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促进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在动物实验中取得进展

2022-12-02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环路宿主干细胞

随着医学进步,脑卒中患者的生存率虽然得到了提高,但在存活患者中,80%以上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如常见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以神经干细胞为代表的细胞替代治疗有望为相关疾病的治愈带来希望。然而,移植的神经干细胞能否与宿主神经系统整合,是否具有体内功能仍然备受质疑,阻碍了神经干细胞治疗的临床转化应用。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潘光锦团队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授胡昔权团队,以缺血性脑卒中(MCAO)动物为模型,在神经干细胞治疗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在神经干细胞移植结合运动训练促进移植神经细胞的体内成熟和动物行为学功能修复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Physical exercise promotes integration of grafted cells and function recovery in an acute stroke rat model”为题,发表在Stem Cell Reports上。

人神经细胞的体内成熟需要较长时间,大部分研究显示需要半年至1年以上,容易错失脑卒中后康复的最佳时间窗口。研究发现,术后及时的运动训练可以显著促进移植人神经干细胞分化及成熟,并与宿主神经元形成神经环路,将该过程缩短至1-3个月。细胞移植结合运动训练的实验组在脑梗死体积、神经元分化成熟以及宿主神经血管再生等多项指标上明显优于损伤对照组、单细胞移植和单运动训练组,在运动功能恢复方面也表现最佳。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该组合介入手段创造了有利于神经元存活和再生的脑内微环境:损伤灶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显著增加,血管生成增强,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显著下降;神经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和神经可塑性具有活动依赖性的特点,运动训练引起相关神经突触活动水平和神经递质水平显著上升,从而促进了损伤神经环路的重建和运动功能恢复。

运动训练因其非侵入性、安全低风险以及无副作用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大脑损伤后的恢复。该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可以促进移植细胞的成熟和整合,神经干细胞移植结合运动训练的组合介入有望为相关神经疾病提供新型治疗方案,对推动神经干细胞的临床转化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的支持。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猜你喜欢

环路宿主干细胞
干细胞:“小细胞”造就“大健康”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捐献
龟鳖类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
上海市中环路标线调整研究
干细胞产业的春天来了?
表现为扁平苔藓样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
干细胞治疗有待规范
Buck-Boost变换器的环路补偿及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