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依果:热带雨林里的“酸苹果”
2022-02-23赵鑫鑫
赵鑫鑫
神似苹果 不是苹果
说起云南栘依,大家可能会感觉非常陌生;但是如果提到它的另一个俗名“多依果”,很多云南人就比较熟悉了。这是一种长在热带雨林中的野生水果,果实的外形长得非常像小一号的苹果,味道却酸得叫人难以忘怀,因此西双版纳、普洱一带的百姓习惯称它为“酸苹果”。
作为云南特有的野生果树之一,云南栘依在省内各地州均有分布,尤以腾冲、西双版纳一带较多。一般在海拔1000~3000米的山野河沟、小溪灌木丛旁比较常见,而且野生植株数量众多。
那么,多依果到底长啥样?它和苹果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云南栘依是蔷薇科苹果亚科栘依属的一种常绿乔木,树冠高达3~10米,枝条相对稀疏,小枝粗壮,呈圆柱形分布;其叶片为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叶缘稍有浅钝齿,叶面无毛,深绿色,革质,有光泽,叶底密布黄白色绒毛;花期在三四月份,每枝开3~5朵白花,花朵丛生于小枝顶端;果期在五六月份,果实就是多依果,又名酸多依、栘依果、酸苹果、楂子。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世界上总共有五种栘依属植物,我国占两种,分别是云南栘依和栘依。云南栘依又是两种中唯一得到开发利用的,但也只局限于简单的初加工,当地人除了采摘食用其果实外,也会把果树移栽到庭院中用来观赏。
很显然,云南栘依和苹果都是蔷薇科苹果亚科的常绿或半常绿乔木,因此在植物形态上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它们的植株都非常高大,都开白花,在每年夏季成熟,成熟后果实的大小与形状也比较接近,所以很容易混淆。但是,二者毕竟不同属,一个是栘依属,另一个是苹果属,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植物,最多也只能算得上是远亲,所以只要仔细分辨,单从果实上就可以把两者轻易区分开来。相对于苹果而言,多依果的形状更接近椭圆,且有不规则的钝棱,成熟后多为青黄色。当然,嫁接后的多依果也会出现红色,看起来更像苹果,所以当地人把多依果叫成酸苹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多依和栘依 傻傻分不清
云南栘依是栘依属植物,这个属的中文名用了非常孤僻的汉字,如果不标注读音,大多数人都很容易把这两个字读成duō yī。事实上,栘依的正确读音应该是yí yī。真可谓是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由于栘依这个名字太容易读错,当地老百姓干脆将错就错,将它念成了duō yī。据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当地的傣族、布朗族原住民证实,自古以来,他们都非常一致地把这种植物叫作duō yī,把它的果实叫作多依果。因此也有专家建议,将该植物属名修訂为“多依”,以便推广和进行科普教育。
其实,不管叫“栘依”还是“多依”,反正这种味道巨酸的果实早已融入当地百姓的生活之中。直到今天,西双版纳一带还有村寨以多依为名,如勐海县的南糯山深处就有一个多依寨,他们的寨名诉说着祖祖辈辈餐桌上绕不开的多依果的故事。
走进寨子,目光所及都是大大小小、高矮不等的云南栘依树。当地人说,以前开荒种地,遇到云南栘依树一定不会砍掉,要么绕开,要么干脆圈到自家口粮田里。这种果树不用花心思,也没什么病虫害,且产量巨大,所以寨子里的云南栘依老树特别多,遍布树干的地衣和苔藓也验证了当地人的祖辈和这种野生植物之间的密切关联。此外,勐海县勐遮镇西定乡还有一个多依村,也是遍地云南栘依的景象。
云南栘依单树产量很高,一棵树龄在10年以上的野生果树的结果量就有几百千克,多的时候甚至超过一吨。据不完全统计,普洱市糯扎渡每年仅野生的多依果产量就超过数亿吨,普洱甚至每年还会举办和多依果相关的庆祝活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也正在申请“澜沧栘依”作为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牌。
味酸难嚼 营养丰富
云南栘依是一种浑身是宝、兼具药食两用价值的经济植物。研究显示,云南栘依的茎皮和叶酸涩、性凉,树皮熬膏直接入药后,可治大面积烧烫伤。鲜树皮和叶捣烂外敷还可治骨折,具有消炎、收敛等药效。此外,作为西双版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傣医则会把云南栘依树皮作为药引治疗跌打损伤,喂食、包扎都广泛使用。
多依果的效用就更大了,尽管它味酸难嚼,但富含植物多酚、脯氨酸、天门冬氨酸以及大量微量元素,如钙、磷、钾等。脯氨酸可以健脑,具有增强细胞呼吸的作用;天门冬氨酸可以抗疲劳。每千克苹果和梨中的脯氨酸、天门冬氨酸含量不超过4克,而多依果中所含的脯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是苹果和梨的3倍。
对于单宁,大家都不陌生。虽然单宁味涩,但活性单宁也是抗氧化的代名词,更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佳的食补妙方。每100克葡萄中的单宁含量是40~70毫克,大家爱吃的蓝莓中富含花青素,其实花青素也是一种单宁——缩合单宁,100克蓝莓中的花青素含量为537.8毫克,这已经算是很高了,但多依果中的单宁含量更为惊人,每100克中含有2.51克单宁。
此外,多依果的粗纤维含量也高达7.48%。粗纤维可以清理肠道,促进消化,所以多依果还是一种很好的减肥零食。另外,从中医上来说,多依果有舒筋活血、舒肝止痛、清暑消毒、降血糖及降血脂等功效。
目前,人工培育多依果的情况极少,这种植物大多是野生的,绝对能称得上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食物。但是它的开发程度极其有限,除了直接采摘食用外,西双版纳一带的居民也非常喜欢把切片的多依果蘸着辣子当零嘴吃,酸酸辣辣,开胃爽口。但外地游客品尝多依果时还是要慎重,因为它实在太酸了,有人甚至戏称,这是一种可以直接破坏味觉系统的酸味。假如你忍不住咬上一口,那种浓烈的酸劲会让你终身难忘。
在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聚居区,还有一道名为“舂多依”的凉菜颇受欢迎。人们把多依果放在木头舂器里,加上盐巴、辣椒、味精等调味品反复捣碎就做成了。这也是当地群众非常喜爱的一道开胃小菜。此外,多依果还会被制成果干或者酿制成果酒,但规模都不大。
多依果营养丰富,食药两用,长在乡野,纯天然,无污染,产量高,可以说是热带雨林带给人类最宝贵的馈赠。未来,如果得到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无论是对改善人们膳食结构、促进身体健康,还是发展地方经济、帮助农民增收都很有意义。
由于多依果富含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经常食用对健康很有益处,未来,单凭野生品种也许无法满足更广阔的市场需求,因此,云南部分地区慢慢出现嫁接栽培的多依果,经过人工嫁接的多依果,果大味甜,被称为“甜多依”。
(刘谊人摘自《百科知识》2021年第10A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