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导读与通读初探

2022-02-18梁秀清

学语文 2022年1期
关键词:整本书红楼梦小说

□ 梁秀清 周 昂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被《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列为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规定必修阶段必须完成一部学术性著作(《乡土中国》)和一部长篇小说(《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必须突出“整”字,教材虽然提供了六个参考学习任务,但学生在进行六个学习任务的深层次研读之前,必须先完成整体通读,才能具备专题任务研读的基础与底气。

一、定位要“准”

新课标明确指出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11

整本书阅读教学要做到内容和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如果我们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容简单地认定为,笼统地去阅读这本书,恐怕有失偏颇。进入单元教学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内容主要应当是“任务”。“这本书”中哪些内容具有教学价值,如何将之教学化?重要的依据是体现国家意志的统编教材。教材中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是依据“这本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设计的,形式多样且富有启发性,四五个任务构成前后关联的结构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序列,旨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深入探究,建构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和经验,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单元的教材设置了六个学习任务:把握《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品味日常生活描写所表现的丰富内涵,欣赏小说人物创作的诗词,设想主要人物的命运或结局,体会《红楼梦》的主题。这六个学习任务和《红楼梦》这本书共同构成了本单元的课程内容,并且为我们实施课程指明了方向。

遵循新课标整本书阅读精神及语文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结合教学内容的规定性,我们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

1.阅读《红楼梦》全书,体会作者日常生活的细腻叙写中寄寓的深刻思想内容与丰厚文化内涵,了解小说展现的社会风貌和生活习俗,领悟小说深厚的社会内涵。

2.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跳读与猜读等阅读方法,梳理小说主要情节,理清情节主线,把握小说情节精巧的艺术结构;培养读书的耐性和兴趣,构建并积累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

3.理清人物关系,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主要人物复杂的性格,把握文本的丰富内涵和精髓,深入探究作品的内涵和主旨。

4.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整体把握小说的艺术价值,获得审美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品味和欣赏小说语言,撰写故事梗概和作品提要、读书笔记,学写综述,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

二、导读要“引”

美国学者艾德勒和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指出阅读是有层次的: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其中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就是我们面对整本书时首先要做的通读。书中指出,检视阅读分成两种,第一种是有系统的略读,建议读者从书名、序、目录等方面着手,对书本做一个浅表的、整体性的了解,为进一步阅读指明方向,甚至可以借此来决定这本书是否有继续读下去的必要。这种检视阅读事实上就是一种自主导读。

为了了解学生的前阅读状况,我们首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很有可能不是来自对原著的阅读,或者即使有阅读,也缺乏深度阅读。基于问卷结果,我们认为《红楼梦》导读课的重点在引导:引导学生理性分析自己《红楼梦》阅读基础的厚薄,引导学生积极消除与经典之间的隔膜,摆脱畏难心理,引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通读计划,寻找合适的阅读方法。

鉴于此,我们将《红楼梦》导读课的目标确定为:

1.形成对《红楼梦》初步认识,激发通读小说的兴趣,浏览1—5回的部分内容,感受小说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

2.制定阅读计划,整体感知小说复杂、精彩的艺术架构;做好阅读梳理的准备,形成较为理性的阅读预期,积累阅读长篇章回体小说的方法,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3.借助章回体小说的特征,学习略读、精读、跳读、联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初步了解小说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厚的文化内蕴、匠心独运的艺术技巧,为深入探究作品的艺术价值、收获审美感受与精神成长做准备。

4.尝试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心理,并自主进行思考与探究。

导读课上,我们围绕导读目标设置了三个师生共同完成的学习任务:

其一,整体阅读有方法,师生共同练成独门秘籍。借助初中及阅读《乡土中国》时积累的阅读经验,对学生进行读法上的指导,建议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借助“五步”阅读法(浏览——略读——精读——研读——重读),利用章回体小说的特征,结合猜读、跳读、联读等方法,立足整体、重点突出地完成《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

五步阅读法

?

其二,借一斑窥全豹,师生共读第6回,为精读做示范。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精读意识,培养精读能力与阅读耐性,我们选取了“刘姥姥一进大观园”这个情节,师生共同开展了精读示范,让学生认识到即使像刘姥姥这样的“千里之外,芥荳之微”的小人物,在《红楼梦》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曹雪芹安排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再次让读者领略了贾府生活的富贵、关系的复杂。同时,我们还借助这个情节,给学生进行了联读示范,启发学生由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联读二进、三进荣国府,感受曹雪芹草蛇灰线、伏笔千里的惨淡经营,在激发学生深度阅读的欲望的同时教会他们精读深思的方法。

其三,我对阅读有期待,结合本节课所学,规划自己的阅读。有了目标定位,方法指导,阅读示范之后,学生进行阅读规划就顺理成章了。此时我们需要学生制定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阅读方案,在班级阅读墙上与大家分享,利用高一上学期寒假,完成全书通读。指导学生在通读过程中,要注意留下阅读痕迹,发掘并记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为通读后的专题研读做准备。在鼓励同学们自主制定阅读计划的同时,针对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我们也可以给出参考计划:

十六天通读计划

三、通读要“整”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指出检视阅读中的第二种阅读方式为粗浅的阅读。它是在“有系统的略读”的基础上,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这种完整、连贯的“粗读”就是我们《红楼梦》通读课要达成的目标。

鉴于此,我们将通读活动课的目标确定为:

1.分享交流寒假通读成果,梳理小说的情节主线,形成对《红楼梦》的整体认知,初步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

2.借助浏览、略读、跳读、精读等阅读方法,积累阅读长篇章回体小说的方法和经验,提高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文学品位与鉴赏能力,深入探究作品的艺术价值,从中获得审美感受,收获精神成长。

3.培养问题意识与研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和期待,逐步消除阅读焦虑,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思想与内涵。

通读活动课上,教师变身活动的指导者,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策划活动,组织活动,参与活动。课前,师生围绕通读要“整”的活动目标设置了四个活动环节:

环节一:我来八卦荣宁府。这个活动环节意在突出前5 回的纲领性作用,让学生围绕“一笔绘出红楼梦境”“说长道短八卦人物”“前世今生因果缘起”三个主题,立足前5 回,说长道短,对贾府的环境,主要人物的关系、命运等内容进行梳理,对全书形成整体性认识。

在“一笔绘出红楼梦境”主题展示中,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A 组根据第二回冷刀子兴演说的荣国府,绘画出人物关系图谱,B组根据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绘制荣宁二府的布局图,别选派成员,结合图谱解说阅读成果。在“说长道短八卦人物”主题展示中,要求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小说中的人物并制作图签,配上判词和自己对人物的简单评说,并简要阐释自己的图鉴设计意图。在“前世今生因果缘起”主题展示中,要求两组同学事先领取任务,A 组讲述前世因缘,B 组讲述今生故事,展示限时一分钟,看看哪组概括得更精彩更全面。

环节二:七嘴八舌说红楼。在这个环节,我们重点关注6—120 回,采取“你来抽‘回’我来说”小组对抗活动。活动前,两个对抗小组分别将自己认为能难住对方的回目制作成花签,课堂上采用抽花签的形式确定需要复述的回目,为了完成此项活动,同学们不仅需要通读全书,还会主动利用回目来对章节内容进行概况,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作品的整体认识,加强通读印象。

环节三:看看谁是解梦人。在深入理解前5回的作用,初步粗读6—120回的基础上,本环节我们致力于让学生寻找一个情节主线,借助联读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活动中学生围绕“一个家,一部盛衰浮沉的史诗”“一个人,一曲悲欢离合的哀歌”“一件事,一种惨淡经营的匠心”几个方面,对自己情节梳理的结果进行了分享,从家族兴衰、人物命运、爱情悲剧等多个侧面展示了《红楼梦》错综复杂、曲折离奇的情节。

环节四:梦成痴绝问红楼。这个环节属于阅读的提升环节,主要分两个部分:1.一读痴绝处——旨在通过交流展示自己深入研究某一部分的读书札记,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局部进行深入研读,为接下来的六大专题任务研读做示范,消除学生对深入研读的畏惧心理;2.有梦问红楼——旨在引导同学们对自己阅读过程中感兴趣,但未来得及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进一步的阅读期待。“任何一种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核心就在你要努力提出问题(然后尽你可能地找出答案)。这是绝不可或忘的原则。”[2]经过交流、分享与问题梳理我们会发现,学生深入研读的部分和梳理出来的主要问题往往与教材提出的六大学习任务不谋而合,这也会让学生产生进一步研读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导读课与通读课是整本书阅读的开始,也是整本书阅读绕不过去的步骤,本文基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基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总体教学目标,就《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导读与通读进行了探索,借助导读课引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帮助学生回顾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制定整本书阅读的计划;通过通读活动课,帮助学生梳理回顾小说的主要情节,加深对小说的整体性认识,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小说进行一些深入思考。有了以上导读课与通读课的铺垫,教材规定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六大专题研读任务才可以依次展开。

猜你喜欢

整本书红楼梦小说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别样解读《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