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数学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2022-02-23翟敏霞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3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方法小学数学

翟敏霞

摘要:数学是特殊的文字符号,数学知识抽象且复杂,学生在学习时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导致数学学习兴趣逐步衰弱。面对这种现象,教师需要科学渗透数学文化,指导学生追寻数学文化足迹,自主汲取数学知识。以数学文化为切入点,分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渗透数学文化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方法

构成数学知识的要素多种多样,数学文化便是其中的一种。教师在施教时将数学文化与日常教学有机融合,用数学文化解释数学规律,可以转变学生眼中固有的数学印象,丰厚数学课堂文化意蕴,一改刻板状态,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进而爱上数学文化与数学学科学习活动。

一、通过现象看本质,揭示数学知识历史渊源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果教师一味地参照数学大纲及教材讲课,未曾揭示数学理论知识点起源与发展历程,便会使数学课堂枯燥,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很多小学生是用感性思维思考问题的,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点时,若能穿插数学知识起源故事,便可活跃数学课堂。例如,在教学“时间”概念时,教师可联系古代计时方式,结合小故事及时间单位演变过程,为学生播放沙漏计时视频,并表明“时辰”与“分钟”间的关系。同时,教师还可向学生提问:是否知道十二生肖都有什么?借机引入《12生肖之歌》,说明“子鼠丑牛”对应的分别是“子时”与“丑时”。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机械与电力知识饱受人们关注,所以便产生了“石英座钟”以及“电子表”。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领略多种多样的钟面,认识时间刻度,促使学生掌握识别时间的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准备秒表,带领学生感受一分钟的时长以及一秒钟的时长,促使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警醒学生珍惜时间,充分支配可利用时间,进而丰富自身知识体系,提高各学科学习水准。

二、结合数学名人轶事,营造数学文化氛围

小学时期的学生,普遍都喜欢听趣味故事。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数学名人故事融入数学课堂,发挥案例作用,吸引学生深层次感悟数学文化。教师在讲解有关“圆的周长及面积计算”知识点时,可以为学生讲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故事:古代的数学研究条件较为有限,缺少专业的数学计算工具,但祖冲之依旧创造了圆周率史上的“神话”。该项数学成就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先,要比欧洲的相关发明早一千年。让学生明白数学学科学习,需要保持清晰的头脑,具有逻辑思维,坚持“手脑并用”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再如,教师在讲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点时,还可以穿插西周数学家商高的趣事,其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理念。这一成果的问世,领先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五百年左右。数学知识难度高,但是自古以来的诸多数学家却常常锲而不舍,在这些名人身上折射着令人钦佩的钻研精神,值得当代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名人故事,让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熏陶,刺激学生调动思维,向数学家们致敬,掌握数学学习技巧,从而在学习方面花费更多的精力,夯实数学学习基本功,提高数学学习水平,为后期深入钻研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三、联系生活数学文化,感受数学实用价值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数学知识。然而,小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常常忽略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为此,数学教师就应带领学生深度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文化,促使学生领悟到数学在现实中的作用。例如,数学中的平移知识、旋转知识和轴对称知识在生活中就处处可见,教师可通过图形教具演示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指导学生观察图形运动前后的改变,并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了图形的平移、旋转及轴对称知识?”学生回答:“旋转木马、剪纸窗花及对称的高楼大厦等。”此时此刻,教师还可以出示故宫建筑图,让学生意识到中国古典建筑中蕴藏的对称美。再如,教师还可以展示飞机图片,感受到对称在交通领域的实际应用。教师在发挥图片优势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加手工制作,指导学生亲自体会数学的实用性,让学生更乐于学习数学知识,立志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高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有效利用课后任务,感悟数学文化

要有效渗透数学文化,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意识到课后练习对于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作用。许多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任务时,都是机械地布置教材上的练习题,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要想渗透数学文化,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各种数学元素,以及各种生活场景中包含的数学文化。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了解蕴藏在生活中的数学文化,才能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来促进自己内在文化素养的形成。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外练习任务时,除了要布置一些基本的數学练习题外,还应当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数学任务。开放性的数学任务包括搜集各种数学知识背后的故事、制作各种数学模型,以及进行各种数学观察记录测量等实践活动。这些充满趣味的数学任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做题积极性,也能促进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增强,确保学生在进行各种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展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实践思维,促进自己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时,数学知识的讲解以及数学文化的渗透应“双管齐下”。教师要带领学生通过数学现象了解数学本质,感受数学知识的渊源与魅力,并不断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价值,升华数学情感,提升数学素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 郭芳芳.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融合的实践思考[J].知识文库,2021(13):27-28.

[2] 张碧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思考[J].求知导刊,2021(22):76-77.

本文系邢台市信都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850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方法小学数学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