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行为分析(ABA)疗法对送教上门孤独症儿童干预效果的个案研究

2022-02-21莫金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孤独症送教上门个案研究

莫金英

【摘要】孤独症儿童一般表现为生活不能自理,而且语言能力及手脚协调能力都比较差,经过康复训练也很难达到生活自理的程度。

【关键词】应用行为分析疗法;送教上门;孤独症;个案研究

一、引言

孤独症儿童表现为面无表情或头部畸形,对亲人的分辨能力差。孤独症儿童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之一为言语发育迟缓。孤独症儿童在3-6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迟缓,只会说简单的拟声词,缺少主动性语言。应用行为分析疗法也称为行为训练法和行为改变技术,是一门研究行为与其它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应用科学。采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是国内常用的一种方法。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送教上门三年级学生良良(化名),男性,8岁半。诊断结果为重度孤独症。主要表现:语言发育迟缓,行为重复刻板,调皮捣蛋,喜欢破坏物品,社会交往存在障碍。

良良的父母在外做工,早出晚归,白天由年事已高的奶奶照顾,晚上由父母照顾,家里人有讲粗口现象,家里环境卫生条件差,家人平时也很少陪伴良良玩耍。在良良6岁的时候,尝试过送去民办幼儿园上学,但由于无法融入班集体生活,很难配合教师上好一节课。在幼儿园教师的劝说下,良良的父母带他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重度孤独症。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访谈法、实验法。

三、研究过程

(一)前期评估

教师和良良的家长对良良通过为期两周、每天24小时的观察,并对其进行详细记录,初步评估良良有较弱的语言功能,对与他人交流接触的兴趣不大,对生活常见事物只有简单的认知,没有较好的规则意识,有自伤行为,有一定的模仿能力。针对上述情况,学校教科研小组对良良兩周内的表现进行前期评估,一致认为采用ABC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进行测量,2020年12月测量结果,如图1。

从曲线图可以看出,良良的感知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和生活自理五个维度受损较严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家长访谈,良良能听懂别人说话,表述事物时无逻辑,有自伤行为,属于较严重的孤独症。

(二)训练方法

在本次个案训练的过程中使用的训练方法包括ABA应用行为分析法、PRT关键技能训练法DTT回合训练、VB语言行为训练、NET自然情景训练法。

(三)训练过程

训练初期,教师坚持每周上门对良良训练4天,课下由家长训练1个小时。训练内容包括PRT关键技能训练法DTT回合训练、VB语言行为训练、NET自然情景训练法。经过实验检测,良良用头撞墙强化物是由于父母、奶奶的关注,关注越多,用头撞墙的次数就越多。父母、奶奶改变方式,当良良再次撞墙寻求关注时不予理睬,经过多次的不关注,强化物没有了,良良的撞墙次数慢慢减少,甚至消失。

针对良良经常性的破坏行为,使用强化物与改变应对方式进行了对比,如图2,结果显示:使用强化物前提表现为良良用脚踢墙,脚痛,行为表现为不停地用头撞墙,有时会哭叫,后果为父母、奶奶过去安慰,行为趋势为用头撞墙的行为次数逐渐增多。改变行为方式前提表现为良良用脚踢墙,脚痛,行为表现为不停地用头撞墙,有时会哭叫,良良再次撞墙寻求关注时不予理睬,经过多次不给关注,强化物没有了,良良的撞墙次数慢慢减少,甚至消失。

当良良撞墙后被正强化后坐地上哭闹,确定一个目标行为,选择一个合适的起点行为,制订合适的塑造步子,借助有效手段帮助学生塑造出新行为,要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当良良撞墙受伤时可以让良良呼喊父母或奶奶,寻求有效帮助。

当良良撞墙寻求帮助时,先稳定他的情绪,从使用连续强化到间歇性强化到最后不用强化物。

正强化物选择要投其所好,采用有效的强化物,因人而异,不同的人要选择不同的物,要遵循易、耐用、经济的原则。在正确化实施时应注意正确地选择目标行为,合理确定终点行为,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前因和后果。教师要及时把计划告诉学生,处理强化的剥夺和满足,强化物要及时发放,使用恰当的指示语,直到达到要求才奖励,并及时发放。

四、研究结果

2021年12月,第二次采用ABC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测量结果,如图3。

从第二次测量的曲线图来看,良良的五个维度的得分比第一次测量的得分有明显下降,说明良良的感知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和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

五、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ABA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孤独症行为改变技术。从对良良三期的ABA训练中,可以看到良良在社会生存技能、感知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自理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良良有需要时会寻求别人帮助,会主动和同伴交往,语言能力也有一点进步。所以,这次训练是有效的。ABA训练在送教上门孤独症儿童干预训练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二,在ABA疗法运用过程中,要先对训练对象本身做好充分的了解,需要简单地了解训练对象的家庭环境,以便于了解对象在入学前的情况。在制订训练目标时要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同时不能脱离训练对象自身的能力水平。在ABA疗法实施过程中,不能够忽视家庭训练的重要性,同时要让家长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态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创造自然的情境,引发学生进行干预行为,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对所学内容进行泛化。不能够缺少孤独症儿童与同伴之间沟通的场景,训练孤独症儿童干预训练的最终目标是能够与他人正常交流。

应用行为分析(ABA)疗法的使用是漫长且效果显现较为迟缓的一个过程,必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使用,通过制订详细的训练计划,及时掌握学生的能力状态,训练过程必须及时调整训练的目标行为。

参考文献:

[1]何福全.如何教导自闭症儿童解读别人的想法[M].香港教育学院,2003:1-112.

[2]王雪芹,郭延庆.应用行为分析在孤独症早期干预中的应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6(2).

[3]Ron Leaf,John McEachin.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策略及行为治疗课程[M].华夏出版社,2008.

[4]John O. Cooper,Timothy E. Heron &William L. Heward.应用行为分析(第二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271-302.

责任编辑  李海涛

猜你喜欢

孤独症送教上门个案研究
试论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探索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云南省高职院校体育资源校企合作视角下开发个案研究
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用爱引导幼儿乐学的个案研究
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样态研究
重度残障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研究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进展
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