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
2022-02-19陈卓林成都大学610000
陈卓林(成都大学 610000)
班级就是由一定人数、相仿年龄的人所构成的群体,并且在固定场所,共同进行学习的集体。班级管理是指教师对一个班级施加正确的教育影响,是一种管理学生的教育方式。班级管理制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使班级管理活动有价值导向作用,班级管理的过程就是教师对班集体进行引导的过程。
一个人的道德认知以及形成受道德的约束,班级制定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良好的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高道德修养,也能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教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在施加道德教育的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自觉性,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和班级管理。例如,采用班委制能大大增加班级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当然,教师在推选班委时应注意班集体轮换制,让每个学生在班级管理上有参与感。这时,道德教育对班级管理的作用就在于帮助班级良好氛围的建立,使各项教育工作能取得不一样的效果,大大减少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管理压力,也有利于整个班级的持续发展。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现状
1.学校德育教育未真正落到实处
对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而言,成绩是学校进行考核和评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小学,学校认为小学生年龄还小,道德教育没有太大必要,没有意识到小学进行德育教育为他们打下道德基础,导致小学生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他们所树立的价值观、道德观,除了在家里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以外,就是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所受到的道德影响。在年幼时期若没有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就很难有正确的道德习惯,这也说明了学校道德教育也不够成熟。
2.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学校负责制订道德教育的方案,教师则需要根据学校的方案制订计划实施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践行者。教师是每个班级实施道德教育的引导者,但是在德育课堂上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只是一味照搬书上道德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观念。
3.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够
小学生年龄特点就是好奇心重,自觉性低,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监督,他们的认知方式是依存型,对事物的认知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特别容易受权威人物的影响,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这也使德育教育增加了难度。小学生的年龄小,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易受哄骗,在复杂的社会中,学生很容易失去判断能力,这时,老师所传授的道德观对他们来说难以取得正面效果。小学德育课堂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小学生在身心成长阶段初期起到正确的影响,对学生个人的成长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更好实施德育教育的应对策略
洛克说过:“智育只能当作是德育的辅助,而学问知识只能是起着辅助品德的作用。”
1.学校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建立完善德育教育体系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然而,现在仍然有一些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等问题,因此,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抛弃形式主义,为了学校未来能持续发展,为了小学生们的德育成长打下基础,学校理应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领导层需要做出相应努力,分析学校的德育现状,根据学校德育所出现的问题制定对应的改善措施,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是否符合本校发展实际,及时做出调整,并且主动学习优秀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逐渐形成符合本校发展的特色德育教育体系。具体的实施措施如建立“道德角”等。小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形成初期的道德认知,这种情况下,班级管理就会更好实施和向前推进。
2.教师不断学习,丰富教学方式
教师是德育工作更好实施的践行者。对以班级为单位的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每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承担相应的责任,将每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结果反馈当作教育契机从而渗透到班会教育。积累德育经验是教师提高德育能力的关键。提升方法主要有,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提升德育能力,在师生交流中提升德育能力,在学生个人发展指导中提升德育能力,也只有教师德育能力提升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学习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要亲自动手在“做”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意识时,可以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实现。比如,每年的三月,在班级里开展“学雷锋”主题班会活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当正面引导学生,让小学生们在活动中体会到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充分地感受到优良品质所带来的魅力,从而帮助教师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对班级管理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3.加强家校合作,建立共同的德育教育机制
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合作,促使家校合作德育教育机制的建立。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与家长相处时间更多,作为家长应该借鉴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无时无刻都让孩子受到教育,受到健康的教育,也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使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家长和教师都也应学习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教育方法,对学生做出的好的行为做出表扬,引导学生知错就改。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和教师双向配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教育的良好发展,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促使班级管理向有效性和发展性进步。
三、结语
在小学班级的管理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第一,能够践行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能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影响,促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健康的道德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第二,能够使学生从日常学校生活中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做”中学,在“做”中体会到道德的价值所在,从而提升道德修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水平提升,也有利于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对学生施加道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事情,也是不容忽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