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2-02-19杨超骏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210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蛐蛐蝈蝈互联网+

杨超骏(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 210000)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深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进入了学校教学当中,互联网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互联网+”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推动作用进行浅显研究,希望能引起广大教育者的深思。

一、借助互联网激发学生情感

音乐本身的旋律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配合互联网与多媒体,可以使音乐更快地融入学生的心中。以下以《大树妈妈》一课的教学为例,分析“互联网+”在激发学生情感中的作用。

1.教材分析

《大树妈妈》是一首摇篮风格的抒情曲,歌曲将大树比喻成母亲,歌颂了大树妈妈对小鸟的庇护,风格温馨又有趣。这首歌曲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让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从而爱戴和尊敬长辈;二是体会摇篮曲的柔美与温和,初步掌握摇篮曲的演唱特征;三是对歌曲进行动作编辑,尤其是充满感情地演唱和表演这首歌。

《大树妈妈》的教学有两个难点:一是八分休止符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二是通过教学让学生领会母爱的伟大,养成尊敬父母长辈的美德。

2.教学准备

为激发学生情感,笔者把教学重点放在创设教学情境上,在备课时在互联网上收集了大量有趣的教学资源,计划在课堂上将其展示出来,使之与创设的教学情境相结合。

3.教学实施

笔者通过故事情境讲述了鸟妈妈和鸟宝宝的幸福生活,但是有一天,鸟妈妈外出时被老鹰吃掉了,大树成为奶宝宝们的新妈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笔者在歌曲的多个阶段都配合互联网教育资源,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起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互联网进行启发教学

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多启发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如《蝈蝈和蛐蛐》。《蝈蝈和蛐蛐》的教学以聆听为主,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做人做事的学问。

1.教材分析

《蝈蝈和蛐蛐》是一首叙事性歌曲,用讽刺的手法描述了爱吹牛的蝈蝈和蛐蛐,歌曲融合了戏曲、说唱等艺术形式,情节发展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词曲平稳,结合贴切;第二阶段通过说唱的方式吹嘘蝈蝈和蛐蛐的本领;第三阶段包含戏曲元素,用公鸡吃掉蝈蝈和蛐蛐来风趣地结束这一闹剧。本乐曲包含了大量的京剧元素,是我国的国粹,通过对这首歌的教学,可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同时树立脚踏实地、勤勉做事的价值观。

2.教学准备

《蝈蝈和蛐蛐》的风格诙谐而幽默,适合学生表演和演唱,但小学生对民族音乐普遍缺乏了解,而充分了解才是学习、演唱和表演的前提。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互联网上下载了《蝈蝈和蛐蛐》的教学课件,然后从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出发改编了课件。

3.教学实施

音乐课开始后,笔者采用京剧中的语调与学生打招呼:“同学们好。”学生们有的一脸好奇,也有的发出笑声。然后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京剧脸谱,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们回答道:“脸谱。”

笔者继续播放蝈蝈和蛐蛐的图片和视频并发问:“那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学生们回答道:“蝈蝈,蛐蛐。”笔者:“对。那你们听过蝈蝈和蛐蛐的叫声吗?听蝈蝈和蛐蛐叫,这并不新奇,但听他们唱歌一定很有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蝈蝈和蛐蛐是怎么唱歌的。”此时,学生露出很感兴趣的表情,笔者再利用多媒体播放从互联网上下载的《蝈蝈和蛐蛐》。播放完毕后,笔者继续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刚刚听了蝈蝈和蛐蛐,也看到了京剧脸谱,那么大家有没有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呢?”学生:“蝈蝈和蛐蛐会唱京剧!”“我们也演唱下京剧好不好?”

就这样,学生通过亲自演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京剧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主动探索京剧的特征与韵味。在教学结束后,笔者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部分经典京剧片段和京歌,让学生对京剧和京歌的区别与联系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京剧的魅力。

三、借助互联网提升学生素养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定要努力把年富力强的人民赶紧地培植起,使他们个个读书明理,并愿为国鞠躬尽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也应贯彻上述要求,如《只怕不抵抗》这一节课就非常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笔者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也充分发挥了互联网与信息设备的优势,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1.教材分析

《只怕不抵抗》反映了儿童团员们英勇战斗、不畏艰苦的爱国主义气概,歌曲是三段体结构,最后两句只怕不抵抗强化了歌曲的感染力,突出了歌曲的主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二是让学生参与轮唱和合唱,掌握演唱技能、技巧;三是通过合作、模仿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教学准备

由于年龄、阅历、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往往较为肤浅,虽然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有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但音乐教学无疑拥有更强大的感染力。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中的思想情感,笔者下载了大量抗日战争年代儿童团的英勇事迹作为教学辅助素材,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3.教学实施

笔者在课堂上问:“同学们,7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全国上下都在进行着壮烈的抗日战斗,连和我们同龄的孩子们也不例外,他们纷纷加入儿童团,负责埋地雷、送信件,个个都是小英雄。”(此时播放从网络上下载的儿童团抗日片段)

师:“加入儿童团要会喊口号,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喊口号呢?”

学生:“要勇敢地喊、大声地喊!”

师:“儿童团的口号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只怕不抵抗》的名称。那么接下来我们共同听一听歌曲中一共有几个‘只怕不抵抗’,分别是怎么喊的,好吗?”

然后笔者播放歌曲,此时学生带着问题仔细听歌,不但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而且初步学会了这首歌的演唱方法。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当中,笔者将从互联网上找到的教学资源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歌曲的主旨,感受到了小英雄们的坚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四、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有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教学资源,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音乐教学可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本课堂、高效课堂,我们应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运用互联网、信息化设备的能力,不断优化小学音乐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猜你喜欢

蛐蛐蝈蝈互联网+
斗蛐蛐
你听,蝈蝈在唱歌
蝈蝈和蛐蛐
抓蛐蛐
我的蝈蝈
一对蝈蝈吹牛皮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蛐蛐你别叫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