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陶瓷考古研究综述※
2022-02-22刘瑞俊
刘瑞俊 胡 瑞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辽瓷是辽代陶瓷的简称,是辽境内出土的瓷器、釉陶器的总称。辽瓷品种多样、特点突出,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是民族文化的物化体现,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辽代陶瓷的出土资料为基础,系统梳理现有辽瓷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有助于辽瓷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发现概况
辽瓷的发现始于20 世纪30 年代,是由日本学者在我国东北及内蒙古地区进行的非科学发掘。在发现至今近百余年里,墓葬、窑址、塔基都发现数量不等的辽瓷。据统计,出土辽瓷的墓葬200 余座,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辽宁、北京、河北、山西等地,其中对辽瓷研究意义重大的墓葬主要有:辽宁义县清河门辽墓群①、内蒙古赤峰大营子驸马墓②、辽宁锦西孤山萧孝忠墓③、法库叶茂台辽墓④、辽陈国公主墓⑤、内蒙古翁牛特旗广德公墓⑥、河北宣化辽姜承义墓⑦、耶律羽之墓⑧、河北宣化辽张文藻墓⑨等。窑址10 余处,主要分布于辽的五京府治附近,如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的上京窑⑩、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附近的赤峰缸瓦窑⑪、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附近的辽阳江官屯窑⑫、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附近的北京龙泉务窑⑬、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附近的浑源界庄窑⑭。塔基10 余座,主要有辽宁朝阳北塔⑮、庆州白塔⑯、天津蓟县独乐寺塔⑰等。
就目前整理的约1600 余件瓷器分析,大部分出土于墓葬,部分出土于塔基和窑址中;数量上主要以瓷碗、瓷碟、瓷盘、鸡冠壶、瓷壶、瓷罐、瓷瓶、瓷盏为多,瓷钵、鸡腿瓶、瓷盂等次之;釉色主要以白釉、青白釉、绿釉、黄釉、三彩釉为主,黄白釉、黑釉、二色釉、茶叶末釉等次之;从瓷器产地来看,可分为“辽产陶瓷”和“输入瓷器”;从器型特色来看,划分为传统器型(如碗、盘、碟、杯等)、契丹民族特色器型(鸡冠壶、凤首瓶、鸡腿瓶、方碟、海棠花式长盘等)。
20 世纪初期,日本学者在我国东北及内蒙古地区率先对辽瓷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杉村勇造⑱、鸟居龙藏、三宅宗悦⑲、岛田贞彦⑳、斋藤菊太郎㉑等。20 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调查、发掘资料的刊布,有关辽瓷研究的专著、论文集、学术研讨会的数量显著增加,众多学者投身于辽瓷研究之中,如金毓黻、冯先铭、冯永谦、佟柱臣、彭善国、路菁、黄秀纯、李红军等。较早系统地研究辽瓷的著述有20 世纪50 年代李文信著《辽瓷简述》和《辽瓷选集》。21 世纪以来,彭善国的《辽代陶瓷的考古学研究》收录陶瓷器资料丰富,是目前辽代陶瓷考古研究较为系统全面的综合著作。李红军的《辽代陶瓷鉴定与鉴赏》从美学角度探讨辽瓷的相关问题。路菁的《辽代陶瓷》踏查辽代陶瓷古窑址并收集到许多实物及残片、窑具和制瓷原料等,为辽瓷瓷窑的研究补充了资料。佟柱臣的《中国辽瓷研究》梳理了大量的考古资料,运用地层学、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等考古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对辽瓷进行了多视角、多层次的系统研究。
二、器物专题研究
1.鸡冠壶研究
鸡冠壶是契丹民族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具有独特北方草原民族的特色。鸡冠壶研究是目前辽瓷考古研究的热点话题,特别是鸡冠壶的类型学研究收获颇丰。
学者大多都以穿孔数量、提梁与管状口之间的距离、腹部形状、有无圈足、有无仿皮条凸棱装饰为主要依据划分型式。李文信最早依据腹身形状、梁的形状划分为扁身单孔式、扁身双孔式、矮身横梁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认为五式依次演变㉒。李宇峰在此基础上合并为提梁序列和穿孔序列㉓。梁淑琴将单孔(分为五式)、双孔(分为五式)、提梁(分为四式)各成序列㉔。杨晶分为穿孔(单孔型、双孔型)、提梁(环梁型、环梁有尾型)两大系统四个类型;单孔型又分为腹身呈梯形(分为五式)和腹身长方形(分为两式)两个亚型;环梁型划分为提梁与管口平齐(分为七式)和提梁高于管口(分为两式)两个亚型㉕。彭善国将鸡冠壶分为穿系和提梁两大类;穿系类分为单孔、双孔两型,单孔型以正侧视图形状、乳状突鼻和圆孔的位置划分为Aa型(分为三式)和Ab 型两个亚型,双孔型依据提系部位的形状、腹部形状、仿皮条装饰的位置差异划分为两式;提梁类划分为A 型(提梁高于管状口或与之平齐,以管口长度、腹部形状、有无圈足、有无仿皮带的凸棱装饰为依据划分为三式)和B型(提梁明显高于管状口,以腹部形状、仿皮带凸棱装饰为依据划分为两式)两型㉖。
与上述学者有所不同的是冯恩学根据余粮堡墓㉗出土的单孔式鸡冠壶的冠峰特点,将鸡冠壶划分为提梁型、双孔无突型、单孔有突型、单孔无突型四种类型,认为四型各成序列独自发展。提梁型分为粗短流(分为五式)和细长流(分为三式)两个亚型;双孔无突型以高矮、腹身情况、侧视图、前后峰之间的高度为依据划分为三式;单孔有突型划分为腹身呈梯形(分为四式)和腹身似长方形(分为三式)两个亚型。单孔无突型以高体矮体、腹身形状为主要依据划分为两式㉘。
型式的划分是探讨鸡冠壶编年分期、演变序列、源流发展的主要根据。因型式划分的不同,在各型鸡冠壶的上下限和演变序列问题的探讨上也各有不同。
在单孔型鸡冠壶的上下限讨论上,李宇峰将上限定为公元959 年(以赤峰大营子驸马墓㉙出土的鸡冠壶为代表)㉚。杨晶㉛、梁淑琴㉜将上限定为辽建国前(以科左后旗呼斯淖墓㉝出土的鸡冠壶为代表),下限定为辽圣宗时期(以义县清河门M4 出土的鸡冠壶为代表)。冯恩学将单孔有突型鸡冠壶上限定为辽穆宗以前(以卧凤沟辽墓㉞、海力板墓㉟出土的鸡冠壶为代表),下限定为圣宗后期到兴宗时(以商家沟M1㊱、义县清河门M4 出土的鸡冠壶为代表);将单孔无突型的上限定为辽初(以《辽宁省博物馆藏辽瓷选集》收录辽瓷为代表),下限定为世宗至景宗时期(以呼斯淖墓㊲、余粮堡墓㊳出土的鸡冠壶为代表)。
在双孔型鸡冠壶上限探讨方面,梁淑琴以阜新卧凤沟辽墓出土的鸡冠壶为代表认为产生于辽早期;杨晶以叶茂台M7㊴、广德公墓㊵出土的鸡冠壶为代表认为最早见于辽景宗时期(公元962-982 年)。李宇峰、杨晶、梁淑琴、冯恩学,均无异议将双孔式鸡冠壶下限定为公元1026 年。
在穿孔型鸡冠壶的演变序列研究上,李文信、李宇峰、梁淑琴等认为单孔式鸡冠壶向双孔式鸡冠壶演变是无争议的,但其演变过程存在过渡阶段。因阜新卧凤沟辽墓出土鸡冠壶有其特殊性,李宇峰、梁淑琴都将其定为是单孔向双孔演变的代表。冯恩学则将其单列为单孔无突型,认为鸡冠壶上的仿皮条装饰是仿皮囊器上的缝合线,是考察各型鸡冠壶本器型的线索,单孔有突型和单孔无突型受提梁式鸡冠壶的影响在辽初已有出现,双孔无突型受其它三型的影响产生,而出现较晚。
在提梁型鸡冠壶上下限方面,李宇峰、梁淑琴、杨晶将其上限定为晚唐至辽初,下限均定为公元1089 年。冯恩学略有不同,将提梁型鸡冠壶的上限定为辽初太祖太宗时期(公元916-947 年),下限为道宗时期(公元1055-1100 年)。
在提梁型鸡冠壶的演变序列探讨上,李文信、李宇峰认为矮身横梁式流行于辽早期、扁身环梁式流行于辽中晚期、圆身环梁式为辽晚期,依次演变;演变特征为:形体逐渐变高,环梁把手变长加高,出现手捏或雕塑环梁装饰手法等。梁淑琴认为提梁式鸡冠壶分四式依次演变,其演变特征为:壶身渐变高,壶身侧面由等边三角形逐渐变成等腰三角形,提梁由矮曲横梁变为高半环状梁,由圆柱状变为梁上有指捏纹,壶身上的仿皮条装饰逐渐消逝。杨晶认为提梁型鸡冠壶的演变序列特征为:辽初到辽圣宗时期变化不明显;辽兴宗时期出现新的形式;辽道宗到辽天祚帝时期提梁鸡冠壶上仿皮条纹退化,提梁上的指捏纹替代仿皮绳索纹,提梁鸡冠壶皮囊样式尽脱。
随着鸡冠壶类型学研究的不断成熟,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鸡冠壶的文化内涵。李文信以内蒙古赤峰辽驸马赠卫国墓中出土的鸡冠壶中发现茶色结晶晶体为据,认为鸡冠壶具有实用性㊶。刘辉、刘丹通过考古资料和相关史料记载认为辽代初期鸡冠壶具有实用性,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而形制有所变化,但不能说其没有实用性㊷。马沙认为无论是穿孔鸡冠壶还是提梁鸡冠壶都具有实用性,单孔式鸡冠壶演变为双孔式鸡冠壶,提梁鸡冠壶最终取代穿孔序列鸡冠壶都是因为鸡冠壶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性所带来的变化㊸。然而,王胤卿认为陶瓷鸡冠壶是演化自皮囊壶,陶瓷鸡冠壶失去了皮囊本身所具有的柔软贴身的属性,它并不适合游牧民族器物的特性,总体而言是不够实用,具有陪葬品的特征,鸡冠壶本身更多地承载了辽代民族的精神、情感、艺术等方面的功能㊹。马春红认为鸡冠壶大部分是作为生活用器使用,但也有少数作为冥器和礼器使用㊺。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鸡冠壶是否实用换言之鸡冠壶是否具有“明器”的性质,各个学者所持观点不一。结合鸡冠壶的分期及演变序列来看,鸡冠壶至少在辽早中期是具有实用性的。
王胤卿等从民俗学、文化功能学、工艺美术学等多角度探讨鸡冠壶与民族情感的关系,认为契丹民族转向定居生活后,鸡冠壶是契丹民族对游牧生活的精神寄托,是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器物㊻。王赫德从工艺美术学的角度,探讨鸡冠壶背后体现出的文化交融和蕴含的文化内涵㊼。刘璐从美术考古学的角度出发,以鸡冠壶的使用功能及葬制葬俗和鸡冠壶的造型装饰与文化互动为探讨重点,阐释了鸡冠壶蕴含的文化内涵㊽。王纯婧对鸡冠壶的发现情况和研究情况进行概述,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将各类鸡冠壶的分布在地图上标记出来,清晰地表现出了鸡冠壶的分布特点,这对今后鸡冠壶的分类、源流、演进等研究有重要意义㊾。
2.辽三彩研究
辽三彩与唐三彩之间的关系是学界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其对比研究主要集中于胎釉工艺、装饰技法、填釉技法、装饰花纹等几方面。孙新民认为两者之间主要的差别表现在:产品种类不同;胎釉的质地和是否施白色化妆土;装饰风格有差别㊿。李红军以科技考古分析两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对其源头问题进行探讨51。黑丽娜主要从成坯工艺、坯体的装饰手法、施釉方面、窑炉结构、窑具使用等制作工艺上进行对比52。
辽三彩的源头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一是仿造唐三彩烧造而成,李逸友认为辽代在严禁金银器随葬后,辽三彩是仿造唐三彩和渤海三彩发展起来的53;孙新民认为辽三彩与唐三彩之间的釉色、烧制工艺等方面都有其共同点,是在唐三彩的直接影响下烧制而成的54。二是双彩器是三彩器形成的雏形,持这一说法的有彭善国55、乔继涛56。三是李红军认为辽三彩是借鉴唐三彩的传统工艺和技法结合辽代本土烧造特点烧造而成的器物,是辽晚期的一种“仿古”陶瓷,主要是受唐三彩器影响所致,与渤海三彩关系不大57。四是苏东选取赤峰缸瓦窑的典型器物并对其纹饰加以分析,认为辽三彩器的纹饰有模仿辽代金银器的特点58。由此可见,在辽三彩来源问题研究上,辽三彩与唐三彩在造型艺术和工艺特征上都有诸多共同点,但辽三彩出现于11 世纪后期,距唐三彩消失已有两个世纪,它们之间是否有关联仍然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
在辽三彩纹饰研究上,王馨瑶对辽代墓葬中出土三彩佛像的纹饰进行分析归纳,认为辽三彩的纹饰和器型上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59。赵婉煜从美术学的角度将传统的辽三彩与以林声为创始人代表的“新辽三彩”结合起来,探讨了辽三彩的艺术特征以及对当代艺术、教育的意义60。此外,刘治安61、张微62、张桂凤63等人还从鉴赏角度进行器物写作,增添了辽三彩的审美价值。
3.鸡腿瓶、长颈瓶、海棠式长盘研究
辽代具有契丹民族特色的器型种类众多,除上述热点鸡冠壶外,如鸡腿瓶、长颈瓶等也都是颇具特色的器物,是辽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演变特征不仅是契丹民族审美情趣的体现,也是辽代历史分期的重要内容。长谷川道隆将鸡腿瓶称为“长壶”,通过梳理辽、金、元墓中出土的长壶,进一步探讨了长壶的形式、生产窑址、铭文及祖型和用途64。李彬彬对辽金时期的鸡腿瓶进行类型学研究,将梅瓶与鸡腿瓶进行对比,认为梅瓶源于鸡腿瓶,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65,这是目前从考古学的角度出发,对鸡腿瓶较为系统的研究。
赵松涛对辽代长颈瓶进行分类和分期研究,依据长颈瓶器型变化规律,并将其与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相似类型的陶瓷器和金属器进行对比,讨论其渊源和功能等问题66。
高守雷分析墓葬出土海棠式长盘的外形设计、纹饰题材和施釉手法等方面,认为三彩印花海棠式长盘最晚出现在辽中期,到晚期非常盛行,是上层社会使用的器皿,主要是用于盛放酒杯、茶盏和执壶等器物67。
4.辽白瓷研究
白瓷是辽瓷出土数量中最多的一类,辽白瓷既有本土窑场烧造,也有辽境外窑场烧造。科技考古分析是考察辽白瓷的原料和烧制工艺的重要手段,是研究辽本土窑场烧制水平及与其他窑场交流交往的重要依据。关宝琮选取众多窑址的白瓷残片作为样品,利用科技考古学的技术进行分析检测,得出辽白瓷在瓷质上具有北方白瓷高铝低硅的特点,由于原料和烧制工艺的不同,辽白瓷分为细白瓷和粗白瓷68。陈尧成从科技考古学的角度对北京龙泉务窑辽金白瓷进行研究,认为龙泉务窑烧造的白瓷分为粗瓷和细瓷,辽末金初制釉技术明显进步使用了碱质釉,这一制釉技术在我国南北方制釉技术中还未出现过,这可能是我国陶瓷工艺上的一项发明69。李红军借用科技分析手段,将辽代白瓷与北宋定窑白瓷从胎质、釉面、工艺等方面进行鉴别研究70。
5. “输入瓷器”研究
对辽出土的中原地区“输入瓷器”进行分期研究,是了解辽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彭善国将输入到辽境内的定窑瓷器进行分析,从数量、形制、制作工艺等方面将输入的定窑瓷器分为三期71;将辽境内出土的青白瓷器分为两期,认为这两个阶段瓷器特点的变化体现出了契丹民族汉化的历程72。张树范对沈阳地区出土辽代输入瓷器进行类型学和装饰纹样研究,将其分为前后两期,第二期定窑瓷器数量大大多于第一期73。
三、分期研究及其它
随着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展,有关辽瓷的分期、窑址及区域问题、文化内涵等成为了辽瓷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1.分期研究
根据辽墓和辽塔内出土的文物资料,学术界普遍将辽瓷分为早中晚三期,但具体的时间划分存有差异。具体分期内容,如表一所示。佟柱臣、梁淑琴分期一致,主要以纪年辽墓和纪年瓷器为基础,并根据“契丹类型”“中原类型”瓷器的演变序列和时代特征,将辽瓷分为三期。彭善国以辽墓分期为基础,在中期划分上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澶渊之盟后,辽瓷的产品种类和釉色出现新变化,应是辽瓷的发展期。林皓从有明确纪年的陶瓷器出发,结合政治因素、技术因素和陶瓷使用者的角度将辽瓷的早期开端定为公元907年,中晚期划分与佟柱臣、梁淑琴一致。乔梁、杨晶以纪年辽瓷中具有契丹风格的器物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共存关系、器物组合与造型、装饰等方面的变化将辽瓷分五期。路菁根据出土陶瓷器的形制特征,器物共存关系的变化等方面,将辽瓷的发展分为三期五段。可见,学者们早中期的划分都各有差别,但晚期意见一致。结合辽瓷特点来看,他们划分晚期一致的原因主要是辽道宗到天祚帝时期,大量烧造三彩器,打破了早中期以单色釉为主的局面,并且生产了许多早中期没有的新器型,如方盘、海棠花式长盘等,此时期是辽瓷发展的新阶段。
表一 辽产陶瓷分期的五种主要观点
辽瓷的分期除了以纪年辽墓和纪年瓷器为基础以外,辽瓷中常用器物的形制特征、共存关系、演变序列等也是分期的重要依据。其中契丹类型的鸡冠壶、鸡腿坛、凤首瓶、长颈瓶等和中原类型的碗、盘、碟、罐是辽瓷分期的主要对象。
2.窑址及区域问题
黄秀纯介绍了龙泉务窑生产的瓷器产品特征和种类80。彭善国对赤峰缸瓦窑的制瓷工具、窖具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缸瓦窑的制瓷工艺和装烧工艺81。陈永婷以内蒙古辽宁金元时期的烧瓷窑炉为研究对象,对已发掘的赤峰缸瓦窑、抚顺大官屯窑进行窑炉技术分析82。孟霜桥在窑址发掘材料的基础上,采用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以科学检测为辅助,对江官屯遗存的年代分析、装烧工艺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83。崔剑锋等利用科技考古学的手段,对赤峰北部辽代窑址出土陶瓷残片及窑具的成分进行分析,指出辽三彩的配釉工艺与单色釉和双色釉彩器基本相同,他的实验结果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彭善国关于辽三彩源头的说法84。
武天佑以内蒙古赤峰地区新刊材料为基础,重点对赤峰地区辽瓷的造型、装饰艺术等进行探讨85。张树范以辽宁近十年新出材料为基础,对辽宁地区出土的辽代陶瓷进行类型学研究和分期研究,并结合民族因素、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对辽瓷的特征进行总结归纳86。张树范还对沈阳地区的辽产陶瓷的类型进行简析,以窥见沈阳地区辽代陶瓷的基本面貌87。孙雅頔以北京地区出土辽金瓷器为研究对象,就其中典型瓷器的产地判定、纪年墓出土白瓷的类型分期以及辽金时期北京地区瓷器生产使用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88。
3.辽瓷文化内涵探讨
辽瓷是契丹民族生活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辽瓷的造型演变特征是探讨其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着眼点,赵聪寐、王鑫将辽代游牧文化变迁和辽代陶瓷的造型演变特征相结合,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隐性与显性的关系89。刘宁认为辽代器物的纹样装饰是立足于本民族审美情趣,并吸取汉文化纹饰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对器物纹饰分析能够体现出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90。刁颖瑞以器物形制为出发点,结合文献资料,从窑口差异和文化差异等方面进行横向对比,探究辽瓷造型纹饰变化背后的历史意义及文化内涵91。栗翠认为辽瓷的造型、装饰纹样、釉色都体现了契丹民族独特的审美内涵,辽瓷艺术是契丹民族精神的外化形式,了解辽瓷艺术可以窥见契丹民族文化的历史性92。辽瓷与宗教文化紧密相连,辽代佛教与道教文化会反映在陶瓷领域。董健丽对辽代宗教瓷器出土情况、特征、产生时间进行全面的考证和论述,探究时代背景和宗教文化对陶瓷带来的影响93。彭善国对辽境内窑场烧造的釉陶器和瓷器形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认为辽陶瓷形制的文化因素有源于契丹本土的继承,也有对唐代器型的仿制,还有西方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及当地窑工的新创造94。付承章以辽代陶瓷中的七连环图案为例,认为七连环图案是辽与西方伊斯兰世界的文化交流见证,并探讨辽瓷中蕴含的伊斯兰文化内涵95。李声能将辽瓷文化内涵归纳为契丹文化、汉文化、伊斯兰文化,并指出三种文化内涵与辽代社会变迁和与域外文化的交流密切相关96。
四、结 语
辽瓷研究近百年来,学界就鸡冠壶、辽三彩、辽瓷分期、辽瓷的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展开研究,成绩斐然。从研究内容上看,首先,在鸡冠壶的类型学研究中,型式划分结果各有不同,但依据内容都大同小异,主要是以鸡冠壶的穿孔数量、提梁与管状口之间的距离、腹部形状、底部有无圈足、有无仿皮条凸棱装饰作为鸡冠壶的主要划分依据,这些依据的厘清为新出土鸡冠壶的分期断代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其次,王胤卿运用文化功能学派的方法,解答了“鸡冠壶虽实用性不强,但契丹民族仍持续烧造”的原因,这一问题的探讨方式,为鸡冠壶功用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范例。最后,彭善国《辽代陶瓷的考古学研究》一书,是继李文信《辽瓷简述》以来对辽瓷进一步系统研究的著作,其中对“辽产陶瓷”和“输入瓷器”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是辽瓷系统研究的代表性成就。从研究视野上看,20 世纪80 年代以前,辽瓷研究主要着眼于考古学研究上;21 世纪以后,工艺美术学、设计学、美学、文化遗产学等学科的参与,拓宽了辽瓷研究视野。另外,辽瓷与文创产品相结合是辽瓷研究的新趋势,也是当下研究的新方向97。
虽然辽瓷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不论是在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视野上仍有进步的空间,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辽瓷器物研究除鸡冠壶研究较为全面以外,长颈瓶、鸡腿瓶等其它器物的研究略为缺乏;现阶段研究的辽瓷大多出土于贵族墓葬中,反映了契丹贵族的生活方式由游牧迁徙向定居生活转变的过程,但对于契丹普通平民的陶瓷器使用情况及其生活方式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对辽瓷的组合与功能的研究是基于墓葬中的器物组合关系,这种组合关系是否能代表现实生活中的器物使用情况和器物的功能用途,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西辽是契丹贵族耶律大石西迁建立的政权,西辽的陶瓷器与辽瓷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契丹民族是草原上的民族,辽瓷是其游牧转向定居使用的器物,游牧聚落考古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辽瓷研究中的应用尚不够充分,对这一理论和方法的充分应用,是当下辽瓷研究方法中可寻找的新契机。总之,随着未来考古资料的不断更新、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研究视野的进一步拓展,辽瓷研究定会取得更多突破性的成果。
注 释
① 李文信:《义县清河门辽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4 年2 期。
② 29 郑绍宗:《赤峰县大营子辽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 年3 期。
③ 雁羽:《锦西西孤山辽萧孝忠墓清理简报》,《考古》1960 年2 期。
④ 辽宁省博物馆、辽宁铁岭地区文物组:《法库叶茂台辽墓记略》,《文物》1975 年12 期。
⑤ 孙建华、张郁:《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发掘简报》,《文物》1987 年11 期。
⑥ ㊵ 项春松:《内蒙古翁牛特旗辽代广德公墓》,《北方文物》1989 年4 期。
⑦ 张家口市文管所、宣化市文管所:《河北宣化辽姜承义墓》,《北方文物》1991 年4 期。
⑧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辽耶律羽之墓发掘简报》,《文物》1996 年1 期。
⑨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管理处、宣化区文物管理所:《河北宣化辽张文藻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96 年9 期。
⑩ 李文信:《林东辽上京临潢府故城内瓷窯址》,《考古学报》1958 年2 期。
⑪ a.贾洲杰:《赤峰缸瓦窑村辽代瓷窑调查记》,《考古》1973 年4 期;b.王建国:《赤峰缸瓦窑辽代窑址试掘简报》,《松州学刊》1987 年4、5 期合刊。
⑫ a.《辽阳江官屯金代遗址调查》,《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2 期;b.崔潇允:《辽阳江官屯窑的调查与研究》,沈阳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年。
⑬ a.鲁琪:《北京门头沟区龙泉务发现辽代瓷窑》,《文物》1978 年5 期;b.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北京龙泉务窑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2 年。
⑭ 李知宴:《山西浑源县界庄窑》,《考古》1985 年10 期。
⑮ 朝阳北塔考古勘察队:《辽宁朝阳北塔天宫地宫清理简报》,《文物》1992 年7 期。
⑯ 德新、张汉君、韩仁信:《内蒙古巴林右旗庆州白塔发现辽代佛教文物》,《文物》1994 年12 期。
⑰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队、蓟县文物保管所:《天津蓟县独乐寺塔》,《考古学报》1989 年1 期。
⑱ [日]杉村勇造:《陶瓷大系》第40 卷,辽的陶瓷,平凡社,1974 年。
⑲ [日]三宅宗悦:《关于最早出土鸡冠壶的古墓》,《国立中央博物馆时报》1940 年第5 号。
⑳ [日]岛田贞彦:《满洲国出土的所谓鸡冠壶》,《考古学》8 卷1 号,1937 年1 期。
㉑ [日]斋藤菊太郎:《鸡冠壶》,《民艺》1942 年4 卷11 期。
㉒ ㊶李文信:《辽瓷简述》,《文物参考资料》1958 年2 期。
㉓ ㉞ 李宇峰:《辽代鸡冠壶初步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89 年1 期。
㉔ ㉜ 75 梁淑琴:《辽瓷的类型与分期》,《北方文物》1994年3 期。
㉕ ㉛ 杨晶:《略论鸡冠壶》,《考古》1995 年7 期。
㉖ 55 76 彭善国:《辽代陶瓷的考古学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年。
㉗ ㊳ 哲里木盟博物馆:《内蒙通辽县余粮堡辽墓》,《北方文物》1988 年1 期。
㉘ 冯恩学:《辽代鸡冠壶类型学探索》,《北方文物》1996年4 期。
㉚ ㉟ 李宇峰:《阜新海力板辽墓》,《辽海文物学刊》1991 年1 期。
㉝ ㊲ 张柏忠:《科左后旗呼斯淖契丹墓》,《文物》1983年9 期。
㊱ 邓宝学、孙国平、李宇峰:《辽宁朝阳辽赵氏族墓》,《文物》1983 年9 期。
㊴ 冯永谦:《叶茂台辽墓出土的陶瓷器》,《文物》1975年12 期。
㊷ 刘辉、刘丹:《论辽代陶瓷鸡冠壶的实用性》,《北方文物》2010 年3 期。
㊸ 马沙:《论辽代鸡冠壶的分期演变及其相关问题》,《北方文物》2001 年1 期。
㊹ 王胤卿:《试论辽瓷鸡冠壶是否实用的问题》,《北方文物》2005 年2 期。
㊺ 马春红:《辽代鸡冠壶形制与使用功能分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年1 期。
㊻ 王胤卿:《契丹民族鸡冠壶的文化诠释》,《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 年1 期。
㊼ 王赫德、李正安:《辽瓷穿孔式“鸡冠壶”造型演变特征研究》,《中国陶瓷》2020 年2 期。
㊽ 刘璐:《辽代鸡冠壶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8 年。
㊾ 王纯婧:《辽代鸡冠壶研究综述》,《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08 年。
㊿ 54 孙新民:《略论辽三彩与唐、宋三彩的异同》,《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 年2 期。
51 57 李红军:《试论辽宁出土的唐三彩与辽三彩器及相关问题》,《辽海文物学刊》1989 年1 期。
52 黑丽娜:《唐三彩与辽三彩制作工艺比较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年。
53 李逸友:《略论辽代契丹与汉人墓葬的特征与分期》,《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 年。
56 乔继涛:《关于辽三彩的几个问题》,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年。
58 苏东:《内蒙古赤峰缸瓦窑烧造的辽三彩器》,《中国历史文物》2002 年3 期。
59 王馨瑶:《墓葬出土三彩器的佛教文化因素研究》,《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年1 期。
60 赵婉煜:《契丹辽三彩的艺术特征与价值探析》,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年。
61 刘志安:《辽代三彩四鱼盆》,《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2 期。
62 张微:《建平博物馆馆藏辽三彩》,《辽金历史与考古》2020 年。
63 张桂凤:《朝阳博物馆藏的几件辽三彩》,《辽金历史与考古》2017 年。
64 [日]长谷川道隆著、杨晶译:《辽金元的长壶》,《北方文物》1997 年2 期。
65 李彬彬:《辽金时期鸡腿瓶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年。
66 赵松涛:《辽代长颈瓶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年。
67 高守雷、张童心:《辽三彩印花海棠式长盘浅析》,《北方文物》2018 年2 期。
68 关宝琮等:《辽白瓷研究》,《辽代陶瓷》附文二,辽宁画报出版社,2003 年。
69 陈尧成、张筱薇、黄秀纯、刘兰华、齐鸿浩:《北京龙泉务窑辽、金代白瓷研究》,《河北陶瓷》1999 年2 期。
70 李红军:《辽代白瓷与北宋定窑白瓷的鉴别研究》,《文物春秋》1997 年增刊。
71 彭善国:《定窑瓷器分期新探——以辽墓、辽塔出土资料为中心》,《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 年2 期。
72 彭善国:《辽代青白瓷器初探》,《考古》2002 年12 期。
73 a.张树范:《沈阳地区出土辽代输入定窑瓷器初探》,《辽金历史与考古》2013 年;b.张树范:《沈阳地区出土辽代输入瓷器的类型与分期》,《边疆考古研究》2014 年1 期。
74 佟柱臣著:《中国辽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年。
77 林皓:《辽代纪年陶瓷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17 年。
78 乔梁、杨晶:《辽产陶瓷的分期研究》,《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
79 路菁:《辽代陶瓷》,辽宁画报出版社,2003 年。
80 黄秀纯:《龙泉务窑址辽代瓷器造型及装饰工艺》,《首都博物馆丛刊》2001 年。
81 彭善国、郭治中:《赤峰缸瓦窑的制瓷工具、窖具及相关问题》,《北方文物》2000 年4 期。
82 陈永婷、彭善国:《试述内蒙古、辽宁辽金元时期的烧瓷窑炉》,《北方文物》2013 年2 期。
83 孟霜桥:《辽阳冮官屯窑初步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年。
84 崔剑锋、刘爽、彭善国、吴小红:《赤峰北部辽代窑址出土陶瓷残片及窑具的成分分析》,《边疆考古研究》2009年2 期。
85 武天佑:《内蒙古地区辽代陶瓷的初步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年。
86 张树范:《辽宁出土辽代陶瓷初探》,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年。
87 张树范:《沈阳地区出土辽产陶瓷的类型简析》,《辽金历史与考古》2011 年。
88 孙雅頔:《北京地区出土辽金瓷器研究》,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年。
89 赵聪寐、王鑫:《契物与文化——辽代陶瓷造型演变与游牧文化变迁》,《陶瓷研究》2019 年130 期。
90 刘宁:《对辽代器物装饰纹样研究的几点认识》,《辽金历史与考古》2009 年。
91 刁颖瑞:《辽代陶瓷的装饰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年。
92 栗翠:《辽瓷艺术之审美内涵探究——基于对契丹民族文化的历史性考察》,《中国陶瓷》2021 年12 期。
93 董健丽:《辽代宗教瓷器述论》,《北方文物》2009年2 期。
94 彭善国:《辽陶瓷形制因素论稿》,《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 年1 期。
95 付承章:《论辽代陶瓷中的伊斯兰文化元素——以七连环图案为例》,《草原文物》2018 年2 期。
96 李声能,赵菊梅:《辽代陶瓷的文化内涵研究》,《辽金历史与考古》2010 年。
97 a.Yue Zhu and Cheng-lein TENG: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esign Method of Cultural Products Based on the Meme of Liao dynasty ceramics. E3S Web of Conferences,2020,179,02016. b.张安彤:《辽代陶瓷造型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研究》,沈阳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