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与对策研究

2022-02-23王静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3期
关键词:逆反心理表现对策

王静

摘要:立德方能成人,教师职责包括教书、育人两个方面,教师应将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放到重要位置,引导学生立德成人。面对来自网络、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多个方面的工作挑战,班主任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入手分析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就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与对策进行研究,以期为给为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表现;对策

一、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诱因

1.来自社会层面

人是社会的人,小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且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上,但是其所受到的社会影响并不可小觑。小学生的思想体系还未完全定型,一些不良网络信息很容易成为其学习榜眼,继而对师长管教形成逆反情绪。比如,一些社会上的泡吧、饮酒、打架行为都会对小学生的认知形成影响,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小学生将这些社会现象视为“酷”,就会阻碍其心理健康成长。

2.来自家庭层面

家庭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父母的言行和家庭氛围是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在和谐家庭氛围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而缺乏家庭温暖的学生,则容易在学习中“掉队”,甚至对教师引导形成逆反心理。

3.来自学校层面

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学校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学生成绩上,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巨大精神压力。“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的自我调侃之语,正是小学生学习压力大、重视成绩的生动写照。小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如果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下,难免形成厭学心理、逆反心理、情绪的暴躁。

二、针对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几点对策

1.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消除学生逆反心理

对于小学生发展而言,过大的学习压力很容转化为思想包袱,继而影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快乐学习,使“逆反心理”失去成长的土壤,从而帮助学生消除思想障碍、找回学习的信心与快乐。首先,小学教师可以多走进班级、走进学生,与学生达成一片,倾听他们在教学方面的建议与学习方面的烦恼,及时为其排忧解难。一旦发现个别学生郁郁寡欢,教师就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并通过相对轻松的聊家常的方式对其进行思想引导。小学生对教师具有强烈的依赖感和信任感,亲切、充分师生沟通可以帮助他们有效消除焦虑和紧张,进而预防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其次,教师可通过自己的成长实例启发小学生思考处理不良情绪的方法,帮助他们形成学习积极性、乐观心态,将逆反心理消弭于无形。实践表明,小学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动的态密切关注和及时心理引导,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这将令学生终身受益。

2.关注学生行为动态,促进问题的及时发现与解决

小学生因为迷恋游戏而消极学习,甚至和教师“对着干”的现象并不新鲜。面对这些学生逆反行为,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指责和回避,而是对学生行为动态的关注与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柔性的心理健康方式解决问题。比如,学生的情绪变化很容易反应到日常作业上,教师可以为每一名学生创建学习档案,通过关注他们的作业情况,及时发现他们的学习状态变化。比如,当学生迷恋打游戏时,很容出现作业潦草、拖欠作业的情况,此时教师要对该生行为进行重点关注。了解到学生作业态度消极的原因之后,教师要表达对学生的理解、对拖欠作业行为的批评、对控制游戏欲望的鼓励,逐渐帮助其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3.完善教学评价,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可以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日常道德行为表现、学习成绩都纳入到三好学生的评比标准中,鼓励学生真正做到身体、学习、品德三好。在心理健康教育班会上,教师将班级生活中所涌现出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对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帮助他人的行为加以肯定,鼓励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借班会的机会,与学生共同拟定锻炼计划。当笔者向学生征求意见时,一向不爱运动的学生也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纷纷要求“可以不跑步吗?”,并表达出希望一起玩滑板、羽毛球的愿望。在接下来的运动过程中,体育教师也参与进来,提供了专业的锻炼指导,结合将锻炼情况纳入到三好学生评价体系的措施,学生运动积极性很好,心态和体质都获得良性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营造出积极学习、积极运动、乐于助人的良好氛围,慢慢地XX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多了起来,随着人际关系的改善,他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笔者也松了口气。

结语

总之,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处于青春期的小学生,容易为外物所吸引和影响,并针对不同的消极影响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帮助学生消除逆反心理,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做到随时了解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变化,及时为学生消除疑惑与不良情绪,尽量将不良因素的影响的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刘思立.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华夏教师,2019(05):85-86.DOI:10.16704/j.cnki.hxjs.2019.05.057.

[2]商艳霞.简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51.

[3]何美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1):84-85.DOI:10.16681/j.cnki.wcqe. 201821048.

猜你喜欢

逆反心理表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逆反心理
试析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