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2022-02-22周海燕
周海燕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6-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信息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化的发展,给学科教育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尤其影响着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模式。但作为处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师,更应该树立科学的数学教育教学观念,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给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带来的便利条件,以更好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一、信息化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优势
1.抽象知识形象化
就数学知识而言,数学知识具有抽象、复杂、困难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解决。通过Flash动画、电子白板、PPT等信息技术,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中领悟知识,加深印象,最终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学习收益最大化。
2.明确建立知识框架
很多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缺乏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因而形成了不够明确的知识关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将相关知识呈现给学生,使他们重新认识现有知识,达到有效衔接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重新定义一元二次方程,通过比较一元二次方程的结构,加深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印象。举例来说,学习“二次根式”时,教师可以用电子白板帮学生复习一次函数,用电子白板对比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图像,让学生归纳出两者的区别。
3.复习阶段更加便利
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应建立这种关系,以便学生易于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形成大脑图谱,构建数学体系。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学生复习。
二、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
1.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初中学生也是首次接触二次函数相关知识,这部分知识内容与上一次学习内容有较大差异。大部分都需要用图像来表现,但是只需要用线条、影像等形式表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繁琐,过程非常复杂,对图像的本质和呈现方式影响很大。因此,二次函数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和观念进行相关教学。
例如,在教授学生二次函数变量概念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来创造相关的变量,让学生通过对数的变化来理解该变量的概念和意義。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片的形式把二次函数引入给学生,用幽默、趣味性的语言,让学生直观、系统地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微课录像,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对二次函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2.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支架突破难点
初中生处在形象思维发展的基础阶段,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很难在头脑中建立具体的视觉图像,从而获得深刻的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为学生搭建认知的支架,架起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桥梁,实现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完善知识体系的建设,弥补原有的知识漏洞。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全面呈现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使抽象语言和数字形象化,将学习支架置于学生认知层面,建构概念框架,进而完善知识体系的意义建构,数学教学真正突破难点。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成长
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现代教学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进步。信息技术以高效的传播方式,充分发挥文化知识的作用,成为学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于教师来说,除了学科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整合学习信息资源,实现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的现代化。对此,教师应自觉采用以数学基础为核心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在讲解知识内容时,还能运用肢体语言,通过简单的话语来表达难理解的数学知识,从而实现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功能。
例如,教师在教授 “y=x²-2x-3”这一函数时,教师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和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特性图像可以呈现给学生,教师可以在其拖图上显示其变化,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图像的最底层是(1,-4),这是一种学生容易理解的函数。当x>1增加,y变得更大;x<1时,y随x减而减小。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函数图的本质,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函数影像的规律、方程、图像之间的关系。
总之,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体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职业技能提升,加强信息技术训练,实施智能教学,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产生兴趣,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建立数学知识框架。基于这一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开拓了新的视野。
参考文献
[1]宋新星.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计算机与网络,2021,47(06):35.
[2]国滢,佘玉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04):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