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视域下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2-02-22常飞
常 飞
(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上海 201306)
“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实践,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尤其是以农作物为主的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贸易往来非常密切。中国农产品出口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当前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贸易主体主要以中小型农产品企业为主,金融企业为了降低自身需承担的风险,减少了针对这些企业的金融创新产品,导致中小型农产品企业的融资十分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众所周知,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支持,无论是哪一项支持,最根本的就是资金的投入。纵观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稳定的农业信贷是农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对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国应该加强金融政策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促进金融创新产品发展,保障农业贸易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中国农业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笔者从金融创新视域出发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格局与高质量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金融创新视域下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格局,并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农产品贸易中金融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一、金融创新视域下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格局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业与金融成为发展的两大议题,正是由于中国在农业方面作出了重大承诺,才能使中国顺利地融入全球经贸体系,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履行承诺,中国农产品平均税率由23.2%降至15.2%,仅为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的1/4。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又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更高水平的自贸区建设,为加强与各个国家之间的投资贸易合作创造了优惠条件,为更多的金融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力促进了中国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通过多年努力,中国农产品贸易无论是在贸易区域还是在贸易种类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一)农产品贸易往来地区分布
现阶段,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主要还是以亚洲和美洲为主。对整个亚洲出口占中国农产品交易的67.5%,出口总额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9.12%,主要对象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排在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二位的是欧洲,整个欧洲各国出口占中国农产品交易的1/5左右,出口额占据了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5%左右,主要出口国家有德国、俄罗斯、英国等。其余的例如北美洲、南美洲等地区出口贸易相对较少,也是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最少的地区。[1]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都建立了较为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但是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些国家对中国农贸产品开始实施了限制措施,使中国农产品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很大的下滑,农产品出口额低于往年同期,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2016-202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情况
在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北美洲和南美洲是中国主要的农产品贸易进口地区,尤其是近年来,北美洲、南美洲分别占据了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30%和25%左右,进口总额分别为55亿美元、50亿美元左右,其次是澳洲各国家。欧洲地区的农产品进口贸易波动性较大。[2]
图2 2016-2020年中国农产品进口额情况
(二)农产品贸易产品类型
当前中国农产品贸易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谷物类产品,例如大米、小麦、玉米等;(2)动植物油,例如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等;(3)非食用农业原料,例如棉花、食糖等;(4)畜产品、水产品,例如活牲畜、肉、禽、蛋等;(5)水果、蔬菜等农产品。[3]
二、金融创新视域下农产品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缺乏统一管理,对金融创新产品不够重视
首先,农产品贸易的管理涉及众多部门,例如农产品运输涉及交通部门的管理,农产品质量涉及食品监管部门的管理,农产品贸易出口涉及海关部门的管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所以出现众多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影响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发展。其次,中国政府对农产品贸易金融创新产品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针对农产品贸易金融创新的充分扶持,不利于农产品贸易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
(二)农产品贸易市场体制不健全,农产品贸易金融创新不足
表1 2016-202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产品类型及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
目前,中国农产品贸易市场缺乏统一的市场标准,分类仅是凭借个人的感觉来判断,这种主观的判断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导致相同的贸易产品会出现不同的分类、分级结果。同时由于各地实施的区域保护性政策,使得农产品贸易行业人为地被分割开。一些较小的物流贸易区域的设施设备利用率得不到提高,加之各地区开放的程度不够,使得很多设备得不到利用,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纵观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在存储、运输、加工过程中都是依靠标准化的设备进行操作。但是由于目前中国农产品行业的局限性,农产品贸易金融创新能力不足,针对农产品的金融扶持有限,使得中国农产品很难实行统一包装,进而导致中国农产品出口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对中国农产品的发展是很不利的。[4]统计资料显示,由于当前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所以中国农产品贸易相关的金融产品主要以普惠金融为主,而普惠金融的产品主要以储蓄、信贷、小额保险、低成本简易账户为主,产品缺乏创新,无法满足当前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需求。
(三)农产品贸易行业基础设施不完善,金融创新产品发展受阻
中国农产品贸易行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农产品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受到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贸易基础设施普遍不完善,限制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其次,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当前中国的冷链技术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上,然后为公路运输,最后为海运,虽然中国铁路运输冷藏技术较为成熟,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达不到国际农产品贸易冷链流通的要求,致使很多新鲜的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腐烂变质。[5]出现上述状况与中国农产品贸易金融产品不足、适用于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金融产品稀少有很大的关系。也可认为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即由于农产品贸易行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利润少,所以金融公司不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创新产品上,影响了中国农产品贸易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此外,由于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足,适合农产品贸易的金融产品不多,农产品贸易无法获得充足的资金,导致农产品贸易相关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其经济与南方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农产品的生产多在农村,受交通环境、生产设备的影响,很难保证运输和仓储的要求,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受到限制。
(四)农产品安全质量体系不健全,农业保险体系不完善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是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体系、配套服务设施却跟不上农业发达国家的步伐,尤其是在农产品安全质量体系与农业保险体系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农产品安全质量达不到世界标准,这也是受到别国设置贸易壁垒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农业保险能够在农产品受到自然灾害时补偿农民的经济利益,但是由于当前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成本较高,相关部门针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中国一部分农民由于支付不起高额的保险费而不予投保,还有一部分农民缺乏保险意识。同时保险公司针对农业保险的创新产品不足,农村地区地广人稀,自然灾害发生偶然性较高,所以更需要保险公司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保险公司针对自然灾害的预测技术还无法达到要求,获利空间小,极大限制了中国农业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6]
其次,农产品质量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体系不健全主要是由于当前中国农产品的生产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在生产的过程中采用的生产资料质量较差,对食品安全、食品卫生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只重视农产品的产量、忽视了农产品的质量,致使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同时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繁多、各部门缺乏统一管理,农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前,往往要经过多部门的审核,但是在农产品的不同阶段,不同部门的质量检测结果是不同的,在一些管理过程中,甚至还会出现管理真空地带、执法管理力度不足等问题,致使部分不合格的农产品流入交易市场中。
(五)人才培育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贸易金融管理人才匮乏
当前,中国农产品贸易专业人才短缺,农产品贸易金融管理人才与经营人才更是稀缺,人才的匮乏严重地制约了农产品贸易、农产品贸易金融的发展。相关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农产品贸易金融管理人才缺口高达600万,其中高级农产品贸易金融管理人才最为稀缺,并且每年还在以15%的速度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农业贸易金融行业发展缓慢,中国教育体系建设和相关培训工作起步都较晚,农业贸易管理、金融管理专业均在高校开设,但是针对农业贸易的金融管理专业尚未开设,延缓了农产品贸易金融产品的创新进程。金融行业中针对员工的培训则主要针对商业保险业务与服务,对于农贸金融方面的培训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农产品贸易金融管理人才的稀缺,严重阻碍了中国农产品贸易金融创新的发展步伐。
三、金融创新视域下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农产品贸易金融产品创新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仅仅依靠政府的专项扶持是不够的,要吸引更多的金融企业进入,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最终达到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目的。政府要加强对农产品贸易金融企业的扶持力度,采取优惠税率、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各金融企业加大对农产品贸易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要建立统一的管理部门,银保监会要完善对各金融企业农业创新产品的审核机制,积极向企业推广好的金融创新产品,为相关金融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不断完善农产品贸易金融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农产品贸易金融企业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真正消除重复的管理与繁杂的制度、手续。[7]促进更多金融企业研发农产品贸易金融创新产品,加大农产品贸易进出口信贷以及农产品进、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创新力度,加速建立完善农产品贸易金融支持体系,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稳定发展。
(二)不断完善农产品贸易行业管理体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农产品贸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上要连接生产者、经销企业、海关等主体和部门,下要连接贸易各国,整个环节组成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完善农产品贸易行业管理体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不仅要规范好市场监督,同时也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者的管理。首先,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绿色食品安全意识,相关的贸易企业和部门应该加大监督管理,对农产品的选种、种植到生产成品的整个过程加强检验,对不合格的种子坚决予以淘汰,对生产不合格种子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中国建设高品质、高质量的农产品品牌奠定基础。[8]其次,健全农产品市场机制和农产品贸易行业管理体制,规范企业在开展农产品贸易时的仓储、配送等行为,明确农产品贸易企业行业准入标准,确保准入农产品贸易企业的规模、设施设备能够满足农产品流动的安全性与质量要求,再次,提升中国农产品贸易品牌化的发展进程,提高农产品企业品牌意识,加大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和监管,鼓励更多优秀的农产品产业品牌化发展,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农产品产业链。
(三)加强农产品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建立基于数字金融的技术平台
2009年中国就提出了要加强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证农产品市场流通的鲜活程度,为农产品贸易运输提供绿色通道。[9]首先,各地区应该积极依托国家的政策支持,不断完善本地区农产品贸易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中国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广大农村地区也已经实现了网络覆盖,应该加快建设基于数字金融技术的平台,使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贸易企业可以通过数字金融技术平台进行金融服务申请,金融机构与商户可以通过金融技术平台进行资金结算,为农产品贸易各环节提供资金支持;其次,在数字金融技术平台资金的支持下,各地区要加快建立农产品贸易物流园,大力发展农村贸易物流建设,在农村建立小型的贸易物流服务站,加大县镇物流的辐射范围,鼓励第三方物流平台建设,拓宽农产品贸易物流渠道。
(四)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保障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首先要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体系,从多方面加强管理,这其中不仅包括政府制定的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也包括农户在种植、饲养等方面的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品质标准,并且严格按照标准去组织生产。从源头进行管理,在生产的过程中建立监督体系,实行全程的食品跟踪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实行先进的安全控制技术,同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尽快完善中国农业保险制度体系。纵观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就是通过农业保险制度促进农业发展,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适合自身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政府补贴、免税优惠等政策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例如强制性对玉米、豆类等重要农产品实施农业保险,根据各地区农作物产量给予相挂钩的补贴。又如针对中国各地区环境的不同,给予差异性补贴,针对中国缺水的西北地区,可以对灌溉技术给予补贴,针对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可以对耕种设备等给予补贴。[10]此外,针对一些国家保护本国企业、防范国际贸易风险所运用的非关税壁垒,及时建立中国农产品贸易出口风险补偿机制,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加快农产品贸易、金融人才培育,促进产业稳步发展
要加快中国农产品贸易行业的发展,就要加快相关人才培育,主要包括农产品贸易管理人才和农产品金融企业人才。第一,不断完善人才教育体系,积极增设相关专业学科,为农产品贸易培育优质专业人才。第二,相关农产品贸易和金融企业要不断完善培训制度,加强对外交流,转变员工的学习意识,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综合实力强的企业也可加大与国际优秀的贸易企业、金融企业的合作力度,每年选出工作优秀、拥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出国进修学习,确保农产品贸易、农产品金融行业人员的业务能力。第三,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一方面加强与各大高校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要重视海外归来人才的吸收和培养,对于引进的人才要给予充分的保障,建立健全企业员工晋升制度。第四,针对金融企业,更要注重企业员工道德素质的培育,在录用新员工的时候进行工作道德观测试,同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关注每个员工的全面发展,确保专业人才的稳定性,以此促进农产品贸易行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