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142例进球特征研究

2022-02-19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球门守门员射门

陈 兵

1 前言

2020年第16届欧洲杯受全球新冠肺炎的影响推迟至2021年6月12日-7月12日在罗马、巴库、圣彼得堡、伦敦、根本哈根、布加勒斯特、阿姆斯特丹、格拉斯哥、塞维利亚、慕尼黑、布达佩斯等多个国家的城市举行,最终意大利队在决赛中通过点球大战以4:3的总比分战胜了英格兰队,时隔53年再次站在了欧洲之巅。本届比赛是在世界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大背景下举办的一项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各国政府、体育相关部门、媒体的格外关注。24支球队、51场比赛、142例入球(不含点球决胜期的进球)、场均2.78个进球,总进球数和场均进球数位列近五届欧洲杯之首。欧洲列强在赛场上将其精湛的技术水平、高超的战术素养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联袂为世人上演了一场饕餮盛宴。通过对142例进球相关指标分析,揭示进球特点,以期了解世界强队射门得分规律和特点,为今后技术训练尤其是射门专项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表1 第12-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进球比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51场比赛的142例入球。(不包括球点球决胜期的球点球)

2.2 研究方法

2.2.1 观察法

通过观看51场比赛,分析142例进球进球时间、射门方式、射门部位、进攻手段等相关特征。

2.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对142例入球相关数据归类、整理分析。

2.2.3 比较分析法

将第16届欧洲杯进球数、场均进球数与前四届进行对比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赛事进球概况

3.1.1 各队进球总数、场均进球数

本届杯赛共有24支球队参赛,所有球队在各自比赛中均取得了进球。其中冠军意大利、季军西班牙以13个进球并列进球数第一,足见两队强大的攻击力。意大利队最后能够夺冠除了在进攻端表现出色外还取决于其“地中海堡垒”式的稳固防守。球队以基耶利尼和博努奇领衔的整个后防线具备较强的个人能力,防守和联合进攻作战体系成熟,反击效率相当高,在力保球门不失的情况下常常给予对手沉重的打击。芬兰、苏格兰和土耳其三队都只进了1个球,进球数最少,最终分别位列本届赛事17、22和24名。进球总数较少也反映出了最终排名靠后。另外,在场均进球方面,西班牙队以2.16个位列榜首,芬兰、苏格兰和土耳其三队均0.33个排在最后。

表2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参赛球队及进球概况

3.1.2 单场进、失球情况

众所周知,足球赛胜负的评判依据是进球的数量,而进球是对多项指标综合考量的结果[1],球队要想夺取比赛胜利必须首先保证自己不失球并依仗球员个人娴熟的技术,团队精妙的配合,在不违背规则前提下设法将球攻入对方球门。这也就要求我们比赛中尽可能做到攻守俱佳,不能顾此失彼,否则进球未必能给球队带来胜利。对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单场进、失球情况调查后发现,球队在“进球后未丢球”的场次22场,占总场次的43.14%,先进球球队在进球后较好地完成防守任务也如愿以偿取得比赛最后胜利。“进球后又丢球”的场次27场,占总场次的52.94%,其中不乏有球队进球后在防守端出现失误,最终被对手扳平比分甚至反超而痛失三分或惨遭淘汰的悲剧发生。另外,西班牙VS瑞典、英格兰VS苏格兰两场小组赛双方都“未进球”,整个比赛场面也较为沉闷,无观赏性可言。

图一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比赛单场进、失球情况

3.1.3 单场进球数

“单场进球数”是反映运动队实力差距、教练员指挥智慧、运动员竞技状态和执行能力以及比赛观赏程度等一系列数据的重要指标。在全部比赛中,单场进球数为2和3的场次各有13场,加起来占总场次的50.98%,是本届赛事最为常见的单场进球数;单场进1球的有9场,占总场次的17.64%;单场进4球的有7场,占总场次的13.72%;单场进5球的有4场,占总场次的7.84%;有3场比赛单场进“6球及6球以上”,占总场次5.60%(表3)。

表3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单场进球数情况

3.1.4 进球手段

以“接球远射”、“运球远射”、“补射”、“接球近射”、“突破近射”、“球点球”、“任意球”、“乌龙球”等8种进球手段对142例入球分析(表4),又根据研究需要将来自罚球区外的射门定义为“远射”;罚球区内的射门定义为“近射”。结果显示“接球近射”是运动员得分最多的进球手段,共打进77球,占进球总数的54.23%。究其原因主要有:一,距离球门近;二,球速快;三,后卫队员未能及时补位;四,守门员来不及反应。本届赛事通过“接球远射”和“运球远射”方式攻入21球。“远射”既是破密集防守的有效武器,也是观赏性极强的破门手段。赏心悦目的远射进球不仅能帮助球队取得胜利,还能在关键时刻压制对手进攻势头,振奋队内自我拼搏精神,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补射”指攻方队员射门时球被对方守门员、防守队员、本方队员挡出,或被门柱、横木等其他障碍物挡回后,射门队员本人或同伴的再次射门[2],是比赛中一项重要的得分手段和方式,本届赛事各队通过补射打入9球,占进球总数的6.43%。教练员在训练中不能忽略对运动员补射意识的培养,让队员养成同伴射门的第一时间往球门方向跟进,随时做好补射的准备。另外,本届赛事的11个“乌龙球”超过了历届欧洲杯,成为一大特色。

表4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进球手段一览表

3.1.5 射门方式

“抢点直接射”指的是运动员在比赛抓准时机抢在防守队员拦截和破坏前,不接停球用身体有效部位直接将球打进。根据(表5)显示本届赛事运动员利用“抢点抢直接射”的方式,打进79球,占进球总数的55.63%。这也昭示着随着现代足球快速发展,比赛节奏呈不断加快趋势,激烈的拼抢和身体对抗已成为赛场主旋律,比赛双方攻守转换速度非常快,机会瞬息万变,稍纵即逝[3],不允许队员在完成射门动作前有过多的调整,这也对射门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还有14.79%和15%的进球是用“接球调整射”和“运球突破射”的方式打进的。“接球调整射”指运动员在时间和空间条件允许下,在对手没有贴身逼抢时将球接控到最佳位置,把身体姿态调整到最佳状态后完成的射门。因为在射门前有所准备所以无论是射门力量还是质量都能得到保证,进球的可能性就越大,但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审时度势,不要过于追求射门质量而贻误最佳射门良机。“运球突破射”则多见于比分胶着时,队内核心球员凭借着个人出众的运突能力洞穿对手球门,帮助球队取得比赛的胜利,很好地诠释了“球星”的涵义,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完美融合。本届赛事用“其它”射门方式打进10球,占进球总数的7.04%。所谓“其它”射门方式指场上队员或守门员用“胸”、“手”、“腿”等非常规部位失误将球打进或挡进自己球门,这也是本届赛事乌龙球较多的重要成因。

表5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进球射门方式一览表

3.1.6 进球前获得球权方式

进攻、防守与球权的相互转换构成了足球比赛的全过程。在这三种比赛时刻的攻防质量及局势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比赛双方取胜的几率[4]。有学者以世界杯决赛作为研究资料得出在高水平比赛中平均每1min球权要转变4次[5],足见比赛节奏之快,角色转换之频繁。对142例进球前获得球权方式统计发现,“抢断”是获得球权最多的方式,有45个进球都是球员在中、前场通过不遗余力地积极拼抢将球抢下来后再组织发动进攻打进的,占进球总数的31.69%。由此可见,丢球后及时反抢至关重要,抢断成功可以使本方实现从疲于防守到大举进攻守角色的转换,即使反抢不成功也可以有效延缓对手进攻节奏,为本队构筑防线赢得宝贵时间。事实证明,防守漏洞和进攻空档往往出现在攻守转换时,因为这时进攻方多个位置球员还未能从前插进攻中迅速回撤回来。“对手失误”也是进球前获得球权另一重要方式,观察比赛后发现有23例进球是在后场被对手多人紧逼或围抢导致没能在第一时间将球处理掉而被对手夺走球权造成的丢球。另外由“对手解围”导致的失球有10例,占进球总数的7.04%。对于防守类指标而言,解围与比赛结果呈正相关关系[6],但在对手猛攻情急之下漫无目的的解围极有可能踢还给外围的对手造成对手二次进攻失球丢分。除上述几种获得球权方式外,在进球前还有通过“界外球”、“角球”、“球点球”、“任意球”等定位球方式获得球权。

表6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进球前获得球权方式一览表

3.1.7 进球时空特征

图二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进球时空特征分布图

在本届赛事的142例进球中通过“运动战”打进121球,占进球总数的85.21%;依靠角球、任意球、球点球等“定位球”攻入21球,占进球总数的14.79%。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在进攻端“运动战”还是主流,各队充分利用精彩娴熟的传控配合,直接有效的长传冲吊、优雅流畅的中路渗透,快速炫丽的短传接应将球由后场推进到前场最终攻入对方球门。而“定位球”往往是在面对密集防守迟迟不能打开局面时得分的重要法宝,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3.1.8 小组赛与淘汰赛进球比较

小组赛阶段共进行了36场比赛,进球94个,场均2.61个进球。淘汰赛阶段共进行了15场比赛,进入淘汰赛的球队在比赛中火力全开,大打攻势足球,进球48个,场均3.2个进球数大于赛事场均进球数,一改过去传统意义上淘汰赛阶段各队偏重防守,不敢贸然进攻,进球较少的局面。

图三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进球总数及场均进球数分布

3.2 进球相关分析

3.2.1 球进门区域

图四 球门分区示意图

将球门分为“1区”、“2区”、“3区”、“4区”、“5区”,分别对应球门的“中部”、“左上部”、“右上部”、“左下部”、“右下部”进行统计。

经统计发现(图五),“4区”即球门“左下部”是进球最多的区域,共有45球从该区域进入球门,占总进球数的31.8%;“5区”即球门“右下部”是进球数排在第二的区域,共有39球从该区域进入球门,占总进球数的27.5%;由此可见,球门左、右下部是守门员防守之薄弱环节,守门员基本站位位于球门中部,距离球门左、右下有一定距离,从预判到移动再到最后触球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也就给补救造成了一定难度。“2区”即球门“左上部”为进球最少的区域,只有12例,占总进球数的8.4%。“3区”即球门“右上部”有14例进球从该区域打进,占总进球数的9.8%。按各区域在球门中所占面积看,“1区球门中部”面积最大,理应成为进球最多区域,但因守门员站位习惯导致进球数位列各区域第三,共有32例进球。综上所述,比赛中射向球门“左下部”和“右下部”的球最有可能成功得分,也应该是运动员选择射门的首选角度,教练员在射门训练时要注意引导运动员有针对性的加强练习。

图五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球进门区域分布图

3.2.2 球进门姿态

图六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球进门姿态分布图

将“球进门姿态”作为分析进球的一项数据,希望了解球的哪种姿态进球最多,可能性最大,对以后的射门专项训练提出良好建议。概念是构成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的基础[7],为此我们在研究前根据需要将球进门姿态分为“地滚球”、“低平球”、“半高球”、“高球”、“反弹球”等五种,同时定义“地滚球”,球贴着草皮向前运行的球;“低平球”,球进门时高度在守门员膝关节以下的球;“半高球”,球进门时高度在守门员膝关节以上胸部以下的球;“高球”,球进门时的高度在守门员胸部以上;“反弹球”,球在进门前接触地面而弹起并继续向球门方向运行。

调查发现本届赛事142例进球中,以地滚球姿态入球44个,占进球总数的31%,是进球成功率最高的姿态。地滚球球速较快这就给守门员反应速度、扑救技术、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等提出了较高要求,稍不留神或哪个环节没有做好就容易导致丢球;以低平球姿态入球30个,占进球总数的21%;以半高球姿态入球24个,占进球总数的17%;以高球姿态入球27个,占进球总数的19%,需要说明的是以此类姿态进球多见于罚球区外大力远射和球门区内无人防守的补射。这种角度、球速俱佳的精彩世界波破门,往往让守门员望球兴叹,鞭长莫及,给人们带来很好地视觉享受,让人回味无穷;以反弹球姿态入球17个,占进球总数的12%,守门员扑接反弹球会有一定难度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球在落地后反弹球速会突然加快,球性、球感不好的守门员往往很难适应;其二,反弹球落地反弹后由于受到场地平整程度、风速等外界因素影响还有可能会发生方向的改变,造成守门员判断失误。

就高水平足球比赛而言,一支队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比赛,其过程或多或少地遵循了一些规律[8]。由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射门时地滚球威胁最大,较其他姿态更易进球。守门员在接地滚球时从正常站位-移动选位-下地扑接整个过程需要时间,这给对方守门员造成很大难度,同时也给我们日常射门训练时如何提高射门成功率改进射门技术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3.2.3 进球时段

“进球时段”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支球队的战术风格,将“进球时间”做为一项指标统计,能够从偶然事件中总结出可以利用的规律。例如本届赛事英格兰是攻势足球的代表,从开场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在努力寻求以各种方式进球得分,意大利则是执行防守反击战略的能手,稳固防守的同时伺机反击,德国和西班牙都是技术流派的控球打法,前者进攻方式更为直接,后者则是将短传渗透做到了极致,这也让他们的进球时间有所区别。

表7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进球时段分布情况

将全场比赛时间分为“1-15min”、“16-30min”、“31-45min”、“46-60min”、“61-75min”、“76-90min”、“91-105min”、“106-120min”等六个时段,每15分钟为一个时段。统计后发现比赛前三十分钟进球较少,因为这时双方还处在试探和熟悉适应对手阶段,在没搞清楚对手战术打法前不敢贸然大举进攻;进球时段最多的是“46-60min”,共进球36个,占进球总数的25.35%,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了三四十分钟的对决,球队逐渐适应了对手的节奏和打法,前场攻击手慢慢找到了对手出现的防守漏洞开始攻城拔寨;进球时段最少的是“106-120min”时段,进球数为2个,占进球总数的1.45%。另外,还将全场分为“上半场”、“上半场补时”、“下半场”、“下半场补时”、“加时赛上半场”、“加时赛下半场”等几个时段进行分析得出,本届赛事上半场进球49个,占进球总数的34.50%;上半场补时阶段进球5个,占进球总数的3.52%;下半场进球77个,占进球总数的54.22%,下半场补时阶段进球5个,占进球总数的3.52%;加时赛中进球6个,占进球总数的4.24%,其中加时赛上半场进球5个,占进球总数的3.52%;加时赛下半场进球1个,占进球总数的0.7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届赛事常规时间内下半场进球数明显高于上半场,而在加时赛中,上半场进球多于下半场。

表8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进球时间分布情况

3.2.4 进球队员位置

表9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进球队员场上位置一览表

足球比赛中,进球得分是每支球队的终极目标。进攻球员肩负着攻门得分的重要使命[9],对进球队员场上位置研究发现,本届赛事位于进攻线最前沿的“前锋”队员进球最多,达到74个,占进球总数的52.11%;中场线是衔接后场、前场的关键所在,是攻守的桥梁[10]。起承上启下、左右衔接作用的“前卫”队员进球48个,占进球总数的33.80%;后卫线上的防守队员也表现不俗,在完成防守任务同时还能打进17例入球,占进球总数的11.97%,让人刮目相看;另外,在本届赛事中由于守门员出现低级失误造成3例乌龙球,占进球总数的2.12%。

3.2.5 进球队员身份

图七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进球队员身份情况

本届赛事各队首发队员联袂打进了90%的进球;替补队员出场打进14例入球,占进球总数的10%。就把握机会和得分能力而言,首发队员远远强于替补队员同时也体现出各队教练员在选择首发队员时的睿智和眼光。

3.2.6 进球队员射门部位

将运动员射门时所采用部位分为“脚上部位”(脚内侧、脚背内侧、脚背外侧、脚背正面、脚尖、脚底)、“头部”(前额正面、前额侧面)、“其他部位”(腿、手、胸)三大类进行统计,发现75.35%的入球是用“脚上部位”攻入;用“头部”攻入27球,占进球总数的19.01%;用“其他部位”打入8球,占进球总数的5.63%。另外,在107例用“脚上部位”攻入的进球中,57例用“脚内侧”打进,是运动员进球采用最多的部位,占总进球数的40.14%;有34球运动员是选择用“脚背正面”完成,占总进球数的23.94%;运用“脚背内侧”、“脚背外侧”、“脚尖”和“脚底”完成的进球数分别是“8”、“5”、“1”和“2”,分别占进球总数的“5.63%”、“3.52”、“0.70”和“1.40”。在头球进球中有超过一半是采用前额正面顶球,多见于距离球门较近的正面攻门,采用前额侧面顶球攻门,一般情况下射门时距离球门较远且射出的球方向多变,路线灵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其他部位”进球多指场上队员和守门员运用技术不够熟练或者发挥失误用“腿部”、“胸部”或者“手部”将球打进,其中不乏乌龙球的出现。

表10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进球队员选用部位一览表

图八 运动员进球所用部位分布图

图九 运动员左右脚使用分布图

另外,在对107例用“脚上部位”打入的进球分析中还发现左脚打入44例、占比41.12%;右脚打入63例,占比58.88%。虽然右脚使用比例超过一半,但也不能忽略左脚的重要性和战术意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练员在日常训练尤其是射门技术训练安排上,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左、右脚均衡发展。

3.2.7 进球时守门员反应

图十 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进球时守门员反应情况示意图

守门员是球队最后一道防线,犹如“定海神针”般牢牢守护着本方球门,守门员出色的技能和顽强的斗志不仅可以提高防守的稳固性和进攻的有效性,而且还能提高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11],足见其位置的重要性。因其特殊的位置,守门员必须身手敏捷,反应迅速并具备良好的预判能力和过硬的扑接球技术。

为了解所有进球射门的质量和本届赛事守门员的整体水平,文章通过对“进球时守门员反应”这一指标来进行研究分析,统计结果发现本届赛事的在142例进球中,进球时守门员能够“做出反应并触碰到球且改变球运行路线”的有8球,仅占所有进球数的5.63%;进球时“守门员触碰到球但因球速过快未能改变球运行路线”的有15球,占进球总数的10.57%,两者加起来还不到两成,有80%的进球守门员没来得及做出应激反应或扑救动作不能达到球的高度和远度未能接触到球。一方面说明进攻队员射门的质量水平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守门员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

4 结论

1.第16届欧洲杯决赛阶段进球总数142个,场均进球2.78个,进球数和场均进球数位列近五届欧洲杯之首。其中小组赛进球94个,场均进球2.61个,淘汰赛阶段进球48个,场均进球3.2个。淘汰赛阶段场均进球数大于本届赛事场均进球数,一举打破淘汰赛阶段各球队小心谨慎,偏重防守进球较少的传统局面。

2.冠军意大利和季军西班牙以“13”例进球成为进球数最多的两支队伍,芬兰、苏格兰和土耳其三队进球最少,在本届赛事中仅打进1球;赛事单场进球数最多的是“2”球和“3”球,占到全部比赛场次的50.98%。

3.球门“左下部”和“右下部”是本届赛事进球较多区域,为今后训练中射门角度的选择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意义;射门时“地滚球”对守门员造成的威胁最大,较其他姿态更易进球。

4.进球最多出现在“46-60min”,共进球36个,占进球总数的25.35%。常规比赛时间内下半场进球数明显高于上半场,而在加时赛中上半场进球多于下半场。

5.“前锋”位置进球数最多;各队首发队员打进本届赛事90%的进球,主力队员没有辜负教练员的信任,较好的表现出应具备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同时对教练员独到的选人用人能力决口称赞。

6.本届赛事75.35%的入球是用运动员用“脚上部位”攻入的;在用“脚上部位”攻入的进球中,“脚内侧”是运动员进球采用最多的部位。另外,就左、右脚使用比例来看两脚均衡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7.在本届赛事通过“运动战”打进121球;依靠“定位球”攻入21球。“运动战”中进球还是当今足坛的主流。

8.“接球近射”是运动员得分最多的进球方式。本届赛事的11个“乌龙球”也成为迄今为止历届欧洲杯之最。

9.运动员利用“抢点抢直接射”射门方式打进79球,超过进球总数的一半;“抢断”是进球前获得球权最多的方式。

猜你喜欢

球门守门员射门
2020—2021赛季欧冠联赛切尔西队射门情况分析
呵呵
Ice Hockey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单排轮滑球亚洲强队比赛中射门技术运用研究
水平三足球——脚背正面射门教学方法
呛爆鲜词
旋风小子(4)
认识足球(二)
弹球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