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2-02-19葛娟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策略探究传统文化

葛娟

内容摘要: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不应仅仅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书本上的内容局限性大,照本宣科显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璀璨夺目,丰富多彩,教师在教学中对课本进行拓展深化,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文化历史,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使语文爱上语文课,因此,在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学中贯通传统文化内容十分必要。本文从文本、教学手段和课后拓展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语文 策略探究

中国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高职语文教材中有各类文章,古今中外,诗词歌赋,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散文,都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彰显了文人作家的个人魅力和历史风范,传递着时代的文化底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能只是停留在书面上,如段落分解、语句赏析、主旨把握,这些仅仅是表面浅显的内容,作为教师,应该进一步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拓展知识面,结合时代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肯定没有学习兴趣,如果能引经据典,补充文化历史传统知识,采取多种形式活动,丰富语文课堂,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

什么是传统文化?庞朴在他的文章《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中指出,传统是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传统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传统文化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是在历代存在过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比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等,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传统文化中有些与时俱进,播迁他邦,重振雄风,有些昙花一现,未老先亡,时过境迁。我们在这里所要讨论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需要我们继承发扬下去的财富。对于传统文化,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能够批判吸收,明辨时代风貌,经过筛选区分,挑选合理的,具有健康向上借鉴意义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起到正面有效的文化传承作用,启发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本。

二.高职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渗透之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历代存在过的物质和精神的文化表现,是产生于过去,本民族祖先创立的丰富文化遗产。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孕育着深厚浓郁的传统文化财富。传统文化也体现在语文书的各类文章之中,一篇篇融合了古代文人智慧精华,闪烁着灿烂文化思想的课文,需要教师传授给学生。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结合,我们需要通过语文课来传递优秀精粹传统文化,使我们的学生潜移默化的感触文化之塑人力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也是高职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我们不能重技能,轻文化。语文教学更是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汲取历史文化养分,塑造健康全面人格的责任。

语文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性。工具性就是传授知识技能,人文性就是让学生感悟古今中外各类文章的思想情感,人格品质的熏陶。人文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发扬通过不同类型语文课程展现。对于高职生来说,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导向,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能够擦亮双眼,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开辟创业道路,避免错误思想的影响。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肩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任,所以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文化人。

三.当前高职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不足之分析

1.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意识不强

在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化时代,我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当代流行文化成为了学生的新宠,我们的学生更关注的是新潮流,新理念,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意识不是很强。比如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礼仪文化等都不太了解,也无法引起重视。很多学生更推崇的是國外文化,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体现。语文,应该承载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课堂上,学生应该吸收古今优秀文化养分,加深自身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文化归属感,使他们充分的认识自己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2.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不深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考入学校的分数总体上不是很高,很多学生整体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可谓良莠不齐,文化素养和文化内涵积累比较匮乏,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也比较薄弱,所看的相关文学作品相对也比较少,基础水平有限。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势必会受到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另外,学生目前接触的一些资料如影视剧,历史小说等内容和历史资料记载有很大的差距,有很多是经过改编的,和我们老师讲的也有所出入,形成了错误的认知。所以,教师在语文课中也要及时纠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观。

3.学校传扬传统文化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主,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目前,各校也如火如荼的进行各类专业技能比赛,对于语文教学,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却重视程度不够。在专业设置,课时安排,文化活动等方面投入的力量不足。其实,在高职学校中,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技能人才,发扬工匠精神,与传统文化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学生需要人文素养,文化底蕴,他们不是机械化的人,是有思想有深度有文化涵养的技能人,懂得尊师重教,学会吃苦耐劳,保持诚实守信,具备责任担当,这样的学生才能朝着健康美好的方向发展。

四.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之策略

1.深挖书本内容,拓宽文化视野

高职语文教材共有五册,其中包含了各种题材的文章,内容丰富。融合了中国文化传统精髓。教师在课前应充分挖掘教学意义,认真备课组织。比如在讲《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涉及到司马迁的写作背景,由同学查找相关资料。对于《史记》记载的三千多年的历史内容,结合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争斗,补充相关历史事件,讲历史小故事,提升趣味性。在第五册人物传记单元《苏东坡传》中,教师可以就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利用视频、PPT,进行小组代表介绍,了解苏轼所处的时代和他屡遭贬官但仍然积极乐观的心态,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在各朝代中文人不得志的人生经历。《林黛玉进贾府》对于曹雪芹的《红楼梦》创作历史教师进行介绍讲解,分析人物性格,结合时代背景。《劝学》中古人谈学习的重要性,发扬尊师重教的优秀文化传统。这样,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感悟会更加深刻,文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都得到了延伸。学生不被文章内容禁锢,打开视野,提升学习热情,也能够深刻体会到深刻地民族文化内涵。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杰出人物的事迹,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其精神品质,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思想。例如屈原的爱国品质,蔡元培先生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理念,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大义凛然的精神等等,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结合典型人物及事例感染熏陶学生,激发学生文化学习兴趣,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坚定信念。

在讲《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虽然这是一篇消息特写,但是所写内容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香港回归。中国的传统是什么?最重要的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这也是传统文化,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作为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了解历史,关注国家发展。学生对于这一段历史可能了解不多,也没有亲眼鉴证,没有切身的体会。教师通过播放香港回归视频,展示中英国家领导人,双方军队,民众欢呼等图片,对于文章中几次升降旗细节描写的分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提高学习动力,有为祖国作贡献的热情。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学生需要的重要的思想精神,作为内驱力不断传承发扬下去。

2.转变教学方式,激发文化趣味

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时代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时代需求,语文教学应该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方式,运用信息化多媒体、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调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职业学校学生对于语文课本身兴趣就比较淡薄,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无法长时间听老师纯粹的分析课文,而且,对于职校学生,有更自由的空间发挥教学内容,多给他们补充传统文化知识,拓宽视野,一来可以营造课堂趣味性和谐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度,使学生爱上语文课,注意力集中,主动发言。二来可以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能力,培养综合性人才。

例如: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演讲内容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制定,选择传统文化中古诗文赏析、历史文化传统,饮食、服饰、书法、节日等都可以进行选择。同学们经过精心的准备,个个摩拳擦掌,一显身手,虽然是短短的几分钟,但是内容丰富多彩,各不相同,给同学们带来了丰盛的传统宴,大大的提高了学习兴趣。

再如:利用课堂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开展戏剧表演、经典诗词流行歌曲翻唱、书法创作、字谜灯谜等等,用一节课的时间,选择一个主题分组展示。虽然其中有同学准备欠佳,或者能力有限,但是在其他同学和班级氛围的感染下,以多带少,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综合学习实力,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同学们自主设计演讲情境,在开阔视野、提升文化修养的同时自身也学会了思考如何挖掘、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能力。

此外:对于中华文化之精粹——诗词的学习,教师可以多采用朗诵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分小组做好准备,制作PPT,配上音乐,可以单独朗诵,也可以多人朗诵。通过有感情的朗诵,融入自己的感情,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学生也感受到传统文化内涵,加深他们的理解和体会。教师可以示范朗读,可以视频展示名家朗读,请同学们来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在寓教于乐中领会中华传统文化之蕴含。还可以让同学们自己试着来写诗词,将文化感悟外显于实际作品中,从输入到输出,能够更好的营造人文氛围。

3.开展课外活动,延伸文化传统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更精彩的内容还包括课外拓展。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學校开设的社团课组建传统文化各项活动,在本人的学校中,学生的社团活动是非常丰富的,针对语文传统文化专题更是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展开。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团内的征文比赛、心得感悟分享、欣赏影视剧作品,充分利用当地及周边丰富的文化资源,带领同学们感受地域文化特色,比如我们校园周围的道路名称:圣陶路、双清街、瑶泉路、一川街等,这些也都是有历史文化底蕴的。针对这些路名,我们分小组进行调研。在网络上查阅资料,结合吴文化的历史,采访名人,调查这些路名的由来,历史典故,蕴含的文化内涵。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参观活动,充分拓展视野和知识面。传统文化深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语文教学途径也应该多方面开花,博采众长。

利用网络公众号建立“中国传统文化课堂”,鼓励学生在公众号上定期上传内容。在职教云上开设传统文化语文选修课,利用课外时间观看视频资料、知识讲座,参与互动交流,完成相应作业。网络平台教学也逐渐常态化,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教师的教学手段也要更新换代,这样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期开展传统文化专题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宽语文教学范围,延伸课堂,使学生综合课内课外教学,充分浸润传统文化知识熏陶感悟,寓教于乐,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4.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内涵

教师还需要加强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知识储备量。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自身首先必须是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要热爱传统文化,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空余时间,积极学习传统文化资料,观看相关视频,对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有充分的认知,如果教师自己都不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又怎么传授给学生呢?教师必须时刻保持学习的动力,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意识到自己肩负重任。

青年一代容易被表面的事物所欺骗,是非真假会混淆,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取舍,帮助学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养料。教师要多看书,多学习,树立榜样作用,以身示范,起到较好的作用。传统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又是无处不在的,教师不能单纯地讲书本,而脱离生活实际,否则学生上课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也要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比如书法、剪纸、武术、太极、绘画等,充分展示自己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者的风范,走出教室,走出校门,置身大自然,置身传统文化的丰富库藏中,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努力成为新时代综合型教师。

五.语文课渗透文化教育之注意内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引导应该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教师帮助同学们形成正确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价值观,而不是强制灌输思想文化,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同学们的认知程度和接受心理。出生于新时期的青年一代有自己的主见和思维,对于是非善恶,正确错误,多重文化思潮传统也有自己不同的认识和考虑,具体到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尊重同学们自我的理解感悟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相互讨论,共同分析,充分消化,更好的领会传统文化精髓和实质。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引导是循序渐进的,由浅入深的,要符合同学们认知的规律,不能一蹴而就,切忌轻率急躁,在融洽和谐分课堂氛围中,使同学们身临其境,流连忘返,方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在全球多元文化相互冲击融合的今天,教师要坚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阵地,成为忠诚的传承者,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克服民族狭隘和极端思想。引导他们关注本民族文化历史,注意与外国文化的区分辨认,对文化全面了解,特别要让学生能够掌握科学客观的民族文化观。

总而言之,经典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宝贵财富,作为语文教师,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讲课本知识和传统文化全面深入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们应该转变语文教学方式和策略,不断改进教学理念,拓宽语文课堂内容,在职业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要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综合文学素养的新时代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郑亚丽.如何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47~48.

[2]郭海凤.简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传承与应用[J].现代交际,2019,13:206~207.

[3]许先军.从记住乡愁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J].职业,2015(12):140-141.

(作者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策略探究传统文化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