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阶段幼儿园饮食教育情况及教学策略

2022-02-23刘飞雨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3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

刘飞雨

摘要:饮食教育对于幼儿健康成长而言十分重要,幼儿园应当形成对于饮食教育的重视,通过明确目标,拓宽教育教学内容,开展趣味性的活动等方式,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帮助幼儿形成珍惜食物的优良品德,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饮食教育;饮食健康;教学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健康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需要从小抓起。目前学前教育环境中,幼儿园以及幼儿园教师对于饮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饮食教育的内容较少,也较为浅薄,对于幼儿的正确健康的饮食习惯培养帮助不大。其中关于安全饮食、健康饮食和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指向性缺失,难以调动幼儿在生活当中形成对于饮食的正确认知,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来说,是一种教育缺憾。

一、幼儿园饮食教育的目标

(一)面向幼儿成长的饮食教育

饮食教育这一概念是在人们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当中逐渐形成的,但是真正将饮食作为一种教育内容,通过教育机制来进行系统建设,则是由日本著名养生专家石冢左玄在《食物养生法》中率先提出,他认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可以通过良好的饮食方式来健全他们的身心,饮食教育是智育、德育、体育基础之上的重要教育。在我国,面向幼儿阶段的饮食教育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规范,有研究認为,幼儿饮食教育就是培养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有研究认为,通过饮食教育,幼儿能够形成饮食意识,并尝试在饮食之前了解饮食情况,甚至能够接触一些饮食文化,形成饮食观念。但从一般情况来看,饮食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最终仍是以饮食习惯为前提,结合幼儿的成长特征,饮食教育需要引入饮食卫生、饮食礼仪等内容,辅助幼儿健康成长。

(二)幼儿饮食教育的培养方向

首先,幼儿饮食教育应当培养幼儿对于食品的认知。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关键,其与人的生命健康、与自然生态之间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饮食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个人健康层面,还需要关注到社会生态。幼儿饮食教育中,教师要对饮食的食品进行充分介绍,同时帮助幼儿了解食品的种植、养殖情况,使幼儿感受到食品的来之不易,逐渐形成珍惜食品勤俭节约的精神品质。

其次,幼儿饮食要注重饮食礼仪的培养。中国是礼仪之邦,其中饮食礼仪使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中国饮食强调对于筷子的使用,筷子的摆放、筷子的手持方法等,都有着大学问。幼儿开始尝试使用筷子时,教师需要进行礼仪教育,比如不能敲击餐具、不能倒着用、不能把筷子插在碗中等,通过礼仪培养,帮助幼儿学会举止有度饮食有节。

二、现行幼儿饮食教育存在问题

(一)饮食教育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幼儿园教育当中对于幼儿健康高度重视,但是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状况两个方面,对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情况和饮食习惯养成缺少重视,饮食方面是否具有合理性,幼儿对于饮食的态度等情况缺少引导性教育,导致幼儿在饮食过程中难以获取到正确的饮食知识,无法形成健全完整的饮食观念。

(二)饮食教育内容缺乏新颖性

部分幼儿园虽然开展了饮食教育互动,但更多情况下是以一日生活或者主题教育为基本模式,没能够形成全过程的教育渗透。同时饮食教育更多集中在活动项目当中,从属于常规幼儿活动,不够新颖。观察发现,大部分活动内容为摆放餐具、发放饭菜等,仅仅是与食物相关的动手活动,幼儿在活动当中并不关注食物本身,也很少关注到如何进行饮食,更多地停留在如何进行拿握、摆放,如何保证整洁等方面,无法起到应有的饮食教育效果。

(三)健康饮食观念淡薄,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化建设是将一项教育内容落到实处的关键核心,饮食教育同样需要以课程建设为机制,来保证其与幼儿成长彼此结合。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幼儿教师和儿童都存在有“吃了就算”的心理,缺少对于饮食营养、饮食习惯的正确积极态度。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饮食教育方式方法随意,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手段,无法引起重视,也难以达到培养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目的。

三、基于健康饮食的幼儿园饮食教育策略

(一)丰富饮食教育内容

幼儿园开展的饮食教育应当重视饮食教育本身的重要作用,从更为丰富的内容创制入手,提高教育针对性和精准性。一方面,要将饮食中的营养均衡融入其中,引导幼儿在饮食中认识各类食材,了解食材彼此之间搭配,形成均衡饮食观念;另一方面,要进行幼儿的食品意识培养,认识到食品的来源,了解食品的珍贵性,尝试形成粒粒皆辛苦的思想认知,能够自觉自主地尊重食品、爱惜食品。除此之外,要以生活习惯为潜移默化引导,帮助幼儿在生活当中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将饮食与睡眠、饮食与运动等进行相互联系,彼此结合,为幼儿提供健康健全的生活指导。

(二)开展具有生活趣味性的饮食活动

饮食教育应当深入到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利用生活引导,帮助幼儿形成生活层面的饮食观念。例如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饮食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的节气开展与之对应的饮食游戏活动。春分竖蛋便是一个趣味性活动,利用活动方式,帮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气,同时对鸡蛋这个食品有了更深入的认知。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清明节摘野菜、霜降吃柿子、冬至吃饺子等饮食习俗活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也帮助幼儿增进了对于饮食文化的理解。

(三)引入营养师作为专业饮食教育教师

部分幼儿教师本身对于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的养成了解程度不够,缺乏组织开展饮食教育的意识。幼儿饮食教育中,可以尝试引入专业化的师资团队来带领饮食教育,推动饮食教育的完善。例如幼儿园可以聘用专业的营养师,结合幼儿成长特征和规律来制定饮食教育课程内容,例如可以加入营养配餐知识、安全饮食知识、农作物识别教育等课程内容,使课程系统更加丰富、充盈,为幼儿提供的饮食教育也更具目的性和主动性,最终提升饮食教育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瑜, 曾艳, 黄程佳.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幼儿园食育课程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估[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 41(5):5.

[2] 陈思佳, 沈欣, 郭若宜,等. 亲子健康饮食教育模式对学龄前儿童早餐质量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 41(5):3.

[3] 李春丽, 房玥晖, 何宇纳. 我国5省市1057名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 2020(1):5.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学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