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产后泌乳的影响

2022-02-19张莉娜吴懿熊立新朱文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36期
关键词:丁三醇甲酯平滑肌

张莉娜,吴懿,熊立新,朱文婷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指在胎儿娩出后24 h内,产妇阴道出血量>500 ml,该病具有进展较快、预后较差等特点,多胎、胎盘前置、妊娠高血压等均可诱发产后出血,若出血量过大则可导致死亡,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1-2]。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卡前列甲酯栓均是临床预防产后出血的常用药物,其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具有软化和扩张宫颈的作用,能够刺激子宫并促使其规律性收缩,从而促进血窦闭合,减少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产后出血;而卡前列甲酯栓具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能够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从而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同样具有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3-4]。现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产后泌乳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于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自然分娩的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产妇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A组34例与B组34例。A组产妇年龄23~35(27.13±3.26)岁;孕周37~42(39.16±1.03)周;产妇类型:初产妇21例,经产妇13例。B组产妇年龄24~36(27.36±3.29)岁;孕周37~42(39.21±1.05)周;产妇类型:初产妇20例,经产妇14例。2组产妇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分娩指征;(2)生产过程中出现子宫收缩乏力;(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2)过敏体质者;(3)恶性肿瘤者;(4)存在精神疾病者;(5)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A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Pharmacia & Upjohn Company生产,国药准字H20120388,规格:1 ml∶250 μg)治疗,在胎儿娩出后于产妇宫体注射,剂量为250 μg。在A组治疗基础上,B组加用卡前列甲酯栓(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800007,规格:0.5 mg)治疗,于胎儿娩出后将其置于产妇直肠,剂量为1 mg。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产后出血量及恢复情况:采用容积法测定产妇24 h出血量,并记录止血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底下降速度。(2)实验室指标:产后1 d,由医护人员采集产妇晨间空腹静脉血,利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功能指标,主要包括D-二聚体(D-D)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利用多用途高效离心机进行离心操作,转速:3 000 r/min,离心时间:15 min,取上清液;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患者氧化应激指标,主要包括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3)产后泌乳情况:记录2组产妇产后泌乳启动时间,针对产妇产后1 d、2 d的泌乳量进行评分,记录产后1 d、2 d泌乳量评分,评分标准为:挤压乳房后未溢出乳汁计0分;挤压乳房后溢出乳汁较少,无法满足喂养需求计1分;挤压乳房后溢出乳汁,且哺乳次数>7次计2分;挤压乳房后出现乳汁喷出情况,且在满足新生儿喂养需求后仍剩余有乳汁计3分。(4)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胸闷心悸、血压升高、面部潮红等。

1.5 疗效判定标准 用药后,产妇子宫收缩得到改善,出血停止,生命体征稳定为显效;用药后,产妇子宫收缩有所改善,出血量减少,生命体征稳定为有效;产妇子宫收缩未得到改善,出血量未减少甚至有增多趋势,生命体征波动较大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B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A组的76.47%(χ2=4.221,P=0.040),见表1。

表1 A组与B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产后出血及恢复情况比较 B组产后24 h出血量较A组少,止血时间与恶露持续时间较A组短,子宫底下降速度较A组快(P<0.01),见表2。

表2 A组与B组产后出血量及恢复情况比较

2.3 凝血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产后1 d,B组D-D及MDA水平较A组低,PT、APTT较A组短,GSH-Px、SOD水平较A组高(P<0.01),见表3。

表3 A组与B组产后1 d凝血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2.4 产后泌乳情况比较 B组泌乳启动时间较A组短,产后1 d、2 d泌乳量评分均较A组高(P<0.01),见表4。

表4 A组与B组产后泌乳情况比较

2.5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71%,与A组的11.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见表5。

表5 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 论

产后出血作为女性分娩结束后常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若产妇身体素质较差或产后出血量过多,可能会引发休克甚至死亡[5]。临床普遍认为,产后出血与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有关,精神过度紧张、体力消耗过大或合并子宫病变均会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致使阴道出血不止,因此临床将促进子宫收缩作为防治产后出血的靶点[6-7]。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卡前列甲酯栓均为前列腺素衍生药物,其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具有吸收迅速、t1/2长等优点,可作为钙离子载体快速提升子宫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能够有效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促使肌原纤维的收缩,增强子宫平滑肌张力,从而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8-9]。张燕珍[10]研究表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止血效果良好,但在此基础上联用卡前列甲酯栓能够进一步提升疗效,有利于减轻产后出血对产妇造成的影响。卡前列甲酯栓具有使用方便、见效快等优点,主要用于治疗宫缩迟缓而引发的产后出血,将其置于直肠,能够对子宫平滑肌起到兴奋作用,从而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对血管形成压迫,在加速药物起效的同时降低所需药物剂量,有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总有效率更高,产后24 h出血量更少,止血时间与恶露持续时间更短,子宫底下降速度更快,表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卡前列甲酯栓可较好地减少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恶露持续时间。D-D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当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时其水平会升高,而PT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活性,APTT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凝血活性,三项指标均为临床评估机体凝血功能的常用检查指标。GSH-Px为广泛存在于机体内的一种过氧化物分解酶,具有保护细胞膜不受氧化物损伤的作用;SOD是一种抗氧化金属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MDA为氧化终产物,具有细胞毒性,可对细胞膜造成损伤,三项指标可反映患者氧化应激及氧自由基对细胞产生的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产后1 d D-D及MDA水平低于A组,PT、APTT短于A组,GSH-Px、SOD水平高于A组,泌乳启动时间短于A组,产后1 d、2 d泌乳量评分高于A组,且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表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卡前列甲酯栓联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可较好地改善机体凝血功能,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有利于改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为新生儿的喂养提供保障,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效果较好,可更好地改善机体凝血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缩短产后泌乳启动时间,提高泌乳量,有利于新生儿的喂养,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丁三醇甲酯平滑肌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迷迭香酸甲酯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纯化花生四烯酸甲酯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和MRI诊断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Foleys导尿管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