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作坊区发掘简报
2022-02-22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①位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图一),遗址周围为连绵的浅山丘陵。聚落主体位于一山坡中部,地势平缓,南、北地势低陷,整体东高西低,东为缓坡, 西侧濒临一条季节性河流。2010 年5—10 月,为配合国家文物局“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群综合研究”课题的实施,对二道井子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工作,发现制陶作坊区及墓葬区(图二)。该发掘区域的坡地南端为单独的作坊区,与北部居址区隔沟相望。作坊区内发现有半地穴式房址与各种平面及剖面都不甚规整的特殊灰坑,房址与灰坑的形制结构特点都不同于居址区所见的同类遗存。在该作坊区所在坡地的西侧断崖处发现陶窑2 座,该处因早年修建公路已遭到较大破坏,故推测此处可能为一处制陶作坊区。现存面积约2800 平方米。清理遗迹有2座陶窑、2 座房址、86 座灰坑、1 条灰沟。出土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
图一 二道井子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二 二道井子遗址聚落分区地形图
一、遗迹介绍
制陶作坊区位于整个遗址的中部,北部与居住址以冲沟相隔,南部与墓葬区以人工灰沟相隔(图三)。相比而言,居住址占地范围较广,作坊区与墓葬区位于同一坡地之上,紧邻北部冲沟和西侧临河道处,远离居住区,为单独的生产活动区域,已然形成专门的制陶业。作坊区内包含陶窑、灰坑、灰沟、房址四类遗迹,其中2 座陶窑位于作坊区最西侧缓坡靠下方,86 座灰坑大多位于坡地中部偏东较平坦的地段,2 座房址也分布于其中,而唯一的1 条灰沟位于制陶作坊区的最南端,可能为制陶作坊区的南界所在,与墓葬区之间界线清晰(图四)。
图三 二道井子制陶作坊区局部平面图
图四 二道井子制陶作坊区航拍全景
(一)陶窑 2 座。位于制陶作坊区的西南部,为正南北方向。1 号窑位于2 号窑的东南部,皆开口于耕土层下,距地表约15 ~20 厘米,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残存部分平面形状呈“凹”形。出土大量陶片及制陶工具陶拍。
Y1 大致呈南北向,窑室位于南端,火道位于北端。窑顶破坏不存,残存高度约80 厘米,整个窑占地面积约2.8 平方米。窑室近似圆角长方形,长约148、宽约140、残存深度约60厘米,面积约1.96 平方米;窑壁厚约3 厘米,壁面平整且坚硬,为长期火烧而形成砖红色烧结面,窑壁内侧则呈浅蓝色烧结面,接近窑壁外围存有一层厚约2 厘米的红烧土。两条火道均呈长条形,西侧火道长约63、残宽约17 ~46、残高约12 厘米;东侧火道长约60、宽约40、残高约70 厘米(图五)。窑内堆积以灰土夹杂大量红烧土块为主,包含有少量泥质灰陶片,纹饰有素面、附加堆纹等。
图五 Y1 平、剖面图
Y2 与Y1 形制基本相同。亦破坏严重,上半部分全无,仅残存窑底,整体面积约2 平方米。窑室残存高度约80 厘米,窑壁厚约5 厘米,烧结面与Y1 基本一致,局部呈浅蓝色;存2 个长条形火道,一条长约113、宽约43、残高约47 厘米;另一条长约67、宽约40、残高约26 厘米(图六)。窑内堆积以灰土夹杂大量红烧土为主,包含大量不完整土坯,土质较为坚硬。推测窑顶存在土坯垒砌的可能。陶窑内存大量的陶片,泥质灰陶为众,少量夹砂陶,纹饰以附加堆纹为主。
图六 Y2 平、剖面图
(二)房址 2 座。位于作坊区的东北部,皆为半地穴式建筑,营建于生土层内。居住面上发现有灶、柱洞,灶为半圆形龛状。房址填土内出土大量陶片,其中包括瓮、罐、盆、豆、甗,未见完整器。
F1 位于制陶作坊的东北部,开口于耕土层下。平面形状呈圆角方形,东西长约220、南北宽约190 厘米,室内面积4.2 平方米。穴壁保存较好,东壁及南壁局部被打破,西壁存一高约40厘米的黄土台。房址内踩踏面为一层厚约0.3 厘米的青灰色硬土,坚硬平整。其内部填土为大量的黑土草拌泥夹杂少量黄土,可能为房顶坍塌形成的堆积。门道位于南壁,西南向。整体略呈梯形斜坡状,宽60 ~80 厘米,倾斜度约为20°。居住面中部偏北存一圆形柱洞,直径约28、深约28 厘米。内壁涂抹草拌泥且贴附有碎陶片,环绕三层。东壁存一半圆形龛状灶,深入墙壁约26 厘米,底部宽约64、高约74 厘米;壁上烧灼痕明显,存大片红烧土。烟道位于灶壁上方,无明显加工痕(图七)。房内堆积主要为灰土,夹杂黄、黑色颗粒,包含有少量陶片,以泥质陶为主,素面或饰以绳纹。
图七 F1 平、剖面图
F2 位于作坊区的东北部、F1 东部偏南。平面略呈长方形,室内长约280、宽约250 厘米,房址室内加灶与门道长可达385 厘米。穴壁为生土直壁,保存较好,保存最高处可达85 厘米,墙面较平整,局部发现草拌泥抹面。室内踩踏面厚1 ~2 厘米,保存完好,平滑坚硬,可延伸至室外及门道周边。门道呈梯形斜坡状,稍高于居住面,门向东南,南北长72、宽40 ~72 厘米。灶位于房址北墙中部偏西的位置,大致为半圆形龛状,剖面呈圆弧状,中部略宽于底部,顶部长40、中部长56、底部长48 厘米(图八)。灶底略低于居住面,灶内壁火烧痕迹明显,灶底及灶边局部存烧结面。房内堆积主要为灰土,夹杂少量黄土,出土少量陶片,以泥质陶为主,素面或饰以附加堆纹、绳纹。
图八 F2 平、剖面图
(三)灰坑 86 座。作坊区内陶窑东部集中分布有形状、大小不一的灰坑,开口于耕土层下,打破生土,平面形状存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四种,坑壁斜直多为口大底小,共56 座,占灰坑总数的65.1%,极少数呈口小底大的袋状,仅见4座,占灰坑总数的4.7%。灰坑内填土多以灰土为主,包含有烧土块、陶片、骨器、石器等。根据灰坑特点,可将其分为甲、乙两类(图九)。甲类为串联坑,共12 座,占灰坑总数的14%;乙类为单体坑,共74 座,占灰坑总数的86%。
图九 灰坑分类统计图
1.甲类:串联坑,共12 座,呈四组分布,规模较大,为两个及以上的灰坑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此种坑的坑底高低不一,基本呈阶梯状相连,底部一般为圜底,坑底存一层黄褐色板结状土,土质较硬且细腻,并且临近陶窑,推测应是淘洗陶泥或储泥的专用坑。以H2-H30-H43-H42 组为例:
H2-H30-H43-H42组的灰坑形状各异(图一〇),多为长条形,坑内未见大量灰土,地面和坑壁均为相同的颜色。H30、H2 坑底自北向南呈阶梯状下降,H30、H43、H42 底部自西向东呈阶梯状连成一片(图一一)。此组坑中H30、H43 坑底整体略呈圜底,局部凹凸不平,坑体较浅;H2、H42 则为平底,坑体稍深,且底部存一层较厚黄褐色土。由此可判别H30、H43 应为淘洗陶泥的坑,在此处搅拌淘洗,去除杂质后将上层浆泥置于H2、H42 进行“醒泥”或存储。
图一〇 H2-H30-H43-H42 串联情况
图一一 H2-H30-H43-H42 串联坑平、剖面图
H2 平面形状近圆角长方形,直壁、平底,坑壁及底面未见加工痕迹,坑口长约260、宽约180、深约68 厘米。坑内堆积可分三层:①层为灰土层,夹杂白色颗粒,土质较疏松,厚8 ~34厘米,包含物有骨针、纺轮及少量陶片,可辨器型有罐、盆。材质以泥质灰陶为大宗,泥质红陶为小宗,另见有少量的泥质黑陶及泥质灰陶。纹饰以附加堆纹为主,绳纹次之,还存少量素面陶;②层为灰黑土中均匀夹杂着白色颗粒,厚0 ~24厘米。包含有少量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泥质红陶次之,另见有少量的夹砂红陶。素面为主,附加堆纹及绳纹次之;③层黄褐土,之间夹杂着白色土,厚8 ~19 厘米。包含有石斧、盘状器及少量陶片,陶片可辨器型有盆、罐等,以夹砂红陶为大宗,少量夹砂灰陶及泥质灰陶。以素面为主,附加堆纹次之,弦纹最少(图一一)。
H30 平面形状不规则,类似“凸”字形,平面“凸”字转折处,坑底存生土棱,将坑底分为两部分,底面凹凸不平,中部明显浅于西侧,为深灰色夹杂着白色石灰。东北部有一块直径约15厘米的石头垫底。坑口长320、宽70 ~154、深10 ~32 厘米。坑内堆积仅存灰土,夹杂白色颗粒,厚10 ~32 厘米。包含有少量陶片,以泥质红陶为大宗,泥质灰陶为小宗,还存少量夹砂陶,纹饰以附加堆纹为主,素面次之,少量绳纹及弦纹(图一一)。
H42 坑口平面形状近圆形,坑壁略倾斜外弧,平底,整体较平整。坑口直径约85、深约50 厘米。坑内堆积主要以灰褐色土为主,①层为灰褐土夹杂少量的白色颗粒,土质疏松,厚度20 ~25 厘米。包含有陶片,数量较少,以泥质灰陶为主,存有少量夹砂红陶,纹饰多绳纹,存少量素面及附加堆纹。②层灰土中夹杂着黄色土块,土质疏松。厚20 ~30 厘米。出土少量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众,夹砂灰陶次之,还存有少量泥质灰陶及泥质红陶,纹饰以附加堆纹居多,绳纹次之,素面最少(图一一)。
H43 坑口平面形状近似圆角长方形,坑壁微向内倾斜,坑底略呈圜底形,凹凸不平。坑口长约155、宽约95、深约42 厘米。坑内堆积共分三层:第①层为灰土,夹杂少量白灰颗粒,土质疏松,厚0 ~14 厘米;第②层为黄土,土质较硬,厚0 ~9 厘米;第③层黄土中夹杂少许的白灰颗粒,厚0 ~24 厘米。坑内包含物较少,仅包含几片泥质红陶片,纹饰以附加堆纹居多,绳纹较少(图一一)。
2.乙类:单体坑,共74 座,规模、形态各异。单体坑分两种形态,一种为单体形态;另一种为数个单体灰坑相连,从坑体形态及坑内堆积来看,与甲类性质不同应属数个灰坑相互打破的现象。根据平面形状可分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四种。其中口大底小状的48 座,占单体坑总数的64.9%,口小底大状的3 座,占单体坑总数的4%(表一);除此之外还存直壁和直壁与斜壁组合的灰坑。以H1、H11、H57、H69 为例。
表一 单体式灰坑分类、形制表 单位:座
H1 平面形状近似圆形,直壁、平底,坑底面无加工痕迹,不甚平整。坑口直径约212、坑底直径约60、深约60 厘米。坑内堆积层明显,共分三层。第①层为灰褐色细沙土,夹杂少量的白灰,土质较硬,厚31 ~40厘米。包含有骨针及少量陶片,陶片中可辨器型有罐、盆等,以泥质灰陶为大宗,见有少量的夹砂灰陶,素面为众,附加堆纹次之,存少量绳纹。第②层深灰色细沙土,土质疏松,厚度为8 ~16 厘米。出土少量陶片及石器,陶器中可辨器型有罐、盘等,以夹砂灰陶为主,存少量泥质灰陶,纹饰以绳纹居多,素面次之。第③层为黄土,土色不纯,土质坚硬。厚度为0 ~6厘米(图一二)。
图一二 H1 平、剖面图
H11 平面形状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两头略宽。坑口长约250、宽约100 厘米,坑底长约170、宽约80、深约120 厘米。底部凹凸不平,坑壁、坑底无加工痕迹。坑内堆积共分三层,第①层为黑土夹杂白灰土,土质较硬,厚10 ~18 厘米。包含有少量陶片,可辨器型有罐、盆、豆等,以泥质红陶、泥质黑陶为大宗,夹砂灰陶及夹砂红陶为小宗,另见少量夹砂黑陶及泥质灰陶,纹饰以绳纹居多,素面及附加堆纹次之,见少量弦纹。第②层为灰土,土质较疏松,厚42 ~54 厘米。未包含任何遗物。第③层为花土,土质较坚硬,厚48 ~60 厘米。未包含遗物(图一三)。
图一三 H11 平、剖面图
H57 坑口平面近椭圆形,直壁,南壁略斜,近底处斜度增大,壁整体口大底小,底部南高北低。坑口长径约266、短径120、深约152 厘米。坑内堆积主要以灰土为主,大体可分为两层,第①层为花土,中间夹杂白色颗粒,土质较硬,厚30 ~56 厘米。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还包含有少量夹砂灰陶,饰以素面或绳纹。第②层为灰土,土质较杂,局部夹杂有红烧土或黄土,土质疏松,厚76 ~106 厘米。陶片中可辨器型主要有盆、罐、鼎等,以夹砂灰陶为大宗,泥质红陶为小宗,另存少量夹砂红陶,泥质灰陶最少,纹饰以附加堆纹居多,素面及绳纹次之,弦纹最少(图一四)。
图一四 H57 平、剖面图
H69 打破F1,被M138 打破。坑口平面形状近长方形,南北两壁略呈弧形,坑壁有一层黄土贴附的痕迹,凹凸不平,坑底略为圜底,东高西低,有黄土垫起,不甚平坦,坑内南北两壁以及底部有柱洞分布。坑口南北宽约120、东西残长256、深50 ~74 厘米。坑内堆积为灰土,夹杂少量黄土,土质较疏松,厚50 ~74 厘米。出土陶片较少,可辨器型有盆、罐等,以泥质灰陶为大宗,夹砂红陶为小宗,还出土少量泥质红陶及泥质黑陶,夹砂灰陶最少,纹饰以素面居多,附加堆纹次之,绳纹、弦纹最少(图一五)。
图一五 H69 平、剖面图
(四)灰沟 1 条。
G1 东北—西南向分布,整体略呈不规则的条带形,口大底小,口部宽约110 厘米、东西残长约2375 厘米;底部宽约34 厘米、东西残长约2315 厘米;深约88 厘米(图一六)。壁面、底部不甚平整,无人为精细加工痕迹,灰沟西部被数个墓葬(M109、M250、M252、M259、M263)打破,并打破H85。东部被冲沟所破坏,沟底存大量黑色淤泥,冲沟走向不明。沟内堆积层次不明显,应为短时间内形成,以灰土为主,夹杂少量残破的陶片。灰沟位于制陶作坊与墓葬区之间,为二者的分界线。
图一六 G1 局部平、剖面图
二、典型遗物介绍
作坊区内出土遗物包含陶、石、骨、蚌等材质。陶器中大多为残碎的陶片,除陶片之外还存完整器物50 余件,多集中于灰坑内。
(一)陶器 遗物种类丰富,包括罐、瓮、盆、尊、鬲、甗、豆、纺轮等,出土器物大多为残片。
陶拍 2010CWEY2∶1,夹砂红褐陶,弧形拍面,圆柱状把手,拍面及把手左侧一角残,通体素面磨光。高4.7、拍面直径4.5、把手直径3.7 厘米(图一七,7)。
陶球 2010CWEF1∶1,泥质灰白陶,整体呈球体,表面凹凸不平,素面。最大径2.4 厘米(图一七,9)。
陶纺轮 可分为四型。
A 型:算珠状,上下端略平。2010CWEH46∶2,夹细砂灰褐陶,中部存一竖直钻孔,孔微偏,中部鼓出,形成一道棱,棱上戳划有短线纹。高3、最大径3.2、孔径1 厘米(图一七,1)。
图一七 出土陶器
B 型:扁球状,最大径处存花瓣状钮。2010CWEH57∶1,泥质灰陶,中部最大径处捏制呈五角星形,中间有一圆形竖直穿孔,钻孔较规整。高2.4、直径3.9、孔径0.8 厘米(图一七,2)。
C 型:亚腰形圆台状,上下两端平直。2010CWEH9∶1,一端较小,一端较大,中部存一竖直穿孔。钻孔平整,表面有手指捏痕。高2.6、上直径2.3、中部直径2、下直径3、孔径0.5厘米(图一七,8)。
D 型:饼状。2010CWEH38∶1,泥质灰褐陶,大致呈圆角方形,为素面陶器残片,稍经打磨而成,四周有打制痕。直径4 ~4.2、厚0.7、孔径0.5 ~0.8厘米(图一七,5)。
陶锥形器 2010CWEH55∶1,泥质黑陶,整体捏制而成,上部台面为倾斜状,下部为圆锥状体。高6.7、截面径1.5 厘米(图一七,3)。
陶饼 2010CWEH85∶1,平面形状呈圆形,边缘呈圆弧边,打磨光滑,一面呈圆弧状,饰两道绳纹,另一面凹弧,素面。直径8.1、厚0.8 厘米(图一七,6)。
陶靴 2010CWEH55∶2,泥质灰陶,质地细腻,捏制而成,上部靴筒略残,脚背处起棱,靴底较平。推测为陶塑的残片残高3.5、靴筒宽2.4 厘米,脚底宽1.9、长3.5 厘米(图一七,4)。
盆 数量较多,泥质为主,多施以绳纹、弦断绳纹、弦断篮纹、刻划纹等。根据腹部特征可分为二型。
A 型:形体较大,上腹较直,至下腹略弧,器表以弦断绳纹为主。可分为二个亚型。
Aa 型:腹部较直,沿微外卷,沿与腹间分界圆弧。2010CWEH3∶5,泥质灰陶,侈口,圆唇,弧腹内收,口沿内外皆可见轮修痕,因火候不匀,断面呈红褐色,器表饰弦断绳纹。残高10、口径36.8、厚1.2厘米(图一八,5)。2010CWEH64∶4,泥质灰陶,侈口,圆唇,折沿,直弧腹,腹部饰规整弦断绳纹。残高10 厘米(图一八,11)。
Ab 型:折沿近平,微卷唇略厚,沿、腹间转折明显。2010CWEH7∶4,泥质磨光浅褐陶,侈口,折沿,圆唇,直弧腹内收,内外两侧皆可见轮修痕,器表饰弦纹。残高7.4、厚0.8 厘米(图一八,13)。2010CWEH82∶5,泥质灰白陶,器型规整,内外壁皆可见轮修痕,器表磨光,敞口,圆唇,折沿,直弧腹,腹部饰弦断绳纹。残高7.6、壁厚0.6 厘米(图一八,12)。
B 型:形体稍小,斜弧腹,器表以绳纹为主,篮纹及弦纹次之。可分为三个亚型。
Ba 型:侈沿、唇微外卷,沿与腹间分界不甚明显。2010CWEH3∶3,泥质红陶,侈口,圆唇,斜弧腹,口沿内外皆可见轮修痕,器表饰篮纹,器表较光滑。残高10、口径37.6、厚1.2 厘米(图一八,6)。2010CWEH12∶1,泥质褐陶,口沿内侧磨光,侈口,圆唇,斜弧腹,其内外壁皆可见清晰轮修痕,可能为甗盆。残高7.4、厚0.6、口径20.1 厘米(图一八,3)。
Bb 型:沿较长,微外卷,卷曲程度较小,沿下内凹。2010CWEH47∶6,泥质灰陶,敞口,圆唇,折沿,斜弧腹内收,内外部皆可见轮修痕,外壁下腹饰竖向绳纹。残高10、厚0.9厘米(图一八,8)。2010CWEH46∶12,泥质灰陶,敞口,圆唇,折沿,斜弧腹内收,口沿内外两侧皆可见轮制痕,内侧经磨光处理,器表饰弦断绳纹。残高11.4、厚0.9厘米(图一八,9)。
Bc 型:折沿,沿、腹间转折明显,沿下内凹起棱。2010CWEH72∶2,泥质灰陶,器壁较薄,敞口,圆唇,斜折沿,斜直腹,沿与腹之间内凹,腹壁饰弦纹,间饰刻划纹,腹上部存有鸡冠形鋬耳,耳上饰刻线纹,侧面为摁压圆窝纹。残高6.6、口径24 厘米(图一八,4)。2010CWEH75∶1,泥质灰陶,敞口,圆唇,折沿,腹壁直弧内收,沿与腹部间形成凸棱,腹部饰弦断绳纹。残高10 厘米(图一八,10)。
图一八 出土陶瓮、盆残片
瓮口沿 数量相对较少,器表多饰附加堆纹、戳印纹、绳纹等。根据肩部形态可分为两型。
A 型:溜肩,沿与肩之间夹角相对较大。2010CWEH28∶1,泥质灰陶,侈口,圆唇,弧腹,腹部饰附加堆纹,堆纹上饰戳印纹。残高13.4、厚0.4 ~0.8、口径28 厘米(图一八,2)。2010CWEH49∶8,泥质灰陶,侈口,方唇,矮领,圆弧腹,腹部饰附加戳刺堆纹,内壁可见两排压印弧线纹。残高12.8 厘米(图一八,7)。
B 型:肩部较鼓,沿与肩之间夹角相对较小。2010CWEH4∶1,泥质红陶,方唇,圆弧腹,口沿内壁及外壁上部磨光,下部饰附加堆纹。残高16.4、口径42.4、厚0.8 厘米(图一八,1)。2010CWEH46∶10,泥质灰陶,口微侈,卷圆唇,矮领,圆弧腹,腹部饰弦断绳纹。残宽26 厘米(图一八,14)。
罐 标本数量相对较多,器表多绳纹或弦断绳纹。根据口沿特征可分为有领、无领两类,根据肩、腹特征甲类无领可分为二型;乙类有领可分为三型。
甲类A 型:侈沿,溜肩,鼓腹。根据沿、腹间弧度可分二亚型。
Aa 型:沿、腹间界限不甚明显,过渡圆弧。2010CWEH2∶6,夹砂浅褐陶,陶色不匀,局部呈灰黑色,侈口,圆唇微卷,矮领,斜弧腹,断面可见领部较厚,口沿隐约可见绳纹。残高11.6、口径24.6、厚0.6 ~1.2 厘米(图一九,1)。2010CWEH55∶10,夹砂灰褐陶,侈口,方唇,圆弧腹,腹部饰弦断绳纹。残高4.2 厘米(图一九,5)。
Ab 型:沿、腹间界限明显,呈转折状。2009CWEH36∶1,泥质灰陶,矮领外侈,卷圆唇,圆弧腹,腹部饰抹断绳纹,领部磨光。残高6.5、口径12.8 厘米(图一九,8)。2010CWEH55∶18,泥质灰陶,侈口,方唇,圆弧腹,沿与腹之间内凹,腹部饰绳纹,大多被抹去。残高10.6 厘米(图一九,4)。
图一九 出土陶罐残片
甲类B 型:侈沿,鼓肩。根据沿、肩之间折角分二亚型。
Ba型:侈沿较甚,与肩夹角较小。2010CWEH2∶4,泥质灰陶,内部呈黄褐色,侈口,圆唇,折沿,溜肩,素面。残高5.8、厚0.4 ~0.8 厘米(图一九,10)。
Bb型:沿较立,与肩夹角较大。2010CWEH61∶1,夹砂红陶,侈口,方唇,矮领,宽肩,口沿内壁及外壁磨光,素面。残高6.5、厚0.8 厘米(图一九,9)。
乙类A 型:领微侈,唇微卷,根据领、肩夹角形态可分为二亚型。
Aa 型:领、肩之间界限不甚明显,过渡圆弧。2010CWEH85∶2,泥质红褐陶,侈口,卷圆唇,矮领,溜肩,素面。残高6.6、口径14 厘米(图一九,7)。
Ab 型:领、肩之间界限明显,呈折领。2010CWEH73∶2,泥质灰陶,器壁较厚,侈口,圆唇,高领,素面。残高6.8、口径20.8 厘米(图一九,2)。
乙类B 型:直领,卷唇。2010CWEH57∶6,泥质褐陶,侈口,卷圆唇,高领,素面磨光。残高7.6、厚0.6、口径15.6 厘米(图一九,6)。
乙类C 型:侈领,束颈明显,卷唇。2010CWEH8∶2,砂质灰褐陶,敞口,圆唇,沿微卷,矮领,沿与肩部形成凹陷分界线,圆弧腹,领部以下饰弦断绳纹。残高9.4、口径14 厘米(图一九,3)。甗 2010CWEH46∶6,砂质灰褐陶,胎质较粗,甗腰处为一周泥条摁压圆窝状附加堆纹,乳状空心袋足较大,上壁较瘦,至下部圆弧,足根残,外壁饰粗绳纹。残高20、腰隔径10.8 厘米(图二〇,1)。
图二〇 出土陶甗、鬲、豆等
鬲 2010CWEH48∶4,夹砂黑陶,侈口,圆唇,唇部饰一鸡冠形鋬耳,耳上按压圆窝,器表粗糙。残高8.4、厚0.6 厘米(图二〇,2)。2010CWEH82∶2,夹砂黑褐陶,侈口,方唇,高领外侈,弧腹,领外壁饰凹弦纹,腹部饰弦断绳纹。残高16厘米(图二〇,8)。2010CWEH64∶5,鬲足,砂质黑陶,质地疏松,乳状袋足较为瘦长,模制而成,内壁可见模印的绳纹,下接锥状实足根,外壁饰绳纹。残高22 厘米(图二〇,5)。
豆 2010CWEH8∶1,泥质红陶,柄与底座不相通,喇叭口状底座,至底部近平。残高6.6、底径12 厘米(图二〇,4)。
尊 2010CWEH53∶1,泥质磨光黑陶,敞口,圆唇,折沿,斜弧腹外撇至底部内折,形成凸棱,腹部折棱较低,内壁上部及外壁磨光,内壁可见明显的轮修痕,素面。残高13、厚0.6、口径17.6 厘米(图二〇,7)。
彩绘陶片 2010CWEH64∶2,泥质磨光黑陶,为鬲或尊的口沿残片,外壁饰红彩绘的弧线三角纹,其余地方白彩填充。残长6.8、宽4、厚0.5 厘米(图二〇,3)。2010CWEH46∶14,筒形鬲的口沿残片,泥质黑陶,磨光,器壁饰红彩绘的弧线三角状几何纹。残高4、厚0.5 厘米(图二〇,6)。
(二)石器
石锄 作坊区内出土最多的石制工具,可分为三型。
A型:亚腰形,中部内凹。2010CWEH48∶1,平面形状为上窄下宽的亚腰形,亚腰处有磨痕,上端圆弧,下端平弧刃,刃部较圆钝,表面较平整,四周可见打制痕。长12.2、宽8 ~7 ~10.5 厘米(图二一,5)。
图二一 出土石器
B 型:有肩石锄,平面上端长方形,下端方形。2010CWEH7∶2,上窄、下宽,中部略有肩,上端圆弧,下端圆弧刃,通体打制。长18.1、宽11.3、厚2.2 厘米(图二一,4)。
C 型:平面近梯形。2010CWEH54∶3,平面形状上窄下宽,通体打制,上端圆弧,刃部斜直,厚钝,呈偏锋。长12.3、宽9.2、厚3.5 厘米(图二一,1)。
磨石 2010CWEH55∶3,平面形状大致呈长方形,有一角呈弧状,周边平直,一面凹弧,为使用面,其他为自然面,较平直。长10.3、宽7.5、厚3 厘米(图二一,2)。
盘状器 2010CWEH3∶1,整体呈圆盘状,边缘打制渐薄呈刃,两面相互打击,有敲击形成的使用痕。直径9.7、厚2.3 厘米(图二一,3)。
刮削器 2010CWEH36∶2,平面形状大致呈长条形,三边呈弧状,一边为直边,弧边打制呈刃,刃部锋利。长3.2、宽1.1、厚0.4 厘米(图二一,6)。
(三)骨、蚌器
骨锥 尖部锋利,可分为二型。
A型: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2010CWEH55∶6,上端残断,仅存骨锥的尖部,整体略呈扁平的锥状体。残长2.8、厚0.25 厘米(图二二,7)。
图二二 出土骨、蚌器
B 型:截面为半环形。2010CWEH55∶4,仅残存锥尖,一面圆弧一面略内凹露出劈裂开的骨腔,尖部有使用痕迹。残长3.2、厚0.4 厘米(图二二,6)。
骨镞 镞尖三棱状,可分为二型。
A 型:截面呈菱形。2010CWEH55∶7,上端残断,残锥尖处为三角形,向两侧打磨,形成菱形截面,中部起棱脊,镞身为圆锥状。残长4.8、镞身截面径0.8 厘米(图二二,2)。
B 型:截面呈圆形。2010CWEH40∶1,整体呈圆柱状,镞尖为三面磨制而成,形成三棱状,截面圆形,尾端渐细。长4.4、截面径0.8 厘米(图二二,4)。
骨针 2010CWEH2∶2,整体呈扁平的长条状,正面平直,尖部打磨锋利。残长4.3、宽0.5、厚0.2厘米(图二二,3)。
骨笄 2010CWEH57∶2,长条形,一端较宽,宽处扁平较薄,至另一端渐窄,较厚,截面为圆形。长12、宽0.7、厚0.2 ~0.3 厘米(图二二,1)。
骨管 2010CWEH48∶2,整体为圆柱状,中空,一端残,一端平直。残长2.3、截面径1、壁厚0.1厘米(图二二,8)。
骨铲 2010CWEH76∶2,由动物肩胛骨截取加工而成,平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上端平直,下端为平弧刃,正面经过打磨,有一道清晰的磨痕。长9、宽3 ~7、厚0.7 厘米(图二二,5)。
蚌饰 2010CWEH7∶9,平面形状大致呈椭圆形,中部向四周渐薄。长6.6、宽6、厚0.5 厘米(图二二,9)。
三、结 语
作坊区内未出土完整的陶器,从陶器残片来看,灰坑内出土的陶瓮(2010CWEH4∶1、2010CWEH28∶1)与二道井子居址区内(F69∶7、F65∶) 同 类 器 相 类 似。 灰 坑 内 出 土 的 盆(2010CWEH82∶5)与二道井子居址区(F28∶1)房址内出土的同类器相似。罐(2010CWEH55∶18)与居址区灰坑内出土的罐(H7∶1)形制基本一致。与居址区文化内涵相同,属该居址区共存的作坊区。依据居址区内瓮的演变序列来看,灰坑内出土的陶瓮可能存在从Aa 型向Ab 型演变的趋势。整体来看,作坊区器物较少不具备型、式划分的标准,但从器物的形制特征来看,应与居住区中晚期相当。
遗址内清理出陶窑2 座、房址2 座、灰坑86座、灰沟1 条。陶窑位于发掘区西部,灰坑集中于发掘区东部,与陶窑之间相距30 ~50 米,与居址区相距约60 米。Y1 附近出土少量陶坯,Y2内出土一陶拍。灰坑存单体坑和串联坑两种形态,一种作为垃圾坑使用,可能存在2009 年发掘居址区的垃圾坑与制陶作坊的垃圾坑同处一处,并且共用的情况;另一种作为制作、存储原材料坑使用,几组数个相连的灰坑组成淘洗陶泥及储泥坑。灰坑内堆积存红烧土、草木灰等,并且出土陶锥、纺轮、陶饼等可用于制陶的工具。房址位于作坊区东北部,处于灰坑群内部,房址内出土少量生活用具,距离洗泥、储泥坑较近,可能为专门的休息场所,也存在制坯地点的可能,应属作坊区的一部分。灰坑群内的灰沟距Y1 约30 米,且灰沟内填土较单一,应为短时间内形成,所以灰沟及附近的灰坑可能是制陶取土时形成的,同时灰沟位于墓葬区与制陶作坊之间,存在区域功能划分的意识。
遗址中制陶原材料、工具、烧制场所皆有迹可循,虽中间环节缺少例证,未出现大量陶坯,且未有明确证据表明取土地点、制坯地点,但根据这一区域发现的烧制陶器的陶窑、淘洗陶泥及储泥的灰坑,结合本遗址出土大量陶器及制陶工具陶拍、陶模等,可判定此处为一独立的制陶作坊区②。
从制陶作坊的位置及设施来看,不同于上机房营子遗址③夏家店下层文化居民在居址区内制作陶器。在二道井子先民的社会生产中,聚落内存在一相对独立的区域来进行陶器的制作,这一发现对研究夏家店下层文化手工业的演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阐释辽西地区社会发展及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崭新的材料。二道井子制陶作坊内淘洗陶泥及储泥坑为数个坑串联而成,淘洗陶泥坑较浅,存泥坑较深,整体略呈阶梯状分布,这与中原地区的郑州商城铭功路遗址④二里岗文化制陶作坊略存差别,铭功路遗址储泥坑与淘洗陶泥坑独立分布,储泥坑为袋状灰坑,淘洗陶泥坑为规模大且浅的灰坑。两者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灰坑的功能相同。二道井子制陶作坊区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考古研究的内容。
附记:2010 年对二道井子遗址居址区南部进行了发掘,发现有作坊区和墓葬区。参加发掘的人员有赤峰学院09 级本科实习生,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何佳,吉林大学研究生卢冶萍、孙海彦,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王太一等。此次发掘得到了赤峰市文博系统、赤峰学院等单位同仁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谢。
发掘领队:曹建恩
执行领队:孙金松
参加人员:党 郁 张青秀 刘金娃
绘 图:王 燕 曹 荻 杨佳峰
执 笔:党 郁 孙金松 徐婷婷
注 释
①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的发掘》,《考古》2010 年8 期。
② a.戴向明:《陶器生产、聚落形态与社会变迁——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垣曲盆地》,文物出版社,2021 年。b.白云翔:《关于手工业作坊遗址考古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原文物》2018 年2 期。
③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上机房营子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8 年1 期。
④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 年考古发掘报告》(上册),文物出版社,200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