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历史源流及传承述评

2022-02-23乐琦范伊夫

粤海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述评

乐琦 范伊夫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何以可能?首先映入我们视野的,是粤港澳文学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与文学传统,对于历史的追溯、对于传统文学文化的梳理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研究的基石。本文从共时与历时维度,从“广东文学溯源研究”“香港文学溯源研究”“澳门文学溯源研究”三个维度着手,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历史源流及传承进行历史还原与现代阐释。旨在从前人对广东、香港、澳门文学研究的基础上汲取养分,积极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触摸历史脉搏、见证时代发展、感知文化传承、参与时代的书写可能,以史为鉴,梳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历史脉络与多元景观,以现代性的文学研究视域推进多元蓬勃的大湾区文学生态,助益大湾区文学成为华语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枢纽。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文学 历史源流 文学传承 述评

一、问题的提出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并公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是以经济发端的,然而,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经济共同体,在文学、文化层面也应相应融合创新。2017年12月21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首次提出“大湾区文学”[1] 概念,从粤港历史、港澳经验、深港个案等角度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历史与现状、共性与个性进行深入论述,探讨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共同体。2018年9月26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合作发展倡议书》,提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及合作发展的认识,建立粤港澳三地11城市文学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粤港澳三地文学界交流合作新格局。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何以可能?首先映入我们视野的,是粤港澳文学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与文学传统。本文从共时与历时维度,从“广东文学溯源研究”“香港文学溯源研究”“澳门文学溯源研究”三个维度着手,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历史源流及传承进行历史还原与现代阐释。

二、广东文学溯源研究述评

衡量一个地区的文学成就或文学影响力,最终要看精品、代表作以及代表人物。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2] 为两位广东籍思想家、文学家黄遵宪、梁启超单列章节;《中国古代文学史》[3] 近代文学篇中,列举广东籍作家黄公度、康有为、梁启超、吴趼人为文学改良运动的代表人物,这些都印证了广东籍作家在参与中国近代文学书写中的重要作用。胡适曾说:“广东自古是中国的殖民地,中原的文化许多都变了,而在广东尚留着。”[4] 广东,周代属楚国,秦、汉时称南越(粤),置南海郡,唐代属岭南道,宋代为广南东路,元代以后正式称为“广东”。[5]“岭南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文学体裁、题材、流派上都作出了积极贡献。关于岭南文学,最早的文献搜集与整理始于明代。明代学者张邦翼的《岭南文献》[6] 是第一部岭南诗文总集。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辑录《广东文选》(全两册),收录了230位广东历代名家的作品,是研究岭南文学、文化的重要作品。陈永正在岭南文学研究领域举足轻重,他整理编著了大量岭南文学著述[7],其中,《全粤诗》[8] 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为全面的粤诗总集;《岭南文学史》[9] 是岭南地区第一部文学史专著,全书兼容并蓄,選材广泛,以区域文学的视角呈现出一个宽广的文学维度与历史襟怀,区鉷评:“《岭南文学史》论人有湖海度量,论文亦如此。”[10]

(一)唐、宋的岭南书写——以张九龄和苏轼为中心

1. 张九龄与唐代的岭南书写

“东粤诗盛于张曲江公。”[11] 素有“岭南第一人”之称的张九龄为尚处开化过程中的岭南注入了最重要的文化基因。以张九龄岭南书写为中心的研究方兴未艾:《“岭南诗派”相对论》[12] 回顾自岭南千年来的诗运沉浮,并阐释了岭南诗派异于江西诗派、桐城派的自由特征。《张九龄岭南诗中的乡邦意识》[13] 明确指出张九龄诗歌中的乡邦意识,以大量实证展现了张九龄对岭南的乡亲书写。《张九龄与粤北采茶戏》[14] 论述了张九龄与粤地特有剧种之间的关系,极具岭南风情。《张九龄及其诗歌创作对中国古代岭南文化的影响研究》[15] 总结张九龄对岭南文化、岭南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细细梳理张九龄诗歌中的岭南印象并指出其对后世岭南诗坛的重要影响。《唐代八大诗人的岭南书写》[16] 纵论唐代八位诗人的岭南书写:张九龄归为思乡游子;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归为流放罪臣;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归为贬谪志士;李商隐归为游幕岭外。梳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不同时期的传奇诗人的岭南行止,并指出他们岭南心态的差异。《唐五代岭南诗歌研究》[17] 探索了岭南诗人与岭南以外诗人的交流与互动。

唐代以降,岭南海洋诗歌的研究已有些许成就。《岭南诗词中的海洋文化印象》[18] 以大量唐宋“边海诗”实证,展现了岭南海洋文学直面人生、干预现实的姿态。《谈唐代岭南海洋文学》[19] 不仅关照诗词,还涉及其他文体对海洋的描绘及想象。《唐代海洋诗歌特征化描写及成因剖析》[20] 用意象分析法解读诗歌,并试图从传统影响及时代诉求的角度剖析海洋诗歌的成因。

2. 苏轼与宋代的岭南书写

岭南在苏轼的人生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篇幅,他曾谪居岭海六年有余(公元1094年被贬惠州,公元1100年自儋州北归)[21],其间,为岭南文学留下了一道抹不去的别样风景。后世对苏轼岭南时期的文学书写进行了充分研究。

《论苏轼贬谪岭南时期的文化意义》[22] 论述了苏轼为岭南带来的中原文化以及从岭南文化中汲取的精神力量,点明了自然淳朴、率性纯粹的岭南精神对苏轼心灵的熏染与改变。《苏轼岭海词考论》[23] 梳理了苏轼岭海地区的词创作,着重从词作中找寻苏轼随缘放旷、真醇性情的岭南心境。《江山不殊,悲欢异代——苏轼与汤显祖的岭南行吟》[24] 将宋、明两代文学巨人放在一起类比,阐释了不同时代的岭南给予文学巨匠的不同感受。《苏轼与岭南文学——由清代学海堂之文学教学谈起》[25] 视角延绵到清代,细微入书院,探讨贬谪岭南的苏轼对岭南文化的长期贡献。《宋代岭南词研究》[26] 系统梳理了宋代岭南词人与岭南以外词人的岭南书写,总结宋代岭南词作主要的书写对象以及多元的写作风格,并搜罗了宋代绝大部分岭南词作。

值得关注的是,长久以来,岭南士人、平民对苏轼充满敬意,这份敬意体现在方方面面,清代学海堂文学教学便是一端。清末民初,前清翰林陈伯陶、赖际熙引学海堂入港,创办学海书楼,继续传承这份厚重的敬意,学海书楼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在历史上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2)元、明、清的岭南文学——“岭南诗派”的代代传承

南园是元代广州的一处著名园林,是南国久负盛名的文苑。南宋崔与之(增城人)、李昴英(番禺人)归隐于此,诗词酬唱。元末明初,孙蕡(顺德人)、王佐(南海人)、赵介(番禺人)、李德(番禺人)、黄哲(番禺人)于元至正十一、二年间首开诗社。元至正二十四年至洪武元年间,诗社重开,史称“南园前五子”。该社为广州诗坛第一个诗社。明嘉靖年间,欧大任(顺德人)、梁有誉(顺德人)、黎民表(从化人)、吴旦(南海人)、李时行(番禺人)复组南园诗社,史称“南园后五子”。明隆庆年间,有王学曾、邓时雨等人组浮邱詩社,互相唱和。明万历年间,有陈子壮等十二人于此吟咏唱和,直至明亡。南园诗社代代承传,其中影响最大的仍属南园前五子。陈恩维的一系列论文[30] 聚焦于元末明初南园诗社及南园前五子。陈恩维认为:前五子结社南园,使岭南诗派取得了与吴中诗派、闽中诗派并驾齐驱的成就和地位,标志着岭南文学进入自觉自为阶段。陈恩维的研究既关注南园结社整体情况,着力考据又关照南园五子个体特征,兼论所长,对研究岭南文学中的结社传统和岭南诗人集团中一以贯之的爱国精神有裨益。

明末清初,影响岭南文坛的主要是“岭南三大家”,分别为:屈大均(番禺人)、陈恭尹(顺德人)、梁佩兰(南海人)。他们都是明末遗民诗人,有节义,诗风以现实主义为主,描写明末清初战火纷飞的景象,反映民生之多艰。《屈大均研究》从屈大均生平交游、诗歌题材及内涵、诗歌艺术特征、散文内涵及艺术特征、诗学理论与《广东新语》内容及其艺术特征等方面系统梳理屈大均在诗歌、散文、诗论、文献学等领域的成就,并关注屈大均的遗民情操。[27]《陈恭尹诗歌研究》还原了陈恭尹于乱世之中,长歌当哭,以诗为泣的慷慨悲壮,鲜明、典型地反映了一代爱国志士的普遍心理。[28]《岭南三大家诗歌研究》则是将三人视作一个整体,求其共性,以雄伟之志、忧民之痛、风物之咏为脉络,梳理三大家的诗创作。[29]

(三)近代岭南文学——以清末文学改良运动为中心

黄遵宪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中的重要人物,“诗界革命”的领袖,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五四新文学运动共同的关注对象。当代以来,黄遵宪研究成为近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黄遵宪与岭南近代文学丛论》[31]《黄遵宪研究新论》[32]《黄遵宪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奠定(1899—1949)》[33] 系统地回顾了黄遵宪与岭南近代文学的关系、黄遵宪文学地位形成的历史源流,并着重研究梁启超、胡适等新文学旗帜人物对黄遵宪文学地位形成的重要作用。黄遵宪与梁启超亦师亦友,又是同乡同盟,解析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勾连,对了解晚清以降文学革命中“粤军”的整体面貌大有裨益。《吴趼人与梁启超关系钩沉》一文披露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收藏的珍贵资料,揭示吴趼人与梁启超,创作者与理论家之间的勾连,侧面展现岭南文化的乡邦意识,突出了岭南文人集团在近代中国文学改良运动中的先驱作用。

香港学海书楼百年香火不绝,承继了清代广东学海堂的衣钵,成为粤港澳人文交流的重要象征。

《学海堂与晚清岭南学术》[35] 集中体现了海外汉学家对中国书院制度的关注,是研究学海堂的重要专著。《香港传薪录——香港学海书楼纪实》[36] 收录了历代学海书楼教学秘书的笔记与访谈,亲历者用真实的笔触记录下学海书楼的点点滴滴,还原了学海书楼百年来的发展历程。

翁筱曼系列论文[37] 站在区域文学研究的视角,以文人雅集、文学教学、先贤宗奉为纲目,剖析了学海堂对岭南文化传统的继承,认为书院文学教学深化了先贤的典范力量,深化了士子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展现了晚清岭南地域文化传承的自觉和内忧外患之下的惶惑,在社会重构的语境下,探讨书院之坚守,书院之变通。

二、香港文学溯源研究述评

香港是一座移民城市,香港的文学得益于外来移民,这一点毋庸置喙。《香港文学与南来作家研究现状述评》[38]《大陆的香港、澳门文学研究述论(1979—2009)》[39] 将几代南来作家对香港文学发展的研究性文献做了述评。

本文认同《香港新文学年表(1950—1969)》中对“南来文人”的解读:“我们谈南来文人,‘文人’一词取其广义,主要是‘文学工作者’,但也有不少‘学术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学术、教育、新闻虽不直接等同于文学,但大都为文学营造某种生态环境,形成某种文化气候。”[40] 前清遗民赴港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一直是早期香港文学研究的盲点,这些遗老遗少办高等教育,兴民间书院,作学术专著,抒亡国之志,他们由粤赴港,促进两地文化交流,为香港文学奠基。

《19世纪的香港》[41] 一书打破了香港史由英国人书写的专利。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梳理了大量香港开埠前后的中外文史料,涉及面广,关照了香港开埠后六十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是全方位了解早期香港的重要专著。《简明香港史(新版)》[42] 是这一系列专著的集大成者,资料齐全,体系完备,易于查阅。《香港史新编》[43] 详细记录了香港教育的发展,涉及当局政策、办学规模、经费投入、教授科目等。《香港中文教育发展史》[44] 展现了香港从无视中文教育,到大力兴办中文教育,形成文言文与白话文并行的局面。《近代香港外来移民与香港城市社会发展(1841—1941)》[45] 一文关注了前清遗老、国学耆宿在港的活动轨迹,并以图表、数据明确指出了移民对香港社会方方面面的贡献。《明清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研究(1552—1911)》[46] 以详实的史料论证了教会教育在港澳曾经的主导地位以及中文教育于香港生根之艰。《赖际熙与早期香港中文教育的发展》[47] 详细记载了前清翰林赖际熙受聘香港大学,组建港大中文教学单位的过程。

三、澳门文学溯源研究述评

澳门文学的资料积累比较贫瘠,“从一九五○年算起,直至刚过去的一九八五年止,三十六年来,澳门还没有出版过一本公开售卖发行的文学杂志,也很少出版文学创作单行本或丛书。”[48] 早在十六、十七世纪,澳门就是东西方贸易中心,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中心,吸引了不少内地文人前往游历,留下了耀眼的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汤显祖和贾梅士(葡萄牙)。追溯澳门文学缘起,最早关于澳门的书写,当追溯汤显祖与贾梅士。

研究汤显祖与澳门文学肇始的论文主要有:《汤显祖与澳门》[49]《“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笔下的澳门风情》[50],两篇文章的研究对象完全一样,前者侧重以史料证实汤显祖的澳门行迹,解读汤显祖澳门诗作中明代万历年间澳门的生活、生产状况;后者更注重文本本身的解读,阐释汤显祖诗作中的讽喻性。《汤显祖岭南诗研究》[51] 研究对象更广,几乎涵盖汤显祖岭海时期的全部诗作,见证粤琼澳三地山水林野、异样风物使汤显祖贬谪心态渐渐缓释,从苦闷到积极的全过程。葡萄牙国宝级诗人贾梅士,在澳门写作了奠定他在葡萄牙文学史上居于重要地位的史诗《葡国魂》(又名《卢济塔尼亚之歌》)。由于语言限制,研究贾梅士的中文论文很少,最重要的当属澳门大学葡语系教授、诗人姚风所作的《诗人卡蒙斯:真实与传说》[52]。《十六至二十世纪澳门葡语文学的探索与研究》[53] 是澳门葡语文学的垦荒之作,最早将葡国作家分为三类:由葡国来澳生活、写作富有异国情调的“宗主国殖民色彩作家群”;在澳居住生活多年深受东方文化影响的“澳门葡侨具华化色彩作家群”;由澳门欧亚混血儿组成的“澳门土生葡人作家群”。这一分类,至今仍可作为研究澳门葡语文学的圭臬。《澳门文学概观》[54] 一书指出,明末清初、清末民初,一些文人辗转来到澳门,或定居于此,或徘徊粤港澳三地,如明末清初的屈大均、释迹删、张穆、释光鹫、释大汕等,清末民初的汪兆镛、汪兆铨、崔师贯、释畅澜等,他们由此获得了“澳门作家”的身份。但真正的澳门本土作家,应以冯秋雪、冯印雪等人成立的“雪社”为标志,这是澳门第一个以创作古典诗词为主的文学社团。该书还提出了澳门文学的“鸡尾酒”特征,并得到广泛认同,作者刘登翰说:“澳门文化的多元性如鸡尾酒般五彩斑斓,但深入观察,不同文化的相对区隔,亦如鸡尾酒一样层次分明,并不互相混合或化合;虽然在其交界处,难免有所错杂和交融,但并不妨碍各个色块之间,各占一定的空间和形成各自的群落。”[55]

澳门回归之后,澳门文学文化研究成果丰硕。为献礼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作家出版社与澳门基金会、中华文学基金会共同发起澳门文学系列丛书的出版工作。至2019年共出版三批,共五十六册[56],几乎涵盖澳门文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反映了澳门文学的全貌。澳门本土学者、诗人郑炜明所著《澳门文学史》[57] 是迄今为止最系统最全面的澳门文学史研究专著,值得一提的是,该书附录部分的澳门文学古今人物生平考证,涉及澳门古今文学文化人物、葡萄牙诗人澳门行迹、澳门土生作家,堪称澳门文学人物的大辞典。

朱寿桐在澳门大学提出并构建了“汉语新文学”理论,相关系列论文[58] 视角新、观点新,系统阐述了澳门文学对汉语新文学的拓展,剖析了澳门后现代主义诗歌在汉语新文学中率先垂范的作用。张剑桦的系列论文[59] 沿用传统文学研究方式,探寻澳门文学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近代文学传统、五四文学传统、中国当代文学传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传统对其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把澳门文学置于离岸文学、侨寓文学的语境之下,兼顾东西方对澳门文学的共同作用,以澳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为批评案例,力求生动还原澳门文学发展的立体景观。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看到,长期以来,广东文学、香港文学、澳门文学已经获得了学界的充分关注与深入研究。粤港澳三地的文学植根传统,厚载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上,岭南文化可谓独领风骚,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交流空间。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构建,从文学的、审美的、想象的维度在空间上将广东文学、香港文学、澳门文学勾连在一起,他们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不可割裂,他们之间有着太多的差异与对话,需要被发现、被书写。我们应从前人对广东、香港、澳门文学研究的基础上汲取养分,我们在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进行历史还原的同时,面向未来、关注未来,以现代性的视域积极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触摸历史脉搏、见证时代发展、感知文化传承、参与时代的书写可能,进而以史为鉴,梳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历史脉络与多元景观,以现代性的文学研究视域推进多元蓬勃的大湾区文学生态,助益大湾区文学成为华语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枢纽。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

注释:

[1]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组成。历史上“九市”并不是一个独立概念,在回溯广东文學历史源流的过程中,笔者会把视野放至广东全省。

[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 游国恩、王起等编著:《中国古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胡适:《胡适谈教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 陈永正主编:《岭南文学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 出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三·集部四十六。

[7] 主要有陈永正:《康有为诗文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陈永正:《岭南历代诗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陈永正:《岭南历代诗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陈永正:《岭南诗歌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陈永正:《岭南诗派略论》,《岭南文史》,1999年,第3期;陈永正:《韩愈诗对岭南诗派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陈永正:《粤词概述》,《学术研究》,1986年,第5期;陈永正:《试论康有为梁启超的文风》,《岭南文史》,1988年,第1期。

[8]《全粤诗》,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

[9] 陈永正主编:《岭南文学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10] 区鉷:《敞开历史的襟怀──评〈岭南文学史〉》,《学术研究》,1995年,第1期。

[11]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二·诗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45—364页。

[12] 黄坤尧:《“岭南诗派”相对论》,《学术研究》,2012年,第3期。

[13] 路成文:《张九龄岭南诗中的乡邦意识》,《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2年,第32期。

[14] 肖著华:《张九龄与粤北采茶戏》,《戏剧之家》,2015年,第3期。

[15] 陈玉莎:《张九龄及其诗歌创作对中国古代岭南文化的影响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5月。

[16] 丘悦:《唐代八大诗人的岭南书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17] 陈凤谊:《唐五代岭南诗歌研究》,广西大学,2014年。

[18] 田若虹:《岭南诗词中的海洋文化印象》,《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4期。

[19] 赵君尧:《谈唐代岭南海洋文学》,《职大学报》,2011年,第1期。

[20] 徐涵含:《唐代海洋诗歌特征化描写及成因剖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年,第39期。

[21] 数据来自唐宋编年地图。

[22] 周奎生:《论苏轼贬谪岭南时期的文化意义》,《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23] 杨芸、赵维江:《苏轼岭海词考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3期。

[24] 周松芳:《江山不殊,悲欢异代——苏轼与汤显祖的岭南行吟》,《书城》,2019年,第9期。

[25] 翁筱曼:《苏轼与岭南文学——由清代学海堂之文学教学谈起》,《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5期。

[26] 王柳茵:《宋代岭南词研究》,贵州大学,2017年。

[27] 卜庆安:《屈大均研究》,扬州大学,2010年。

[28] 杜巧月:《陈恭尹诗歌研究》,暨南大学,2006年。

[29] 张承天:《岭南三大家诗歌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30] 陈恩维:《南园五先生结社考论》,《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陈恩维:《论地域文人集群与地域诗派的形成——以南园诗社与岭南诗派为例》,《学术研究》,2012年,第3期;陈恩维:《元末明初岭南诗人李德简论》,《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2期;陈恩维:《试论元末明初岭南诗人王佐的生平与创作》,《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第30期;陈恩维:《元末明初岭南诗人黄哲简论》,《岭南文史》,2009年,第2期。

[31] 左鹏军:《黄遵宪与岭南近代文学丛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84页。

[3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黄遵宪研究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2页。

[33] 李玲:《黄遵宪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奠定(1899—1949)》,苏州大学,2013年。

[34] 夏晓虹:《吴趼人与梁启超关系钩沉》,《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35] 麦哲维:《学海堂与晚清岭南学术》,沈正邦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36] 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香港传薪录——香港学海书楼纪实》,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37] 翁筱曼:《晚清学海堂文人群体群聚组合的地域因缘》,《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7期;翁筱曼:《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晚清学海堂文学教学》,《学术研究》,2016年,第8期;翁筱曼:《晚清学海堂文学教学与先贤宗奉情结》,《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6期。

[38] 乐琦、鞠超:《香港文学与南来作家研究现状述评》,《小说评论》,2012年,第3期。

[39] 孙利华:《大陆的香港、澳门文学研究述论(1979—2009)》,苏州大学,2011年。

[40] 陈平原:《中文系的使命与情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台大、港中大的“文学教育”》,《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9期;原载于:郑树森、黄继持、卢玮銮编:《香港新文學年表(1950-1969年)》,江苏: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1页。

[41] 余绳武、刘存宽主编:《19世纪的香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2] 刘蜀永:《简明香港史(新版)》,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年版。

[43] 王赓武:《香港史新编(下)》,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版。

[44] 王齐乐:《香港中文教育发展史》,香港:波文书局,1983年版。

[45] 兰静:《近代香港外来移民与香港城市社会发展(1841—1941)》,暨南大学,2011年。

[46] 夏泉:《明清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研究(1552—1911)》,暨南大学,2003年。

[47] 何丽芳、方骏:《赖际熙与早期香港中文教育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48] 李鹏翥:《澳门文学的过去、现在及将来》,李观鼎:《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选·文学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9页。

[49] 汤开健:《汤显祖与澳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50] 邹自振:《“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笔下的澳门风情》,《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第2期。

[51] 罗畅:《汤显祖岭南诗研究》,海南师范大学,2017年。

[52] 姚风:《诗人卡蒙斯:真实与传说》,《外国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53] 李淑仪:《十六至二十世纪澳门葡语文学的探索与研究》,暨南大学,2000年。

[54] 刘登翰:《澳门文学概观》,厦门:鹭江出版社,1998年版。

[55] 刘登翰、曹惠民:《鲜为人知的文学风景一一对话澳门文学》,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16/c431220-31508747.html,2019年12月16日。

[56] 系列丛书包括:第一批:1.王祯宝《曾几何时》。2.水月《挥手之后还会再见吗》。3.邓晓炯《浮城》。4.未艾《轻抚那人间的沧桑》。5.吕志鹏《在迷失国度下被遗忘的自白录》。6.李成俊《待旦集》。7.李宇樑《狼狈行动》。8.李观鼎《三余集》。9.李鹏翥《澳门古今与艺文人物》。10.吴志良《悦读澳门》。11.林中英《头上彩虹》。12.赵阳《没有错过的阳光》。13.姚风《枯枝上的敌人》。14.贺绫声《如果爱情像诗般阅读》。15.袁绍珊《流民之歌》。16.黄坤尧《一方净土》。17.黄德鸿《澳门掌故》。18.梁淑淇《爱你爱我》。19.寂然《有发生过》。20.鲁茂《拾穗集》。21.穆凡中《相看是故人》。22.穆欣欣《寸心千里》。第二批:23.太皮《神迹》。24.尹红梅《木棉絮絮飞》。25.卢杰桦《拳王阿里》。26.冯倾城《未名心情》。27.朱寿桐《从俗如流》。28.吕志鹏《挣扎》。29.邢悦《被确定的事》。30.李烈声《回首风尘》。31.沈慕文《且听风吟》。32.初歌今《不渡》。33.罗卫强《恍若烟花灿烂》。34.周桐《除却天边月没人知》。35.姚风《龙须糖万岁》。36.殷立民《殷言快语》。37.凌谷《无边集》。38.凌稜《世间情》。39.黄文辉《历史对话》。40.龚刚《乘兴集》。41.陶里《岭上造船笔记》。42.程文《我城我书》。43.程祥徽《多味的人生之旅》。第三批:44.太皮《一向年光有限身》。45.李文娟《吾心吾乡》。46.何贞《你将来爱的人不是我》。47.陈志峰《寻找远方的乐章》。48.吴淑钿《还看红棉》。49.陆奥雷《新世代生活志:第一个五年》。50.杨开荆《图书馆人孤独时》。51.李嘉曾《且行且悟》。52.卓玛《我在海的这边等你》。53.贺越明《海角片羽》。54.凌雁《凌腔凌调》。55.谭健锹《炉石塘的日与夜》。56.穆欣欣《当豆捞遇上豆汁儿》。

[57] 郑炜明:《澳门文学史》,济南:齐鲁书社,2012年版。

[58] 朱寿桐:《澳门文学的传统与文化格局》,《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朱寿桐:《澳门文学与汉语新文学的理论启示》,《南方文坛》,2019年,第4期;朱寿桐:《澳门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后现代感兴》,《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第3期;朱寿桐:《论澳门文化中文学资源的开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59] 张剑桦:《澳门文学的四种传统》,《学术研究》,2009年,第9期;张剑桦:《澳门文学的区域性意义》,《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张剑桦:《澳门文学源流与涵义之辨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5期;张剑桦:《东西方互看的窗口——澳门古近代“植入”式文学的内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4期;张剑桦:《当代澳门文学作品特点与走向》,《学术探索》,2009年,第2期;张剑桦:《澳门文学发展的驱动力》,《理论与创作》,2008年,第6期;张剑桦:《澳门文学研究进程概述》,《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张剑桦:《澳门戏剧文学发展轨迹述略》,《艺术百家》,2009年,第25期;张剑桦:《澳门散文發展史略》,《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1期;张剑桦:《澳门当代小说发展述略》,《学术界》,2011年,第4期。

猜你喜欢

述评
河套文化研究现状述评
政策执行网络研究述评
国内职业高原(2002—2016)研究进展与述评
近年来群众路线理论研究述评
嵇康教育思想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述评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