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封包外敷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23郁丽夏小娟鞠星星黄芹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封包胃肠道功能障碍

郁丽,夏小娟,鞠星星,黄芹

(如皋市中医院 1.脾胃病科;2.感控科;3.手术室;4.消化内科,江苏 南通,226500)

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常见急腹症,病情较重,发展迅猛,会导致邻近组织或远处脏器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因此,实施安全且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道功能和预后的关键所在[2]。随着护理技术的发展,集束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诸多疾病,且取得较好的效果[3]。集束化护理运用循证医学,将一系列优质护理措施集合,从而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治疗效果。目前,中医护理的干预效果有目共睹,其中,中药封包外敷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等优势,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本研究旨在探究中药封包外敷联合集束化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事件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获得如皋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 符合急性胰腺炎相关诊断标准[4];② 临床病例资料完整,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③ 腹部胀气,肠鸣音减弱,且持续24 h以上;④ 住院时间>14 d。排除标准:① 患有精神系统疾病;② 存在恶性病变;③ 有酗酒史;④ 合并消化道出血;⑤ 其他原因导致的肠梗阻。依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入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42~63岁,平均年龄为(51.25±8.62)岁;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5]平均得分为(29.55±1.64)分;暴饮和暴食13例,胆道疾病24例,高脂血症12例,其他3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为(49.48±9.33)岁;APACHE Ⅱ平均得分为(28.98±2.03)分;暴饮和暴食11例,胆道疾病21例,高脂血症16例,其他4例。比较2组的性别、年龄、病因和APACHE Ⅱ评分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表明2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持续护理至出院。护理人员注意询问患者急性胰腺炎病史,并协助其开展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病情观察、临床用药等基础护理。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尿液性状及尿量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协助医师处理。调整室内温度及湿度,保持空气畅通。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做好管道护理工作,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使用毛巾为患者擦拭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定时帮助患者翻身,积极预防压疮。

1.2.2 中药封包外敷联合集束化护理 观察组予以中药封包外敷联合集束化护理,持续护理至出院。

1.2.2.1 中药封包外敷干预 在患者的腹部外敷中药封包进行干预,中药封包内装大黄150 g和芒硝450 g。将药物封包在患者腹部外敷,皮肤微红透热为宜。每次6 h,每天1次。

1.2.2.2 集束化护理 ① 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并与其家属加强沟通,共同安慰和鼓励患者,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为患者列举治愈案例,增强其治疗信心。同时,采用音乐疗法帮助其放松身心,播放其喜欢的音乐,以减轻其心理压力。② 病情护理: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存在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及腹痛等。观察患者有无腹膜刺激症状,如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等。同时记录腹痛改善时间及肠蠕动恢复时间,注意肛门排气和排便情况,并观察排泄物的形状,一旦发现异常,须及时反馈给医师并协助医师对症处理。③ 胃肠道支持:为患者留置胃管,注意其胃液的性质及胃残余量,密切监测胃肠道功能,给予个性化早期营养支持。配置新鲜营养液,温度控制在37 ℃左右,在患者半卧位体位下进行输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初始输液速度控制在30~60 mL/h,输液量遵从循序渐进原则,每隔4 h检查1次患者的胃残留量。通过肠道支持,维持肠道正常杀菌功能,适当补充免疫调理性营养物质,如精氨酸及谷氨酰胺等。⑤ 肠道运动护理:将患者脐部作为中心,在腹部四周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按摩并刺激肠道。同时,通过口服药物促进胃肠蠕动,如多潘立酮片等。⑥ 生活护理:在饮食方面,叮嘱患者进食易消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禁止食用易产气食物。针对严重腹胀的患者,使用胃肠减压将胃内容物吸出,改善胃黏膜缺血状态;针对严重便秘的患者,改变排便姿势,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消化酶类药物,以促进排便。

1.3 观察指标

① 胃肠道功能障碍:采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定量表(GSRS)[6]评价患者在入院第1天、入院第7天、入院第14天和出院时的胃肠道功能障碍,总分范围为1~3分,分数越高表示胃肠道功能障碍越严重。② 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并分析2组患者在干预期间感染、胰腺脓肿、休克、肾功能不全和胰性脑病的发生情况。③ 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统计2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④ 炎症因子水平:于入院时和出院时测定2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4(IL-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胃肠道功能障碍评分对比

观察组在入院第7天、入院第14天和出院时的GSR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GSRS评分比较分)

2.2 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13.46%,P<0.05),见表2。

表2 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2.3 2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比对照组早(P均<0.05),见表3。

表3 2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2.4 2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出院时,2组的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入院时,IL-4水平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表4 2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随着老龄化现象加剧而日趋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急性胰腺炎属于胰腺组织炎症,具有病情进展快和预后差的特点[7]。胰腺微循环障碍导致炎症细胞因子侵袭,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休克,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研究[8]表明,积极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可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因此,需提高患者对疾病和胃肠道功能障碍的重视程度,尽早进行干预,以帮助患者改善胃肠道功能,加速其病情恢复。在护理期间,常规护理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无法满足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实际需求,导致护理效果欠佳。本研究尝试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开展中药封包外敷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改善预后和提升护理质量方面均具有积极影响。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在入院第7天、入院第14天和出院时的GSR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这提示采用中药封包外敷基础上配合集束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障碍。集束化护理具有独立性和高效性,可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提升。在实施集束化护理的过程中,循证收集改善结局的相关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开展护理,及时发现危险因素,满足肠内营养需求,从而有效减轻胃肠道功能障碍[9]。配合使用中药封包外敷干预,大黄和芒硝可刺激肠道,增强肠道张力,加快胃肠蠕动,有助于有毒物质排泄,抑制胰蛋白酶分泌,能积极改善胰腺微循环,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10]。本研究中,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究其原因为,集束化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合理和规范输注营养液,严格控制输注温度,减少温度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同时,通过中药封包外敷的方式对腹部进行热敷,不仅可促进胃肠蠕动,维持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正常消化吸收功能,减轻肠黏膜损伤,还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发挥刺激作用,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等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更早(P均<0.05)。这提示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护理期间予以中药封包外敷结合集束化护理可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究其原因为,集束化护理可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早期及时给予合理、规范的治疗及护理,积极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中药封包外敷可疏导肠腑气机,有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腹部外敷药物,将中药活性物质转化为离子状态,刺激末梢神经,显著改善机体微循环,有效减轻不适症状,缩短胃肠道功能障碍缓解时间,进一步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11-12]。本研究中,出院时,观察组的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这提示,中药封包外敷结合集束化护理可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究其原因为,集束化护理与中药封包外敷相互促进,可为患者提供全面且具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机体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提升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中药封包外敷联合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加快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炎症反应和胃肠道功能障碍。

猜你喜欢

封包胃肠道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护肤 巧用保鲜膜
无冲突规则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