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研究

2022-02-19罗余红云南省昭通市实验中学657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堂教师教学

罗余红(云南省昭通市实验中学 657000)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思想独立”“从容工作、学习”及“创新性”,强调“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这些思想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优势相契合,有助于实现教育效果。将陶行知的教育理解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分工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能够主动地接受知识,从容应对难题。本文主要针对当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研究,分析该模式的特点、实施的现状,观察能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来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小组合作制能否在实际应用中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

1.角色分配,知识共享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以整体水平趋同的原则将成员进行相等人数的划分,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教学工作。每位成员在小组中均有着自己的角色,承担各自的学习责任,成员之间可以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沟通和讨论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这种活跃的气氛容易感染每一位成员,带动成员畅所欲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可以成为知识的来源途径,因每位成员思考方式、家庭背景、身处环境不同,可以通过个人差异、知识共享来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优势互补,共同成长。这种方式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知识来源的单一性,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自主为本,提高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不同于以往的“单兵作战”模式,这种整合式的“发力”,能增强小组整体的学习能力。在生物课堂上,由于小组成员中存在思维、知识掌握进度、学习能力层次、接触的资源等的参差性,通过彼此间的讨论,面对抽象的理论知识也会有更多的解决办法,这种学习模式有效地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处在高中时期的学生在个人的思维、理解上是不同步的,教师的讲解往往只能对多数人起到帮助,而对部分学生收效甚微,然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打破这一局面。一方面,分工的学习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在小组中同龄人间的交流能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接触了不同的想法,从而增加有效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整体课堂氛围的提升、学生个人热情的高涨都会促进生物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合作中,学生的个人动手实践能力也逐渐加强,对生物的理解也不仅仅停留在原有书本上的生涩文字中。

3.组间同质,差异化互补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划分小组的形式开展,以组织形式的创新来实现整体教学的推进。划分后小组是整体,个人是部分,整体只有在各部分的良好配合下才能呈现出更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对整体中的各个部分进行合理搭配。小组划分,并不是盲目选择,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来进行划分。试想下,如果一个组内全是学习落后或调皮捣蛋的学生,那么聚在一起不仅不会推动学习,反而会导致退步。相反,如果小组内全是学霸或者优秀学生,也无法实现合作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划分小组时要保证组内成员差异化,以实现优势互补。小组间呈现同质的局面,从而保证每个小组综合学习、素质水平大致相同,唯有如此,才能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更好地开展课堂学习,通过小组间比赛、竞争评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自我实践探索进步。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分工协调性差

在当下,小组合作模式已在很多课堂得到应用,而教学问题依旧层出不穷,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中常常出现这样一幕: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桌上放有班级小组的分布表,同学也按部就班地坐着,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小组合作的场面,学生也并未一起讨论、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独自挑起教学的重担。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虽得到很大程度的认可,却并未真正实行。传统的教学分工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一言堂”的局面仍然存在。倘若教师在课堂上依旧以自己讲解为主,在平时的学习任务中也难以体现小组合作的价值,那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仅为“纸上谈兵”,难以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成效,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否起到效果的关键。

2.小组划分不科学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行需要同高中生物知识体系相联系。由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天赋不同,有的同学一点就通,而有的同学基础知识部分掌握不好,之后更是愈战愈挫,长此以往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当下生物课堂中,不少教师分组时考虑的因素比较单一,往往会将成绩优秀的学生聚集在一个小组,成绩落后的同学放到一起,通过成绩对整体进行排名,随后同一水平的划分到一起。这样并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反而容易造成“近墨者黑”的局面。成绩落后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自暴自弃。小组的划分不是考试成绩的唯分论,而是综合考量后的结果,小组合作需要的不仅是有能力的人,还需要性格上的互补,沟通时的融洽、小组内气氛的烘托等。每个学生都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在小组中扮演着平等、重要的角色,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所带来的好处。

3.分组后学习效果不显著

目前,很多教师在授课中,往往大包大揽,不常运用小组合作模式,依旧借助课本、刷题来保障学习质量。而高中生物知识是系统化的,每本书都有各自的章节,每堂课都有核心的知识点,教师根据自己的备课本,大到核心知识点,小到细微之处,完全地灌输给学生。堪称“一条龙”的服务看似周到,却缺乏对现实因素的考量。学习本身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高中生更是处于爱玩的年龄,倘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很难提高学习质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本身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教师可以从知识的灌输者向引领者进行转变,教学从全覆盖转向重点讲解,教师如不改变教学内容,很难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真正优势。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策略

1.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小组分工交流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注重发挥小组在学习中的作用,引导各小组独立学习,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课前的预习、生物课堂末尾的知识汇总、期末考试的重点划分等任务,主动下放给各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分析、选择重点,自主理解书上一些抽象的概念、给定的方法,并且在课堂上陈述观点、进行展示。此外,教师可以开展学生自学课,将部分简单的、适合的课程板块交给学生自主完成,从教学者转变为监督者,让学生成为教学的参与者,丰富其学习经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2.把握个体差异,划分合作小组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具体情况,在划分小组时,教师应注重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成绩的考量、个人的性格、人际关系等因素,综合考量进行小组的划分。小组学习离不开良好的学习、沟通环境。试想下,如果一个小组都是男生或是女生,那么涉及男女分工的工作就无法通过组内合作开展;都是文静的学生,小组的学习气氛就不够热烈;都是学习落后的学生,小组的带头榜样作用就无从实现。小组作为一个集体,要起到集众人之长弥补众人之短的作用。教师要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后期的学习中发挥理想的效果。这样才能够真正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积极性,带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进步。

3.科学选择授课内容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为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模式的作用,教师要合理安排授课内容。高中生物在知识体系脉络上是十分清晰的,这也为改革授课内容奠定了基础。例如,在生物学的“人类遗传病”课题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基本特点与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部分的授课内容交给学生自主思考、解决,然后选取各组代表进行观点上的陈述,集思广益,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教师的教学从全方位转换到有计划、有方向的引导。在一些生物实验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在告知学生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实验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探索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课中,提前告知学生实验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构筑实验整体的思路、框架,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实验的探索,并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体验感,实践出真知,学生将在生物课程的学习实践中获取更为深刻的认知,高中生物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提高。

四、结语

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存在教学分工协调性差、小组划分不科学、分组后学习效果不显著等问题。只有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把握个体差异,划分合作小组、科学选择授课内容才能更好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高中生对生物学的喜爱,摘下传统教育下生物学生涩、抽象的标签,推动生物学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生物学方面的相关人才。长期的小组分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自我独立意识,学生能够在团体合作中承担起自己的工作,独当一面,增强内心的责任感和团体观念,这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生物课本中的文字,他们能够将其带入到实践中运用,丰富对生物理论的认知,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

猜你喜欢

课堂教师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