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承视域下晋商家风家训的时代内涵及其传承路径

2022-02-19高洁

兰台内外 2022年1期
关键词:晋商文化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洁

摘 要:中华民族的发展得益于家庭的发展,中华文化的传承得益于家风家训的传承。在新时期,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升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均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在我国近百年的历史中,晋商作为当时金融业的执牛耳者,其家族所形成的家风家训对当代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有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晋商家风家训的内涵,找寻其时代意义,并探寻在新时期践行晋商家风家训的路径。

关键词:晋商;家风家训;文化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素来重视家风建设,在进行社会和谐构建中,家庭作为社会中最基础单元,其家风家训直接关乎社会价值观、当代国人的价值观构建。

自明清兴起的晋商,纵横近百年历史,以平遥、祁县、太谷为中心所形成的晋商望族都有相似的优良家风家训,因此在新的时代不断解构历史中的晋商家风家训文化,将助推美好家园建设、和谐社会进步。

一、晋商家风家训的时代内涵

家风家训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家族子弟围绕家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修心、修德、修业。晋商亦如此。

道光六年,平遥诞生史上最早票号,其财东平遥西达蒲村李氏家族伴随日升昌的发展与兴旺日益成为当地最繁盛的晋商家族,随后太谷曹氏家族、祁县乔氏家族、渠氏家族、榆次常氏家族等纷纷通過开设票号建立贸易网络。

在百年发展过程中,晋商家族凭借在家庭、教育、社会公益、商业经营等各方面形成有益于家族长久发展、商号长效经营的价值观——优良的家风家训,使晋商真正汇通天下,使晋商家族源远流长。

1.家族关系,以仁为本

晋商家族素来重视家族教育,凡是一切皆奉儒为先、以仁视人,以中庸之道、以和塑人。

晋商望族祁县乔家大院最引人入胜的便是当年清朝重臣曾国藩赠予乔家的名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横批“履和”;介休侯氏曾创办蔚字五联号,一度在规模方面超过日升昌,其始祖渠济生有五子,便分别命名为忠仁、忠义、忠礼、忠智、忠信;榆次常氏家族的宅名亦以儒家中庸之道而命名,有中和堂、世和堂、崇和堂、致和堂、五和堂、锦和堂、体和堂、谦和堂、贵和堂、清和堂、元和堂、雍和堂等。可见,儒家所提倡的“仁”与“和”在晋商家族中贯穿始终,并长期被视为处理家族关系的准则。

因此,在晋商家族内我们常常可看到和睦相处的族人、和谐相处的邻人、和善相向的商贾之风,加之晋商的智慧,使其人丁兴旺、精英荟萃、富甲一方。

2.修身养性,以德为首

晋商家族的形成得益于全体族人以共同的价值观为纲,从己出发,不断修心修德,形成特有的德训。

灵石王氏家族在从官为政之前,长期从事商贸活动,并在元仁宗时将家族迁至灵石静升村,自后家族共传二十八世,其家训成为家族相续的重要准则和规范,现今灵石王家大院尤可见高家崖堡家训“心无妄思,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勤则有功,俭则足用;恭则不悔,恕则不怨”。围绕修心修德集中展示了晋商家族在勤、俭、学、义、思等方面的核心要义。

(1)勤俭

虽然晋商家族以汇通天下而著称,并曾富可敌国,均是通过个人及其辛劳的奋斗而来,尤其乔氏始祖乔贵发在临终前对子孙的寄语,便是不可浪费,不可铺张;太谷曹氏将始祖曹邦彦在修建好喜字院后,也特意要求在每年家祭之日要祭奠最初奠定家业的工具推车和砂锅,以警示后人要勤俭,不忘家恩;灵石王家大院有院联“勤治生,俭养德,四时足用;忠持己,恕及物,终身可行”。

作为明清之际的王氏家族,后期在官场叱咤风云,因此有院联“维武经文勋业偕绵峰而永峙,敦诗说礼儒行并汾水以长青”,不断激励后人勤奋学习;介休冀氏代表人物冀国定曾言:“处世无才惟守拙,容身有地不求宽。”可见勤俭是铸就晋商富甲一方的重要优秀品质。

(2)节制

晋商望族曾占据明清十大商帮之首,其富有程度使其他地域望其项背。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光绪末年太谷曹氏资产多达六七百万,堪称富可敌国。介休乔氏亦如此,但是乔氏在中堂乔全美主堂务式,曾制定“五不准”家规,即“一不准吸鸦片、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赌博、四不准冶游、五不准酗酒”。在其他家族沉迷鸦片等毒品时,乔氏在家宅中却树戒烟碑、戒毒碑以警后人;榆次常家家训由常麟书书录并印制,内容为“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饮食必慎节、字画必楷正、容貌必端庄、衣冠必肃整、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做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常德必固持、然诺必重应、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介休侯氏在修族谱时,将族人分为3支,每支集20字,呈五言句,即中支为“中正怀先德,贻谋燕翼长,饮承能永久,桂毓继兰芳”。东支为“东与春相应,祥和远近宜,传家存浑朴,奕世有荣滋”。西支为“西岐兴盛日,宝玉以奉亲,所冀同崇本,多为孝有人”。

可见,晋商家族在家族成员的价值观塑造、言行要求等方面是具有非常严谨、严格的标准规范,这成为晋商家族绵延百年的又一要义。

(3)重学

晋商以儒商著称的另一表现在于重学,他们在宅院中广建私塾,重金聘请教书先生教家族后人儒学经典、为人之道、为商之道、为官之道。

榆次常氏家族至光绪年间,各堂所建私塾达17处。其中第十四世常麟书曾创建山西省第一所私立学堂,不仅学习四书五经,还会开设文史、数学、英语等课程,教师在常家会受到礼遇,每名教师均有2名书童,地位极高。他打破封建时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腐朽思想,率先开办女学,给女子提供学习机会,还将优秀的学生送至太谷明贤中学、天津南开中学就读,甚至赴美留学。

常麟书曾印制常氏家训,使常氏家族成为贾而好儒、翰墨飘香的名门望族;祁县乔氏家族对教育尤为重视,仅映字辈中就有2人读过大学,第六代兄弟20人中有11名大学生,其中硕士1人、博士2人。

在晋商大院中随处可见的楹联集中表现了告诫后人读书学习的用心。如介休侯氏家族中有“读书未许侈无用,为善何妨是用心”;王家大院中有“万卷诗书四时苦读一朝悟,十年寒窗三鼓灯火五更明”“青灯一盏文章铺锦绣,苦心几番诗词发春华”;介休侯氏曾罕见的创造了“七星耀祖”的历史。

这些楹联与事件无不体现晋商家族对后人学习读书的重视,因此出现了许多晋商学而优则仕的现象。

(4)重义

晋商常年在边境做生意,常常会在贸易集散地兴建会馆以供大家贸易、居住、学习、娱乐。在所有的晋商会馆中均会供奉义薄云天的关公塑像,以祈佑护。关公所代表的“义”同样成为晋商逐浪商海的重要品质。

祁县渠氏曾被誉为“茶王”,其所经营的长裕川茶庄实行收购、加工、贩运、批发一条龙经营,品质享誉海内外。在长裕川总号内院横幅匾额上刻有“道德为原本”,这是渠家祖辈经商的信条;在灵石王氏族谱汇总,对第八世王兴旺的评价为“以业贾起家,性淳厚,能勤俭,以敦本睦族为先务。生平寡言,不喜事,然事之有关大义者,未尝不踊跃为之”。

在民族大义前,晋商尤其表现出大义之面。民国时期,英国福公司侵占山西煤矿资源,为收回矿权,祁县渠氏后人渠本翘曾创办山西保晋矿物公司。在资金不到位之时,他主动要求“各票庄均认先行挪借,以免失信外人,而保晋省名誉”。大家回忆当时场景,感叹“若当日票商不为助力,吾恐今之矿区犹在福公司之手,而英商势力早已横行于我山西之境内矣” !为山西保护矿权提供了强大助力。

3.社会公益,以己度人

晋商在儒学的传统影响下,对社会、对普通百姓以仁为先,以己度人。

光绪三年,北方经历大旱,作为社会财富最为集中的群体,晋商家族在自然灾害面前主动捐银捐物,与政府共同解决社会困境。祁县乔氏家族在旱灾期间主动要求族人停修宅院、禁肉食、着粗服、广设粥棚、开仓赈灾,并捐白银4200两,赈济遭灾县民。因此,李鸿章题字“仁周义博”赠予乔氏;介休侯氏因灾赠款后被时任山西巡抚曾国荃赠匾“乐善好施”“颂冠河汾”“为善必昌” 以表敬佩;常氏家族在捐银后被评价为 “好行其德,华萼联辉”。

在社会公益方面,晋商家族大多经历初创时间的贫苦,对社会底层有深切的同情与救济心理,因此众多晋商家族在家风家训中体现这一道义。如灵石王氏家族有联“追旧德为善最乐济乡里,修先业耕读传家望青云”;当祁县渠氏为灾民捐银后,当地政府赠之“载籍之光”,匾额被悬挂至家族宅院最显眼处;介休冀氏重建当地书院后,被世人评为“万间矮屋新文运,一片欢声满晋阳”,获得“儒士欢颜”的美誉。这些美誉成为晋商家族行善乐施的记录与追求。

4.商业教育,以诚为要

《礼记·中庸》中有云: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在商业经营中,晋商家族尤其看重诚信,并将诚信纳入家训之中,如乔氏始祖乔贵发在经历年幼走西口、中年创业、晚年衣锦还乡后,对家族后代常常嘱咐:要与人为善,待人以诚,切不可为富不仁、欺压穷人。在最鼎盛时期的乔致庸时代,他也曾明确讲到,家族“经商之道,首重信,次讲义,第三才是利”;榆次常氏家族在宅院的楹联中记到“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经济会通守纪律,言辞安定去雕镌”,并将“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饮食必慎节、字画必楷正、容貌必端庄、衣冠必肃整、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做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常德必固持、然诺必重应、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定为家训。

“诚信”不仅是在晋商商业经营中被视为要义,更在为人之道中被家族视为重要品质。因此,在晋商近百年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仁、德、义、诚”为核心的家风家训。

二、晋商家风家训的当代价值

1.深化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家庭道德所凝结的过程与结果,它们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为建设美丽和谐的小康社会,要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挖掘长期凝结而成的人文精神、文化传统、道德规范等,才能真正使中华传统文化绽放时代魅力。

晋商家族所形成的“仁、德、义、诚”为核心的家风家训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息息相关。

清末民初,中国遭遇国家政治变局,在外忧内患之时,晋商家族仍然身先士卒,以己之力,借助票号网络和交通运输之便,解决财政来源和汇兑之困。尤其在《北京条约》《中俄陆路通商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签订后,俄国利用政策便利对晋商茶商进行打压,使俄国市场中的晋商从百余家锐减至四家,但是残存的四家晋商家族仍在商场经营中坚持中国商人的尊严。

另外,在购回山西矿产运动中,以祁县渠氏和乔氏为代表的晋商家族联合晋商群体,共同如约将其赎回,赢得国内外一致好评。常氏后人还常常装扮成顾客检查商号人员是否认真、敬业、真诚待人。

众多晋商族人所行所为皆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之体现,他们在时代中的实践与经验也成为当今价值观的直接经验,使我们更加生动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其为模范,加深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2.深化塑造新时代和谐美好家庭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化建设的同时,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不仅继承了优秀家风家训,还符合了时代发展需求。

晋商家族倡导学而优则仕,重视家庭教育。所有晋商宅院中都有学堂或学社,即使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晋商会馆中,均有专门设置学习的场所。

此外,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学习内容不仅有传统的孔孟之道,近代西学也是必学之道。以祁县乔家为例,在乔映霞时期,家族中硕士学位者便有20余人。他们在近代中国的各行各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虽然晋商家风家训也存在封建制度影响,如男尊女卑、大家长制等问题,但这些家风家训无不对凝聚家庭氛围、塑造家族文化、壮大家族势力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面对家风家训的时代局限性,我们要以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它。

“正家之道,始于夫妇。上承祭祀,下养父母。唯夫义而妇顺,乃起家而裕厚”。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单元,其稳定与团结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我国在新时代所倡导的新型家风要在优秀传统家庭文化的基础上,纳入新时代的文化要素,将优秀传统元素与新时代的需求相结合,传承好家庭文化,更传承好民族文化。

3.提升民众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是中国民族五千余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也将成为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础。

晋商家族在茶叶经营的鼎盛时期,开辟出一条从江西至俄罗斯的万里茶路,并在票号经营阶段将商号稳定在韩国、日本、朝鲜等区域。太谷曹氏家族在鼎盛时期,将家族产业甚至扩张到英国、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曾经,介休侯氏家族所生产经营的茶叶被当作货币在俄罗斯等周边流通。

基于晋商家族的家风家训所创造的金融盛况,一度使太谷有中国的华尔街之美誉,可见当时晋商的辉煌与成就。这都有利于从民族自信角度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坚定理想,创建美好家园。

三、新时代晋商家风家训的传承路径

1.挖掘晋商家风家训文化资源

厚重的晋商文化成为不断挖掘晋商家风家训的源泉,只有不断挖掘晋商文化,才能将晋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凝练为具有时代意义的家风家训,并在历史中不断发挥时代价值。

随着快速发展的社会变迁,社会形态、思想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是家风家训成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恒定发展的核心要素,成为牢固牵引几代人向前发展的内驱力。

首先,要继续深挖传统文化,以晋商家族文化为根基,从历史、人文、家庭、教育、管理等多方面整理资料。既要发挥专业学术机构的作用,成立专项研究小组,结合当地史料馆,共同建设晋商家风家训资料馆,尤其注重散落在民间的口述史资料、文献资料等。

其次,还要发挥民间力量,通过家族后代、同乡邻居等群体丰富历史资料。此外,注重对晋商家风家训的全方位诠释。

最后,组建专家组进行各个家族的家风家训解读,将其历史时期商业行为、家族传承等内容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融合和再诠释,使晋商家风家训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2.创新渠道,转化家风家训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指出,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因此,晋商家风家训作为传统优秀文化的凝结,要创新转化其家风家训内涵,以具有感染力、时代传承性的案例对后人产生震撼之感、传承之责。

传承家风家训既体现在个人,又体现在家庭、社会、民族。因此,不仅要在家庭中传承优秀家风家训,也要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维度进行多元学习和传承。包括将优秀传统家风家训以德育形式纳入学校道德品质教育,也要在社会导向中加大优秀家风家训典范的示范和推广。

3.多元方式展示优秀家风家训

在当今丰富多元的信息化社会,以多渠道方式传播晋商家风家训,传播新时代晋商家风家训文化,传播践行其优秀家风家训的典范,都会使晋商文化在现代社会彰显时代价值。

无论是家庭、学校、社会,都注重人的培养,注重人作为载体的文化传承作用,使其真正彰显晋商家风家训的魅力,进而影响家庭、社会、民族,实现以人育人,以人化人,以人成人之效。

因此,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个体影响和群体影响相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等形式,宣传、引导、渲染、营造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文化,共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共建文化软实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华民族自信。

参考文献:

[1]吴红霞.晋商[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5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9

[5]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

[6]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

[7]刘先春,柳宝军.家训家风: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根基与有效载[J].思想教育研究,2016

[8]闫香宁.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文化 引领新时代党风政风新气象[J].支部建设,2018

[9]肖淑萍.淺谈《论语》中的家风思想[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

[10]张佳音,和雅琴.传承优秀家风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新西部,2018

[11]柴永红.家风诵[J].党建,2016

[12]吕春晓.以家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理论观察,2017

[13]刘海芳.传统家风中的廉政教育及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14]文宗明.言传身教是家风形成的沃土[J].杭州(我们),2017

(作者单位:晋中信息学院)

猜你喜欢

晋商文化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千年商业文明
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晋商:弘扬晋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