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攀岩集训队训练保障研究

2022-02-19吴思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攀岩器材竞技

吴思阳,李 元,郭 君

1 绪论

攀岩孕育于登山运动发展之中,最初是作为登山运动的附属品和必需品存在,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从登山运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项新的体育运动项目。2016年8月4日,竞技攀岩正式成为2020东京奥运会比赛项目,这项集挑战、时尚于一身的体育项目具有了更加广泛的全球影响力,也引发了各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新一轮调整[1]。2019年,竞技攀岩运动又被确定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古老的奥林匹克运动再添新成员,竞技攀岩这项相对比较年轻的体育项目也结束了从1992年开始的24年入奥之旅,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各国纷纷逐级组建攀岩运动员代表队,攀岩赛事转播开始频现各大电视媒体,室内攀岩场馆数量大幅增多:攀岩运动正从曾经的角落走向舞台中央,由小众项目进入了大众参与的新阶段,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了一席之地[2]。

在攀岩入奥的背景下,我国竞技攀岩的发展也迈入了快车道。但我国攀岩运动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底子较弱,与其他传统奥运项目相比,竞技攀岩项目在训练竞赛水平、后备人才培养、运动队管理建设等方面经验较少,亟需相关理论依据支撑。攀岩项目跨界跨项选材和共建国家攀岩集训队是为选拔优秀攀岩竞技人才,争取在东京奥运会、巴黎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背景下推动的,截至目前中国登山协会已经与11个省区市合作共建了国家攀岩集训队。国家攀岩集训队不仅是竞技攀岩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国家攀岩队输送优秀人才,更是代表着我国竞技攀岩的较高水平,是其他攀岩运动队的建设标杆。本文即在上述历史背景下,以11支国家攀岩集训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通过分析目前国家攀岩集训队训练保障情况,为推动我国竞技攀岩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2 集训队训练保障情况

攀岩运动员的培养涉及其训练、学习和管理等方方面面,需要各级部门、各方人员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维护和保障集训队运动训练的正常开展。集训队的训练经费、场馆器材、人员配备以及后备人才培养是保障国家攀岩集训队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也将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2.1 集训队经费情况

经费是确保集训队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充足的经费和合理的分配使用才能维持教练员和运动员正常的运动训练。由表1可知,11支国家攀岩集训队中认为本队经费比较充足的占63.64%,认为本队经费情况一般的占27.27%,仅有一支队伍认为队内经费不太充足。根据问卷调查可以发现,认为队伍经费比较充足的队伍都是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的省份或者如贵州、重庆、湖南、江西和西藏等对攀岩运动十分重视的省份。攀岩是新兴的奥运会项目,国家和地方对攀岩运动的重视程度较高,尽管经费情况存在地区差异,但整体来看国家攀岩集训队的经费状况比较乐观。从集训队经费来源(表2)来看,国家攀岩集训队的经费来源途径较为单一,主要是源自省级部门拨款,其次是国家拨款。采用“省队市办”的浙江队和有当地政府参与共建的重庆队还有来自市级部门的拨款,由于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重庆队还有来自行业/企业的赞助,是经费来源最为丰富的队伍。而其他队伍过于依赖国家和省级部门的拨款,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来建设队伍。

表1 经费情况统计表(n=11)

表2 经费来源统计表(n=11)

从经费主要支出(表3)整体来看,国家攀岩集训队的经费支出主要在训练和参赛这两方面,科研支出和伤病支出比例总体偏低。少数队伍在运动员奖金和运动员引进等方面也有较大支出,尤其是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建队时间较晚、竞技任务较重且资金较为充沛,这三支队伍引进了钟齐鑫、何翠莲、陈智玄、宋懿龄、张悦彤等一批高水平运动员来组建集训队。此外,场馆和装备器材作为运动员参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物质载体,定期定时需要维护和更新。江西、湖北和广西等队伍可依托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和本校生源,因此在运动员引进、场地维护等支出比例较小。总的来说,大多数集训队的经费多用于运动训练和参加比赛,训练和参赛占支出比例太高导致集训队经费分配不太理想,部分队伍在科研方面无支出或支出比例太小。

表3 经费主要支出统计表

2.2 集训队场地器材情况

场地和器材是集训队能否正常训练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场地和器材能否满足运动员运动训练的需要直接关系到集训队的竞技成绩。攀岩运动训练除了需要室内或室外的攀岩墙外,还需要配备岩点、岩钉、保护垫等一系列相应的器材设备。根据问卷统计(表4)可知,有72.73%的队伍认为攀岩训练场地比较满足集训队训练需求,有63.64%的队伍认为攀岩相关器材设备比较充足,仅有1支队伍认为其训练场地和攀岩相关器材设备不太能满足需要。整体来说,大多数集训队的攀岩训练场地和攀岩相关器材设备比较充足,基本能够保障集训队的运动训练需求。

表4 场地器材能否满足集训队需求统计表(n=11)

根据表5可知,11支国家攀岩集训队中攀岩场地建成时间较早的有江西、湖北、西藏等地。从攀岩场地面积、线路数量和线路更新周期来看各集训队的场地器材情况,山东、湖南、江西、湖北和重庆等队伍的攀岩场地面积接近或超过1000m2,多数队伍既有国际标准速度赛道,又有青少年标准速度赛道。其中,西藏、广西和福建三支队伍没有设置青少年标准速度赛道。从难度线路和攀石线路的更新周期来看,4周更新一次的集训队伍数量较多,其中配备专业定线员的重庆队线路更新最为频繁,达到了一周更新一次,每周都能为运动员提供不同技术风格的线路。总的来说,像重庆、湖北、江西、广东、贵州等颇受政府重视、且引进社会资本或有高校现有资源可依托的队伍,其攀岩场地和相关器材设备比较充足。从场地属性来看,大多数集训队的训练场地是由政府修建或和其他力量共建,贵州、湖北、江西等依托学校组建的集训队,其训练场地则是高等院校修建。以国家攀岩集训队(重庆)为例,队伍坐落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壁虎王国家攀岩示范公园,是11支国家攀岩集训队中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最高的队伍,其场地器材皆为充足。但也有个别队伍如福建队,因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保障不足等外部因素,其攀岩训练场地和攀岩相关器材设备不太充足,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运动员训练需要。

表5 场地器材情况一览表

2.3 集训队人员配备情况

为取得优异的竞技成绩,运动队往往会配备有明确分工与职责的复合型教练团队,国家攀岩集训队亦是如此。一支配备较为完整的复合型教练团队一般配有主教练、教练、定线员、科研教练和队医等,然而各地情况不同,在实际组建集训队时,不同集训队的人员配备情况不同。从表6数据可知,11支国家攀岩集训队都配有主教练、教练和定线员,只是人数不同,还有部分队伍配备有助理教练、体能教练和科研教练。从教练队伍来看,各集训队的教练人员配备基本是满足需求的。除教练人员外,以队医、理疗/康复师和营养师组成的辅助团队也是复合型教练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江西、贵州、重庆和福建这5支队伍配有队医,其中贵州和重庆还有理疗/康复师,重庆更是另外配备了营养师。引进外教可提升教练团队的国际化视野,但11支集训队中仅有山东、浙江和重庆三支队伍聘请了外教。以重庆队为例,集训队主教练由韩国著名攀岩教练员金淑京担任,配备的韩国教练团队还有崔元一和崔成斌,除了以攀石和难度为优势的攀岩强国韩国外,重庆队还经常邀请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教练员,如俄罗斯的速度名将和印度尼西亚的前速度教练来渝指导。

表6 人员配备情况一览表

竞技攀岩下有速度赛项目、难度赛项目和攀石赛项目,除速度赛的赛道有国际统一标准外,难度赛和攀石赛的赛道都是由定线员负责定线,不同层级的比赛对定线员的等级标准亦有要求。可见对于攀岩运动训练和竞技成绩而言,定线员不仅有显著作用,还是教练团队的重要一员。一般来讲攀岩教练都会定线,因此大多数攀岩集训队的定线员都是教练员兼任,而重庆队是唯一一支拥有专业定线员的集训队,并且定线员还是国内仅有的6位洲际定线员之一。总的来说,11支国家攀岩集训队中,重庆队的人员配备最为齐全。而其他队伍除教练人员配备比较齐全外,其他的辅助人员配备情况不容乐观。重庆队聘请了韩国教练团队,分别主管速度、难度和攀石项目,此外还邀请国外其他优秀教练员来渝交流指导,除了教练团队,还组建了运营团队、医疗团队、后勤保障团队,不但分工明确、职能清晰,而且独具国际化视野、对外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可以说,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重庆队是目前11支国家攀岩集训队中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最高的队伍。

2.4 集训队后备人才培养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竞技攀岩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足的攀岩后备人才作为储备。国家攀岩集训队是国家体育总局为备战奥运会攀岩项目而组建,集训队试点工作与跨界跨项选材项目基本同期开展。可以说,国家攀岩集训队是中国竞技攀岩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国家攀岩集训队向下从各省队、市队中广泛选拔运动员,向上为国家攀岩队输送高水平运动员,不仅代表我国竞技攀岩的较高水平,亦是承担着我国竞技攀岩后备人才培养的重任。

制约国家攀岩集训队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有很多,根据表7统计数据可知,选材途径有限是最大的制约因素,选择该项的占到总比的72.73%,其次是运动员未来发展渠道狭窄和经费保障有限这两个因素,占到总比的63.64%,其他的制约因素还有定线员水平有限、教练员水平有限、运动员饱受伤病困扰、运动员社会认可度较低、场地或器材不足和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目前国家攀岩集训队的主要是通过国家体育总局开展的跨界跨项选材来挑选队员。总局从2017年3月开始启动跨界跨项选材工作,8月下发《关于开展攀岩、冲浪、滑板、小轮车四个奥运项目跨界跨项选材工作的通知》,主要面向武术、杂技、技巧、蹦床、体操等项目人群,转项从事攀岩、冲浪、滑板、小轮车四个运动项目。其中攀岩项目共有3716人报名参加,最终选拔出440名运动员按籍贯和就近原则分配后进入集训队培训,通过复试选拔后才能进入国家攀岩集训队长期训练。跨界跨项选材工作是为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展的,尽管选拔出一批运动员进入国家攀岩集训队,但从攀岩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长期发展来看远不足,需要扩展更为广泛的选材渠道来助力后备人才的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还需要社会的广泛认可。政府部门也需要完善相关体制,为攀岩运动员退役后扩宽更多的发展渠道。

表7 后备人才培养制约因素一览表(n=11)

3 小结

我国攀岩运动起源于古代“丝绸之路”等对外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交通性登山实践[3],孕育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现代登山运动[4],直到1987年我国登山运动员赴日本参加中日联合登山技术研究活动时,才将作为登山基本技术的攀岩技术引入国内。近3年来,中国竞技攀岩借助举国体制的优势,创新国家攀岩集训队共建模式,在后备人才选拔、科学训练和竞赛体系创新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在国际大型赛事中也获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在保持速度项目领先优势的同时实现了难度、攀石等传统弱势项目的突破,竞技攀岩正成为我国攀岩运动发展的先导力量[5]。

当前,国家攀岩集训队的经费、场馆器材基本能保障集训队的正常运营,但存在一定的地域差距。集训队的经费大多用于运动训练和参加比赛,其支出比例太高导致经费配置不尽合理,且经费来源过于依赖国家和省级部门的拨款,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来建设队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家攀岩集训队作为中国竞技攀岩的中坚力量,向下从各省队、市队中广泛选拔运动员,向上为国家攀岩队输送高水平运动员,不仅代表我国竞技攀岩的较高水平,亦是承担着我国竞技攀岩后备人才培养的重任,其建设发展、训练保障值得关注。国家攀岩集训队的建设和发展除了需要相关部门的宏观政策和大力支持外,其人力和物力也需要相应的财力支撑作为保障。经费的投入除了国家财政拨款外,也可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并依托高等院校、体育科学研究所等可利用资源。在人员配备方面,有条件的集训队除教练员团队外,可以配备专门的体能教练、科研教练、队医、康复/理疗师和营养师等后勤保障团队,做好运动员的心理建设和伤病治疗工作,提高集训队科学化训练水平,加强复合型教练团队建设。

猜你喜欢

攀岩器材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波比攀岩
生灵月赛优秀作品
攀岩
攀岩世界杯:速度之争
花与竞技少女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