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语文的方式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02-19欧运波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培育意识

欧运波

内容摘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云南边境地区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如何培育则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反复诵读、品词品句、课内练笔、语言文字综合实践的语文方式,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语文 方式 培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

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随后全国掀起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热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情感寄托和思想前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语文课程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作用。在语文课程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语文课程与时代生活紧密结合,有利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有利于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在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统一起来。这是当前云南边境地区语文课程一项重要任务。

一线的语文教师特别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语文课程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在语文课程中开展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活动。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把语文学习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割裂开来,这就违背了语文德育的规律,把握不好的话,可能会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在语文课程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语文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理应遵循语文德育的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1]《课标》还强调:“应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2]这些论述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语文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阵地。第二层意思是,语文德育的主要方式是熏陶感染。注重熏陶感染体现了语文德育的独特性,“语文与政治教育相比,后者是以理性的,抽象的内容为主,而前者是以感性的、形象的内容为主。”[3]正是因为语文德育的内隐性、情感性、形象性,所以其方式往往是含蓄的。总而言之,语文的德育和政治的德育,虽然目标是一致的,但方式却各不相同。在语文课程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遵循语文德育的规律,用语文的方式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语文的方式主要是反复诵读、品词品句、课内练笔。

一.在反复诵读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是靠文本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再细化来看,主要是靠文本的"意"来进行语文德育。什么是文本的意呢?文本的意是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和感情。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把握作品的思想和感情,特别是一些经典的文学文本,其思想和感情是隐藏的,是溶于"象"中的,是在"言"外的。意最理想的存在方式是蕴藉,潜藏在于形象,仿佛糖溶于水,不见其形,只余其味,任何浅显直白的意都将毁掉文本的艺术价值。由此看来,要把握文本的思想和情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朱熹认为,文章是有血脉的,要使文章血脉贯通最好的方式是“涵泳”。"涵"是沉浸的意思,“泳”是游泳的意思,涵泳的意思就是说要沉浸到语言中去感悟,去品味。陆象山诗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通过涵泳才能使文章血脉贯通,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及艺术特色,而“涵泳”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反复诵读。读出声音来是读,诵读不仅要读出声音来,而且声音要有高低、有长短,有顿挫、有节奏。在反复诵读中不仅能把握文章的语言、形象,而且能够通过对语言和形象的品味把握文章的思想和感情,这样一来,作品的思想和感情就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也就达成了语文德育的目标。

在教学《驿路梨花》这篇课文的时候,可采用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创设情境读等方式带领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第一步,要读准字音,理清课文的情节,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步要通过朗读品读形象,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第三步,在品读形象的基础上品读课文的主旨。在层层深入的反复的诵读中,学生会慢慢的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思想和情感,即助人为乐、知恩图报的主旨,进而体会到助人为乐、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传统美德,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受到文章主旨的熏陶感染。当然,学生在通过朗读体会课文主旨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教师要适当的加以点拨、指导,以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进而受到作品主旨的熏陶感染。

二.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本的解读是一个过程,具体包括"言""象""意"三个阶段。学生首先接触的是语言,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就可以把握语言建构的形象,通过对形象的品味,就可以把握形象所承载的思想和感情。记叙类的或者文学类的文本解读都遵循这一流程,而说明类或部分实用类的文本有所不同。一般情况是从“言”就可直接到"意",即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就可直接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和情感。不管哪种文本都是由语言构成的,都需要对语言进行品味。20世纪流行的语义学把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文本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故而深度解讀就离不开文本的细读。而语文教学所用的“品词品句”就是文本细读的一种方式。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认为语文教学需要品词品句,咬文嚼字,这样才能把握人物的形象,文章的主旨。文本的言语细节是文章的神经末梢,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某些字句的品味能有效体味作品的思想和情感,这些思想和情感是语文德育的重要内容。而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这些内容就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又受到了作者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在教学《驿路梨花》这篇课文的时候,可引导学生品读以下句子:

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

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

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反问句、省略号、两个“都”、“再”等重点的字、词、句和标点符号的作用,在品词品句的基础上可提出一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这些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总结提升:“同学们,小说的人物有瑶族老人、我、老于、其他的过路人和梨花姑娘,这些人物来自不同的民族,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优良品质,那就是知恩图报。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我们各族儿女共同发扬光大。”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作品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又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品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才会体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5]

三.在课内练笔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哲学家王弼认为解卦是有一个过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过程就是"言"、"象"、"意",但王弼认为,得"象"就要忘"言",得"意"就要忘"象"。然而与哲学不同的是,语文教学不能得"意"忘"象",也不能得"意"忘"言"。语文教学就是从语言开始最终又回到语言的过程。于漪老师就认为,语文教学应该取意于精神,落脚于语言。在学生把握文章的"意"也就是文章的思想和感情的同时,语文教学最容易偏离正确的航向,把语文课上成非语文课。学生既然已经把握了文章的"意",就不要在"意"上逗留太多时间,应马上回归到语言训练上,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吕叔湘曾说:"撇开语言文字进行语文教学,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钱梦龙老师认为,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不是外加的,语文课的人文教育是在学生掌握语文这种特殊工具的过程中,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和感悟,通过读、写、听、说等具体的语文实践,不着痕迹地进行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就像盐和水的关系,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溶为一体的。在语文课程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课内练笔是必不可少的途径。课内练笔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把握文章"意"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课内练笔,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又在练笔的过程中渗透了德育,使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驿路梨花》的教学中,当学生已经把握了文章的主旨时,就不要引导学生去拓展讨论如何乐于助人,如何知恩图报。这时可设计一个课内练笔的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强调,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小说正体现了各民族是一个互相帮助的命运共同体,你认为在边境地区应该怎样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你的想法写下来,要求观点明确,能结合课文的内容具体论证,200字左右。

这一课内练笔环节,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的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写作过程中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使教文和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识的重要基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交流沟通的基石。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存在多语言、多文种、多方言的客观现象,据统计,我国现阶段实际使用的语言就有129种之多,如果没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各民族的交流沟通就存在严重的障碍,因此,需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交流沟通的基础工具。二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石。语言想通是人和人相通的重要环节,也是民族和民族之间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相通,心灵才会相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一方面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兄弟情谊。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产生的兄弟情谊是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由此看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是各民族交流交往的工具,也是各民族兄弟情谊的纽带,更是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石。三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文化认同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加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6]语言文字即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工具,语言文字的背后就是文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因此,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文化认同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阵地是学校,而在学校教育中承担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重任的是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里的语言文字指的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民族地区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遵循语文教育的的规律,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双版纳州第二中学宁德松老师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步骤一:听说训练

1.以小組为单位组织“民族团结一家亲”诗歌朗诵比赛,要求小组成员全部参加。

2.以小组为单位参加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反方的观点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3.每组派一位同学当评委,语文教师评委会主任,赛后,每位评委都要进行点评,评委会主任作总结发言。

步骤二:阅读训练

1.提供一组表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章。如《习近平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比天空更远》、《民族团结之歌》、《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等文章。

2.从上面的文章中摘抄你最感动的情节,制成两张读书卡片。

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从你喜欢的一篇文章中找出一个字或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并把你对这些字词句得感受批注在文章中。

4.这些文章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篇?如果要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同学,你会怎么推荐?请把你的推荐理由写下来。

步骤三:写作训练

1.组织同学观看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片《红河谷》。

2.看完影片后,把观影感受写下来。

3.组织交流观影感受。

4.教师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进行归纳总结。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实现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在步骤一这一环节,通过朗读辩论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步骤二这一环节培养的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且引导学生深入到语言细节中去感悟和品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在步骤三这一环节,语文教师创设的生动具体的视频情境,让学生在深度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情动在先,辞发在后,有利于抒发真情实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所有的环节都紧紧的围绕着中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朗诵、辩论的题目,阅读材料、视频材料都是围绕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来选的,这就从根本上保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正确导向。二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的语文能力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丰收,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独立于语文学习过程之外,应该在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教师在点评环节和总结环节,一方面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在积极引导下,有利于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课标》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到的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7]由此看来,在语文课程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用语文的方式进行,反复诵读,品词品句,课内练笔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2][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7.

[3]韩向东,张景业.语文德育的四大誤区[J].语文学刊,2001(2):79.

[4]陈海娴.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14.

[5]陈亚娟.在品词品句中如何体现“语文味”[J].考试周刊,2013(90):96.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EB/OL].2021-03-05.http://www.gov.cn/xinwen/2021-03/05/content_5590762.htm.

本文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云南边境地区语文课程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课题编号:AC2000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培育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