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2-02-19王静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255000
王静(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 255000)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涉及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的知识,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实践内容,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地理学科中涉及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造能力,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重要的追求目标。在过去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多是教师进行单独讲解,学生多是被动接受知识,无法将学生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通过运用主题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基于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提前准备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观察、思考与讨论,发现问题与确定主题,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适当进行拓展延伸,能够有效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解题技能。
一、主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与课程改革概念,结合某个综合主题,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进行课题探究的科学流程,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挖掘相应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借助科学教学方法与教学工具,试图解决综合主题的教学模式,即为主题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主题式教学,教师需要结合地理课程主题内容,引入贴近时代的新闻事件,创设生活与生产场景,挖掘、收集与拓展丰富的资源内容,围绕具体主题,紧扣地理课程标准,通过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方式探究主题,进而获得知识与技能,解决主题中的问题。
二、传统初中地理教学问题
长期以来,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学观念的影响,传统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地理教学目标的达成,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观念较为滞后。不少初中地理教师仍然是以自己单独讲授为主,在课堂上很少提问,即便提问也多是提问学优生,无法调动班级中的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不少学生无法经历地理知识形成过程,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二是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地理学科不仅涉及多学科知识,而且是一门时效性比较强的学科,比如,随着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建设,我国铁路交通地图已经重构。教材的更新速度无法赶上地理空间重构的步伐,如果依旧照搬教材内容教学,则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无法迁移运用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科素养。
三是教学过程不够有趣。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师多是进行讲授式教学,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这种教学过程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只有引入新颖、贴近时代的内容,创设多样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兴趣。
三、初中地理教学应用主题式教学的策略
1.紧扣课程标准,精选教学主题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等理念,因此在实施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地理内容,将其与地理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辅助学生理解知识。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基于主题式教学模式,教师应通过深入研读《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精选与地理课程相关的主题,打好主题式教学的基础。根据可持续发展、碳中和、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低、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热点话题,与初中地理课程紧密相结合,重点突出课程重点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
例如,鲁教版七上的《人口》,本课的课程标准包括:基于相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空间特点。学习目标之一是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根据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的时代背景,教师简单说明计划生育的时代背景;学习目标之二则是结合我国人口分布图,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教师可以与城市群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因此根据本课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教师可以精选两个教学主题:一是人口增长与老龄化,二是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针对主题一,教师可以准备近年来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图文资料、我国人口年龄分布图等资料,提出有关如何鼓励生育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针对主题二,教师可以准备我国城市群分布图,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提出如何看待我国人口分布与城市群分布的问题。
2.围绕主题内容,制作教学素材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主题式教学模式,教师还要提前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地图、微视频、图文等资料。教师研读初中地理的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时,确定教学主题,可以先去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公共教学资源库收集资料,运用office办公软件、绘图工具、剪辑软件自主设计和制作教学资源。比如,在收集地图时,教师可以利用“国家自然资源部数据服务中心”的地图,可以借助空白地图自行绘制,做到线条清晰、要素简洁、注记准确、图例标准等。
例如,鲁教版七上的《交通运输》,本课课程标准是: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分析实际情况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明我国的铁路干线分布格局。根据本课主题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确定主题情景式的教学方式,根据教材内外的生活情景提前准备相应地图。在展示生活情景以及相应地图后,让学生具体分析问题和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由于地理教材中地图资源陈旧,教师可以利用“国家自然资源部数据服务”中提供的地图资源,也可以使用“星球研究所”等自媒体绘制的地图资源,利用“中国的铁路交通”“中国的公路交通”“中国的水路交通”“中国的航空运输”等地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3.创设生动情境,进行分层设问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根据主题式教学的内涵,教师先要熟悉地理课程主题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主题后,结合提前准备的丰富图文资料,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情境,启发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交流探讨。教师可以根据情境的主要内容,进行分层设问,突出主干知识,围绕主题逐层展开与步步推进,提出一些由易到难的简洁问题,可以适当加入开放式问题。先让学生自由交流与探讨,当学习本课基础知识后,再让学生解答情境问题。
例如,鲁教版七上的《工业》包括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的工业分布、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等内容。通过分析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认识到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说明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等。教师先展现家庭客厅图片,包括电视、沙发、茶几、空调、吊灯等,让学生找出主要的工业产品。教师继续展现《冬奥会首钢大跳台的前世今生》资料,播放北京冬奥会利用首钢滑雪大跳台比赛的视频,与新闻热点联系,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教师提问由易到难并且分层设问,让学生稍稍思考后进行教学,当学生掌握本课知识后,再探究以上问题。
4.引导合作探究,根据成果评价
根据新课改教育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依托主题式教学模式,与地理课程内容融合,还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引入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主题,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后,教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解答。教师根据各组的探讨成果,进行科学点评,做好总结工作。
例如,鲁教版七上的《农业》,重点包括农业的概念和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走科技强农的道路。完成本课教学后,教师先展示《山东潍坊寿光每天供应600吨蔬菜驰援武汉》的新闻,发生在2020年1月武汉疫情最严重之时。根据这则新闻创设“冬暖式蔬菜大棚与农业发展”的主题,展示寿光周边绵延数十公里的蔬菜大棚情境图、蔬菜大棚外部结构图与内部的蔬菜种植图,基于此提问:山东寿光位于什么地形上?位于哪个农产品主产区?寿光发展蔬菜种植有何优势?在蔬菜种植中,科技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以上问题均与本课知识相关,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探究,在总结中强调寿光位于拥有一亿多人口的山东,距离北京、上海、青岛等大城市较近。教师需要结合小组探究过程与结果综合评价。
5.反思教学过程,优化课程教学
初中地理教学中,根据主题式教学的结果,结合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主题式探究题型问题,教师还要反思教学过程,优化课程教学,以此促进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例如,根据主题式教学的流程,教师要认识到结合实际生活场景和生活经验来实施地理教学的重要性,改变过去单独讲授教学方式,扭转强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观念,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建立主动学习观念。比如,完成地理七上教学后,教师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引入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图,设置主题探究问题: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海陆位置有何共同点?哪个区域毗邻世界金融中心和自由港?哪个城市适合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哪个城市更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心?通过提出类似综合性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四、结语
主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科学与高效的教学模式,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相适应,能够引导与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提高课程教学效果。通过分析传统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实施主题式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运用主题式教学,根据地理课程主题内容分析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引入新闻事件与热点话题,创设与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与探究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为形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