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2022-02-18王娟山东省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侨城小学255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绘画心理健康美术

王娟(山东省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侨城小学 255000)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进去,充分发挥美术学科优势和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提升学生美术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营造轻松课堂氛围,调整学生心理状态

学生学习动力的直接来源就是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为此要把学习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调整学生上课的情绪,让学生处于一个健康和稳定的心理状态,激发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让学生自发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因此,要主动走进学生集体中,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喜好,把握学生基础和能力的差异,然后根据学生所处层次的不同分层布置学习任务,采用不同的标准要求学生,兼顾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此外,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是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通过将游戏活动和教学相结合对激发学生兴趣具有积极的帮助。例如,在教学《手形填画》的时候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活动,带领学生做一个名叫“摆手形”的趣味游戏让学生跟着做,教师摆什么形状学生就跟着摆什么形状,学生欢呼雀跃地享受和教师做游戏带来的快乐,随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手形联想和描画手形的活动,为引出课题“手形添画”做铺垫。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刺激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助于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二、借助美术绘画教学,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自控力较差,不可能长时间对一件事情保持兴趣和热情,对于绘画而言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因此要在绘画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调节心理,让学生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积极投入到绘画学习中,熟练掌握绘画技巧。此外,通过美术技能训练表达学生心理感受。在美术中形体、构图、色彩以及线条都是用来表现造型的重要内容,通过不同的造型表现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为此,美术技能训练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色彩和线条等内容,将人的情感和情绪相互对应,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感情。比如,表达紧张焦躁的情绪可以使用有力的线条,表达内心平和的情绪可以使用柔和的色彩和线条;表达热烈激情可以使用暖色调,表达宁静沉寂可以使用冷色调。掌握绘画的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让学生在绘画中自我抒发,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同时,借助形体选择和色彩线条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放平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例如,当学生感觉心浮气躁时,可以用冷色调和柔和的线条调节自己的情绪,让学生做到心态平和。但是情感情绪和表达内容并不能机械式对应,在解读学生心理时不能单纯凭借学生对色调和线条的使用,而要引导学生开大心门,用欣赏的眼光解读内心世界,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心理状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变。此外,为了让学生对绘画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体验,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近距离感受绘画的内容,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以及绘画带来的快乐,积极投入绘画学习中去,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三、利用美术实践活动,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这一重要教育思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密切联系生活,通过将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入美术教学,积极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同时提升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例如,引入民间工艺并弘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精神的体现,作为多民族国家,我国民间具有丰富的工艺文化传承,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如傣族的筒帕、白族的扎染、壮族的织锦、苗族的银饰等,虽然民族文化特点各异,却美轮美奂,有着自己的特色,给人赏心悦目之感,是开展美术教学的优秀教学素材,同时也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心理品质的有效资源。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精神熏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此外,美术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锻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为此,要在美术活动课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美术爱好小组、校园美术节、美术作品展等,一方面可以提高校园的艺术气息,给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学生找到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四、突出教学评价作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小学生心智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辨识能力比较差,思想发育也不成熟,外界因素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价值观以及认知方式的形成,所以在教学评价环节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并尊重学生个人想法和人格,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美术作品最能反映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内心状态,读懂学生的作品就能明白学生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所以欣赏学生作品也是和学生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设计针对性策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这就要求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品,尊重学生的内心想法,认可学生的创作灵感,帮助学生找到心理问题,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例如,在学习《和妈妈在一起》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回忆和妈妈在一起发生过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然后选定场景和确定主题,用绘画的方式再现令人难忘的场景,将妈妈的形象生动刻画出来。在欣赏学生作品时会发现有的学生刻画的并不是妈妈而是其他角色,对于这些不按照主题要求绘画的学生不要着急批评,可以站在学生角度猜想学生的内心想法,也可以和学生主动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这样的平等沟通可以了解到有的学生是因为从小失去了母亲,也有的学生可能是因为母亲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认可,从而与母亲之间存在矛盾,于是可以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交流共同商议解决办法,帮助学生打开心结,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保护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此美术教学中要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积极发挥美术课程的优势,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在美术课程中的融合,营造轻松和谐的艺术氛围,缓解并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绘画心理健康美术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