。家长应发挥榜样和表率的作用,不断优化幼儿家庭教育方式,科学合理地展开幼儿教育,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育儿观,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自身良好的思想和言行影响幼儿,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格与习惯,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样重要,家庭成员需加大对“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模式的支持力度,为幼儿积极参与网络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其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2.幼儿园方面。幼儿园需要明确幼儿的特点与家长在幼儿家庭教育方面的需求,展开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幼儿园要积极推广“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的模式,为幼儿家庭教育模式的优化提供助力,同时多组织家长参与新教育模式相关的理论学习活动,指导家长了解“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模式的优势与学习各软件的操作要点。面对各类资源良莠不齐的网络平台,幼儿园教师需积极协助家长获取正确的教育信息与幼儿家庭教育知识。幼儿园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家园沟通平台,家长在实施幼儿家庭教育时遇到问 题,可及时与幼儿园教师进行线上沟通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转变幼儿家庭教育形式,优化幼儿家庭教育的效果。幼儿园还需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延伸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进一步完善家园共育工作体系,强化整体教育效果。

幼儿园需根据《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要求,不断丰富新形势下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避免形式固化。幼儿园需立足实际情况,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搭建分学期、分年级的家园沟通内容体系,突出沟通内容的系统化与规范化,积极促进家园共育。一是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等交流平台收集家长反映的幼儿家庭教育问题,解决幼儿家庭教育的共性问题,通过微信一对一地与家长沟通交流,解决家长遇到的个性问题;二是在幼儿园的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上设立学前教育问题咨询专栏,根据家长经常咨询的高频问题,编写并推送相应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文章,提高家长对幼儿家庭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三是幼儿园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幼儿家庭教育经验,让社交平台成为家长与教师之间交流育儿经验的媒介,以此鼓励家长分享幼儿的日常活动,激发家长培育幼儿自律意识、动手能力的积极性,促使幼儿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是打造在线咨询的系统功能模块,满足家长的各种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提高指导服务的质量。

幼儿园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满足家长的各种幼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指导服务经验和知识技能。一是幼儿园要引进专业的人才,招聘有家庭教育指导经验的人才,更新现有的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队伍结构;二是幼儿园要鼓励教师积极研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面的课题,为其提供充足的研究时间和资源,落实激励机制,使其能够深入研究教育指导策略;三是幼儿园可以邀请教育专家介入指导,到幼儿园宣讲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内容,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切实提高教师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指导家长合理运用“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等模式展开幼儿教育。

3.社会方面。国家对幼儿家庭教育高度重视,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强调了加强幼儿家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并注重发挥家长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幼儿园应在社会方面推广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并逐步取代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促使幼儿家庭教育更加科学。同时,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家长应遵循以幼儿为本的原则,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入手展开幼儿教育,尊重幼儿的个性与需求。此外,《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幼儿园向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服务,促使家长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协同提升教师和家长的综合素养,共同促进幼儿全 面发展。

社会方面也需积极承担对幼儿实施教育指导的重要任务。社会相关组织为辅助家长开展教育活动,可以组织家长参与专业知识教育培训活动,逐步深化家长对全新教育模式的认识。互联网平台的资源开放且共享,幼儿园可搭建“互联网+教育”的幼儿家庭教育平台,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家庭教育资源建设。社会为家园共育搭建虚拟社区,将幼儿园、家长、幼儿等主体纳入社区体系中,夯实“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模式的实施基础,逐步提高幼儿教育整体建设与发展成效。唯有引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其有效支撑“互联 网+幼儿家庭教育”模式落地,才能推动幼儿家庭教育工作的创新,积极解决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型家庭教育方式,能够弥补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的不足。要想促进“互 联网+幼儿家庭教育”模式的持续优化和创新发展,相关部门需从家庭、幼儿园、社会等方面入手,优化幼儿教育的环境、观念及工作体系,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有效增强幼儿教育 效果。

猜你喜欢

互联网+幼儿园家长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