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白细胞增高致血糖假性降低一例报告
2022-02-22张大莲姚昔友黄奕然
陈 剑,张大莲,姚昔友,周 利,黄奕然,冯 磊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医学检验科,云南 玉溪 653100)
1 病例
患者,男,36岁。因“突发言语障碍2 h”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神志清楚,GCS评分14分。全身皮肤黏膜无苍白,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瞳孔:双侧等大等圆,瞳孔直径左3 mm、右3 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音清晰,双肺未闻及湿啰音、哮鸣音。心界无扩大,心率:112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早搏,心脏瓣膜各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4次/分。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左/右(-);脑膜刺激征(-)。头胸腹部CT检查:双侧额叶多发出血灶(左侧额叶为著)。右侧额叶(侧脑室前角旁)小片稍高密度影。脑肿胀征象。脾脏多发出血灶、梗死灶可能。血细胞分析:白细胞1018.55×109/L(镜检分类幼稚细胞84%)、红细胞2.24×1012/L、血红蛋白69 g/L、HCT 0.182 L/L、MCV 81.3 fL、MCH 30.9 pg、MCHC 380 g/L、RDW-SD 53.4 fL、RDW-CV 17.2%、NRBC% 0.11%、NRBC# 1.35×*109/L、PLT 22×*109/L、MPV 6.6 fl。凝血:PT25sec、PT-%33%、PT-INR 2.27、APTT 40.5 sec、FBG-T 26.4 sec、FBG 1.88 g/L、TT 19.4 sec、AT Ⅲ 62 %、FDP 49.89 ug/mL、D-Di>150 ug/mL。急诊生化检查:AST196IU/L、ALP308IU/L、UREA 13.7 mmol/L、UA 782 umol/L、Fe 41.3 umol/L、Mg 1.28 mmol/L、CO210 mmol/L、La 13.9 mmol/L、NT-ProBNP 200.1 ng/L、Glu 1.28 mmol/L、PCT1.11 ug/L、IL-6 14.57 ng/L、CRP 101.5 mg/L。
与临床医生联系,该患者有头晕、心慌、乏力、出汗等症状,不能完全排除低血糖症,立即采取末梢血用床旁血糖仪检测血糖,结果:4.8 mmL/L。另抽取两管静脉血后立即送检。分别检测10 min内分离血清,30 min后分离血清,1 h后分离血清,2 h后分离血清及3 h后分离血清,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分离血清结果(mol/L)
从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分离时间增加,血糖结果快速下降,2 h时达到底值。
2 讨论
血糖是人体三大重要物质之一,除了氧化供能外还有很多重要的生理供能。当血糖浓度低于2.8 mmL/L时,就会出现头晕、心慌、烦躁、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发生低血糖昏迷危及生命。临床上最常见的导致假性低血糖的疾病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其次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最常见表现是静脉血糖假性降低,而末梢血糖正常[1]。与本例患者表现相符,第一次静脉血糖检测1.28 mmol/L,床旁血糖仪检测4.8 mmol/L,并且白细胞计数高达1018.55×109/L。从而判断为血糖假性降低,另抽血分别于10 min、30 min、1 h、2 h、3 h后分离血清检测血糖发现,血糖随着放置时间增加急剧下降,分析原因为血液从体内抽出后,血细胞通过无氧酵解消耗了大量葡萄糖[2]。从而导致了假性低血糖。同时,样本及时送检处理也非常重要,送检不及时不但会造成检验前周转时间延长,而且WBC、RBC、溶血等因素均会干扰血糖的检测,对于此类患者,应采取床旁血糖仪即时检测血糖或采血后第一时间送检,同时采用枸橼酸抗凝,
有学者研究后认为,枸橼酸抑制血糖分解的作用较好[3]。有条件的还可以单独使用灰头管,其中的氟化钠可以很好的抑制白细胞对糖的分解作用[4]。
在实际检验工作中,低血糖的表现还有很多,不能仅仅对数据高低得出结论,要加强与临床及患者的沟通,多方面分析检验结果,尽量考虑到各种干扰因素,才能为临床及患者提供准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