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者为中心在汉藏新闻翻译中的意义
2023-01-10卓玛草
卓玛草
“以读者为中心”出自于文学理论,在当代文学文本解读中,它被理解为“转向文本的读者探究过程”。而《语文教学解释学》(曹明海)中则阐述“以读者为中心就是读者的解读体验对文本意义拥有着建构作用,文本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解读体验中才能生成,它是一种解读主体的能动性参与行为。”简言之,“以读者为中心”就是在文本规范制约与作品感性形象诱导下所展开的创造性理解过程。在新闻翻译领域中,“以读者为中心”是同样适用的,它为满足读者需求提供服务。
一、汉藏新闻翻译及“以读者为中心”在汉藏新闻翻译中的意义
(一)汉藏新闻翻译
汉藏新闻翻译在我国一直存在,它是通过新闻报刊为载体平台所开展的汉藏双语翻译工作。由于藏语新闻受众较小,所以汉藏新闻翻译可明显增强汉藏两大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往来,尤其是在当今互联网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汉藏新闻翻译更能拉近汉藏两民族距离,其中风格各异的新鲜词汇都会被不断创造出来。实际上,这其实也对当前的新闻工作者、新闻翻译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那就是思考如何“以读者为中心”进行汉藏新闻翻译,分析其工作行为的意义与对策技巧就成为关键。[1]
(二)“以读者为中心”在汉藏新闻翻译中的意义
在汉藏新闻翻译工作中,要时刻注意“以读者为中心”展开工作,处处体现汉藏新闻翻译的现实价值意义。具体来讲,下文将分析三点。
1.强化汉藏民族相互之间的文化理解与交融
“以读者为中心”的汉藏新闻翻译希望让汉族、藏族两族人民都能相互理解彼此文化,通过新闻报刊再深入了解对方生活习俗与语言词汇使用方法,如此建立民族之间有机连带关系,建立融合文化体系。这一过程有利于强化汉藏民族彼此之间的文化理解与文化认同,对两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发展非常有意义。在本文看来,汉藏新闻翻译代表了汉族人民面向藏区牧民群众传播党的好声音、好政策的最有效手段,我国民族多元,民族来往频繁,特别是汉族与藏族都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而伴随时代发展进步与需求变化,民族间的交流范围也逐渐变广,民族间学者对二者文化的探索需求也日益增长。在如此背景下,汉藏翻译就成为了学者、读者彼此了解对方的最重要手段。举例来说,像国家、地方最新推出的惠民惠农政策、致富经验、电商贸易等等新闻都能通过汉藏新闻翻译推介出来,专门以读者为中心为汉藏读者提供贴心服务,特别是让藏区农牧民群众能够通过母语平台更多更好了解党的各种惠民政策与致富经验,学习并利用好方法、好经验让自己尽早过上幸福富足的小康生活。这种基于生产生活意义层面上的以读者为中心的汉藏新闻翻译是非常具有时代价值的,它应该为更多新闻工作者所用,打通汉藏民族交流通道,服务藏区,追求实现更多民族文化理解过程。
2.宣传国家对藏好政策
在我国,新闻报刊在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基础之上也宣传政策,播报国内外发展形势,是最重要的宣传工具。对于藏族人民而言,通过新闻了解国家、了解世界是很有必要的。在汉藏新闻翻译过程中,新闻工作者按照藏族人民的文字语言习惯进行文本翻译,最大限度发挥其新闻宣传教育作用,近年来,汉藏新闻翻译在了解广大藏区百姓生活方面颇为深入,即在党的各种惠民保障政策与易地搬迁政策号召下,藏区的基础建设、交通、卫生、教育等大大小小新闻都被搬上了新闻报刊。汉藏新闻翻译正是追求将政策中的教育意义巧妙提取出来,作为汉藏两族人民的重要教育平台以及手段,同时也将藏区百姓的心声如实传播到中央。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3.加强建设汉藏文化交流重要平台
汉藏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两大古老民族,在了解彼此文化发展历史进程过程中,学习吸收与借鉴各自文化精髓成为关键。即要在推动、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事业过程中实现互译,将各自民族中优秀的文化精髓与传统习俗通过文字形式翻译出来,而在这其中则涉及太多技巧内容。以读者为中心的汉藏新闻翻译也是两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过程,二者共同建设平台,在汉藏新闻翻译过程中充分尊重各自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传统习俗、语言特征以及文化背景等等。当然,也有更多水平较高、志向更广的新闻记者、翻译者希望将更多民族优秀文化内容翻译出来,扩展新闻翻译知识面,满足汉藏人民对于新闻文化深入理解的需求渴望。所以说,汉藏新闻翻译应该专注以读者为中心,肩负更多民族文化传播作用,在精确翻译过程中传播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实现交融互通。[2]
二、“以读者为中心”的汉藏新闻翻译技巧
要以读者为中心翻译汉藏新闻内容,并注重对翻译技巧的合理运用,下文简单分析两点。
(一)合理把握藏语特征,保证次序翻译架构准确
在汉藏新闻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翻译准确性,要做到对藏语实际特点的合理把握,从整体层面上分析汉藏语言体系,建立藏语分支,了解藏语语言文化中的某些细节差异性。首先,整体看来藏语体系本身具备统一性,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整体藏语特点进行把握,有效保障翻译次序架构准确。而与此同时,也要在汉藏新闻翻译过程中体现藏语语言的主要特征,藏语本身属于辅音文字,它其中涵盖了30个辅音字母、4个元音符号、标点符号以及反写字母。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了解到藏语中所有字母的读音都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读音之间就存在不同的差异。例如其中“a”这一元音在汉语中是完全相同的,但在藏语中就有不同读音,这也使得隔音符号成为藏语中最为常用的符号之一。在翻译过程中,要将汉语、藏语的语法相互结合,建立保障词汇体系,体现词汇语句翻译架构精确性。而在实际的汉藏新闻翻译过程中,要将整个过程划分为粗略阅读、细化阅读以及钻研三大阶段。在不同阶段要结合文章不同内涵建立相互关系,如此可将新闻文章中心思想准确无误地翻译表现出来。[3]
(二)注重藏语逻辑体现,还原翻译文章思想
在开展汉藏新闻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合理科学地运用表达技巧,结合不同文字形式对文章中的词汇形象内容进行展现,它涉及大量表达技巧内容,基于关键点中不同文字词汇构成规律性翻译体系,将翻译过程中的表达内容呈现出来。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将整个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划分,确保翻译到位,特别注重藏语中的某些逻辑表现,进而还原翻译文章思想。在修改翻译过程中则需要与汉语原文进行仔细对比,在确保不存在任何纰漏的情况下使用藏语逻辑,对文章逻辑结构进行检查。
三、“以读者为中心”的汉藏新闻翻译工作对策
“以读者为中心”的汉藏新闻翻译工作应该注重技巧,更要注重对策,下文简单介绍三点。
(一)对新闻新名词、新术语翻译的标准化追求
新闻文本中时常会出现各种新名词、新术语,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做到对新闻新名词、新术语的翻译标准化追求与优化。首先,要考虑汉藏两大民族在思维模式与心理状态上的不同,结合语言词序差异了解藏区人民的藏语表达思维习惯,对翻译过程中词汇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明确藏语与汉语之间在表达习惯上的异同。在该过程中,不但要保证翻译通顺,也要避免词不达意问题的出现;其次,翻译过程中应该做到对藏语语法、动词内容的正确使用,避免出现滥用土语方言的情况,如此可保证翻译新闻稿件的规范性与标准化,更好为藏区人民服务。总之,要在翻译过程中追求新闻时效性,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新闻稿件的采编与审定,提高翻译质量。[4]
(二)对汉藏翻译中书面化问题的克服
在汉藏新闻翻译过程中必须克服某些书面化问题,深入到原本新闻内容中高度重视广播新闻自身特殊性,同时体现新闻时效性。就以追求新闻内容翻译时效性为例,它应该在翻译汉语过程中深入了解原来新闻内容,并在该认知基础之上再进行翻译,避免翻译内容过于书面化和生硬,也要把握全面翻译与深入分析过程,保证弄清新闻内容基础之上再抓住关键词汇进行翻译,围绕原有汉语新闻内容传达正确思想情感。[5]
(三)对汉藏翻译技巧的灵活化应用
要注重对汉藏新闻翻译技巧的灵活化应用把控,明确不同翻译技巧,运用翻译技巧来展开正确认知,确保翻译新闻准确客观,争取实现对汉语与藏语两种语言之间的有效衔接。整个翻译过程中也要以读者为中心,尊重不同民族人民的个性化接触形式,确保翻译技巧活学活用,将翻译技巧积极融入实践操作当中,如此提升新闻翻译的整体准确性与灵活性,体现一定翻译风格。在该翻译过程中,也要融入符合原文风格的翻译内容,以便更好理解翻译内容,促进新闻内容的有效传播。[6]
总而言之,目前针对汉藏新闻的翻译要体现其一定的传媒意义和异民族文化交流价值,通过合理的翻译技巧与正确翻译建议来体现新闻记者、研究者翻译语言文化素养,准确挖掘新闻翻译特征,将汉藏两地通过新闻翻译联系起来,时刻铭记以读者为中心建立翻译关联关系,彰显新闻传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