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初中化学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试行)

2022-02-22上海市初中化学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编制团队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教师

◎上海市初中化学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编制团队

为帮助学校建立初中化学学科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基于体现素养导向、展现思维过程、突出自主学习、促进全面发展的理念,发挥初中化学学科作业在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加强化学学习体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科学素养提升等方面的育人价值,特制定初中化学学科高质量作业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

一、作业设计

初中化学学科作业体系是学校依据课程标准与本校学生的学情,参考教学基本要求与教材,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对初中化学所有作业内容与要求进行的整体设计,并系统思考作业的设计、实施与管理。

(一)学科作业体系设计流程与要求

初中化学作业体系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流程

1.规划作业体系

规划作业体系应以单元为基本单位,一般情况下与教学的单元规划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单元作业的目标分布、内容分布、水平分布、类型分布、衔接关联等方面进行初步的系统设计。

2.制定单元作业目标

制定单元作业目标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体验。在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单元作业总目标,注重整体性,体现单元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课时作业目标要服从于单元总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和过程化体现,要反映各课时之间的联系与递进关系。目标的制定要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现化学观念的形成、科学思维的发展、实践探究能力的增强与科学态度的养成。

3.整体设计作业内容

整体设计作业内容应根据制定的作业目标,在明晰作业结构的同时编制作业内容。作业结构要考虑目标的整体性和进阶性。作业内容除了要清晰准确、科学严谨,还要考虑题型、题量、难度要求以及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等。在关注纸笔作业、课时作业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实践类作业、长作业的设计,并合理控制每个单元实践类作业或长作业的数量。

4.完善单元作业设计

完善单元作业设计要基于对作业实施后学生完成情况的分析,反思作业目标的制定和作业内容的整体设计,并对作业结构与内容作出合理的调整与优化。

5.形成作业体系

每个单元均可通过上述流程进行单元作业设计,以规律、方法、学科思想等为主线,联合各单元构建完整的“结构体系”,并协调好不同单元间对能力要求的差异与递进,根据学生完成情况不断调整完善,最终形成初中化学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

(二)学科典型作业设计要求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需要重点关注基础巩固类作业、运用迁移类作业、实践探究类作业、文献查阅类作业和习惯养成类作业这五种作业类型。其中,从基础巩固类作业和运用迁移类作业切入,侧重提升传统纸笔作业的品质,充分发挥传统作业类型在学生能力提升中的作用;从实践探究类作业和文献查阅类作业切入,侧重加强通过实作形式解决真实问题的作业设计,在该类作业实施中不仅关注最终的作业成果,而且也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从习惯养成类作业切入,侧重以作业为载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

1.基础巩固类作业

基础巩固类作业应注重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体现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物质的性质、基本实验操作等方面的内容要求。该类作业可以为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用化学的视角观察和认识物质世界、开展化学研究奠定基础。

该类作业要强调化学的核心观念,如物质变化观、微粒观等。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微观的视角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也要引导学生结合物质变化的过程认识物质的性质,结合物质性质认识物质的用途,建立结构、性质、用途间的关联。

该类作业应注重对知识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要重视概念与理论的意义及其形成过程,要在知识点之间建立关联,将知识结构化、网络化。

该类作业设计的评价要求如下(“●”表示初中化学作业一般的设计评价要求,“○”表示本类型作业特有的设计评价要求,下同)。

基础巩固类作业设计评价要求示例

●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与要求。

●与课时目标、单元目标相匹配。

●内容科学,表述严谨。

●难度适宜,符合学情。

●表达清晰,指向明确。

○形式丰富,促进理解。

○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化学科认识。

○注重建构知识间的关联。

2.运用迁移类作业

运用迁移类作业应注重问题的解决,体现化学思维、化学方法的应用。该类作业要关注化学学科价值的体现,要引导学生通过应用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感受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化学与技术的结合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该类作业要以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抓手,注重知识的运用、方法的迁移和思维的发展,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该类作业还要加强过程性的引导,如联系宏观与微观思考问题、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解决问题等,让完成作业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设计该类作业时既要避免学生仅靠对知识的简单回忆与再现就能完成,又要避免设计的难度脱离学生的实际能力。要合理把握作业的开放程度,引导学生全面思考、大胆创新。

该类作业设计的评价要求如下。

运用迁移类作业设计评价要求示例

●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与要求。

●与课时目标、单元目标相匹配。

●内容科学,表述严谨。

●难度适宜,符合学情。

●表达清晰,指向明确。

○注重情境创设,注重情境与知识的关联与匹配。

○体现知识的运用与方法的迁移。

○促进学科思想方法的形成与应用。

○注重开放,鼓励创新。

3.实践探究类作业

实践探究类作业应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形式上可以包括实验探究、作品制作、参观考察等。该类作业围绕着一定的主题,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或实践环境,通过自主实践、自主探究,灵活、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增强学生学习体验,促进思维发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该类作业并不是简单地将活动的具体步骤呈现给学生,而是通过细化设计,提出明确、可操作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清晰的目标导向下开展活动,体现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互相促进,从而获得完整的经历和全方位的体验。

该类作业还应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善于反思。涉及合作的作业应通过精选内容,使合作成为完成任务的必然,并在作业中明确呈现分工合作的要求。作业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通过完成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自评、互评引导学生开展反思,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对自己和他人形成客观公正的认识。该类作业的设计还需要关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该类作业应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设计,需控制好数量,贵在精而不在多,在深入落实中体现其功能与价值。

该类作业设计的评价要求如下。

实践探究类作业设计评价要求示例

●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与要求。

●与课时目标、单元目标相匹配。

●内容科学,表述严谨。

○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

○关注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落实。

○实践过程具有可操作性,并能确保安全。

○确保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引导动手与动脑紧密结合。

○以明确的目标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评价要求明确。

4.文献查阅类作业

文献查阅类作业注重落实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该类作业在明确的问题引领和目标导向下,通过查阅文献获取有关信息,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加深对某些问题的认识。

该类作业要引导学生关注资料查阅渠道的多元化、可靠性和权威性,养成尊重他人成果的意识,在使用文献资料时,用规范的形式注明文献出处。要引导学生对查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筛选,并敢于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在使用文献时,要引导学生不能仅仅是对查阅的文献进行复制或拼凑,而要能在文献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结论,并能进行交流与展示。

该类作业也可结合实践探究共同布置,为一些实践探究活动提供可参考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或研究方法。

该类作业设计的评价要求如下。

文献查阅类作业设计评价要求示例

●与课时目标、单元目标相匹配。

●表达清晰,任务明确。

○引导学生关注多渠道收集资料。

○引导学生关注资料收集渠道的权威性与可靠性。

○引导学生在资料查阅与引用过程中遵循学术规范。

○引导学生注重资料的筛选、分析和整理。

○引导学生能够利用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成果及交流展示要求明确。

○评价要求明确。

5.习惯养成类作业

习惯养成类作业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时纠错、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等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该类作业应引导学生自觉阅读教材,主动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通过思维导图、表格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复习、整理、归纳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完成作业。

设计该类作业时应注重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思考问题,用规范的化学语言进行严谨的表达,养成及时反思、自我纠错的习惯。

该类作业设计的评价要求如下。

习惯养成类作业设计评价要求示例

●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与要求。

●与课时目标、单元目标相匹配。

●内容科学,表述严谨。

●表达清晰,指向明确。

○学习方法导向明确。

○以恰当的形式促进习惯养成。

图5

二、作业实施

(一)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要求

教师在布置作业具体内容的同时,应对学生明确作业完成要求,提出相关标准。

1.规范要求

以纸笔形式完成的作业,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作答过程中字体端正、符号书写工整、仪器绘制标准、格式符合要求、页面保持整洁等。若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按时独立完成,则应要求学生在题号旁做相关说明,并要求在教师完成分析后进行补做。

侧重以实作形式完成的作业,如实践探究类作业,教师应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实事求是得出结论。若是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反思、调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需提醒学生实验前做好相关预案,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实验过程中需规范操作,确保安全;实验结束后,需将剩余物质按垃圾处理要求正确分类。文献查阅类作业,教师应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摘录、筛选、分析、转化后进行表达。对于部分完成周期较长的实践探究或文献查阅类作业,教师应对学生明确作业目标和各阶段所需完成的任务、标准、期限、方式等。若作业涉及分组合作,需提前明确组员分工、组长职责等,并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开展有效合作,针对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开展自评与他评。

2.递交要求

教师应明确规定各类作业的递交时间和递交形式。纸笔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次日上交;以实作形式完成的作业,应根据作业设计的具体情况向学生明确完成的时间段,一般从几天到几周不等。上交作业的形式依据作业内容确定,除了常规的作业本、练习册,还可以是调查报告、小论文、制作的作品、演示文稿或录制的视频等。教师需了解学生未及时递交作业的原因,并给予关心和帮助。

3.习惯要求

教师应培养学生先阅读教材、笔记等学习资料,在复习当天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再完成相关作业的习惯。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养成及时订正的习惯,订正应尽可能呈现具体的步骤或者思维过程,不能仅有一个最终答案或结论,必要时还可以要求学生反思错误的原因。

(二)作业批改

作业批改应及时、细致,在批改中了解学情、发现问题,以达到优化教学质量、提高效率的目的。

1.规范批阅

教师需逐题、准确、完整地批改全班作业。批阅符号要统一,批语书写要工整。教师要通过规范细致的批改,为学生指出问题;对于不同类型的错误需及时记录、分类、汇总,以便及时调整后续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教师要根据作业情况,对需要当面沟通交流的学生,采取面批的方式完成批改和指导。

例如,在批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笼统地用“×”表示。面对不同的问题,需用不同的方式指出。对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的书写,除了组成元素符号及原子个数需正确,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书写元素符号时,字母的大小写是否工整清晰,避免因书写不规范,造成类似把“Cu”写成“Ca”或“CO”写成“Co”的情况。此外,化学式的下标应精准标注在相应的位置,且注意数字的大小。对于以上的问题,教师在批改时可以在化学式下方对应的错误之处画波浪线,引起学生对规范书写的重视;若是化学方程式配平存在问题,则将错误的系数圈出;沉淀、气体符号漏标,可以在遗漏的位置圈画,或是将有关符号标注。教师还应注意,若有学生将化学方程式换行书写,则应通过画线或箭头指引,使学生明确反应物、生成物需尽可能在同一行内完成书写。

2.激励引导

教师在批改过程中,除了对作业正确与否进行评判,还需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情况,撰写表扬、激励的批语。对作业中的错误之处要有明确的标记,并给予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建议,为学生自主反思、自觉纠错指明方向。

3.全程跟踪

作业批改应覆盖学生完成作业的整个周期,不仅要对学生新完成的作业进行批改,还要关注对学生作业订正的批改;对于一些实践类作业,不仅要关注对最终的报告、作品等的批改,还要关注对学生在完成该类作业过程中学习行为和习惯的“批改”,如现象观察是否仔细、数据记录是否及时完整等。

4.整合技术

教师要合理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使技术服务于作业批改,提高批改、记录和统计分析等工作的效率,提升作业批改反馈的及时性和精准性,为与学生交流沟通作业中的问题和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提供支撑。

(三)作业分析

作业分析应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质量和错误原因等方面进行,为后续讲评辅导和完善作业设计提供依据。

1.分析完成情况

教师要及时统计作业递交及完成情况。对于不交作业、漏做作业的学生应予以关注,通过个别谈心、咨询其他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家校联系等方式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对于实践类作业,教师不能只统计最终结果,还应关注学生在过程中有无积极参与。教师需根据调查统计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调整作业难度及题量。

教师要从多角度利用各种手段分析作业质量。基于获取的数据,细致分析作业目标的达成度、实测情况与预期情况的差异、选择题中各选项的选择率等,作为提升后续讲评、辅导针对性的依据。

2.剖析错误原因

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水平。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总体情况、优点或各种错误进行分析。对于普遍性的错误,需从作业布置的时机、难度等方面深入剖析原因,为作业讲评、辅导与教学矫正奠定基础。对于个别化的错误,也应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所想,采取针对性的辅导措施。

3.反思设计质量

教师应及时反思作业设计的质量。在了解学生错误原因的同时,还需及时思考设计的作业目标是否合理、表述是否科学严谨、内容与课堂教学是否匹配等。例如,实践探究类作业若完成情况普遍不佳,教师还需了解是不是由用品缺失、条件无法满足等原因所导致。教师应通过反思、研讨提升作业设计能力,对已有的作业内容进行调整优化,避免因作业设计本身存在问题而导致学生无法解答。

(四)作业讲评和辅导

作业讲评和辅导要讲究时效性,应在完整记录作业批改情况并做好分析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讲评和辅导前,需认真研究、梳理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讲评和辅导的效率。对于作业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要采取不同的讲评和辅导策略,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1.注意方法策略

对于作业中的普遍性问题,应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确定“症结”所在,进行集中讲评。作业讲评不能平均“使力”,有的应“点到为止”,有的需“仔细剖析”“对症下药”。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辅导时要耐心细致,充满信心和爱心;既要抓住作业中的闪光点激励学生,激发学习热情,又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沟通和交流。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应提供丰富可选的资源,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机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讲评和辅导服务。

2.鼓励学生参与

作业讲评要延续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于解题规范、方法新颖的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做示范讲解;围绕学生反复出现的错误,要通过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使学生发现自身存在问题的根源或从同伴的问题中吸取经验、教训,提升反思能力。

3.加强过程辅导

在提倡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作业的同时,也要关注学困生等特殊学习对象,关注实践类作业等特殊作业类型,加强过程辅导,防止学生因卡在作业的某些环节而影响整体作业目标的达成。教师要能及时捕捉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在知识、方法、习惯、态度等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提炼,然后通过适时、适度的点拨与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4.注重思维提升

作业讲评与辅导不能“就题论题”,仅局限于纠正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变式训练,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不断提升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作业讲评和辅导中要充分发挥实验、模型等教学手段的作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有关问题的本质。同时也要根据学习进程,紧密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创设新的问题情境,不断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三、其他说明

(一)重视个体反思

教师应围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各个环节,借助文献研究、教学日志、问卷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持续开展反思。

例如:(1)作业设计的思想——包括教师对作业设计的理解,作业设计的思路与方法等。

(2)作业设计的选材——根据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体验,选择用来承载任务与问题的情境素材。

(3)作业的表现形式——包括作业的表达方式与呈现形式等。

(4)作业对象的分析——学生对作业的参与程度与完成情况。

通过反思,促进教师对作业设计理论、方法与策略的理解,全面提升作业设计能力。

(二)加强团队协作

教研组(备课组)要将化学作业设计纳入校本教研体系,与课堂教学进行一体化思考。以轻负高质为宗旨,以课题项目为抓手,深入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在研究中要以作业设计为核心,加强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层面的研讨,有效提升每名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同时,要通过教研组(备课组)内的合理分工,汇集集体智慧,共建共享作业。

不同学科教研组(备课组)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打破单科范畴,实施跨学科教研,共同探讨跨学科作业设计的途径,加强学科间融合。

例如,在学习碳及其化合物后,可以联合各学科设计跨学科实践性作业——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化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与转化,认识碳排放和碳吸收之间的关系、碳转化的原理;生物教师、地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了解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等多个系统内与系统间的碳循环,认识自然界中真实的碳转化过程;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关注节能减排的相关新闻、政策法规,理解在环境、经济等问题上各国的依存关系,认识“低碳行动”的意义……最终学生在融合各学科认知基础上,从个人、国家、国际等不同层级出发形成较完整的“低碳行动方案”,并进行宣讲实践。

(三)强化学校支持

学校要为校本作业设计与实施提供充分的专业支持。通过开发利用相关作业设计工具,提升教师对作业设计与实施把握的精准性,切实发挥作业育人功能,强化作业育人导向,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实施某些实践类作业时,学校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安排专用教室或者联系相关博物馆、展览馆、高校、科研机构等,为学生完成作业提供场馆资源支持。

学校还可以结合校情,进一步完善校本作业管理规范或制度,明确学校、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任课教师等在作业管理中的职责,对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各个环节作出更为细化的要求,建立科学的作业管理体系,提升作业应用效果,更好落实“双减”要求。

例如,学校可以建立作业情况检查制,把作业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把作业评价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体系中。

(四)重视资源建设

教研组(备课组)要凝聚全组教师的力量,通过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化学课程理念的作业,系统化建设学科校本作业资源,并在使用中不断迭代更新,持续提升学科校本作业体系质量。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设计展示交流与评选活动等形式,加强优质作业资源交流,不断提升作业资源品质。学校还可以基于信息平台构建学科校本作业资源库,加强对优质作业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数据优势,通过精准分析实现作业的个性化推送。

注释:

1.案例在上海市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余海芳提供的案例基础上修改而成。

2.案例在上海市长青学校常军霞提供的案例基础上修改而成。

3.案例在上海市长青学校倪皓雨提供的案例基础上修改而成。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作业
圆我教师梦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