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护理对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22-02-23何思慧黄秋瑜王虹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2年11期
关键词:规范化出院下肢

何思慧,黄秋瑜,王虹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江苏 无锡,214000)

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措施后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性[1-2]。下肢静脉血栓作为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机体长时间缺乏运动,降低了下肢静脉血液流动速度,因血流凝滞诱发下肢静脉血栓[3]。为了持续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还需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规范化护理以“规范”理念为基础,实现护理模式优化,结合患者实际状况采取的针对性护理策略,拟订科学、可行性较高的护理计划[4]。为此,本研究给予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规范化护理,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经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94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① 经影像学检查及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下肢静脉血栓;② 意识清醒,于治疗期间可积极配合;③ 无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① 精神状态异常;② 伴随发生心脑血管疾病;③ 手术以后体征不稳定;④ 表现为全身感染。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划分成2组,分别是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 16例,平均年龄为(58.19±3.49)岁,平均病程为(1.37±0.45)年,平均手术时间为(3.07±0.60)h,肝癌19例、胰腺癌20例、胆管癌9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58.44±3.62)岁,平均病程为(1.26±0.43)年,平均手术时间为(2.96±0.56)h,肝癌患者17例、胆管癌10例,胰腺癌19例。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间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至患者出院。① 常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明确阐述溶栓和抗凝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告知其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相关预防措施。② 饮食干预:嘱患者低脂、低盐饮食,多进食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日常饮水量,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③ 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指导家属定期按摩患者双下肢,促进血液及淋巴回流,以免形成血栓。

1.2.2 规范化护理 观察组接受基于常规护理的规范化护理直至患者出院,具体内容如下。

1.2.2.1 术前护理 ① 病情评估:在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入院以后,由护理人员及时评估其身体状态和实际病情,记录相关资料。②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展开健康知识宣教,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阐述手术操作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引导患者熟悉院内环境,提前告诉患者手术后产生疼痛的原因及具体表现状态。③ 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引导患者保持全身心放松,提前做好手术准备,包含腹部消毒、毛发处理和合理饮食等,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疼痛感。

1.2.2.2 术中护理 ① 体征监测: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术中体征变化情况,详细记录其心率、呼吸、手术切口状态和尿量等指标数值。当患者发生任何异常状况时,应立刻通知主治医师,并配合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② 手术配合:配合手术医师严格执行手术规范操作,在手术操作时保证动作轻柔、准确及迅速。

1.2.2.3 术后护理 ① 体征监测:护理人员时刻监测患者的瞳孔、神志和血压变化情况,持续心电监护,同时观察其口唇颜色和面色状态,对于出现呼吸抑制的患者采取无创吸氧措施。此外,告知患者手术结果、手术类型及麻醉措施,确保引流管通畅,以免引流管打折、脱落、堵塞以及缠绕等。② 日常护理: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口腔和尿管护理,引导其有计划、有条理地开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保持室内温度为24 ℃左右,控制室内温度为50%~60%,依照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体位调整,降低心肌耗氧量,以免出现压疮。此外,指导患者开展健康锻炼,强调科学饮食的重要性,保证患者具备良好的睡眠质量,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③ 血栓预防:患者因手术创伤影响,造成血液高凝、下肢静脉回流缓慢,面对此情况,护理人员叮嘱其保持卧床休息,适度抬高患者下肢,采取保暖措施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并进行肢体肌肉科学按摩,促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④ 出院指导:加强患者饮食指导,告知其多进食高营养、清淡的食物,杜绝进食刺激性食物,严禁烟酒,增加饮水量,保证合理饮食,避免发生便秘症状。此外,告知患者多做深呼吸动作,进行踝关节及肱四头肌运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将运动频率设定为每次15 min,每天5~7次。

1.3 观察指标

① 凝血功能:测定2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② 心理弹性:应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5]评估2组患者应对变化的承受度、消极情绪调整、控制度、精神支撑以及能力,共计25项,单项指标评分范围0~4分,所得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好。③ 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统计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④ 生活质量:应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6]从情感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4个角度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单项指标评分范围于0~100分,所得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对比

对照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为18.75%(9/48),观察组为4.35%(2/46),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χ2=4.725,P=0.030)。

2.2 2组凝血功能对比

2组在出院前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佳,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凝血功能对比

2.3 2组心理弹性水平对比

出院前,2组患者的CD-RISC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CD-RISC评分对比分)

2.4 2组生活质量对比

2组在出院前的QOL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提升,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2组QOL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针对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采取的主要措施为外科手术,而患者于手术后需卧床,增加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性[7]。有研究[8]证实,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与患者血流速度和血液凝固状态有关,也与年龄、手术麻醉方式和手术时间密切相关。因此,为提高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积极预防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还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改善其预后。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出院前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佳(P均<0.05),说明了规范化护理对于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的效果显著。分析原因在于,规范化护理可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方案和应对策略,鼓励患者尽早开展踝关节运动,对于意识状态不清醒的患者,指导家属为其进行下肢按摩,可促进下肢血液流动及回心血量流动,在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方面均具有理想效果[9]。规范化护理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询问和评估,详细了解其身心状态,以评估结果为基础为患者提供护理建议,通过健康宣传教育指导帮助患者缓解恐惧和焦虑心理,为其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对于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及改善心理状态均有理想效果[10]。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前,观察组的CD-RISC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均<0.05),说明规范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印证了上述结论。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比对照组低(P<0.05),可见规范化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这可能是因为规范化护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分析护理工作期间的相关风险因素,并采取对应护理措施,加强质量控制。此外,护理人员事先评估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性,强调相关注意事项,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情况,掌握下肢静脉血栓的最佳预防时机,采取对应防护策略,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1]。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在出院前的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规范化护理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原因可能在于,规范化护理采取术前健康宣传教育,促使患者具备较强的防范意识,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合理且规范的护理有助于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12]。

综上所述,规范化护理对于提升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改善心理状态具有确切效果,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和改善凝血功能,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规范化出院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