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性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2022-02-19张宋玲陈爱林黄晶

癌症进展 2022年24期
关键词:复发性宫颈癌粒子

张宋玲,陈爱林,黄晶

赣州市肿瘤医院影像科,江西 赣州 341000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女性全部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1]。放疗是治疗宫颈癌的重要手段,但照射野内复发率高达20%~40%[2]。对于复发宫颈癌患者,目前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案,若继续增加放疗剂量,放射性反应将会增加甚至出现严重的放射性损伤,疗效欠佳[3]。利用125I粒子进行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可在保证局部组织高剂量照射的同时,减少对邻近正常组织的损伤,其在复发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4]。本研究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性宫颈癌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赣州市肿瘤医院治疗的70例局部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纳入标准:经影像学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局部复发性宫颈癌;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70分[5];既往接受过盆腔放疗;无法通过手术切除。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临床资料不完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以铂类为主的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观察组患者既往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free survival,PFS)为5~61个月,中位PFS为14.5个月;末次放疗距本次粒子植入治疗间隔2~59个月,中位间隔时间为12个月。对照组患者既往治疗后PFS为5~63个月,中位PFS为15.0个月。两组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复发类型、转移部位、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及化疗方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以铂类为主的化疗方案,其中既往未化疗者首选紫杉醇+顺铂方案,曾使用过顺铂者首选紫杉醇+卡铂方案。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CT引导下6711型125I粒子植入治疗,粒子直径为0.8 mm,粒子源活度为0.8~0.9 mCi。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6排CT系统,粒子外包壳为钛管,直径为0.8 mm,长度为4.0~5.5 mm,粒子源符合卫生防护标准,其半衰期为60.2天,平均光子能量为28 keV。

粒子植入:根据常规层厚3 mm CT扫描图像显示的宫颈癌病灶形态、大小、浸润范围,以病灶组织中心为试穿刺进针点,在距离此平面1 cm处进行植入针穿刺,植入粒子,穿刺深度为穿过肿瘤病灶组织中心近边缘1 cm。根据Halarism的125I经验公式计算125I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5.9 MBq(放射性活度=靶组织长宽高的平均值×5×37),计算125I粒子在肿瘤病灶及周围组织的放射剂量,平均每1.0~1.5 cm的肿瘤植入1粒125I粒子,绘制粒子剂量分布图和等剂量曲线。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临床疗效 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CT、MRI检查肿瘤组织的变化情况,在肿瘤最大层面图像上测量两个相互垂直的肿瘤最大径线,以两径线的乘积分析治疗前后肿瘤变化情况[7]。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治疗后宫颈癌组织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未见残余宫颈癌组织或仅残留粒子影像;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治疗后宫颈癌组织明显缩小,最大径线乘积相比治疗前减少≥50%;无变化(no change,NC):治疗后宫颈癌组织大小无明显变化,最大径线乘积比治疗前减少<50%或增大<25%;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治疗后宫颈癌组织增大,最大径线乘积比治疗前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

1.3.2 生存情况 治疗后前3个月每个月复查1次,然后每3个月复查1次,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4月1日。期间不定期电话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

1.3.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针道种植转移、直肠炎、发热、放射性肺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9,P=0.044)。(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

2.2 生存情况的比较

截至2021年4月1日,7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4~5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8.57%、39.11%,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0%、19.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P=0.036)。(图1)

图1 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患者的生存曲线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的传统根治性治疗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报道指出,仍有约27%的患者发生复发转移[8]。对根治性或辅助性放疗后复发的患者,再行常规放疗需要严格考虑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剂量,因此难以保证靶区剂量强度,进而难以保证疗效。目前临床对复发性宫颈癌多采用药物化疗的治疗方案[9]。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以铂类为主的化疗方案,疗效达到CR+PR+NC者仅占51.43%(18/35),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提示需要探寻更为可靠的复发性宫颈癌治疗方案。

研究表明,植入放射性粒子可以对肿瘤组织实施近距离放射治疗,提高放疗效果[10]。这主要得益于该治疗方案的放射剂量分布良好,创伤小,可重复性高。何明媛等[11]对120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进行高剂量率192Ir植入治疗,结果发现,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7.1%,总生存率为78.7%,且能够有效保证安全性。Tong等[12]采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结果显示,3个月局部控制率为84.5%,1年生存率为65.5%。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宫颈癌,3个月局部控制率达到74.29%(26/35),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68.57%,提示该治疗方法对局部复发性宫颈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放疗技术中保证疗效最关键之处在于保证粒子植入的剂量合理分布。曲昂等[13]报道了一种有临床价值的剂量学模型建立方案,但尚未经大量临床数据验证。CT引导与粒子植入技术结合是通过治疗前定位并制订植入计划,再于术中实时扫描并优化剂量分布,然后于术后验证计划,有助于提升放射性粒子的植入准确度,且能够使该方案具有可评估性、可重复性。本研究在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确定处方剂量为85~100 Gy,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这对该治疗方案的循证学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本研究中观察组虽然较少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中心性复发患者病灶沿阴道壁蔓延,界定病变范围、划分目标区域具有一定难度,这可能导致中心性复发患者治疗难度更高。既往研究指出,组织间近距离放疗方案更适合盆腔外周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的治疗[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可控,进一步说明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这可能是由于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时可较为精准地定位肿块,选择最佳穿刺路径、进针角度和深度,有效规避了对肠道、膀胱等部位的损害,保护了周围重要脏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可根据肿瘤的形态和大小调整剂量分布,使放射范围在病灶内,有利于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放射性损伤,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14]。

综上所述,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性宫颈癌,精确度高,安全性较高,肿瘤控制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延长其生存期。

猜你喜欢

复发性宫颈癌粒子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基于膜计算粒子群优化的FastSLAM算法改进
Conduit necrosis following esophagectomy:An up-to-date literature review
基于粒子群优化极点配置的空燃比输出反馈控制
探讨BA,EMAb及ACA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
口炎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