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语文》“三教”改革新思路
2022-02-19曹丽萍
曹丽萍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课部, 湖北 襄阳 441050)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指出,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攻坚行动,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教学质量。[1]“三教”改革是推进课堂革命、实现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其中,谁来教是根本问题,教什么是核心问题,怎么教是关键问题,三者共同构成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的逻辑闭环。如何抓住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牛鼻子”,进行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明确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解决当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下滑、写作能力降低、审美情趣减弱、语言规范淡化等问题,使《大学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数量短缺,力量薄弱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体。但受高职扩招、老教师纷纷退休、新进教师偏少等因素影响,导致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师资数量严重短缺,加之男女教师比例失调,女教师多于男教师数倍,又加上二胎政策放开,时有女教师请假,师资数量更为短缺。再者,多数高职院校是中职合并升级产物,来源固化,结构惰化,师资力量薄弱,教师职称偏低。
(二)教材版本众多,良莠不齐
教材是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创新的基本载体。但目前各高职院校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可谓五花八门。既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徐中玉主编的华东师大版、南开大学陈洪主编高等教育版的《大学语文》,也有各高校自己编写的教材。教材名称从《大学语文》到《大学国文》《新编大学语文》《中外名篇选读》,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教材体例从表面看虽尽是文选加导读,但由于受制于教材编写者课程理念与编写水平等因素,加之选用大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不同、层次不同,教学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课程体系自然也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
(三)教学方法单一,无法引起学生兴趣
教法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法与手段。但目前高职《大学语文》两节课学习一篇作品,未脱离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主要以传授方式授课,兼用问答、讨论、探究等方法,教学设计所关注的是如何实现教师对知识的单向传授,对学生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意识)缺乏了解——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被动行为,心理处于抑制状态,学习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释放,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二、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三教”改革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需要
“互联网+”战略推动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教育在教育形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正持续不断地进行革命性的创造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影响,学生的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
《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改造课堂教学过程,广泛开发慕课、微课、虚拟课堂等对外共享的智慧学习平台,建设能够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
(二)传统文化传承中《大学语文》育人功能开发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承,还可以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高尚品德、人文素养,有助于高职教育实现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大学语文》课程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各类型流行文化不断地冲击传统的价值观和人格精神,文化的差异、矛盾、冲突增加了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难度,影响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当他们疏离传统文化,无异于在割舍生存的根基与灵魂。《大学语文》教师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走进文学,通过文学走进文化,通过文化实现对大学生精神引领、价值引领,帮助学生加强文化自信,强化理想信念。
(三)“双高”建设背景下《大学语文》实施人才培养的需要
“双高”建设背景下,基于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职业教育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强调全面发展。在快速变化的技术技能世界中,职业教育面临重大挑战,既要让学生掌握就业技能,还要求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需要,任务十分艰巨。国家战略、社会发展、企业用人等多个方面对《大学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抓住机遇,培养出德技并修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但长期以来,语文与专业相结合的理论基础认知不到位,导致有的院校忽略各个专业的特殊性,忽视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大学语文》与岗位、专业融通配合的有效途径明显不足。
三、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三教”改革的策略
教师、教材、教法是教学改革的“生命线”。“三教”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教师——解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根本问题“谁来教”
建设高水平学校的重要基础是高水平专业群,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主要依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2]教师是“三教”改革的关键。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教学魅力、交往魅力及反思魅力,能随时激发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某种意识,让学生感觉到《大学语文》是专业择业、就业乃至终生都要好好研习的课程,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和人文素质。
1. 加大专项培训,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法、资源开发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以及课程标准等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能力、课程标准开发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依托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建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2. 借力金课工程,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紧紧围绕“双高建设”,全面推进“三教”改革,借力金课工程,教师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进行教学交流讨论,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支持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风格,比如:设计新颖、灵活多变的独特创新型风格;妙语连珠、机智诙谐的幽默风趣型风格;精神饱满、激情四溢的感情充沛型风格;旁征博引、出神入化的知识渊博型风格等。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做实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水平。教学与科研的双向互动,已成为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以推进教科研结合为切入点,组织教师参与《大学语文》教学课题的申报与评比活动,将日常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处置的技巧,还有诸如课改的想法汇聚在一起,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比如,研究如何通过改革实现教学上的“提质增效”,如何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走进文学,通过文学走进文化,通过文化实现对学生的精神引领、价值引领和听、说、读、写、赏、评、思、悟能力的提升等。通过广泛组织开展教改研讨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解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核心问题“教什么”
教材是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创新的基本载体。《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大学生开设的人文素养类课程,它既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与提升,更关注精神情怀的濡染与培养。在我国各省市开展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的背景下,更应建设“智慧教材”,运用互联网为核心的先进技术开发个性化、模块化、立体化的教材,才能使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落到实处。[3]
1. 开发立体化教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教育教学信息化是大势所趋,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也应与时俱进。应立足“语文”本位,坚守“大学”特质,贯彻“开放”理念,注重创新,实现优质立体教学资源的建设与高效利用。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助推教学改革,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案例和教学项目,建立动态化、立体化、数字化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使专业教材能够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地更新调整。
2. 开发模块化教材,实现与专业融合。高职《大学语文》教材要重点体现能力训练和人文素养培养,特别是加大能力训练的比重,凸显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中设计诵读、鉴赏、演讲、辩论、主持、求职面试、申请书、求职信等阅读鉴赏、口语表达和实用写作三大模块。这三大模块,并非面面俱到的,而是基本的;是非研究的,而是应用的,遵循“实用”和“适用”的原则,用张志公先生的话来说,也就是“精要、好懂、有用”。并且三大模块应结合专业精选内容,为专业学习提供必需的语文知识,以提高专业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与传统,促进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专业精神的融合。
阅读鉴赏模块:古典文学素养是寻根的过程,也是寻找自我的过程。应本着突出价值引领、兼顾阅读兴趣的原则,围绕主题,精选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通过作品讲解,达到思想启迪、道德熏陶、审美陶冶、写作借鉴、文学修养提升等目的。同时,还应针对不同专业有所侧重,如针对医学生,除名家名篇独特魅力对学生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外,还应添加职业道德准则宣言的《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希波克拉底誓言》、崇高医德的《大医精诚》《不失人情论》、医德双馨的《扁鹊传》《华佗传》等篇目,提升医学生的审美境界和人文素养,培养具有仁德之心、悲悯情怀的“仁医”。
语言表达和实用写作模块,应从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撷取大量生动、鲜活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达到强化思维与语言训练,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同时,还应针对不同专业有所侧重,如针对医学生,口语表达模块可增加医患沟通技巧、实用写作模块可增加医学小论文写作等,为广大学子的职业人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3. 开发个性化教材,实现经典与流行并存。教学内容不仅仅有经典,同时也应注重流行文学中的优秀佳作,以“经典”为主、“流行”为辅,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经典与流行并存。
比如求职面试的微课,可以创新性地结合当下流行的通俗文学作品,如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J.K罗琳的代表作《哈利·波特》、美国女作家斯蒂芬·梅尔的《暮光之城》系列作品都是学生所喜爱的流行作品。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学艺术性也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南开大学的语文课给出了值得借鉴的答案。该校《大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位诗人是罗大佑,这位“华语流行乐教父”与李白、李清照等相提并论。课堂上,周杰伦等歌星的流行歌曲回荡在学生耳旁。这一改革让大学语文在坚持以经典文学、文化为主导的同时,必须让兼具时尚性与亲近感的通俗文学、流行文化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而贴近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法——解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的关键问题“怎么教”
“三教”改革的核心在于教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新生态,必须深入推进“教学革命”和“学习革命”。具体地,在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法改革过程中,要广泛采用项目化、情景式教学,创建技术先进的智慧校园网络和全时域、全空域智慧学习环境,打造更具有新颖性、现代性的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
1. 建设智慧学习环境,实现智能教法改革。构建“自主、泛在、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完善“互联网+职场化”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VR等技术,广泛开发慕课、微课、虚拟课堂等对外共享的智慧学习平台。建设能够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全场景立体式交互,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变。
2.推行MOOC+SPOC,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德技并修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推行MOOC+SPOC的方式,打通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大规模与校内专属或小班教学相结合,把教学内容、“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手段、资源系统化地整理在一起,完成一条龙式的课程设计,以此满足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求、教师多样化的教学需要。
课前,教师推送资源,发布任务,自学检测。学生通过线上自学,尝试完成任务,上传云课堂。教师跟踪辅导。课前环节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初试锋芒,精准定位存在问题,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课中,面对面交流。教师针对课前学生反馈抛出问题,引起“轩然大波”,学生自由发挥,提不同看法,甚至反对意见,教师总结提升,归纳方法规律,解决学生反馈的问题。然后趁热打铁,回归课前设置的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所提炼的方法解决问题,达到磨砺剑锋,回炉淬火。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乐趣的同时,更进一步掌握、巩固了教学重难点。接着小组PK,华山论剑,精彩实战。整个过程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认知规律,反复实践,解决问题,所讲内容进入学生的内心,点燃他们的智慧之火,激情之火,使学生动心、共鸣。教师授之以渔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勇于挑战的胆识与气魄。
课后,推介其他方法。发布《大学语文》在线开放课程情境题库,引导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现仗剑天涯、快意江湖的目标。
混合式教学,增进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励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成效持续增长,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3. 实行点单授课,实现语文与专业的融通教学。根据岗位需求,制定“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选修模块”动态调整的授课计划,面向各专业开展“点单式”授课。其中公共基础模块(阅读鉴赏)面向各个专业开设,专业选修模块(语言表达、应用写作)被细分为多个知识点,由各专业对接岗位需求勾选,进行点单授课。在点单授课的基础上,设置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由阅读鉴赏、讨论分享、实践应用三个部分构成,兼顾阅读审美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针对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实现语文与专业的融通配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4.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多元互动。以人为本,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多元互动,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采用情景式、探究式、启发式、实践演练式、游戏闯关式等教学法,体现有用、有趣、有效,突出“学生客户”、“教师客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元互动,激发学生爱学、想学、主动学的欲望。
5.注重教学实践,实现学以致用。《大学语文》教学也需要与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与文学社团相结合,通过参与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文学社团和学校组织的各类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诵读比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既用生动可感的活动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又实现了学以致用;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又锻炼了竞争意识、团结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现将单一的理论讲解转换成生动的价值引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丰富校园文化,打造文化育人品牌,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
6. 强化“多元主体”评价,不断改进教学。突出专业特色,注重过程考核。可采用343平时成绩评价方式:课前预习检测占30%+课堂表现占40%(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10%+教师评价60%+小组赋分占20%)+课后任务完成情况占30%。
622期末教学评价方式:6(过程成绩占60%)+2(期末成绩占20%)+2(大学语文慕课成绩占20%)。
另外,凡参加朗读、戏剧、演讲、辩论等活动或在教学网站、博客、杂志上发表文章或参与资源开发的,根据完成情况奖励不同的分值。
强化“多元主体”评价,充分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目标成果为导向,从而促进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