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环境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2022-02-20吴卫华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2期

吴卫华

当代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带来了信息生产、传播和呈现方式深刻变革。为应对新媒介环境给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提升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中宣部提出了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高校明确新任务、开创新局面、打造新模式、推动新发展、迈上新目标,造就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高校新闻科建设也强调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加快文科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那么当下的技术发展和媒体格局有了怎样的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价值引领、专业能力重塑等方面适应新闻传播业发展,对这些问题必须有更为深入的认识与思考。

一、媒体格局的嬗变与新闻舆论工作的挑战

随着网络领域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和网站等突破了固有业务疆界,文字、视频、音频、图片、动图或游戏等被集成使用。技术的创新发展,推动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进而也催生了整合内容生产和业务流程的融媒体这一新型媒体。全媒体主要追求的是技术层面的融合,融媒体则是将纸媒、电视台、电台、网站以及新媒体打造成统一平台并进行整合运营,具有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特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走向了深度融合,伴随着媒介融合持续下沉,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全国实现了全覆盖,推进了全媒体新矩阵和现代传播体系的建立。新技术是新闻传播业发展的不竭动力,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赋能全媒体传播,各种“高精尖”信息技术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全流程中得到运用,使媒体的生产力、创造力被激活,生产与传播效率得以迅速提升。媒体有巨大的影响力与建构性,融合媒体正在以加速度改变世界和人类的生活。一旦“元宇宙”从概念变成现实,也必将给人类传播、未来媒介格局以及社会治理带来更大的冲击。

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变化加快了媒介化社会的形成。如果说在传统媒体时代,只有专业媒体才能获得内容传播的渠道,并表征着传播的权威性、引导力、公信力,那么当方便快捷、互动性与随机性强的新媒体发展起来,媒介融合走向纵深,信息发布门槛随之降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人们利用新媒体实时双向互动、数字化社交功能,直接参与内容生产和传播。随着信息传播主体的泛化,信息由单向传播走向了双向传播、几何级的多向传播,一对多、多对多式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信息蔓延的速度越来越快,受众群体越来越广泛。受众不仅会对感兴趣的新闻热点点赞关注加评论,作为潜在的议题设置者还会制造热点和话题,传播的内容有新闻信息,还有自己的观点,在信息需求和播撒上也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分众化和圈层化的特点。时下,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接近10亿,便捷的移动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然而在意见表达的平台走向多元化,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互动性增强的同时,如影相随的是信息的泡沫化、同质化现象。在传播秩序不断被解构与重构的“众媒时代”,众声喧哗、泥沙俱下,新闻信息的客观性、权威性被打折扣,甚至可能成为舆情风险和新闻伦理失范现象的导火索。当然更值得重视的是,新媒体、融合媒体都是一种以去中心化观念为突出特征的媒体和传播形式。新的媒体形态既表征信息传播新方式,也是传递价值、引发思想观念和社会变迁深刻变化的主体,其对主流文化认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不可小觑。然而这一切对于媒体及其公信力和权威性,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新闻舆论工作,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数字化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去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导权,保证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不动摇,不仅是关乎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也对新闻传播教育方向提出了重大课题。

二、强化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担当意识

这是一个互联网技术普及和价值多元的时代,思想观念活跃,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暗流涌动,社会舆论场中的权力关系变得微妙又复杂。新闻实践中如何把握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主张的“去政治化”“价值中立”等极具欺骗性、迷惑性论调,都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思想方法。其实提出“价值中立”说的马克斯·韦伯也认为任何“行动”都带有目的性,无法不带上人的主观烙印。马歇尔·麦克卢汉是“价值中立”说的拥趸,但很多人认为他所开创的以媒介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形式范式”,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的结果。互联网提供海量信息,同样在传播各种价值理念,因此也不能是“价值中立”地带,否则网络就可能沦为法外之地而被人滥用,甚至洞穿道德、法治、公序良俗的底线,成为黑客、虚假新闻、恐怖主义信息传播的天堂。新闻生产与传播有很强意识形态属性,任何淡化或者否定新闻工作者的立场、态度与倾向,鼓吹绝对新闻自由、规避价值判断,“不是天真,就是别有所图”。美国历来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其现代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最重要的机制就是高等教育和新闻传播体系,甚至好莱坞电影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保守主义意识形态无不隐含在电影的形式与结构之中,与美国政治宣传、主流思想高度默契。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重视新闻舆论的意识形态属性,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为壮大主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才培养在内的新闻传播事业提出的新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一个开放、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有利于增强人们政治上的鉴别力、敏锐性和洞察力,也有利于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因为新闻传播工作的性质、内在规律并不会随着当下媒介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根本的改变。青年学生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的未来与后备军,正处在价值观形塑的关键时期,而一段时期里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闻职业伦理教育弱化,价值引导不足,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堪忧。强化新闻传播学科的意识形态属性,直面“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不仅要确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知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更要基于技术变革与传媒格局的重构来创新教育的形式,解决好教学中理论内容抽象、联系实际不够的问题,在教学方式上将“大水漫灌”转换为“精准滴灌”,改变填鸭式的说教,在“接地气”和“亲和力”上下大功夫。

增进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与分析新闻事件及各种新闻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担当意识,不能只是开设一两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介绍性课程,还需要挖掘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构建“大思政”格局,把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育人内涵发挥出来。此外,还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进基层、懂国情、长本领”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当下的抗击疫情、“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生动的社会实践,认识世界的发展大势和自身的历史责任。总之,不断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方法,加强新闻职业精神与新闻道德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涵养受教育者的政治品格和道德品质,才能把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这一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三、重塑全媒化专业能力,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档升级”

新闻传播事业始终处于时代、技术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前沿,要在全媒体时代牢牢把握舆论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就必须持续推进媒体的创新发展,提高传播效率,通过有说服力的传播效果等来增强影响力。如今媒体形态越来越多样,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等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传统媒体向融媒体大踏步转型的同时,图文类、视频类、音频类等主流新媒体发展更是迅速,短视频、社交媒体持续受到热捧。信息加工、匹配、分发、传播、反馈等全流程的全媒体运营已然成为时下一门新职业,全媒体运营师作为新职业已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作为生产全流程、全介质的“把关人”,全媒体运营师需要懂得创意策划和数据分析,善于撰写文案,了解图文和视频制作,具备从核心内容生产到运营推广、效果评估等综合运用媒介技术和渠道的能力。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拓展,智能媒体将成为媒体融合的新方向,5G、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将会在更大范围得到运用,海量的数据与图像,将使挖掘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变得至关重要。不言而喻,这一切的背后仰赖技术的发展和掌握专门技术的人才支撑,但当下人才断层、供需矛盾问题突出却是不争的事实。

全媒化传播环境已然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提出了新要求,破除传统的类型媒介边界,培养具备多种能力的“全能媒体”人才,实现专业技能的全面“提档升级”,才能应对新闻生产的全流程再造和技术革命,适应多元共生的媒体格局。换言之,新闻单位、个人化媒体、机器媒体等都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内容生产、分发和新技术的运用都是能力培养聚焦的重点。显然,熟悉融媒体传播特点,具备“采写编评摄录播管”等多项技能,精通新闻生产与传播全流程的“十八般武艺”,这一切都是对过去以类型媒体、细分型传媒人才培养体系的挑战。传统的“术业有专攻”、困守“一亩三分地”式的单一型、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转换为多面手、全能型的通才培养,通过全能训练,强化“口头、笔头、镜头”能力,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传输终端能力,才能使学生在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每一个环节“游刃有余”地运用新技术、新流程。对于多样化内容生产、技术集成和传播渠道,即使不能样样精通,也应该让学生一专多能。新闻传播技术和手段的迭代升级,倒逼新闻传播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迅速将全媒化上升为人才培养的总要求,将专业教学对接媒体前沿,在课程体系中凸显国际传播、人工智能、数据新闻、融媒体内容生产等课程的地位,在实践教学上加大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训练的比重。

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是大势所趋,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迫在眉睫。在专业理论与技能、跨文化传播能力外,必须注重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建立符合新闻传播学科特性的通识教育范式,强化知识融通和通识课程教学。易言之,学生既要懂得选题与策划、图文设计排版、音视频制作、数据的挖掘与可视化,具备综合运用新闻传播“十八般兵器”的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对新闻敏锐的洞察力、热点追踪能力,以及其他不可见的专业技能之外综合素质,努力让学生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全才。

四、合力协同育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的创新

毋庸讳言,作为媒体人才供给侧的新闻传播教育仍普遍存在着专业建设滞后、实践条件资源有限、学生技能训练不足等问题,但最为突出的是培养模式陈旧、传媒人才供给与传媒业态发展需求脱节。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建构中,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主要责任,但无论专业建设还是课程设置,价值引领还是能力重塑,都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理念,持续推进高校与宣传部门、新闻单位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遵循新闻教育规律和新闻人才成长规律,推动部校共建、校媒合作,构建学界业界优势互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多元人才培养主体,通过聚合社会资源,构建“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开展协同培养人才,才能够有效破解双师型教师缺乏、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授断裂、实践教学碎片化浅表化等类似的困扰新闻传播教育的难题,培养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的人才。

部校共建是新世纪新闻传播教育的一项战略性工程。实践证明,地方党委宣传部利用自身政治、组织优势,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好记者讲好故事”和地方红色文化等资源引入高校人才培养环节,从源头上抓好抓实政治素质的培养,对于强化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导向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的根本地位,其意义不言而喻。新文科建设重视高校文科发展对接国家、社会需要,在发展路径上强调协同与共享,协同育人理所当然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在部校共建的总体框架下,高校重视媒体的实际问题研究,媒体发挥新闻实战、技术水平优势,建立高校与媒体合作平台,将人员互聘、“双师双挂”等合作形式落到实处,打通学生实践创业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就业市场接轨。当然,如何推进协同育人的机制创新、模式创新,规避“赶潮流、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现象,真正形成学校、政府、媒体等多主体育人格局,造就未来从事新闻舆论工作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