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本化”作业设计之道
2022-02-18林晓莉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小学364000
林晓莉(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小学 364000)
数学作业是小学时期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在作业中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教学针对性。同时,学生能够在作业中发现自己对知识存在的疑惑,进而记录下来,针对性练习或向老师、同学请教,以达到完全掌握并理解知识的目的,最终使数学成绩得以提高。可见,数学作业对于学生数学能力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通过学生视角,科学定量
1.掌握学生学情,积累设计经验
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仍然不足,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合理设置作业内容。同时,教师还要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主要目的,通过学生的视角,感受学生的行为与思想,积极与学生做有效的交流、沟通,让学生在“少且精”的作业中全身心投入,提高数学学习成果,以此让教师积累到更多有效的作业设计经验。
2.尊重学生自主性,科学制定作业量
生本作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学生能够在作业中自主选择,使作业具备灵活性。同时,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还要在作业中安排必做部分。那么教师在了解学生对作业量的承受能力同时,就需要合理制定必做与选做部分的作业量。其中,必做部分的基础知识练习尽量不要出现重复类型练习题,选做部分练习题的难度需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标准进行设定,这样就不会让学生被作业牵绊,而挤占课下自由活动的时间。大脑也能够在自主性作业中得到放松,使学生对数学作业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二、基于个体差异,分层布置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在学习上大致可分为四种:“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以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然而生而好学与督促不学的人究竟是少数,大多数得到相当熏染、督促就学了。”因此,教师在设计生本作业之前,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可对学生实施分层,依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设计多种层次的作业。这样就能够打破传统作业的单一性,让学生在对应层次的作业练习中激发创新力,提高数学思想能力,掌握数学规律。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作业的难度进行分层,基于个体的不同,教师在设计分层次的作业时,要保证各个层次的作业内容都要有坡度,每个层次中作业难度也要有从简单到困难的过渡。
例如,在《百分数》的学习中,教师设计分层作业:第一层属于基础层,主要目的是为了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第二层为拓展层,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第三层属于提高层,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
第一层:
(1)A与B两数的比为7∶6,A是B的( )%,B是两数之和的( )%。
(2)花园今年栽种了玫瑰花890株,成活的有782株,成活率是( )。
(3)五年级(3)班有男同学30人,女同学14人,女同学的数量是男同学的( )%,男同学的数量是全班人数的( )%,女同学比男同学少( )%。
第二层:
(1)无须计算,列出算式即可
①一个数的40%恰好是84,这个数是多少?
②一个数比14.6的30%多0.2,这个数是多少?
(2)解决问题
一本书共有82页,明明第一天阅读后发现还剩下28页未读,求明明今天阅读了整本书的百分之多少?
第三层:
计算并求解:商店里有一筐芒果,第一次卖出140个,第二次卖出总数的20%,这时卖出的芒果数量与剩下的芒果数量的比是9:1,原来篮子中芒果的数量有多少?
生本类作业的设计,一定要突出作业的层次性,还需强调学生可以在作业中自主选择,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学生作业的完成时间,还可以提高效率。学生在带有阶梯式的作业练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提高对数学的喜爱,进而产生勇气尝试练习具有难度的作业,增加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从而跳跃原本层次实现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根据多种需求,丰富内容
1.组织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作业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新知,提高数学技能。那么,教师大可不必每次都亲力亲为设计统一化的数学作业。为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可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作业,让学生提高完成作业的内在动力,在设计和编创过程中收获对知识的感悟。这就需要教师锻炼学生作业的设计能力,起初可以让学生模仿教材中的题型。当学生具备了一些设计能力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层次设计作业,同时,还要告知学生作业设计思路要求,要照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以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定式,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2.丰富作业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1)设计趣味性作业
趣味性作业可有效调动学生对作业练习的兴趣,同时,趣味性作业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通常,小学时期的趣味性作业会倾向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就算是高年级的作业也会以画画或游戏等形式来设计。
例如,大小大小小大小小小大小小小小大小小小小小排列的玩具球中,求前2001个中“小”球的数量有几个?
(2)设计实践性作业
小学高年级时期的学生思维属于具体运算阶段,这时学生尚不能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借助抽象思维完成知识的获取。那么,教师就要在作业中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并理解数学问题。这类作业往往依托生活场景,学生透过场景感知数字与图形,对问题的理解也能够借助生活经验进行具象推理。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在周末的时候用积攒的零用钱购物,可以去超市也可以去菜市场,并使用适当方式统计。比如,某品牌牛肉干单价12元,数量4份,合计48元。通过设计生活化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更加开阔,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3)设计探究性作业
由于小学数学高年级时期的数学理论知识较多,学生需要记忆的公式或定理也有所增加。那么,在生本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就要增加探究性作业的数量。这样学生便可以边探究边体会问题下的数学本质,进而从理解的角度完成理论知识的记忆。而且,探究性作业也能够让学生对零散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促使学生构建新知与旧知联系,增加数学意识,提升数学素养。
例如,在数学几何体积与容积学习后,教师设计探究性作业:①依照硬纸板的关键信息,帮助工厂师傅设计并制作一个纸盒,并计算所需使用的包装纸面积;②思考中等个头的土豆体积应当在什么范围;③你能够借助有明确刻度的量杯做测量吗?
将探究性问题以作业的形式设计出来能够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探究,有助于学生思维更加敏捷,同时学生也能够真切感受到数学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了解学生心理,艺术评价
1.动态评价数学作业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充当课堂引导者的身份,以朋友的形式与学生交流和探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点评和总结学生作业的时候,为了能够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需调整对作业的评价方式。首先,教师要明确素质教育下作业评价的目的,与传统作业评价不同,不能单纯判定作业结果的对错,而是要透过作业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逻辑,使学生发现作业中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数学价值观。针对生本作业具有较强的个性化,部分问题需要教师面批面改,或者采用一些人文性的语句进行作业的点评,让学生透过教师简洁的评语找到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为此,教师在纸质性作业的点评中需重点使用激励性的语句。对于优等生的作业点评,教师可以着重其数学思想、逻辑等方面的进步;针对中层次的学生点评,教师可以着重其数学创新意识,多种解法能力等方面的提升;针对学困生的点评,教师可从书写工整程度、上课态度、运算能力等学习心态或基本的数学能力方面进行点评。
通过设计动态性的作业评价让学生获得较好的作业体验,同时,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也得到了教师的尊重与保护,这对于学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端正数学学习的态度具有一定的帮助。
2.多样化评价符号的使用
传统的作业评价中,教师习惯于用两种符号评价学生作业的情况,学生得到的作业反馈不是“√”就是“×”。这种单一的作业评价符号,一方面容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学困生,面对多个“×”的时候,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打击,进而对数学学科抱有逃避的心理,长此以往,学生累积的问题越来越多,渐渐对数学失去了信心。在生本作业中,教师需调整作业符号的使用,可通过设计多样化符号的形式来批改作业。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认知能力方面设计△、○等符号,针对学生的学习意志、课堂表现及学习习惯等采用笑脸、“赞”“加油”等方面的语言评价,这些多样化的符号或语言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而在对学生作业结果以及作业推理过程是否符合逻辑性方面的评价时,教师可以使用红旗、红花、问号等印章的形式来评价。这样既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满满的善意与鼓励,进而促使学生鼓足勇气直面数学困难,敢于思考和探索。
3.强化二次批改
作业是反馈学生对于新知的应用与旧知掌握情况的最佳方式,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后,还需透过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这样,才会让教师在授课时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对于学生来说,也能够使其找到错因,发现思维漏洞,进而完善学生的思考过程,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发展以及数学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组织作业二次批改,让学生采用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的方式,提高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使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加深对部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找到该知识点的易错点,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数学成长。
五、结语
小学数学作业能够让学生及时复习新知,巩固旧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迁移能力。而且有效的作业也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应用能力。为此,作业的布置安排十分必要。生本性作业是当前较为提倡的作业形式,教师需从多角度入手,进行作业的高质量设计,让学生透过作业练习实现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学生在生本化作业的完成中,增加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能力。