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备课,高效做好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学

2022-02-23曹增琴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3期
关键词:美术课领域美术

曹增琴

艺术家石涛说过,艺术要当随时代。时代在变化,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做好高质量的美术教学也不能墨守成规,艺术教育者应该追随时代的潮流,用新理念、新思想来武装自己,做一个厚重、大气、高远、时尚教育者。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100条建议》中讲到一个故事,一位讲课很精彩的老师被问到讲课如此精彩,是用了多久时间来备课,这位老师的回答是用一生的时间来备课,只不过这节课只用了15分钟来呈现。可见这位老师的备课不是只写教案那么简单,教师的读书、旅行,外出学习是备课,人生经历是备课。

那么新时代教师应如何备好一节美术课,打造一节高质量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备课:

一、备课与新的教学理念相融合

美术教师应该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美术教育也是一种“供给侧改革”,需要在课程内容、课程平台、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制度建设上与国家提倡的“立德树人”紧密结合,需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理解美术的核心素养,围绕美术核心素养进行备课。然而,什么是美术核心素养呢?美术素养提出的背景是什么?这就需要美术老师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提出契合了当下我们国家重视文化建设、重视艺术发展的时代目标,“核心价值观说到底就是文化的问题,而现代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审美,真正美好的东西可以塑造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

二、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

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关键环节,是设计教学方法的依据,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可是,如何认真的钻研教材,如何吃透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教学计划,学好美术课程标准,通过新课标来明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设计。例如四年级美术教学,明确本学段的学习领域:

(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学习领域与美术核心素养之美术表现、创作能力紧密相关。四年级学生已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其中既包括艺术性-创作,也包括生活和工作中的描绘、制作等行为。体验不同的媒材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变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创造能力。

以《生活中的暖色》为例,本节课是四年级第一节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

(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本学习领域与美术核心素养审美态度、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对生活和艺术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描述、分析、评价和判断。尝试从形状、用途关系,设计造型、色彩和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用手绘草图或者立体制作的方法变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多姿多彩的靠垫》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典型课例之一。本节课主要从审美、实用和文化等方面进行,用对称式或自己喜爱的纹样设计、制作新颖、具有创新、构思巧妙的靠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关注,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本领域与美术核心素养之图形识别、审美态度、文化理解模块紧密相连,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欣赏符合四年级学生认识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用美术语言来描述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具有图像识读素养的人能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整体观看,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和空间等形式特征;了解图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与价值,辨析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

本领域以《四季的色彩》为例子。以了解色彩知识为主线,让学生通过欣赏感悟大自然中四季的色彩,逐步深入到艺术作品中,再次感悟季节的色彩变化。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與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数学、音乐、科学等学科,以及与现实社会相联系,进行美术创作与展示。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作以及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

例如《我设计的船》这一课,通过了解船的发展史,使学生懂得船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通过了解船的结构组成,绘制一艘自己喜爱的船,让学生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创造的乐趣。引导和启发学生用艺术的形式把自己对船的认识和感想表达出来。

三、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需求

美术学科非常受学生的喜欢,在小学阶段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结合学生年龄阶段的个性特点,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授课,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将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化。

四、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选择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妥,则事倍功半。和其它科目一样,美术课也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教法的正确选择对上好一节课相当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教学质量,还能避免因教法单一造成学生厌学的后果。

备教法,要从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情况出发,要符合小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要注意直观形象,便于学生接受,要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识能力。教法的选择还要注意要有启发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美术课的一般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练习法、参观法、观察法、比较法等。教师要根据对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的理解以及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考虑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总之,要想完成一节高质量的美术课堂,备好课至关重要。我们应抓备课与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吃透教材课标,因材施教,讲究教学方法,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美术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担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打造一节高质量的美术课堂,美术教师应该精心备课,以学生为本,把提升学生气质和审美品味,激发学生创造性,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作为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力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具有新时代审美观的小学生。

猜你喜欢

美术课领域美术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美术篇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美术课
找蜡笔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