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蜈蚣属1新种(石蜈蚣目:石蜈蚣科)记述及分子系统学分析
2022-02-24卢艳敏裴素俭刘海鹏马惠钦
卢艳敏,裴素俭,刘海鹏,马惠钦
(1. 衡水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多足动物研究所,河北 衡水 053000;2. 河北省湿地生态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河北 衡水 053000)
伊森石蜈蚣亚属Ezembius由美国学者Chamberlin[1]在1919年提出,他认为其是石蜈蚣科Lithobiidae石蜈蚣属Lithobius的一个亚属.伊森石蜈蚣亚属目前已描述约60种/亚种,大部分来自亚洲.该亚属栖息范围很广,从北极和亚北极到北极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到中亚大草原和过度放牧的石质地区,再到喜马拉雅山地森林,从海岸到5 500 m高山 (喜马拉雅)均有分布[2].伊森石蜈蚣亚属的主要特征是:触角20节左右,单眼通常5~21个,基胸板齿通常为2+2,副齿一般刚毛状,有时粗壮.所有背板后角无三角形突起,第1~13对步足的跗节分为2节.雌性生殖肢有(2+2)~(3+3)(很少有4+4)生殖棘,第Ⅲ节末端爪简单,2分或3分[2].目前,中国已经描述25种[3-11].本研究首次在宁夏发现伊森石蜈蚣亚属1新种,拟通过形态描述以及系统发育学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旨在为石蜈蚣目的系统研究补充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制备与观察
标本采自于落叶层或石块下面,采用镊子夹取法采集.在野外采集到的标本放在50%(体积分数,下同)的乙醇中浸泡,回到驻地后更换为75%的乙醇,最后在实验室再更换1次75%的乙醇长期保存,用于提取DNA的标本保存于95%的乙醇中(-20 ℃).利用Zeiss SteREO Discovery.V20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和拍照.颜色描述以75%乙醇浸泡的标本为准,体长是指头板前缘到最后背板后缘的距离.本文使用的解剖学术语依据Bonato[12]总结.形态测量数据单位为mm.所有标本均保存于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多足动物研究所.
1.2 分子系统学分析
1.2.1 DNA的提取、PCR扩增和测序
取石蜈蚣标本两侧步足,使用TIANamp血液/组织/细胞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提取总DNA,扩增COI部分片段(689 bp).PCR扩增使用引物为LCO1490和HCO2198[13](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
PCR反应体系为2×PCR mix (abm) 12.5 μL,LCO 1490(10 μmol/L)/HCO 2198(10 μmol/L)各1 μL,DNA模板1 μL,ddH2O 9.5 μL.PCR反应条件:95 ℃预变性3 min;95 ℃变性 30 s,44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35个循环;72 ℃延伸10 min.
用10 g/L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将条带清晰的PCR产物送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双向测序.使用seqman软件对双向测序结果进行拼接,然后以Fasta格式输出.
1.2.2 分子系统学分析
以单眼石蜈蚣科Henicopidae中2种(Lamyctesemarginatus和Anopsobiusneozelanicus)作为外群,用MEGA7.0中的Muscle进行序列比对[14],并基于K2P模型进行遗传距离分析.使用ModelFinder[15]选择最适替代模型;用MrBayes3.2.6构建Bayesian系统发育树[16],替代模型为GTR+F+I+G4.分子系统学分析所用序列均来源于GenBank(表1).
表1 所用物种基因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Tab.1 GenBank accession numbers of the sequence
续表1Continued Tab.1
2 结果
2.1 贺兰石蜈蚣,新种 Lithobius (Ezembius) helanensis sp.nov.(图1-2)
模式标本:正模♀,体长29.5,头长2.6,头宽2.8;宁夏石嘴山(106°23′26″ E,39°59′23″ N),海拔1 122 m,2018-08-08,马惠钦采;副模119 ♀♀,98♂♂,马惠钦、裴素俭采,其他采集信息同正模.
词源学:新种以采集地贺兰山区命名.
鉴别特征:新种Lithobius(Ezembius)helanensissp. nov.与东北石蜈蚣Lithobius(Ezembius)mandschreiensis[17]相似,但可通过以下特征与后者区别:1)头部每侧单眼大小不一,近背侧和后侧单眼较大,近腹侧和前侧单眼较小,最后1个单眼最大,靠近托氏器单眼较小,托氏器与邻近单眼近似等大,而后者单眼等大,托氏器与多数单眼等大;2)第14、15步足背侧刺式均为10322,而后者分别为10311与10310;3)第15步足具后副爪,而后者无副爪.
描述:体长17.6~29.8;头长2.24~2.61;头宽2.28~2.84.
颜色:触角基部呈栗褐色,端部3~6节由栗褐色渐变为黄褐色.头板深褐色,背板比头板颜色较浅,褐色到黄褐色.腹板黄褐色略带白色.身体两侧灰白色.颚足黄褐色,末端深褐色;第1~13对步足,基本同腹板,第14~15对步足黄褐色.
触角:触角19~28节,多数为21+21,触角第1节基部长宽近似相等,其余各节为长大于宽,末节长明显大于宽的2.1~4.1倍.触角基部刚毛稀疏,从基部向末端渐增密,至第6节刚毛密度不再增加,且触角刚毛内侧较外侧稠密.
头板:头宽略大于头长,头板向背侧隆起,表面有致密网纹和微凹.额沟明显.头壳侧缘起于单眼群到头板后缘中间偏前的位置.头板后缘全缘,比侧缘宽,明显变厚,中间向前微凹.后缘光滑无刚毛,侧缘和头板表面着生长短不一的稀疏刚毛.
单眼和托氏器:单眼每侧9~16个,多数12~14个,多数为4列排布,少数为3列排布,极少数为5列排布.单眼椭圆形到圆形,半透明状,大小不一,眼底具有黑色素.近背侧和后侧单眼较大,近腹侧和前侧单眼较小,最后1个单眼最大.托氏器圆形,位于单眼群前端腹侧,与邻近单眼基本等大,比最大的单眼小.
基胸板:颚足基胸板近似梯形,齿缘较窄,两侧向腹侧隆起,中央沟明显,呈V型,具有致密网纹,表面粗糙有小凹陷.基胸板前缘具三角形齿,末端稍尖,齿式多数为2+2,少数为2+3,极少数为3+3,个别为4+5、3+4.副齿位于最外齿外侧肩部腹侧,基部粗壮,端部尖细,基部基本无突起.齿缘附近着生长短不一的稀疏刚毛,副齿外侧刚毛较长较密,刚毛数量向后方逐渐减少.
背板(T)和腹板(S):各背板稍向背侧隆起,表面光滑无皱缩,有致密网纹.侧缘完整,T1后缘连续且中部明显变宽,TT1、3、5后缘向前微前凹;TT8、10、12、14、15背板后缘前凹,其他后缘平滑.背板后角无突起.各背板前缘和侧缘着生长短不一的稀疏刚毛;TT1~10后缘无刚毛,TT11~15后缘具有较长刚毛.各腹板前宽后窄,形似倒梯形,表面光滑有微凹,具有致密网纹,表面着生稀疏刚毛,SS1~14前端刚毛数量较多,S15刚毛分布均匀;SS1~12接近两后角处各有1条斜向后外侧的凹陷,左右两侧几乎对称,呈“八”字形.各腹板前后两角常具2~9根刚毛.
a.雌性背面观;b.头板背面观;c.眼及托氏器(To)侧面观;d-j.颚足基胸板腹面观.图1 贺兰石蜈蚣,新种整体外形及头部特征Fig.1 Lithobius (Ezembius) helanensis sp.nov.,habitus and head characteristic
步足:步足发达,第1~13对步足跗节分节不明显,第14、15对步足跗节明显分为2部分.第1~15对步足各节表面具有稀疏的长短不一的刚毛,第1~13对步足跗节表面的刚毛比其他各节稍密,分布均匀,且刚毛较粗长,跗节腹面有1列排列整齐的刚毛;第14、15对步足跗节刚毛比其他各步足稀疏,无较粗刚毛,腹面无刚毛;第14、15对步足比前面的步足较粗长;所有步足跗节末端均具有弯向腹侧的爪,第1~14对步足具有2个副爪,前副爪短细,与主爪形成的角度较小,后副爪粗长,与主爪形成的角度稍大;第15对步足仅具后副爪.第15对步足第2跗节是第1跗节长度的62.19%~76.3%,第2跗节长为宽的5.04~6.24倍.步足刺式见表2~3.
基节腺孔:6~10个,多数为7或8个,排列成1列,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多数近似椭圆形,少数近似圆形.基节腺孔区域凹陷,外侧边缘隆起,隆起表面上雌性散乱分布12~19根长刚毛,雄性分布7~15根较长刚毛.
表2 贺兰石蜈蚣,新种雌性个体步足刺式Tab.2 Leg plectrotaxy of female Lithobius (Ezembius) helanensis sp.nov.
雌性特征:第15节腹板2后角均钝圆,后缘中部平直.生殖节腹板宽大于长,两侧向背部倾斜,后缘在2生殖肢间向前和背部倾斜,中央有1小的长条状轻微角质化突起.第15节腹板表面着生较多长短不一的刚毛,近前缘处刚毛少于后缘部分.雌性生殖肢分为3节,第1节较宽大,表面密生刚毛,内侧着生2~3个较小的圆锥形生殖棘,多数为3+3个,少数为2+3个,最内侧的较小,稍靠前.第2节背面具7~14个较短刺,排成2列;腹面着生7~16根长短不一的刚毛,外缘刚毛较内侧粗长,分散排布.第3节背侧基部具有2~3个短刺;腹侧着生4~8根长短不一的刚毛,基部内侧具有1~2根短刺,外侧有1~2根较长刚毛.末端具爪,爪尖向内侧弯曲,简单且较宽阔.
表3 贺兰石蜈蚣,新种雄性个体步足刺式Tab.3 Leg plectrotaxy of male Lithobius (Ezembius) helanensis sp.nov.
表中带括号的刺表示有的标本无此刺.
雄性特征:第15节腹板前宽后窄,近倒梯形.后缘弧形,腹板表面着生着稀疏长短不一的刚毛,边缘处刚毛较长且排列较整齐.雄性生殖肢短小、简单,仅为2个很小的半球形突起,末端轻微角质化,生殖肢顶端着生着0~2根刚毛(图2).
主要形态学特征区别见检索表.
a.雌性末节及生殖肢腹面观;b.雌性生殖肢背外侧观;c.雌性生殖肢末端爪腹侧观;d.雄性末节及生殖肢腹面观.图2 贺兰石蜈蚣,新种生殖肢Fig.2 Lithobius (Ezembius) helanensis sp.nov., gonopod
中国伊森石蜈蚣亚属种检索表
2.2 分子系统学结果
COⅠ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在系统发育研究中常作为确定物种进化地位的重要依据,可以用来推断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使用MrBayes 3.2.6将测序所得新种2个个体的COⅠ序列与2种伊森石蜈蚣亚属物种、21种石蜈蚣科其他属物种、2种单眼石蜈蚣科物种的COⅠ序列,构建了BI系统发育树(图3),其中2种单眼石蜈蚣科物种Lamyctesemarginatus和Anopsobiusneozelanicus作为外群.由系统发育树可知,本文新种2个个体集中于1支,位于伊森石蜈蚣亚属.新种与石蜈蚣科其他种汇为1支,同属于石蜈蚣科Lithobiidae,分类地位明确.
图3 基于石蜈蚣目COⅠ基因序列构建的贝叶斯系统发育树Fig.3 Bayesian tree for the some Lithobiomorpha species based on COⅠsequences
新种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3%,与L.(E.)giganteus和L.(E.)maqinensis的平均遗传距离为22%.L.borealis与L.melanops的遗传距离最小(13.6%),L.(M.)crassipes与L.emarginatus的遗传距离最大(30%),石蜈蚣科不同种与外群的遗传距离为22.4%~30%.
3 讨论
形态学研究发现该种与东北石蜈蚣L.(E.)mandschreiensis相似,但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可以将两者区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新种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3%,与L.(E.)giganteus和L.(E.)maqinensis的遗传距离均为22%,属内种间遗传距离与种内遗传距离的差异较大,可以认为是不同的种[18].目前伊森石蜈蚣亚属仅2个物种具有相关分子数据,而东北石蜈蚣L.(E.)mandschreiensis的相关分子数据尚未见报道.结合形态学比较及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贺兰石蜈蚣为伊森石蜈蚣亚属1新种,分类地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