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种业背景下园艺植物育种学蔬菜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2022-02-21颜爽爽邱正坤曹必好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颜爽爽 邱正坤 曹必好

摘 要:为了培养新时代种业背景下园艺专业育种人才,该文分析了园艺植物育种学蔬菜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必要性,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实验效果。

关键词:新种业;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2-0174-02

Abstract: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professional horticultural breed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seed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vegetable experiment teaching of horticultural plant breeding and the necessity of reform, explorations are performed i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examination methods, view to improve the experimental effect.

Key words: New seed industry; Horticultural plant breeding; Teaching reform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关键时期,种业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中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我国的蔬菜种业面临着与国际种业巨头竞争和国内种业体制改革的双重挑战,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靠科技创新,但目前的科技贡献率仅为55%,育种在科技因素中约占40%[1]。蔬菜种业的发展对从事蔬菜种业商业化育种的年轻人才有迫切地需要和新的要求。因此,对于园艺专业学生兴趣和能力方面的培养迫在眉睫。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是华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程。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发现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以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课程为对象,进行了改革探索。

1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實验设计内容固化,与其他课程重叠 目前,园艺植物育种学蔬菜实验内容主要以传统的内容为主,虽然多是设计性实验,但实验材料均由教师备好,学生仅仅参与部分操作内容,从而无法形成系统的育种思维体系。另外,园艺植物育种学蔬菜实验内容往往与蔬菜育种学各论、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课程在实验材料选择和内容安排上有所重叠,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抵触和不认真对待的问题。

1.2 教学手段和成绩评定方式单一 期末考核时,基本以学生的实验报告作为成绩评定依据,无法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成绩评定。并且学生实验过程完全相同,导致学生之间的实验报告结果和分析出现雷同现象。

1.3 田间实践教学可控性差 华南地区气温高、湿度大,实验教学基地设施不够完善,导致病虫害发生和连作障碍严重。园艺植物育种学蔬菜方面的实验是田间实践教学内容,实验材料受季节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实验材料难以持续整个实验周期。例如,番茄有性杂交实验,学生仅能实践完成授粉操作,因青枯病或雨季持续材料死亡,后期的杂交结果观察分析无法完成;菜心自交不亲和测定实验,学生完成了自交授粉过程,但往往因虫害严重,收种时无法判定种子数量是否真实可靠。从而导致学生对实验过程不满,最终的收获感不强,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2 改革内容

2.1 优化和丰满实验内容 针对实验内容固化和重叠的问题,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进行了优化和改革。以育种过程为主线,在材料选择、内容安排、实践操作上与理论课程同步进行。生物技术在蔬菜育种材料创制中将起到更大作用,尤其是蔬菜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已经能够真正地用于种质创新的实践[1]。在实验内容上,由原来的3个固定实验设置为5个可替代性实验内容(表1),增加不同蔬菜作物花器官观察实验、SSR分子标记辅助鉴定茄子枯萎病抗性作为备选实验,避免了因天气、其他类似实验课程等因素造成实验内容无法顺利完成或者重叠的问题。另外,实验内容的设置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目的,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育种理论和实践操作的理解,将学生培养成为未来育种人。

2.2 教学方式多样化 往年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多以单个实验材料物候期为主,统一安排学生进行一次性讲解并实践操作,无法体现育种的连贯性。因此,摆脱实验材料的束缚,将教学方式灵活化和多样化。首先,在课程开始之前与学习委员联系,了解学生的选课情况,以提前做好实验课的统筹安排。例如,学生同一学期内进行昆虫学和栽培学实验课程,便把不同蔬菜作物花器官观察实验的内容较早安排。在学生进行昆虫捕捉和蔬菜作物栽培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花器官的观察和授粉习性的了解。其次,园艺植物育种学主要是讲授园艺植物新品种培育的原理和方法,大部分的实践操作内容较为抽象,但教师很难做到手把手地教授每个学生。在进行有性杂交和自交不亲和实验之前,采取线上教学的模式。例如,教师以直播的形式在基地进行实验课程的讲解,把父母本花的时期的选择,如何去雄等关键步骤以视频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使得每个学生能直观的学习操作方法。结合实践操作教授,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

2.3 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考核的方法要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践课程的操作技能是评价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而且考核也起到了督促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实践的作用[2]。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考核主要从实验原理的掌握程度、关键操作环节的精细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方面进行考核[3]。本次改革将传统的实验报告改为实验过程中所挂吊牌等标记以及收获种子或果实作为实验报告的一部分上交,且包含思考题以及实验结果分析。考查学生实验过程的连贯性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以及数据的真实性,也检验了实验报告的原创性。

2.4 与教师科研项目以及校外基地结合 将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师的科研基地或者校外联合基地结合,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或者毕业设计等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育种工作中。利用课程实习机会,带领学生到校企联合基地或市内其他科研院所的育种基地进行参观考察,了解最新的育种进展以及蔬菜育种的前景。让学生对育种科学研究和商业化有所了解,启发他们的兴趣和潜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筹划未来工作,投身于育种事业。

3 结语

教学改革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能理论联系实践,有着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为种业发展输送人才。通过此次实践改革,教研团队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园艺植物育种学实践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种业的发展需要,为打赢种业翻身仗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立浩,方智远,杜永臣,等.我国蔬菜种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6,01:123-136.

[2]牛应泽,蒲至恩,郭世星,等.本科专业课增设教授专题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8,06:37-39.

[3]国淑梅,牛贞福,王功帅.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大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0,22:167-169.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