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干预模式应用于肝细胞癌患者的效果
2022-02-23刘萍唐敏邹静
刘萍,唐敏,邹静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江苏 无锡,214000)
手术是早期肝细胞癌(HCC)的首选治疗方式,但由于麻醉、手术应激等,患者术后易发生腹胀、肛门排气/排便延迟等胃肠道反应,其中以腹胀最为明显[1]。然而腹胀发生的原因众多,常规护理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缺乏系统性,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干预效果[2]。症状管理理论(SMT)是由症状体验、管理策略及管理结局三部分组成的一种管理方式,将基于SMT的癌症疼痛管理策略应用于喉癌放疗患者,可极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舒适度[3]。为此,本研究以行肝癌切除术后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SMT的干预模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6例HCC患者的资料,且研究内容已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 符合HCC的诊断标准[4];② 接受肝局部切除术;③ 肝癌分期为Ⅰa~Ⅱb期。排除标准:① 非首次接受手术治疗;② 伴有胃肠道疾病;③ 术后发生肝性脑病;④ 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2组间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文化程度及Child分级等资料经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干预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为期7 d,术后随访1个月。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采取顺时针按摩腹部、遵医嘱进行肛管排气等胃肠减压措施。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后饮食原则,按照流质、半流质、软食和普食的顺序逐步恢复至正常饮食,增加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等食物的摄入。嘱患者遵医嘱服药,避免漏服或错服。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若病情发生变化,须立即告知医师。做好防护措施,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床档等保护性器械。
1.2.2 基于SMT的干预模式 观察组予以基于SMT的干预模式,为期7 d,术后随访1个月。
1.2.2.1 组建团队 由科主任及护士长担任组长,选取3名主管护士、2名主治医师、1名心理治疗师和1名康复师为小组成员。所有组员通过临床经验、查阅文献等方式共同制定干预方案。
1.2.2.2 培训考核 方案制定后,组长就肝癌相关知识(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等)及方案内容(包括SMT概念、干预流程和操作技能等)对组员进行培训。
1.2.2.3 实施方案 ① 健康教育:待患者术后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小组成员向其及家属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和SMT护理知识,并向患者讲解缓解疼痛及癌因性疲乏的方式。然后概述术后的治疗方案,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② 心理教育:采用心理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评估结果有目的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保持愉悦的身心状态。③ 呼吸运动: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嘱其用鼻进行深呼吸,吸气过程中尽可能扩张胸廓,5~10 s后缓慢呼气,间歇5 s后再次进行呼吸,反复练习。④ 咀嚼运动:患者麻醉清醒后,若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则指导其咀嚼口香糖,每次1片,每片咀嚼10 min,每天3次。⑤ 早期饮水:待患者清醒后,嘱其将头偏向一侧,用吸管饮用少量温水,每次不超过100 mL。⑥ 饮食指导:待患者麻醉清醒4~6 h后,拔出胃管,进食少量流食;术后第2天,给予半流质食物,每天6次,每次200~250 mL,禁止食用豆浆、牛奶等产气的食物。⑦ 腹部按摩:待患者清醒后,嘱家属以肚脐为中心,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摩其腹部,每次10 min,每天2次。⑧ 温水足浴:待患者清醒后,抬高床头约30°,用温水足浴,以水面浸过踝关节为宜,将足浴水温控制在40~42 ℃,每次10~15 min,每天2次。
1.3 观察指标
① 症状困扰程度:采用原发性肝癌特异性症状模块(TSM-PLC)[5]进行评价,TSM-PLC由6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分值均为0~10分,分值越高则受困扰程度越严重。② 腹胀程度:采用术后腹胀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无腹胀(0分)即患者无腹胀的感觉;轻度腹胀(1分)即感觉腹内有气体在转动,无切口胀痛,腹壁张力稍大,不影响睡眠;中度腹胀(2分)即切口胀痛可忍受,腹壁张力较大,影响睡眠;重度腹胀(3分)即切口胀痛难忍,腹壁张力大,烦躁不安,难以入睡[6]。③ 癌因性疲乏:采用癌因性疲乏自评量表[7]进行评价,该量表由4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分值均为1~10分,分值与癌因性疲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症状困扰程度对比
术后7d,2组TSM-PLC量表的6个维度评分均低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腹胀、腹泻和消瘦等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TSM-PLC维度评分对比分)
2.2 2组患者腹胀程度对比
术后1d,观察组的腹胀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腹胀程度对比 [例(%)]
2.3 2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对比
随访1个月后,2组的情感、行为、躯体及认知疲乏评分均低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4个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CRF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肝癌切除术是临床治疗早期HCC的首选方法,但由于术中牵扯周围组织及器官,可引发诸多并发症。腹胀是HCC术后持续时间最长且对患者困扰最为明显的并发症,长时间的腹胀不仅引起伤口愈合不良,还导致血氨升高诱发肝性脑病。当前,临床虽会对术后腹胀患者予以相应的处理,但在临床实际中发现,目前的处理方式过于笼统,且多由患者自行处理;而患者在切口疼痛、癌因性疲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主动性极为欠缺,导致干预效果不佳[8]。基于SMT的干预模式是针对具体症状而进行干预的护理方法,将其应用于HCC患者的护理中可能会弥补常规干预的不足。
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7 d的腹胀程度更轻,症状困扰程度更低(P均<0.05),说明将基于SMT的干预模式应用于HCC患者的护理中可缓解症状困扰程度,减轻腹胀程度。分析其原因为,基于SMT的干预模式从健康教育、心理教育、早期运动、饮食指导及腹部按摩等7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干预,健康教育通过疾病知识的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使其从容应对,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减轻其负性情绪,有助于术后尽早恢复,降低症状困扰程度;早期活动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和咀嚼运动,舒张胃部肌肉,加快胃肠蠕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轻胃肠道不适,进而缓解腹胀程度;腹部按摩和温水足浴通过加速血液流动,增加血容量,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进一步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轻胃肠道不适症状,以达到缓解腹胀程度的目的[9]。本研究中,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的癌因性疲乏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说明基于SMT的干预模式可显著缓解HCC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可能的原因在于,该干预模式下的饮食指导嘱患者在术后4~6 h恢复饮水,继而根据流质、半流质的顺序逐步恢复正常进食,缩短禁食时间。在自身疾病、麻醉及手术的影响下,指导患者早期恢复饮食,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可加快促胃液素的分泌,刺激肠蠕动,减轻腹胀,从而缓解癌因性疲乏[10]。
综上所述,将基于SMT的干预模式应用于HCC患者的护理中,可缓解症状困扰程度,减轻腹胀感,改善癌因性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