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文化研究现状述评
2017-01-03李金娥李昀熹
李金娥 李昀熹
[摘要]本世纪初,在河套腹地,巴彦淖尔地区掀起了河套文化研究的高潮,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建立了研究机构、建设了研究基地,培育了研究队伍、推出多部影视纪录片、电视剧,出版发表了多部论著与论文,特别是河套文化中标志性文化符号——阴山岩刻,于2012年被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河套文化研究工作迈出了新的一步,有了更加深入地发展。
[关键词]河套文化;研究;现状;述评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16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7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河套位于中国版图的正北方、内蒙古中西部。因黄河流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等地而形成的大的“几”字形而得名。“大河三面环之、河以套名,故称河套也”。河套文化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概念。说其古老,是河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存在,有人类活动就有文化现象;说其年轻,河套文化的得名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作为文化现象,个别专家开始进行研究是在近三四十年间,而大规模开展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是2005-2015年间。本文重点论述的是近十年河套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一、相继成立学术研究机构。持续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2005年,由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召开了第一届河套文化研讨会暨河套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拉开了新世纪河套文化研究的大幕。先后成立了“三会两院一所”,即河套文化研究会内蒙古岩画保护与研究学会、内蒙古河套文化发展基金会,河套人文学院、内蒙古岩画研究院,河套文化研究所,并聚集了一批专业的和业余的河套文化研究人员,持之以恒地开展河套文化的探索研究、传承弘扬。
继2005年第一届河套文化研讨会召开后,每年举办一次河套文化研讨会暨年会,截至目前已召开9次,每届研讨会都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对“河套”地理概念的形成与演变、“河套文化”的内涵以及其生成与发展、人文与水文、河套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阴山岩画战争与和平之演进、阴山岩刻申遗、泛河套文化圈之文化语言趋同等专题,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河套文化的生成、发展以及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贡献,起到了积极地引领与示范作用,促进了河套文化研究进一步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河套文化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普遍重视的区域文化。阴山岩画、恐龙化石、青铜器等也成为国际性研究课题。陈兆复先生在意大利出版了英文版《中国史前岩画》一书,被译为德、法多种文字,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投资建设河套文化基地,搭建河套文化传承平台
巴彦淖尔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河套文化研究工作,历时十年、投资千万,兴建河套文化四大载体。
一是新建河套文化博物院。其总建筑面积为6.47万多平方米、7个展厅的,陈列布展共分文化生态篇、先人演进篇、岩刻春秋篇、青铜铸史篇、长城嬗替篇、水利开拓篇、文化升华篇七大单元,展出文物近5000余件(套)、图片523幅、景观54处,集中展示河套文化萌生、发展、成熟、兴盛的历史全貌,是全面反映河套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
二是新建河套文化主题公园。其建设内容包括金川河、万丰湖水面4.3万平方米、绿化种植10.4万平方米以及广场园路、驳岸码头、廊架雕塑、水榭桥梁、通讯照明等工程,绿地覆盖率达72.8%,20.2万平方米的河套文化主题公园,2.6万平方米的文化演艺广场,为广大群众提供展示传承河套文化的场所与阵地。
三是新建巴彦淖尔地质博物馆。其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分为三个展厅:一楼恐龙王国展厅,主要介绍巴彦淖尔市巴音满都呼地区恐龙和恐龙足迹;二楼地质公园展厅,主要介绍巴彦淖尔的地质特征和河套文化;三楼矿产资源展厅,主要介绍巴彦淖尔市矿产资源。整个博物馆充分展示了恐龙标本、公园园区实景、矿物及矿产标本等实物,同时以4D动感影院、电子翻书、旋转地球、电子沙盘、电子幻像等高科技手段,为人们提供一处独具特色的地质科普教育基地。
四是新建黄河湿地公园旅游景区。其总占地面积196万m2,以生态保护、文化传播、休闲游览和自然野趣为主要内容,共分为蒙元文化展示区、都市文化休闲区、黄河文化展示区、农耕文明观赏区、生态渔业体验区、生态休闲娱乐区、水上活动娱乐区等7个功能区。规划总面积为209.8万平方米,其中总干渠河道面积63.6万平方米。黄河湿地公园旅游景区,以打造河套文化名城和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生态新城为目标,全力做好水、绿、文化建设工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不仅关系到黄河流域自身的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对国家实现内蒙古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福各族人民,巩固西北边疆和打造“建设祖国北方重要防沙、治沙的绿色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将会是巴彦淖尔人改造自然,保护生态,建设和谐社会的又一个里程碑。
三、抢救性保护普查阴山岩刻,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从2005年开始,巴彦淖尔市全市总动员,保护阴山岩刻,开展“三大抢救”工程。
一是摸底调查,整理归类。巴彦淖尔市委、政府对保护阴山岩刻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上千万元巨资,启动了阴山岩刻抢救性普查与保护工程。当地文物部门运用编号、拍照、摄制录像、卫星定位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探查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查明境内阴山岩画主要分布点153处,密集区19处,岩画总数达5万余幅,共采集到岩刻照片资料1.5万余张,线描图1万多幅,拓片1500多张,卫星定位10万点,及时掌握了阴山岩刻的规模、分布、构成年代等基础资料,建起了阴山岩画视频保护系统,这是国内第一家用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保护野外大规模文化遗产的。在验收时受到中国文化遗产院文物保护工程与规划所专家的赞赏,认为巴彦淖尔政府对阴山岩刻的保护技术新,手段多,水平非常高,是第一次见到。2006年,阴山岩刻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是制定措施,强化保护。2009年,巴彦淖尔市成立了阴山岩刻申遗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对阴山岩刻申遗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阴山岩刻遗址群经过检查验收论证,最终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国际学术界对于河套文化中的阴山岩刻研究日趋重视。2008年国际岩刻考察团对阴山岩刻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调研,并在河套大学及各旗县开展了岩画科普知识讲座宣传活动。
三是积极申遗,填补空白。2012年11月17日,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45处遗产项目并授牌,阴山岩刻位列其中。2012年南非金山大学岩画研究所的9名学者与国内的20多名岩画专家在我市开展了为期四4天的阴山岩刻考察活动,与河套地区阴山岩刻研究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这标志着阴山岩刻“申遗”工作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国家文物局有关领导表示,国家文物局将继续积极支持阴山岩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而填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没有中国岩画的空白。这是河套文化研究取得的最为辉煌的成就。
四、河套文化研究成果丰硕。主流媒体弘扬河套文化
2005年以来,河套文化研究的新闻信息及研究成果,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和地方十几家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在国内外影响越来越大。主要研究成果有四个方面。
一是录制播放多部反映河套文化影视作品。系统整理了河套古迹遗存,编辑录制了多部新闻纪录片,如《天赐河套》、《阴山岩画》、《千古河套》、《阴山下——牧人的帝国》、《塞外列城》、《河套长烟》等,在中央电视台几个频道先后播出,特别是《河套长烟》讲述了从远古到近代以来发生在河套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与考古故事。在不同的频道先后共播出十八次,引起世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30集电视连续剧《我叫王土地》在央视播出后,2012年获第26届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
二是创作多部歌舞剧、歌曲。大型岩刻情景史诗舞台剧《阴山·古歌》在全国各地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特别是乌拉特蒙古族民歌《鸿雁》唱红大江南北,全国传唱,曾被作为欢迎奥巴马总统访华宴会上首选歌曲,获得高层领导高度评价,登上了迎接国宾舞台,在世界文化交流中表现出河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是出版二十多部河套文化研究专著。其代表作有王建平主编的《河套文化研究论文集》(1-5集)约130万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阴山岩画》图谱1-4册(2012,上海古籍出版社),张永胜的《河套文化研究》(2006.8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张志国的《阴山归来不见山》(2007,远方出版社)、《河套文化精华集萃》(2015,中国美术出版社),李金娥主编的《河套文化研究专题》(2015,内蒙古大学出版社),以及《乌拉特史稿》、《乌拉特民歌研究》、《乌拉特英雄史诗研究》、《阴山归来不见山》、《山曲儿精华与艺术创作》等。特别是《乌拉特英雄史诗研究》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获巴彦淖尔市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并被列入巴彦淖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是发表研究论文数百篇。代表性论文有王建平的《打造河套文化品牌,构建和谐巴彦淖尔》(文化月刊,2007.2)、《“河套文化”的演变及其概念和内涵》(光明日报,2005.8.24)、《研究河套文化,彰显和谐理念》(人民日报,2006.11.24)等。有关河套文化研究内容的科研立项数十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内容丰富多彩,“一体多元、和谐共生”的河套文化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对巴彦淖尔的旅游等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章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