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8层螺旋CT在早期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02-23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误诊率胸膜螺旋

聂 中

肺癌作为高发恶性肿瘤之一,随生活环境的恶化、饮食习惯的改变,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可显著威胁患者健康[1-3]。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作为肺癌类型的一种,指发生于支气管道细小气管位置的肺癌病灶组织,临床症状为发热、胸痛,存在局限性胸痛、肩痛,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大气污染、吸烟史等因素关系密切,其中吸烟会发生细胞转化,引发癌变,长期生活于污染气体中会提高癌症发生率。通过128层螺旋CT可仔细探查微小病灶组织,影像清晰度高,可清楚的反映组织密度状况,便于临床早期诊断。本研究选取我院疑似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患者86例,探讨128层螺旋CT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疑似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患者86例。男性45例,女性41例;年龄51~87岁,平均年龄(57.69±3.14)岁。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为高度怀疑周围型小肺癌者;②预计生存期>12个月;③肿瘤无转移者;④未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2)排除标准:①心包积液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③妊娠期、哺乳期者;④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3 方法

采用128层螺旋CT检查,型号为NeuViz128,东软128,患者取仰卧位,指导患者放松身心,保持平稳呼吸,连续扫描肺尖到肺底部,设置参数为,电压为120 kv,电流为80~140 mAs,设置层厚为5 mm,层间距为5 mm。设置扫描范围,从胸腔入口处至肺下界,肋隔角位置,存在疑似病灶位置,因缩小层厚,并对患者行薄层扫描,增强CT分辨率,清晰、精准观察到病灶组织。

1.4 观察指标

(1)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记录128层螺旋CT诊断结果。(2)诊断效能:记录128层螺旋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及误诊率。(3)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病灶内部指标:记录采用128层螺旋CT诊断病灶大小、病灶形态、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内部的结果。(4)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病灶外部指标:记录采用128层螺旋CT诊断病灶周边、病灶位置、病灶边缘的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本组疑似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患者86例,确诊阳性为75例,阴性11例,采用128层螺旋CT诊断出真阳性73例,真阴性9例,见表1。

表1 诊断结果/例

2.2 诊断效能

采用128层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为97.33%(73/75)、特异度为81.82%(9/11)、准确度为95.35%(82/86)、漏诊率为2.67%(2/75)、误诊率为18.18%(2/11)。

2.3 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病灶内部指标

在病灶大小中10.0~15.0占比较高,病灶形态中单发性结节占比较高,动态增强扫描中不均匀强化占比较高,病灶内部中毛玻璃状占比较高,见表2。

表2 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病灶内部指标

2.4 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病灶外部指标

在病灶周边中,胸膜凹陷征占比较高,病灶位置中右肺叶上侧占比较高,病灶边缘中分叶较深占比较高,见表3。

表3 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病灶外部指标

3 讨论

肺癌作为临床常见的肺部肿瘤疾病,随社会不断发展,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加重等不良因素增多,罹患肺癌人数也呈逐年递增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4-6]。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是肺癌患者多发合并症,通常直径<20 mm,但病情发展骤急,不利于预后,同时由于节奏的生活习性产生、不规律的作息日益增加,该病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给患者健康形成威胁的同时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对周围型小肺癌行早期诊治极为必要,可有效提高病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存活率[7-9]。

随医疗技术的进步,128层螺旋CT技术在临床应用上也较为广泛,在诊断、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具备高效、可靠的技术,具有高图像质量、高分辨率、信息量丰富等优点[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疑似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患者86例,确诊阳性为75例,阴性11例,采用128层螺旋CT诊断出真阳性73例,真阴性9例;采用128层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为97.33%(73/75)、特异度为81.82%(9/11)、准确度为95.35%(82/86)、漏诊率为2.67%(2/75)、误诊率为18.18%(2/11)。提示采用128层螺旋CT诊断检出率高,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高,漏诊率、误诊率低。分析原因在于,128层螺旋CT诊断可有效鉴别出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肺内小结节,对于直径<20 mm的小肺癌,仅用低剂量螺旋CT便可清晰筛查,其具有覆盖面积大、分辨率高、成像快的优势,且在扫描中不会受患者呼吸致使扫描图像呈现阻碍性阴影CT成像,避免图像发生重叠,可将检查范围全面展现出来,清楚观察肿瘤病灶组织,且能完整反映血管与支气管、病灶和胸膜间的关系,提高诊断检出率,提高灵敏度、准确度,降低漏、误诊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病灶大小中10.0~15.0占比较高,病灶形态中单发性结节占比较高,动态增强扫描中不均匀强化占比较高,病灶内部中毛玻璃状占比较高;在病灶周边中,胸膜凹陷征占比较高,病灶位置中右肺叶上侧占比较高,病灶边缘中分叶较深占比较高,提示采用128层螺旋CT诊断可鉴别疾病类型、状况、病灶内外部情况[13-14]。分析原因在于,128层螺旋CT对病变组织检测,可明确病变位置、数量。毛玻璃状作为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特征之一,通常在早期周围型小肺癌肿瘤组织边缘存在淡密度的毛玻璃状影,可清晰展现病灶组织边侧状况、血管情况。肺癌常为堆积性增长,肿瘤组织常发生缺血坏死、液化等状况,空洞作为由肿瘤组织产生不均匀坏死状况的反映,在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中出现较多。当由128层螺旋CT检查时,出现直径范围超过5 mm,并存在圆形空气样低密度影,凹凸结节附于内壁,可鉴别其是否为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早期周围型小肺癌可形成钙化斑,临床常见类型有鳞癌,常存在细砂砾状钙化。128层螺旋CT作为增强扫描CT在病灶组织中常呈现三种类型,一种是增强后出现明显强化,一种是增强后微弱增强以及增强后扫描时间延长。出现不均匀强化者通常为血管大小、分布一致性低下,出现无规律性坏死,多发于鳞癌。而出现明显强化,均匀强化者病灶组织常由均匀、单一,具备丰富的筛孔状血管网,病灶组织内部缺少规律性坏死,常见腺癌。呈现密度不均匀,斑点状增强通常为病灶组织内部血管粗大、迂回,该类型同样也是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表现之一。

不同类型的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影像学特征均有不一致的表现,肿瘤组织生长速度较其他类型病灶缓慢,增长时间短暂,肿瘤组织不同位置发展速度不同,便会出现不规则的外周轮廓,可表现为分叶征。如病灶组织发展中,局部胸膜未出现增厚粘连状况,可形成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多为肿瘤病灶朝纤维结缔及周边组织发生侵袭,产生无规则增生,易发于肺实质交界面、肿块间。分叶深患者较多,可能为病灶组织边缘细胞分化情况不同,生长速度不同,分叶深浅也存在差异,同时肺部结缔组织结构不一致,出现间隔化现象,在肿瘤组织中的血管、支气管分叶,自内部增长,肿瘤凹陷,发生分叶。采用128层螺旋CT在经动态增强CT检查后能有效鉴别病灶内外部状况,确定病灶血管状况,丰富病灶区域信息量,诊断速度快,容积采集方便,且能消除呼吸产生的运动伪影,即便心脏搏动,对周边组织也无明显影响,可实现重建不限层数,确定病变位置,利于后续治疗开展。

综上所述,128层螺旋CT在早期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便于临床诊断,可较好的诊断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病灶内外部指标,可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科学信息支持。

猜你喜欢

误诊率胸膜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床旁超声判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拔管时机的参考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