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理念下体育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体教融合创新研究

2022-02-19李桂英罗腾香刘献国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教三全育人育人

李桂英,罗腾香,刘献国

(1.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福州 350003;2.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2)

体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体育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如何贯彻执行国家思政教育和体教融合相关方针政策,把体教融合作为办学的重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体育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目前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存在教师教学理念、能力、情怀堵点有待疏通;体制机制的痛点有待改进;思政元素“如何挖、怎么融”;课程思政体系“怎么建”等难点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旨在建立思政教育和体教融合创新结合机制,并找到实施路径。

一、相关研究

(一)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1]王光彦指出,高校教师都应有加强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融通的意识,及时、全面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意义和自身责任、担当。[2]范英丽提出,课程思政实践中应突出体育精神特点。通过知名体育学者、运动员和团队的事迹进行严谨治学、爱国敬业和创新精神的思政教育。[3]杨守金、夏家春指出,深度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适时、恰当地融入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动力、提升教学效果。[4]赵富学指出,根据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捕捉思政教育契机,是实现优化体教融合的路径。[5]

以上研究文献从不同角度诠释,课程思政是指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将思政课程与各科课程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根据各科课程的特点、目标、任务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重要路径。

(二)体教融合

季浏指出,体育要在教育中发挥功能和特质,充分体现“以体育人”的思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体育人才。[6]李爱群等提出,体教融合旨在推动青少年身心协调发展,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陆小黑、王洁指出,体育教学的“教”与“学”都要有合适且高效的方式,并提出在武术教学中要注重武术文化的传播和尊师重教、自强不息武德的培养。[8]钟秉枢提出了搭建青少年各级赛事平台,改革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是新时代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途径;[9]毛振明等研究指出,当今“体”的问题必须在对学校体育的价值理念彻底转变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解决。[10]王登峰指出,体教融合既是实现全民健康的基石,也是实现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相信随着体教融合工作的推进,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建设一定会比翼双飞。[11]

在新时代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体教融合体现“以体育人”的思路,体教融合要突破点、线、面的结合,而要走向深层的立体浸入式的“一体化”融合,这种融合应该是理念上、举措上、评价上等全方位的融合。

二、体育职业学校学生特点

体育职业教育生源,一是业余体校的学生,二是中学的体育特长生。他们体育基础较好,文化基础薄弱,热情、开朗、活泼好动,文化学习定力和坚持性差,思想理念上重视运动技能提高而轻视文化素养的提升。他们认为重要的、感兴趣的事能克服一切困难,而面对自己认为不重要、做不好、不感兴趣的事情,不但不愿意去做,还会表现出我行我素、自由散漫的一面。他们在理论课堂上出勤率低、上课参与度低、表现出无所谓和厌倦的情绪;技能课相对理论课对学生来说会更有价值感和学习兴趣,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出勤率低、有畏难情绪等。

三、体教融合创新策略

(一)教书育人

1. 引导师生树立学校体育全面育人价值观。王登峰司长指出:“贯彻执行体教融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中国教育科学院体育卫生与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于素梅提出:“体教融合的实施,首要的一点是提高人才认识,转变育人观念。”基于此,研究利用德尔菲法,确立学校体育全面育人价值指标体系。通过面向全校师生进行调查,了解师生体育价值观情况,并采用集中学习、知识竞答、征文比赛、墙报、专栏、LED屏幕等方式对学校体育全面育人价值观念进行宣传。通过教师课上、课下的有意识传授、传播和潜移默化渗透,使广大学生树立学校体育全面育人价值理念并形成坚定的信念,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有信念支撑,在他们职业领域内用信念传递信念。

2.探索各科课程思政教育和体教融合创新机制。体育职业院校的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根据专业、课程特点找到课程思政和体教融合的契合点,课程指导思想要遵循奥林匹克精神,使学生各种品质均衡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引下,探索公共理论课程思政教育和体教融合的创新机制,使学生把远大理想和提高职业素养结合起来;探索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育和体教融合的创新机制,使学生明白专业基础课程对职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专业核心课程创新体教融合机制,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支撑作用。通过全员努力,把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品质和参与、竞争、公正、友谊、奋斗的奥林匹克运动五项原则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团队协作精神和培养遵守纪律、尊重老师、集体主义作风结合起来。通过思想上积极引领,实践中率先垂范,以勤育勤、以德养德、以善促善,提高学生专业的认同感和职业的认同感,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立德树人的使命。

3. 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目标。明确的目标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职业规划是从学生一入校门就开始,使学生了解专业定位、职业面向、职业岗位群设置,使学生初步形成专业认同感和价值感,对毕业后职业领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每一门课程的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本门课程的价值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体验成长和成功的职责和使命。专业课程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外,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现状,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提升其立志成才的动机,传授专业的知识和精湛的运动技能。随着学生对自己的了解和知识技能的渐增,在职业规划课程教师引导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制定出目标明晰、多维度设计、可操作性强的职业规划,从而激发更大的信心和热情,并努力一步步地实现职业规划目标。

(二)管理育人

1. 完善管理制度,引导广大师生照章办事。制定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监督和管理。制定和完善体育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体教融合创新相关制度、课程思政和体教融合创新效果评价制度(包含三级指标体系),为思政教育和体教融合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2.家校联合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通过与家长沟通,恳请家长重视孩子的选择,重视孩子的学业,关心孩子的生活,关注孩子的成长,给孩子足够的期望和信心把专业知识和技能学好,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好,与学校携手把孩子培养成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科研育人

职业院校的科学研究应以提高教育教学技术和学生管理技术为核心。要研究学校体育的全面育人价值、体育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研究如何发挥学校体育的全面育人价值促进体教融合;研究各科课程思政和体教融合评价标准三级指标体系;研究“三全育人”“三教改革”的精神和内涵;研究如何在体育职业教育中贯彻落实“三全育人”和“三教改革”;研究对接体育产业的“产教融合”等。通过科研项目立项研究,诸如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精品开放课程、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体育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等研究项目,在教改和教研过程中把文件精神学懂弄通,融会贯通,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才能贯彻落实到位,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动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实践育人

体育职业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学习的耐心和坚持性差,面对厚厚的书本他们看不进去,需要校企共同研制线上线下结合运用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配套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动态化、立体化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并跟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调整更新,满足混合式教学、在线学习的需要。

针对体育专业学生善于拼搏和不服输的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显得尤为重要。要建立仿真模拟校内实训基地,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引企入校,“双师”授课;工学交替、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建立。把课程要解决的典型工作任务呈现出来,在工作过程中鼓励他们坚持不懈,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和职业教育精益求精的大师工匠精神融合起来,引导他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五)服务育人

体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型人才,服务于体育产业发展、服务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借助社会实践、实训和实习做好社会服务,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比如走进社区、走进机关单位进行健身宣传、咨询和健身指导,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等,还通过与中小学校建立体教融合共建单位,帮助中小学校做好课余锻炼和比赛工作。通过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六)组织育人

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以团干部培训班为抓手,帮助广大青年牢固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严格、公正的推优制度,发展入团、入党积极分子,对学生党员和团员开展定期的思想教育和交流。利用墙报、广播、团校以及节日专题教育活动、典型事件为载体,加强对学生体育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定期开展主题党日、团日活动和团员专题教育评议活动,以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实践中使广大学生党员和团员得到历练,受到教育,提高能力。

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通过体育社团活动,让更多相同爱好的大学生聚集一起切磋交流,丰富广大社团学生文化生活,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七)文化育人

校园文化是体现学校精神、营造学术和文化氛围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体育文化活动、各种比赛活动等,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重视文化和比赛活动的文化宣传和仪式感,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意志品质,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体教三全育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