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的桃花情结
2022-02-19李露菲
李露菲
(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大同 037006)
古人对桃花色泽鲜艳、精神面貌皆入眼底,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汇聚成集体无意识的心理情结,并成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信息载体,得以世代相传。和杏花情结、梨花情结一样,桃花作为民族心理积淀的产物,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情结,它体现中国先秦文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认识。
刘熙载《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草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无所寓。”[1]先秦文学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和起始点,承载原始的民族精神和心理。如果要选择一物来表达这种精神文化的话,最合适的就是桃花。从政治角度来看,先秦时期的社会自国家政权产生以来,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层出不穷,社会动荡不安,充满腥风血雨,一些正直之人难以立足。正是这种特定时期,人们在人生追求上臻于儒家之礼的双重道德标准,而桃花繁华与寂灭的独有特征迎合人们精神冲突的心理。从经济角度来看,先秦时期中国是小农经济,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为桃花提供丰富的土壤。先秦人民具有实用主义美学观的心理,桃花无论是花、果、树干都有实用价值。因此,桃花常出现在文献中,如《礼记》:“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2]以及《吕氏春秋》:“桃李荫于行者莫之援也。”[3]这些文献体现先秦文人心灵深处的桃花情结已普遍存在。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古人逐渐摆脱原始的对自然的迫切依赖,精神上逐渐要把主体感觉到的客观真实变为外在的关照的对象。在实用的基础上开始滋生审美意识,唤起人们爱美的心理。桃花颜色鲜艳,花型较大,花朵较浓密,给人极强的视觉愉悦感,更是符合先秦人民追求快乐的审美心理。人们在栽培桃花过程中认识到桃花的美感效应。
一、文学中桃花情结的表现形态
(一)桃花情结与儒礼的不解之缘
中国传统文化把个体的“仁、义、礼、智、信”放在首要地位,成为民族心理潜意识的表现。先秦文学记载的桃花就能感知它的高尚的情结,这展现了儒家的文化与精神。《诗经》中提到桃花的文章共有六篇,《周颂》提到的是桃虫即小鸟,其余五篇分别是《魏风》《卫风》《大雅》《召南》《周南》。这五篇文学作品在不同程度上折射出儒家的礼法系统。《周南•桃夭》揭示女子应遵循的儒家的道德品行、所作所为和人生轨迹。儒家礼法思想一直对女性在道德、行为方面有严格的规范和约束,尤其是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更是把妇德尊为正统。“君子如玉,淑女为桃”,[4]用道德和自然景物作比喻,这在中国古典美学上称为比德说。女子结婚成家应贤良淑德,犹如桃花一般宜其家室,宜其家人。《周南•桃夭》以桃花喻女子,除了讲述对女子出嫁的祝福外,还道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4]的儒家思想。“桃之夭夭,有蕡其实”,[4]蕡者,大也,实指桃子的果实。这两句诗暗示女子要传宗接代,将来儿孙满堂。儒家礼法具有一种桃花繁华与寂灭同时性的性格,既有刚强的伦理规范,又有极端忧郁的气质,能满足身处逆境文人的心理需要。《魏风•园有桃》以桃花起兴,借桃花的美好表达儒家礼法最高理想即仁政。诗人是士阶层的身份,他积极入世,然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对所在的魏国不满,表现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这与儒家国家稳定、天下统一、社会和谐的思想不谋而合。
儒家的桃花象征系统,承载着积极的伦理倾向。为了突出桃花,中国古人不惜极力褒扬它的果。《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4]和《卫风•木瓜》:“投我以桃,报之以琼瑶”,[4]呈现儒家“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德行标准。西周卫武公受到人民的爱戴,就以率先垂范来报答人民。在先秦时期,桃子作为珍贵之物,作为礼品赠送他人,已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心理情结。《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提到“二桃杀三士”[5]的故事显示桃花与儒礼结合的精神原型已根植于先秦文人的心灵深处,它是先秦文人所共同经历和体验到的情结。
(二)桃花情结与道教文化的互渗
事实上,情结的形成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也有内部思想和行为产生出来的。早期的道德冲突是情结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些冲突可能具体化为担心、害怕等由于欲望压制产生的情绪反应,作为心理防御的应激机制——情结会对人们起到“假性”防御的作用。基于荣格的情结理论,桃花情结扎根先秦人民心理是必然的。自人类有生死意识开始,同时产生了畏惧死亡,希望长寿,害怕鬼神的心理,桃花情结能满足他们心理的创伤。桃花情结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双重突破,必得由一种与儒家思想不同的系统来完成。道教的文化使得桃花情结获得不同的意蕴,尤其是“术”的层面,迎合人们心理的需求。《山海经》中确立了桃的另一种精神倾向。作为巫术之用的桃花,被老庄及行动派的道家继承,并迅速地被民间吸收,衍生出桃花长生之意,成为民俗文化和民间信仰活动的重要支柱。古代祭神是非常隆重的事情,人们以桃花祭祀神灵,达到驱除不祥的目的,这种风俗延至春秋、战国,甚至成了国君参加臣子丧葬时的礼俗,这在《吕氏春秋》《典术》《周礼》等作品有所记载。《左传》:“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6]提及桃花作为驱邪的工具或武器。就物质界审视先秦文学的民俗观来看,桃花以其实用价值刺激古人的美好幻想,就会发现在饮食中也使用桃花来驱邪。《礼记》:“膳于君,有荤、桃、茢,于大夫去茢,于士去荤,皆造于膳宰。”[2]郑玄注曰:“桃花乃为鬼所厌恶之物,茢是来扫除不祥之物。”[7]这里的桃茢用于臣子为君主献熟食之礼,为君主专用物,足见桃花在人们心理的尊贵地位。
辟邪后产生的超效应——赐福,桃花被奉为具有神性之物,桃花每年都开花结果,有无限的生命力,人们对桃花崇拜不已,如《焦氏易林》:“桃李花实,累累日息。长大成熟,甘美可食,为我利福。”[8]人们希望拥有桃花死而复生的神力。民间道教的产生,更加推动人们对长生的幻想和追求。先秦时期的老庄思想、阴阳五行观念都是道教的基础,如《尹喜内传》中有记载“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碧桃、紫梨”[9]的故事,确立了桃花在道教中的重要地位。《山海经》记载的夸父死后化为桃林的故事,王大有先生认为这是返祖归根之意。桃花成为约定俗成的长生之物,包含人们对桃花的美好期望。因此,它可以带给人们某些精神的慰藉,由个体对桃花的崇拜逐渐上升为集体无意识的桃花情结。
(三)桃花情结与文人的生命情调
桃花成为游离于儒道之间的知识分子激情山水的载体,它浸染着中国文人的自然观,充满生命的情调和美感。《山海经》中记载桃花有16处,诸如“岐山,以桃树和李树为主,而且野兽多是老虎。”“不周山的山上有特别珍贵的果树,它的果实和桃子很相似。”“边春之山,多葱、葵、韭、桃、李。”[10]等,表明上古时期桃花已广泛存在在自然界,还对桃花进行夸饰性的描写。此时中国先秦人们审美心理自发生期就表现出在感知阶段的留驻的特点。先秦文学用桃花命名和它的精神做比喻的作品也不在少数,如《左传•襄公十七年》:“齐侯伐我北鄙,围桃。”[6]用桃花来命地名。先秦文人向来都是将自然对象化和人格化,不仅是游赏的场所,也是和自然万物成为知己。虽然桃花只是自然生长的植物,但是文人的主观情感世界对其赋予了很多象征的积极意象,在创作作品过程中也把文中的桃花这一意象更完整地表达出来。桃花的生长特点就是耐寒耐旱性极强,有坚韧顽强的品格,象征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如《尔雅•释木》记载:“瓜曰华之,桃曰胆之,枣李曰疐之,虘梨曰钻之。”[4]胆者乃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仁者必有勇也。文献资料是在赞扬桃花本身具备的坚韧顽强的节操。真正喜欢桃花的文人,一定能感知它身上的品格及带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潜意识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文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留下来的作品、提出的桃花精神会永久地传承下去。有些学者将桃花与女性、春天建立紧密的联系,主要是桃花外在形态的娇美及物候特征的原因,但是桃花的内在精神同样值得关注。“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1]这种精神和文化是可入民族的血液里,也存在于文化的审美意识中。
二、文学中桃花情结的深远影响
(一)对中国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进入新世纪,桃花的质感已经消失殆尽,它变成时代的背景,不再跟它的果实、颜色、色泽有关,成为中国精神和文化的符码。如今,桃花已与人们的生活、文化紧密相联,集观念、思想、精神、装饰、艺术和观赏于一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已实现全面发展,不可避免的是不良的社会风气腐蚀人们的思想,桃花情结对我国思想文化有深远影响。桃花情结直接或间接对人们的道德底线作出标准和要求,尤其是儒家思想更是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尚节操、家国情怀、顽强拼搏都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无独有偶。我国后世一些社会主流的思想精髓都是由先秦文学的桃花情结中提炼出来的,比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代桃僵等,都体现儒家高尚的思想和精神。桃花的道德意义得到进一步提升,“桃花潭水深千尺”“桃园结义”等这些内容把桃花引入到友谊的象征系统。先秦文学的桃花情结是中国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对后世的高尚精神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影响中国思想的趋尚。
(二)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先秦文学的桃花情结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同样具有深远影响,成为后世文人创作中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先秦文学开辟了桃花这一类题材领域,并在桃花情结的表现上有独特的特点,为后世文学效仿的艺术养料,尤其是道家的桃花情结影响深远。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创造一个理想、美好的世外桃源。王国维将桃花源的仙界氛围进行极致的想象和描绘,他的《桃花行》带有道家超凡脱俗的意义。唐寅的《桃花庵》、刘禹锡的《游桃源一百韵》、清代翁方纲《石洲诗话》、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等作品,都充满道教色彩。从文学角度看,这些作品揭露虚假的心理满足,却带来积极的批判精神。德国的拉尔夫•郎格纳说:“文学能向人们提供一条通向灵魂深处的通道。”[12]所以今人虽然不可选取古人的虚假心理的生活方式,但是不应抛弃先秦文学的桃花情结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勇敢面对挑战,积极向上进取,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桃征服中国上千年来的文人志士,桃花是中国人的性情之花。桃花的命运如中国国运一样是不屈的。面对我国桃文化走向衰落的事实,国人重拾文化自信,着力打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肥城因盛产桃花而远近闻名,有“桃花之都”的美誉。近些年来,为了加强桃文化的发展,打造很多桃花节、金秋品桃节等文化活动,在此基础上还发展了观光旅游、采摘桃的文化产业。为了弘扬桃花吉祥文化,设计桃花年画,如《桃献千年寿》将桃花与寿星集于一图。还有各种工艺品以及饰品的制作,备受人们喜爱和推崇,并广泛地流传到海内外,展现人民极好的精神面貌。除了肥城,湖南洞庭湖地区广泛种桃,素有“桃花江”的美称,将桃花应用到刺绣中,有各种各样的图式,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三、结束语
桃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前的学者把关注点都集中在唐代和宋代的桃花领域,先秦文学方面的桃花题材很少有人涉足。因此,对先秦文学的桃花情结的研究有其学术价值。先秦文学桃花情结的表现形态主要体现在三观:人生观、民俗观和自然观。在人生观方面,桃花的花与果的特点与儒家的礼义相结合,突出守妇道、爱国、仁义的高尚精神与节操;在民俗观方面,桃花情结与道教文化相互渗透,桃花的实用价值衍生出“术”层面的特点与道教的辟邪与长生文化相契合,突出先民美好、理想的愿望;在自然观方面,桃花情结因生长习性与文人生命联系在一起,突出古人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总之,桃花是中国的性情之花,代表一种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