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2022-02-21伍翠娴广东省新兴县人民医院广东云浮5274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泌尿系病程病原菌

伍翠娴(广东省新兴县人民医院,广东 云浮 527400)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这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有关[1]。由于持续的高血糖及高尿糖状态,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糖尿病患者极易发生泌尿系感染[2]。有研究报道,43%的糖尿病患者伴发有菌尿症,这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本次研究对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患者病原菌分布进行研究,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日后糖尿病人预防泌尿系感染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未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对比见表1,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观察组患者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5]中对泌尿系感染的诊断标准;②精神状态正常,能够参与治疗者;③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及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有血液系统性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者;②伴有严重肝功能或肾脏功能异常者。

1.2 研究方法 病原菌检测:收集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晨起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取50ul尿液用血平板进行连续画线接种(真菌培养采用沙保培养基)[6-7],放于35℃培养箱培养24h,观察其有无生长,若无生长,则继续培养24h,再进行观察,无细菌生长为阴性。阴性菌生长>104cfu/ml为有临床意义,阳性菌生长>105cfu/ml表示有临床意义,然后进行鉴定,如不纯,则进行分纯后再鉴定。

生化指标检测: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抗凝静脉血5ml,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水平。

护理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病程、合并泌尿系结石、是否使用过侵入性操作、是否使用过抗菌药物。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观察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②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病程、合并泌尿系结石、是否使用过侵入性操作、是否使用过抗菌药物、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水平,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总结糖尿病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诱发因素;③针对单因素分析,得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是否为泌尿系感染的独立诱发因素,并对此研究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 对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分析,分离出9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80.21%)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56.25%)及肺炎克雷伯菌(15.63%)占多数;革兰阳性菌(16.67%)中,粪肠球菌(8.33%)及金黄色葡萄球菌(5.21%)占多数,此外,真菌占3.13%,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观察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

2.2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单因素分析 统计年龄、病程、住院天数、合并泌尿系结石、是否使用过侵入性操作、是否使用过抗菌药物、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水平,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均为糖尿病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诱发因素,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单因素分析

2.3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病程≥10年、合并泌尿系结石、使用过侵入性操作、高水平HbA1c及FBG均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85、1.998、1.864、1.795、1.927、1.892,P<0.05),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可能性远高于正常人,这主要是由于持续的高血糖及高尿糖状态造成的。高浓度的尿糖在膀胱内潴留可滋生细菌,易导致泌尿系感染的发生[8-9]。这对患者的肾功能将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10]。因此对于糖尿病人的护理应该格外注意对其泌尿系感染的预防。本次研究对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患者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为临床预防泌尿系感染提供参考[11-14]。

本次研究对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分析,分离出9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80.21%)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56.25%)及肺炎克雷伯菌(15.63%)占多数;革兰阳性菌(16.67%)中,粪肠球菌(8.33%)及金黄色葡萄球菌(5.21%)占多数;此外,真菌占3.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年龄≥60岁、病程≥10年、住院天数≥10天、合并泌尿系结石、使用过侵入性操作、未使用过抗菌药物、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空腹血糖水平≥10.00mmol/L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病程≥10年、合并泌尿系结石、使用过侵入性操作、高水平HbA1c及FBG均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15-16]。

综上所述,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且年龄≥60岁、病程≥10年、合并泌尿系结石、使用过侵入性操作、高水平HbA1c及FBG均可成为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在治疗过程中适当减少侵入性操作,以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

猜你喜欢

泌尿系病程病原菌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方法及最新进展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消石饮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